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領新疆域的國際治理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領新疆域的國際治理

時間:2024-10-25 10:16:02

新疆域是各種國際力量競争與合作的新領域。我國參與新疆域治理是要從全人類的長遠福祉出發,以各國的共同利益為考量,為實現新疆域的有效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與各國一起,通過制度建設、和平利用、科學探索和共同體建設方面的國際合作,共同創建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打造新疆域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智慧在新疆域治理的成功運用,将有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治理思想在全球範圍内的發揚光大。

DOI:10.19422/j.cnki.ddsj.2017.06.006

極地、深海、網絡、外空經常被人們合稱為全球新疆域。這個新疆域的“新”是相對于人類長期以來的生活空間和治理空間而言的。随着技術的發展,深海、極地、太空都逐漸成為人類可以到達并可以利用的新空間和新資源。網絡空間是人類通過信息技術創建的虛拟空間,它既與人類生活的現實空間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現實空間。從極地、深海、外空和網絡空間的開發曆史看,從一開始這些空間就充滿了大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競争和博弈。但作為人類共有、共建和共治的新空間,新疆域也一直承載着人類共同命運,體現了人類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關注。

參與新疆域治理的中國責任

經過數十年參與新疆域開發和治理實踐活動,特别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迅速地從新疆域的“邊緣國家”發展成為新疆域的核心國家。中國在探索新疆域的曆程中,已經建立了先進的大洋、深海和極地科考體系,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工業和信息技術産業。新時期中國“嫦娥奔月”“雪龍探極”“蛟龍探海”“北鬥導航”等重大工程的實施,不僅為人類在新疆域的實踐提供了技術基礎和科學貢獻,而且展示了中國為人類共同安全和福利提供公共産品的能力。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各國人民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來越成為一個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而在這個地球村裡,上述四個新疆域在體現人類共同利益上具有典型意義。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内瓦總部召開的“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别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他特别提到:“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1]針對新疆域之一的網絡空間的快速發展,習近平主席也曾明确提出,應共同努力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2]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全球大國,不僅有能力為開拓和利用新疆域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而且也有能力在新疆域治理中做出表率。中國政府在其提出的“關于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綱要”中指出:中國要“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3]這一新任務的提出呼應了新疆域全球治理對中國的期待,也體現了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擔當。中國在經濟、外交、科技等各領域能力的積累,使得中國參與新疆域全球治理,承擔全球責任成為必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倡導與推介,既有道義和文明的牽引,亦有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支撐,對于開創新疆域治理的新局面意義重大。

新疆域國際治理中的突出問題

數百年來,西方列強通過戰争、殖民、權力博弈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勢力空間并争奪利益。這種霸權的方式在新疆域中一直存在。近代西方對海洋空間的拓展就是假以“新大陸發現”之名的殖民主義副産品;極地早期探險也成了許多歐洲國家在南極宣稱主權的依據,至今還是南極治理懸而未決的事項;外空的拓展從一開始就是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太空軍備競賽的專場表演,如今太空中用于軍事目的的衛星和其他運載設備的數量在所有航天器中還占據着相當大的比重。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推動的“星球大戰”計劃把美蘇之間的全球争霸引向太空。

網絡空間的發展也包含着霸權思想攻城略地的邏輯。20世紀90年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初期,美國以網絡技術先發國家的身份,主張打破全球各國的電信市場壁壘,以美國公司的路由器、終端和軟件建構幫助美國積累新财富的“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從網絡空間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各國人民相互理解的功能看,網絡空間應當通過大國的共同表率作用,建立起“網絡非戰場”和“信息技術非武器”等國家間的共同行為準則。然而美國并沒有在互聯網中建立起“和平利用,共治共享”的治理倫理,而是率先成立網絡作戰部隊,擴展網絡武器庫,編撰網絡戰手冊。

當今世界秩序中的霸權思想是西方殖民主義思想的殘餘。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崛起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未能有效提供新疆域治理的倫理基礎和相應公共産品,反而延續霸權思想,利用其軍事技術優勢,無限制擴張,把新疆域視作拓展美國利益的新邊疆。在新疆域的國際競争中美國更是不遺餘力,以軍事技術為先導,推行單邊主義的安全思維,使得新疆域陷入大國間軍備競賽的困境之中。美國的霸權思維和片面的安全理念,直接妨礙了新疆域共同安全的構建,不僅導緻新疆域國際治理理念的混亂,也使得整個治理過程缺乏大國在倫理和道德層面的引導。

新疆域的治理問題除了國際競争激烈和治理制度滞後等失序的傾向,還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新疆域核心國家的利益與世界其他國家利益的平衡問題——即是否實現“普惠”的問題。在新疆域中談普惠原則,具體說來,就是在網絡空間中要消弭數字鴻溝、促進網絡公平發展,在外空和深海領域要讓技術大國的技術進步造福全人類,在極地領域要解決極地國家利益與域外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

