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晶晶1917年,是梁啟超與政治.."/>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場成功的教育“變法”

一場成功的教育“變法”

時間:2024-10-25 06:37:57


    □本刊記者王晶晶

1917年,是梁啟超與政治最後糾纏的一年。前半年他幫段祺瑞執掌北洋大權,因而被重用,出任各項要職,雄心勃勃,志得意滿;後半年,他就在孫中山“護法戰争”的逼迫中,不得不遞交了辭呈。從此,他告别政治舞台,轉而以主要的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這其中,也包括教育他自己的子女。

那一年,一個張姓的大家庭剛剛搬至蘇州。家裡4間書房,父母各一間,衆多兒女們合用兩間。母親親自為孩子們開蒙讀書,還有專門聘請的老師教授書法、算術、自然、音樂等。這個家庭,培養出了後來大名鼎鼎的“合肥四姐妹”、九如巷中十姐弟。

無錫錢氏家族、揚州何家……在清末民初的中華大地上,芝蘭玉樹似乎總是一門一門地出現,不獨梁家。這是時代造就,抑或是曆史偶然?

近代史研究者解玺璋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那個時代,還有大量晚清的士紳、學者,他們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脈和血統的存在,他們支持了這種教育。它是一種人格教育,不僅僅重視孩子知識的增加,更重視健全人格的培養。每個家庭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張家更偏重文化,梁家可能更有家國情懷。但無論梁家、張家,都是圍繞孩子的健全發展、健康成長去教育,要使他們先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人才。”

梁啟超曾在一次學校演講中說,現在的教育,是“販賣知識雜貨店”的教育。他很憂心地告誡學生:“諸君啊!千萬别以為得些斷片的知識就算是有學問呀!我老實不客氣告訴你罷,你如果做成一個人,知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知識卻是越多越壞。”人先站穩了,再談及其它,這就是梁啟超的“立人”。而在人格培養方面,家庭承擔着重要職責。那些有學識、有見識、有财富的家庭,也有能力承擔這樣的職責。

新舊交替、東西融彙、破立共存,是那個時代的圖景。家學傳統、教會學校、私立學校,西方新式教育理念的引入,留學歐美、日本的浪潮,不斷沖擊着人們固有的觀念。關于教育是應該保留傳統還是放手革新的争論,在當時,并不比現在少。

号稱“中國之新民”的梁啟超,在政治上的變法以失敗告終,但在教育上,他沒有放棄“變法”。“梁啟超入手的地方,就是新民,啟迪民智。他把國家對公民的教育,首先實施在自己家裡。他對孩子的溝通很平等;他希望孩子樂觀、積極、向上,而不希望他們有那種無病呻吟的文人情緒。家裡家外,他對年輕人都是這樣一種要求。”解玺璋說。

但梁啟超主導的教育“變法”,仍緊緊根植于中國傳統。雖然9個子女中不乏哈佛大學、西點軍校等西方名校畢業的,但梁啟超的教育理念并不是純粹“向西”。“他們家的教育,有西洋精神的成分,可主要還是儒家的教育。”梁思成曾經遭遇過一次車禍受傷,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沒能按計劃出國留學。梁啟超就勸他:這段時間恰恰可以看看《資治通鑒》等中國傳統的書籍,等出國就沒有機會了。

1923年2月,張君劢在清華大學給留美預科生做演講,告訴他們要打好傳統學術的基礎,特别強調讀宋儒、王陽明。當時就引起了“玄學與科學”的論戰。“梁啟超雖然沒有直接參加論戰,但當梁思成因學問而生病時,他幾次寫信,勸他要跳出專業外,看一些文學,尤其是古文類的書籍。”在這個問題上,梁啟超用實際行動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後來曾說:科學可以影響人的人生觀,但影響不了情感。

中國人自古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社會如何進步,教育的根本沒有變化,那就是首先要培養人格健全的人。今天的人們最關心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最可取,其實梁啟超家族的故事,早就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編輯/王晶晶朱東君美編/陳思璐圖編/侯欣穎編審/謝湘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