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非洲六國政黨政要和智庫學者代表談治國理政及中非合作

非洲六國政黨政要和智庫學者代表談治國理政及中非合作

時間:2024-10-25 10:41:41

曹倩/文

2016年7月22日,來自坦桑尼亞、南非、津巴布韋、埃塞俄比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等非洲六國政黨政要和智庫學者代表參加了由中聯部主辦的“萬壽論壇”,圍繞“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展開對話,就治國理政、發展道路、雙方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埃塞俄比亞公務大學助理教授裡加薩指出,經濟發展是多維度的,并非僅僅是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教育程度的提高等等,都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标準。治理任務的多樣性對政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非洲國家應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優化政府調節手段,增強國家治理能力。

大津巴布韋大學恩克魯瑪亞非研究中心主任烏瑞加指出,能否在當前形勢下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取決于非洲國家是否做好了迎接複雜挑戰的準備,能否有效維護政治穩定,是否能不斷在理論上和行動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堅守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着眼未來發展,以及具備足夠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決心。

各國代表普遍認為,國家機構軟弱、腐敗叢生、治理不力,是大部分非洲國家面臨的突出問題。博茨瓦納莫西熱雷律師事務所常務董事摩裡瑪指出,非洲國家的一些政黨受制于官僚體制,雖然通過選舉上台,卻無力兌現選前承諾和施政理念。部分政黨領導人忙于選舉,甚至對本黨情況都不了解。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上台得益于民衆狂熱而盲目的個人崇拜,缺乏清晰的治國理政思路。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甚至以管理部落的方式來管理國家。這些情況都不利于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共産黨治黨治國經驗豐富,對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視和建設值得非洲國家學習。津巴布韋大學社會學學院副院長馬可徹坎瓦認為,政策執行力是大部分非洲國家非常需要但恰恰缺少的。中國共産黨的高度執行力令人驚歎,嚴格防止權力和資源濫用的政治決心也值得贊賞。如果非洲國家下定決心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理順權力關系,根除政治腐敗、紀律渙散等痼疾,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他國經驗可借鑒,但不可盲目模仿

裡加薩教授指出,“西方國家及其主導的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好為人師,它們總是喜歡告訴我們,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20世紀後期,西方發達國家建議非洲國家進行‘結構調整計劃’,實行自由化、私有化市場改革,以應對經濟危機。然而,調整計劃非但未給非洲帶來預期的經濟快速增長,反而使非洲經曆了‘失去的四分之一世紀’和去工業化。照搬西方發展經驗使非洲國家付出沉重代價,我們必須吸取這個教訓。”

南非共産黨國際書記馬特拉科指出,中國和非洲都經曆過“去殖民地化”和“去西方化”的曆程。在過去,我們都是透過西方視角來審視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而中國重視自身曆史和傳統文化,探索适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這一點尤其值得非洲國家學習借鑒。

烏瑞加指出,中國堅守自己的傳統政治文化,不接受全盤西化。非洲國家應加強理論和實踐上的自主探索,學會用當地辦法解決當地問題。

坦桑尼亞革命黨中央委員、前内政部長恩欽比指出,中國是我們衆多朋友中,經常用實際行動提醒我們“非洲能行”、“非洲能夠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甚至進而幫助别人”的那一個。非洲國家在學習中國發展經驗的過程中,應自主探索适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樣,我們才能迎來“更好的非洲”乃至“更令人期待的世界”。

制度建設非一日之功

各國代表普遍認為,制度建設特别是政治體制改革,對國家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然而,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不是短期内能夠做到的。

烏瑞加指出,構建自身政治制度之前,西方就已經有大量關于政治制度的讨論和研究,相關理論建設早于實踐,并為實踐提供了重要指導。盡管如此,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的最終确立也經曆了較長時期的調整和改革。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們的理論研究相當匮乏,也沒有一個可以直接拿過來就用的範本,這給我們的制度建設帶來巨大困難。我們現在都是在“理論和實踐的真空中”探索發展道路,隻能一點點地積累經驗、總結教訓,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們的政治經濟制度。