2014年2月8日,國家海洋局宣布,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這是中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自1984年中國首次派出南極考察隊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南極事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目前中國已初步建成涵蓋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國家南極觀測網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極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滿足南極考察活動的綜合保障需求。圖為建設中的泰山站主體建築(2014年1月24日攝)。

新疆域中面臨着全球性挑戰

全球化的一個具體體現就是,許多問題不再局限于一國内部,很多挑戰也不是一國之力所能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通力合作來應對。新疆域中人類所面臨的全球性挑戰集中而且緊迫,與人類共同命運直接相關。這些緊迫的問題要求國際社會推進新疆域的治理,以制度協調和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

外空無限,但人類對太空的知識還相當有限。人類生活的地球除了面對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和人類行為的負面影響外,還要面對外空天體撞擊的風險,人類規避小行星的撞擊和尋找外空庇護所的努力沒有停止過。人類的登月計劃、登陸火星計劃和在外空尋找生命的計劃都與人類未來命運緊密相關。

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挑戰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一場危機。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随之增強。南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指示器。北極氣溫上升的速度是全球平均升溫速度的兩倍。在全球氣候快速變化的背景下,極地和海洋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構成挑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危機、海水酸化、大氣洋流互動使全球處于一個災害頻發的時期。人類約70%的人口和經濟産出都來自各國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災害将嚴重危及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積澱以及當前全球經濟發展。

如今網絡空間已成為全球經濟運行的技術平台和各地人民情感和信息交流的場所。網絡空間的脆弱性與網絡空間承載的社會功能同步上升。因此,維護網絡空間的安全與穩定也成為世界共同的責任。網絡空間中的有組織犯罪和黑客行為挑戰了網絡秩序。網絡空間的秩序需要通過維護網絡安全、防治網絡犯罪、網絡管理的國家責任和網絡開放度來加以落實。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領新疆域治理

新疆域治理還有兩個重要特點:其一是太空、深海、極地、網絡等新疆域中都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人類共同财産”,需要處理好新疆域中“公有之地”與“私有之物”的關系。其二是在新疆域中的拓展與開發都是以技術進步為前提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航天技術,不足以登天。沒有極地技術,不足以探極。沒有深潛技術,不足以暢遊海底世界。沒有核心信息技術,不足以馳騁網絡空間。新疆域的治理需要促進科學為和平服務,技術發展為增加人類共同福利服務。

值得我們特别關注的是,新疆域成為人類活動空間的時間較晚,人類在這些新疆域并沒有形成大量群居的局面,社會利益結構也相對簡單。人類是否應當嘗試在這些新疆域中擺脫既有的、以權力政治為核心的秩序觀,在汲取人類治理文化精髓的基礎上,以一種新的價值體系建構治理秩序,為人類的和諧相處打造一個示範區?

習近平主席在日内瓦的演講中指出:“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回首過去100多年的曆史,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就是和平與發展。宇宙隻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4]他還特别強調,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珍愛和呵護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

21世紀的中國,在實現現代化和技術文明的基礎上,再次有機會将中國智慧貢獻世界文明,貢獻于全球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中國幾千年文明的傳承和發揚。中國道家強調“道法自然”,重視依循客觀規律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核心思想與現代可持續發展觀念非常契合。對于自然萬物的利用,強調取之有度,反對竭澤而漁。中國古代的天下觀,主張将世界視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系統,而非相互對立的個體組合。“人類命運共同體”治理思想體現了中華文明中“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理念,是解決當代全球問題的中國智慧。其核心在于兼顧整體利益與個體利益,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重視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支撐。這正是解決當今全球問題、特别是新疆域治理最需要的核心價值。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倫理基礎構建新疆域治理制度,通過國際合作在新疆域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治理思想,将是中國未來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一起努力的方向。

通過國際合作共建新疆域的命運共同體

國際合作是在新疆域中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有效路徑。隻有深化各領域的國際合作,各國人民才可能攜手構建新疆域的命運共同體。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國際合作包括了制度建設、科技探索、和平利用以及共同體建設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新疆域治理的倫理基礎,應當在新疆域治理的機制設計中加以體現。制度應體現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治理結果的有效性以及文明發展的先進性。中國政府在2016年發布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中,特别強調了國際合作在治理制度建設中的作用。主張“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5]中國支持聯合國發揮主導作用,推動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網絡空間國際反恐公約,健全打擊網絡犯罪司法協助機制。要想克服新疆域中不公平、非正義的現象,國際社會需要從制度上擴大國際參與度和利用度,特别是針對一些落後國家在新疆域的參與機會與合法權益沒有得到應有保護的問題。

