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山海關不住 遼甯再出發

山海關不住 遼甯再出發

時間:2024-10-23 11:25:01

在沈陽華晨寶馬大東工廠車身車間,機械手臂在進行車身制造。新華社供圖

上世紀50年代,修建高爐瓦斯管道的鞍鋼工人。攝影蔡尚雄/人民畫報

撫順森源集團化工項目。廣州無線電集團金融服務外包産業園、韓國LEO株式會社與撫順森源集團合作研發的電動車(船)等項目成功簽約,實現金融和對韓招商新突破。從幾百年前的“闖關東”,到烽火歲月的“戰略要地”,到建設時期的“共和國工業搖籃”,再到今天充滿機遇的“新一輪全面振興”,遼甯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排頭兵,重啟熱度、大勢依然。

8月份的最後3天裡,千餘名中國民營企業家和世界500強的企業代表,集聚遼甯省會沈陽。民營經濟的活力脈動與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心跳同頻共振,全世界共同打量、審視着遼甯。這個曾經的“共和國長子”,短短幾年間,打破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論調,再次成為中外企業家的投資熱土。

舞台的聚光燈,投向了遼甯。

沒有過不去的關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自古以來都是重要的軍事屏障,不知從何時起,它卻成為部分人口中的“投資冷熱分界線”,有所謂“投資不過山海關”之說。但近兩年來,這種說法卻在遼甯被打破了。

8月16日,遼甯省統計局發布消息,2018年1至7月,遼甯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4%,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2.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增長35.5%。這些數據與指标的增長,反映出的是遼甯對于投資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加強。

投資者為何看好遼甯?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說:“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良好的發展環境,使我們與遼甯創造了合資合作的奇迹。”2017年寶馬集團銷量、收入和利潤連續8年創新高,成為全球利潤率最高的車企。于是,X3項目剛剛投産,嚴謹的德國人又決定在遼甯建設第三家工廠。合則兩利,沈陽則收獲了裝備制造和汽車兩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其中華晨寶馬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

貝卡爾特沈陽精密鋼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樊之見說:“紮根遼甯20年,我們對這裡的信心從未動搖。”自1998年在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第一家公司,貝卡爾特在遼甯這片土地上獲得了長足發展。于是,這家比利時企業不斷增資,已建成中國北方最大的鋼簾線生産基地。

“遼甯積極推動改革創新、補民企短闆、發展産業集群,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令人歡欣鼓舞。”8月29日上午,在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主論壇上,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如是說。

76個新項目,投資額達2956億元,知名民企紮堆布局遼甯……以兩天半的峰會為契機,更多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翻越山海關而來。

山海關不住,遼甯再度大受青睐。

“老大哥”的東山再起

一塊塊剛出爐的通紅鋼闆,在傳送帶上冷卻、鍛軋,一卷卷高品質軋鋼帶在蒸汽升騰間順利下線,即将銷往全國各地。2018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327%——這是遼甯鞍鋼集團的一份成績單。誰曾想到,就在幾年前,這家鋼鐵巨頭還虧損嚴重。

鞍鋼的發展,成為遼甯經濟發展起伏的一個生動縮影。

1953年第1期《人民畫報》的封面上,鞍山鋼鐵公司鑄塊車間内正在鑄造鋼錠,鋼花四濺之時被定格。從這一年起,國家開始進行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時期,遼甯承擔了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的24項,占當時全國投資總額的31.3%。

5年間,鞍鋼4次登上《人民畫報》封面。1957年第5期的《人民畫報》封面上,燈火通明的鞍山鋼鐵廠車間成為這一年全國形勢的最好注腳——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國民生産總值突破千億,工業的增長達到了130%,國家财政收入翻番。1956年10月,中國在吸取國内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第一次自行設計制造的和平型蒸汽機車,在大連機車車輛制造廠試制成功。本刊資料

大連重工制造的傳輸速度14400噸/小時的取料機懸臂梁。從那時起,遼甯赢得了共和國“裝備部”、“工業搖籃”等美譽,創造了新中國工業的輝煌——共和國第一架戰鬥機、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艘導彈潛艇等200多個“共和國第一”。

一個人的成長總會經曆沉浮。一個地區,同樣如此。

改革開放之後,以遼甯為代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因國有企業比重偏大、計劃經濟色彩濃厚、體制機制制約較多等因素,不能充分參與國際國内市場競争,經濟發展逐漸掉隊。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共中央實施了振興東北戰略。但由于計劃經濟慣性太大,轉身遲滞,東北經濟依然色調灰暗。2010年起,遼甯的經濟增速持續單向回落,報表中的箭頭,一路向下。遼甯的地區生産總值,也由“遼老大”掉到全國十名開外。

