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千億巨頭誰高估?

千億巨頭誰高估?

時間:2024-10-24 02:00:42

從千億級公司的估值情況出發,可以看到整個市場對于各行業最清晰的估值偏好和判斷。

在中國,能夠達到千億市值規模的企業,大多數身處相對成熟的行業。包括金融、地産、能源、制造業占據了千億市值俱樂部的較大比例。

全世界絕大多數市場,成熟型企業都被給了比較低的估值。對于更具市場前景和空間的新興産業,則普遍給予較高的估值。千億級企業雖然多為大型企業,仍然不能脫離這個一般規則。

由于千億級上市公司體量巨大,因此很難有優勢資金“集結兵力”,進行大規模的炒作。所以在大多數的時候,其估值情況都是相對真實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千億級公司的估值情況出發,看到整個市場對于各行業最清晰的估值偏好和判斷。

10倍以下:不受待見的銀行股

從表格中我們能看到,這些千億級公司裡,市盈率估值的狀态可以說泾渭分明。銀行的估值水平極低,絕大多數在10倍以下,券商、電器、汽車、能源,航空則稍高一些,達到10-20倍之間。

銀行股被投資者看低的原因非常複雜,主要是對于宏觀經濟的看法所造成的。包括不良資産、潛在的外資銀行的競争、房地産市場相對悲觀的預期等,雖然這些理由都有不同程度的錯誤和不準确,但也真實的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以工商銀行(601398.SH)為例,目前6倍多的市盈率,已經逼近了2014下半年的曆史極值5倍左右,但2016-2018年一季度,其淨利潤的增速已經明顯走出了拐點,撥備覆蓋率等重要指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市場仍然對其持有相當的“保留意見”。

如果從市淨率的角度看,這些千億級銀行的估值情況就更低了,長期處于破淨狀态。例如最低的華夏銀行(600015.SH)市淨率長期在0.7倍左右,光大銀行(601818.SH)0.76倍,工商銀行0.97倍。

實際上,在歐美證券市場中,銀行企業的估值并非全部如此之低。比如在美國市場富國銀行市盈率接近13倍,美國銀行約18倍,摩根大通接近17倍,法國興業銀行12倍,這些都是全球範圍内規模非常大的金融機構,但市場并沒有因為其規模龐大,而将其估值降到5-10倍之間。

對于上證指數這種“國家級指數”來說,想要脫離在3000點附近常年的徘徊,沒有大型銀行股估值提升的拉動,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中國銀行闆塊所占權重極大,且盈利增速較低,不足以支持其業績推動股價大規模上漲,隻能依靠估值的變化來實現大規模上漲。

10-20倍:穩健的成熟企業當一個行業從初始階段起步,所有企業都從零開始競争時,其中每一個企業的估值都是比較高的,因為競争的勝負還沒有最終決出,每個企業都有機會獲得未來的市場。

以上汽、廣汽、海螺水泥、格力電器、青島海爾、南方航空為代表的一些企業,經曆了行業發展之初的混戰後,最終成為行業龍頭,這些企業占據了行業發展中後期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市值普遍非常高,但估值并不高。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些企業的估值大多在10-20倍之間,估值水平适中。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也是一個合理的估值水平。例如美國西南航空目前估值15倍左右,中國A股南方航空公司估值16倍;美國電器龍頭惠而浦15倍市盈率,格力電器長期低于13倍,青島海爾和美的則是20倍左右。

這些企業在估值上基本與國際同行接軌,并且仍然有龐大的市場空間,這些市場空間一方面來自于宏觀整體市場的增長,比如随着中國經濟總量的提升和人均GDP的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乘坐飛機,購買汽車。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還可以憑借自己在行業中強大的競争優勢,去搶奪競争對手的市場份額。

這裡最典型的就是汽車。在過去10餘年時間裡,汽車行業一直表現非常好,年度銷售數據不斷增長,汽車的購買人群越來越多,渠道不斷下沉。直到2018年,這種連年增長的勢頭終于到頂。在這種環境下,包括海馬汽車、江鈴汽車甚至一汽轎車等,經營業績和股價走勢都不盡如人意。

但與此同時,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卻保持了相對強勢,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股價走勢和行業裡其他的企業有了明顯的區别,市值也穩定在千億級别。

20倍以上:突兀的獨角獸

中國資本市場向來不缺少“市夢率”,由于多年來一直處于資本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政策法規尚不完善,并且有大量沒有定價能力的散戶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的正常估值經常被擾動。

但對于上千億級别的公司來說,其估值水平在大多數時候都相對“靠譜”,雖然在曆史上也曾經曆過藍籌股泡沫,但在随後十餘年一直相對穩定。

2017年左右,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新類型的創新型企業,并且在行業中有顯要影響力的企業,開始登陸資本市場。這些新經濟的代表,自然而然被投資者給予了高估值。但是其本身非常龐大的體量,和随之而來較低的成長速度,卻與這種高估值水平顯得非常不協調。

最典型者當屬新近借殼上市的三六零(601360.SH),截至借殼之後創出的最高價66.5元已經下跌接近50%,但市盈率仍然高達百倍以上。在行業的競争格局上,三六零相比BAT差距巨大,但市盈率倍數卻超過了三者的總和。

物流行業的明星企業——順豐控股(002352.SZ),也在上市之後經曆了類似的情況,經過一年多的下跌後,市盈率仍然在50倍以上,相比之下美國快遞行業寡頭UPS市盈率僅不到20倍,聯邦快遞15倍左右。

相比之下,盈利能力強勁的貴州茅台、五糧液、海康威視市盈率為30倍左右,市值雖然巨大,但并沒有像這些“獨角獸”如此突兀。

醫藥巨頭:全面高估

時間進入到2018年,醫藥股成為了市場上當之無愧的最大明星。以片仔癀、恒瑞醫藥、泰格醫藥為代表的明星醫藥企業大幅度上漲,一時間風光無二。

而另一個“獨角獸”、研發外包龍頭藥明康德也與5月初上市,并在随後上演連續16個漲停闆,将其市值直接帶到千億以上,市盈率超百倍。

如果翻閱其财務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其最近三年保持了25%的營業收入增長率,但與此同時,營業成本、營業費用同步增長,2018年一季度的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另外一家明星藥企恒瑞醫藥則更是A股曆史上最大的牛股之一,上市以來累積漲幅200倍以上,在最近幾年完全沒有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走勢非常堅挺,進入到2018年以來甚至有加速上漲的态勢。

目前恒瑞醫藥市盈率超過70倍,但國際制藥巨頭則同樣要小得多:輝瑞制藥20倍左右,阿斯利康、諾華制藥25倍左右,德國拜爾斯道夫30倍左右。雖然這些企業的市值普遍達到了千億美元級别,并且已經達到了全球市場競争的層面,但是其市盈率估值仍然非常低,多年來累積了天量的漲幅,但大多是由于業績的增長而實現的。

相比之下,中國的醫藥企業絕大多數固守中國本土市場,在跨國巨頭以低關稅參與中國市場競争的同時,這些企業卻沒有太多能力進入到國際市場。

在這種局面下,其高估值狀态是否能夠持續下去,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