和平是人類共同命運的價值所在,和平又是開展各種合作和實踐活動的基礎。中國政府在其發布的《國家網絡安全戰略》中将“和平”列為第一目标,将信息技術濫用、網絡空間軍備競賽、網絡空間沖突列為重點防範和遏制的任務。[6]《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也突出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中維護和平的内涵。白皮書指出: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是人類不懈的追求。各國開展外空活動,應有助于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應有助于人類的和平與安全、生存與發展。[7]以“和平”為基本價值開展國際間的利用和保護活動,可以使人類在新疆域取得的成果在更廣範圍、更高水平上增進人類福祉。新疆域的和平價值觀也有助于人類共同反思長久以來占主導地位的國際關系準則。

知識是探索、利用和治理新疆域的基礎。[8]目前人類對于新疆域的知識積累遠遠不能滿足人類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對新疆域開展科學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使命,需要各國科學技術界的通力合作。人類登陸月球和火星計劃等科學考察項目,體現着人類拓展生存空間的共同努力。外空、深海、極地等新疆域或高不可攀,或浩瀚無邊,或深不可及。自然條件嚴酷,人類不易長期居住,科學探索的成本和風險極高,因此任何單一國家都難以獨立完成對新疆域的探索和開發。聯合國《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内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也要求:“希望在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的科學和法律方面,促進廣泛的國際合作。”[9]被譽為南極治理“憲章”的《南極條約》也明确寫道:“在南極科學調查自由的基礎上繼續和發展國際合作,符合科學和全人類進步的利益。”[10]在新疆域的科學探索過程中,科學家跨越國界思考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并以國際間科學合作實踐為引領,更好地推進新疆域治理的分工合進。

新疆域的共同體建設包含着兩層含義,一個是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長期建設過程;另一個是指,中國需要在國際社會團結理念和利益的志同道合者,支持中國提出的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倫理基礎的治理方案。争取堅強有力的國際支持是共同體建設的緊迫任務。從理念上,我們應當同科學家組織、環境保護組織、重要國際組織保持協調,形成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倫理基礎的“認知共同體”,共同推進新疆域的國際治理。從立場和利益上講,中國一直是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在新疆域利益的維護者,要在普惠、共治的旗幟下,将廣大發展中國家凝聚成“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支持者。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曾于1996年發布《關于開展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的國際合作,促進所有國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關注發展中國家需要的宣言》。在航天、極地和網絡領域,中國政府的國際合作項目特别重視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重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重視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開展合作。[11]着力提高國際通信互聯互通水平,暢通“信息絲綢之路”。[12]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地區互聯網技術普及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援助,努力彌合數字鴻溝。

結束語

新疆域是各種國際力量競争與合作的新領域。我國參與新疆域治理是要從全人類的長遠福祉出發,以各國的共同利益為考量,為實現新疆域的有效治理提供中國方案。與各國一起,通過制度建設、和平利用、科學探索和共同體建設方面的國際合作,共同創建公正、合理的新秩序,打造新疆域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智慧在新疆域治理的成功運用,将有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治理思想在全球範圍内的發揚光大。【本研究得到國家海洋局“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子專題“中國極地外交、新疆域治理和國際合作研究”的資助,項目編号:“CHINARE2017-04-06-02”】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責任編輯:徐海娜)

——————————

[1]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載《人民日報》,2017年1月20日,第2版。

[2]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12月17日,第3版。

[3]新華社北京2016年3月17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http://www.sh.xinhuanet/2016-03/18/c_135200400_2.htm。

[4]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載《人民日報》,2017年1月20日,第2版。

[5]2016年12月27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全文,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2016-12/27/c_1120196479.htm。

[6]2016年12月27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全文,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2016-12/27/c_1120196479.htm。

[7]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12月27日發表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全文。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e/cgvienna/chn/zgbd/t1427271.htm。

[8]TheEuropeanCommissionandtheHighRepresentativeoftheEuropeanUnionforForeignAffairsandSecurityPolicy,AjointcommunicationtooftheEuropeanParliamentandtheCouncil“DevelopingaEuropeanUnionPolicytowardstheArcticRegion:progresssince2008andnextsteps”,Brussels,June20,2012.p.6.http://eeas.europa.eu/archives/docs/arctic_region/docs/join_2012_19.pdf

[9]《關于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條約》于1967年生效,亦簡稱為《外層空間條約》。

[10]1959年簽訂的《南極條約》全文。[11]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12月27日發表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全文。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ce/cgvienna/chn/zgbd/t1427271.htm。

[12]2016年12月27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全文,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2016-12/27/c_1120196479.htm。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