對于遼甯甚至整個東北來說,“崛起”是個沉重的話題。用一位遼甯官員的話說,這不是平地起高樓,是從坑裡先爬出來。

除痼疾,必換“藥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對遼甯振興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精準把脈、對症開方:

——遼甯振興發展存在問題的症結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歸根結底是産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

——要着力完善體制機制、着力推進結構調整、着力鼓勵創新創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幹部作風轉變。

着眼于解決體制機制、産業結構等根本性問題,激發老工業基地内生動力,“新一輪全面振興”的号角在遼甯吹響,建設“一帶五基地”、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的發展藍圖在遼沈大地鋪展開來。

工業走勢是遼甯的經濟底色。“今年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分别同比增長10.3%、79.3%,排在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同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0.1%……遼甯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申世英說:“遼甯正在找回工業大省的狀态。”

翻開2018年前6個月的成績單,雖遠未“晴空萬裡”,但已經足夠令人欣喜,給人希望。

從“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到“穩之基更牢、好之勢更強”,從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黯然失色”到呈現出“一抹亮色”。

遼甯做對了什麼?《人民畫報》1953年1期封面:鞍鋼鑄塊車間正在澆注鋼錠。

《人民畫報》1954年5期封面:鞍鋼勞動模範孟泰和技術員視察鋼爐。

《人民畫報》1957年5期封面:鞍鋼之夜。打造營商環境全國最優省

“我們頂着面子上難看的壓力,認真地擠壓水分,夯實經濟數據。”2017年遼甯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在國内外引起強烈反響。

一個多月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甯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雖然你們拿出來的這個數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是我覺得實際上很好看,它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數字。”

“把水分擠幹淨,之後輕裝上陣,心裡反倒有底了。”一位官員坦言。

直面頑疾,遼甯從最要害的問題入手:通過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為此,遼甯喊出“打造營商環境全國最優省”口号,以示決心,不留退路。

從率先成立全國第一個優化營商環境專門機構,到出台“條條都管用、可操作”的東北首部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挂帥的軟環境建設領導小組,到在全國第一個推進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和優化整合,讓黨政機關“瘦身”,轉變作風,輕裝疾行;再到組建專責“接受投訴、暗訪調查、公開曝光、嚴肅處理”的全國第一家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成為主旋律。

從取消調整千餘項行政職權,到工商登記“三十二證合一”、376項證照即辦即給、487個事項“最多跑一次”,再到“撥撥就靈”的政務平台和取消253項證明。“減證”促“簡政”,便民更惠民。

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到“糾四風”“辦事難”“特權車”專項整治,清理規範中介機構、社會組織,再到解決與民争利、以費養人等問題的事業單位改革。抓住要害處,出招穩準狠。

在遼甯,利于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的“墒情”持續好轉,創新創業的“高地”正在形成。2018年2月12日,大連特鋼公司煉鋼生産作業區一名吊車工将鋼包中的鋼水注入AOD爐。視覺中國供圖

沈陽渾河灣。視覺中國供圖從“老工業基地”到“理想投資地”

抛開曆史上的榮光不談,在中國區域經濟版圖上,遼甯的分量也極重。這裡自然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産業體系完備。

定位優越的區位優勢,長江精工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投資部總經理王曉春與盤錦東躍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紹光的雙手握在一起,推動了由雙方投資12.5億元、東北地區最大的裝配式建築産業基地項目,原來的“點對點”式的小範圍業務合作擴大成了産業對接的“大手筆”。

着眼發達的交通網絡,物流巨頭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在遼甯布局構築以沈陽樞紐公路港為核心,營口、葫蘆島、朝陽為節點的“公路港”網絡。徐冠巨說:“傳化智聯覆蓋遼甯、輻射東北、連接全國的現代物流供應鍊服務體系,将為遼甯振興貢獻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遼甯全省坐落着1700多家科研機構,115所高等院校,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5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4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有8100多人,還有分布于各行各業的460萬産業技術工人。

“東軟為什麼不到外地發展?”創業多年,這個問題,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不知回答了多少遍:“遼甯的科技、教育、人才資源如此雄厚,東軟發展得這麼好,為什麼要離開?”

與此同時,遼甯正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現代金融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經濟轉型商機無限。

截至今年7月末,中國(遼甯)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14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其中,來自日、韓、蒙、俄等東北亞國家的外商投資企業超過百家。今年上半年,遼甯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實現717.7億元。

遼甯自貿試驗區、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大連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同上海、江蘇、北京對口合作,又使遼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央賦予東北地區近百個國家級戰略平台,為遼甯搭建了對外開放的載體。

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新起點,再度受到矚目的遼甯,正在釋放更加強大的吸引力。

(本報道未署名圖片由中共遼甯省委宣傳部提供)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