納米比亞科馬斯地區計劃與發展項目主管穆隆格尼指出,當前國際社會仍然對“民主”抱有不少幻想。“民主”似乎成了一種“血統”,甚至“民主”一詞本身就昭示着某種優越性。因此,我們看到一些非洲國家争相在國名中加上了“民主”一詞,似乎這樣一來就變得“民主”了起來。事實上,“民主”的希臘語詞源意為“由人民進行統治”,而賦予人民權力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才能實現。暫且不論當前種種語意複雜的“民主”究竟好與不好,這種改換國名的表面功夫與實質性政治制度改革扯不上一點關系,于國家發展而言也毫無意義。

穆隆格尼特别提到,近年來我們總是在談“中國模式”,國際上也持續熱議“中國模式”的成就和優勢。但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點,即“模式”和“實踐”之間存在很大區别。“實踐”是一些具體的政策、做法,很容易供他國學習并效法施行;但“模式”是一整套系統的政治制度,這個就很難學了。“中國模式”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建立起這樣的政治制度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必須經曆一個摸索和調整的過程。“非洲國家如果想向中國學習,建立起适合自己發展的一套制度,可能要等我們的下一代才能完成。”制度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們不僅不能冒進,還要對制度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挑戰有清醒預期和應對準備。

中國是非洲真正的朋友

六國代表同時暢談了中非友誼,大家紛紛表示中非關系源遠流長,中非人民始終在情感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裡加薩說,“中國的經濟援助和非經濟援助為埃塞的經濟發展帶來大量機遇,特别是中國無條件幫助埃塞政府增強經濟治理能力。中國對埃塞的貿易、投資、發展基金等各方面的支持,都對埃塞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烏瑞加認為,“在非洲國家的所有合作夥伴中,中國尤為引人注目。中國明确提出雙赢戰略,真心希望非洲也能從雙方合作中受益,為中非基于真誠和互利的共同發展描繪了清晰的前景”。

恩欽比高度贊賞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内斯堡峰會上的倡議,“習近平主席歡迎非洲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旨在讓中國的發展更好造福中國和非洲人民,如此開放、坦誠的态度對我觸動很大。非洲國家并不缺少合作夥伴,其他國家經常向非洲伸出橄榄枝。然而與一些國家的合作并未使非洲一天天繁榮起來,反而日益削弱了非洲本就薄弱的經濟基礎,使非洲國家和人民在合作中受損。中非合作的價值在于,它是最大發展中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建立最優發展聯盟、尋求共同發展的奠基石”。各國代表紛紛指出,約堡峰會開啟了中非合作新的曆史篇章。

中非雙方都應為發展戰略夥伴關系做出努力

對于未來中非之間的發展戰略夥伴關系建設,六國代表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經濟援助對非洲而言是必要的,但從長遠來看,非洲更需培養經濟“自生”能力。在中非合作中,中國應突出相關戰略和政策的針對性,重點幫助非洲國家提高自主發展經濟的能力。馬特拉科指出,“中國在中非合作中必須發揮戰略性作用,幫助非洲建立獨立的經濟、工業發展能力,這是中非合作取得實質成效的重要條件”。烏瑞加認為,中國如果願意為非洲帶來長久的、實實在在的收益,就應着力幫助非洲建立社會經濟發展能力。

同時,非洲國家也必須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為中非合作提供動力和有利條件。恩欽比指出,“一個動亂的非洲無法對其他國家産生合作吸引力。中國選擇去幫助發展中國家而不是去幹涉它們的内部事務。同時,非洲各國應主動作為,防止居心叵測的外部勢力幹涉其内政。非洲國家領導人有責任、有義務共同維護非洲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為構建高效的中非夥伴關系提供保障”。馬特拉科指出,“非洲國家在中非合作中不能被動等待,必須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與作用,履行自己的義務”。

中非雙方應該團結一緻,為創建更為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穆隆格尼指出,“中非合作應有助于推動雙方、特别是非洲國家的産業升級和基礎設施升級,努力把握經濟發展的主動權。”馬特拉科指出,“以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把中國人和非洲人視為廉價勞動力。中非發展戰略夥伴關系,不能陷入帝國主義全球勞動分工的窠臼。當前形勢仍舊嚴峻複雜,2008年資本主義金融危機遠未結束。除非中非立即采取強力應對措施,否則我們仍将持續忍受危機強加給發展中國家的惡果。雙方執政者應統籌協調内外政策,逐步打破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體系,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

(責任編輯:徐海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