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喜劇的孤獨查理·卓别林在鏡頭内外

喜劇的孤獨查理·卓别林在鏡頭内外

時間:2024-10-25 12:42:08

電影《尋子遇仙記》劇照,1921年1月21日在美國首映,這是卓别林執導并主演的第一部長片(圖片來自愛麗舍攝影博物館)“查理·卓别林:卓眼視界”展覽正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進行,這是一個講述喜劇大師卓别林一生的展覽。如果把他的人生劃分為鏡頭内和鏡頭外兩個部分,那麼一邊是那個戴着圓禮帽的流浪漢,一邊則是遭受政治打壓、情感生活混亂的大明星,這兩個形象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卓别林。

借由展覽的機會,卓别林之子尤金·卓别林來到上海,并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在位于瑞士洛桑的愛麗舍攝影博物館(Museedel’ElyseepourlaPhotographie),收藏有2萬多張有關查理·卓别林的照片檔案資料,包括底片、印刷品以及原始影集。這些照片大多未公開過,從出生到去世,從英國到美國,再到瑞士,涵蓋了卓别林的一生。

在達成與愛麗舍攝影博物館的合作後,上海餘德耀美術館将這其中300餘張照片、文獻搬到上海,開啟了“查理·卓别林:卓眼視界”展,從6月持續到10月。愛麗舍博物館館長塔蒂揚娜·弗蘭克(TatyanaFranck)認為,這個展覽“試圖重估藝術家革命性的藝術遺産”。事實上,卓别林的藝術價值是公認的,我們能在展覽中看到的,是一個更完整的查理·卓别林。其中既有那些光鮮亮麗、為人熟知的熒幕形象,又有那個鏡頭之外的他,或是溫柔,或是自我,或是落寞。卓别林的每一個細節點滴都在這些影像資料中,定義出一個更真實的他。

美國成就了這個英國人的一切。1889年4月6日,查理·卓别林出生于英國倫敦,家庭生活很拮據,母親是一個舞台劇演員,小查理不到10歲就走上了舞台。他對幽默的敏感度大概是天生的,第一次通過表演讓人發笑是演一隻貓,完全依靠肢體動作和表情。就這樣童年時在舞台上跌跌撞撞,直到1910年,開始跟随英國當時最出色的默片劇團經理弗雷德·卡爾諾(FredKarno)的劇團去美國巡演。展覽中,有一幅查理第一次扮作流浪漢的照片,大約是1914年3月,他身材瘦小,溜肩,黑色圓禮帽歪扣在一頭卷發上,黑色的領帶系得很緊,勒着脖子,眼神裡充滿挑釁。後來,另一位默片大師巴斯特·基頓(BusterKeaton)談起卓别林時說:“查理的流浪漢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人,有一套遊手好閑的邏輯。他很可愛,但一有機會就會偷東西。”這一年的《威尼斯兒童賽車記》讓流浪漢角色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很快他就開始自編自導自演,還擔任制片和剪輯,1918年創建了自己的電影公司。

“如今看來,卓别林之于20世紀電影的影響,渾然天成的喜劇表演是一方面,另一個重要方面在于成為推動電影産業的一員。他不僅僅是個演員,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影人。”塔蒂揚娜·弗蘭克告訴本刊。在影片《尋子遇仙記》讓他名利雙收後,他買下4畝柑橘園創建自己的影視基地,這時的卓别林開始完全掌控自己電影的走向,在鏡頭内外讓自己與角色之間完成對話。

在展覽的“無聲之聲”部分,策展人着力展示了卓别林在音樂上的成就。卓别林對默片的堅持,形成與有聲電影的抗衡,這在電影史上是經典的一個篇章。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實際是在有聲電影被發明後才拍攝的。《摩登時代》一直被認作是無聲電影,但其實是有電視聲和收音機聲的,不過最為驚喜的是,影片結束時卓别林自己哼唱的那首歌,這是第一部可以聽見卓别林本人聲音的電影。但正因為默片的突出,作為觀衆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卓别林對電影音樂的貢獻,雖然不識譜,他卻經常自己譜寫電影配樂,他自學了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卓别林和他經典的黑色圓禮帽(圖片來自愛麗舍攝影博物館)無論是對底層小人物的細膩刻畫,還是對機械化工業生産的控訴,卓别林的重點都在人本身,他關注人性與愛。法國新浪潮時期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AndréBazin)曾寫道:“對于電影來說,熱愛人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不首先探索卓别林的影片所反映的特有的愛心、溫柔和感傷情緒,那就不可能透徹理解他們的藝術。”在卓别林的電影中,總是一人出場,一人落幕,這種悲與喜、孤獨與狂歡的反差,似乎成了喜劇演員的宿命,卓别林也不例外。在1991年根據《卓别林自傳》改編的由小羅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主演的電影《卓别林傳》中,最後查理老得無能無力時拿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上台前他跟妻子烏娜說:“你知道人老了最糟糕的是什麼嗎?是不能保護自己。我年輕時有權有勢,可以拍電影,想讓他們笑就讓他們笑,想讓他們哭就讓他們哭。現在,我隻能靠他們的憐憫。”然而,他應該知道,台下的掌聲并非是一種憐憫,而是永恒的緻敬。

1952年,63歲的查理·卓别林帶着第四任妻子、美國著名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女兒烏娜離開美國,定居瑞士,直至1977年去世。尤金·卓别林(EugeneChalin)是他們在瑞士迎來的第一個孩子。尤金今年65歲,早年做過錄音師,曾與滾石樂隊、皇後樂隊和大衛·鮑伊等音樂人合作過。後來,在執導過紀錄片和音樂劇之後,他将事業中心轉移到馬戲上,現為瑞士沃韋國際喜劇電影節主席。

在尤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将工作中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取而代之的是陪伴。展覽帶來了不少珍貴的家庭照片,尤其是移居瑞士沃韋的巴恩莊園之後的部分。這時的卓别林雖然仍經常忙于工作,但與美國時期相比,他已經是一個安穩的老者了,享受平淡而日常的家庭生活。其中一張照片拍攝于1964年,卓别林與妻子烏娜帶着6個孩子,坐在沙發上,每人手裡拿着一本不同語言版本的《卓别林自傳》,以此來慶祝這本書的出版。在自傳中,兒女們讀到的是那個受全世界追捧但自己不曾“謀面”的電影巨星父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