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個茶人的視覺

一個茶人的視覺

時間:2024-10-23 08:33:47

口文/周渝

從台灣看,台灣是此岸,大陸是彼岸;從大陸看,此岸是大陸,彼岸是台灣。

兩岸,因内戰與國際冷戰的結果,分離了六十馀年;但這二十馀年來,曆史終于又給了機會,兩岸一點一滴地連系上,交往熱絡起來!先從探親、經濟交流,逐漸擴大到藝術、文化與學術方面。尤其近十年來,大陸的人們對茶文化産生了莫大的興趣與向往,兩岸的炎黃子孫們在這裡,可以說是又走在一起,因交流而合流了!

過去這些年,由于大陸曆經文化斷層,迫切地需要向台灣取經。相信兩岸交流交融的結果,未來大陸方面憑藉廣袤的土地,潛在大量的人才,茶種類、茶地域的複雜,茶風習茶世界的多元發展,以及人們對生命、生活的普遍覺醒與探索,已可預言,不久的将來,大陸的茶文化,憑其寬闊的氣勢與潛在深厚的生命力,反過來會豐富地嘉惠台灣的人們,這似乎将開啟一個兩岸共同面對全世界,參與引領人類走向一個改變世界觀與生命觀的曆史新階段。

近幾世紀以來,西方文明憑其人類曆史上首度出現的龐大知識、科學、工業化與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與擴張,征服了全球,也幾乎殖民化了大半個世界,凡在内在價值與生存生活方式與其矛盾的文明,幾毫無抵抗能力。而近世西方文明,公認是從發生在意大利及西歐的文藝複興開始,接着啟蒙運動、新教革命,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文藝複興的源流,就要跨過西方中世紀回溯到古希臘了!

古代希臘人,将人類“理性”與“感性”作了對立性的劃分:日神阿波羅代表理性,酒神戴奧尼息斯代表感性,理性清明,感性迷狂。來自日神的光線打開了視覺,照亮了空間,使萬物都能清晰的呈現,理性才有運用的可能,因此發展了幾何學、數學,産生了原子論、光學、動力學……等。而另一方面,酒神觸動了人類生命内在深刻的感受與記憶,噴出了詩歌舞蹈與形成了原始宗教。希臘人視其為啟動戲劇、音樂、詩、文學……等各類藝術的源頭,它們是“非理性”的,甚至必須進入深度的“迷狂”才能誘發巨大的創造力。但有一點卻極端與東方相異,他們将“美”從屬于理性。例如在建築與雕塑藝術上,是以幾何學上的“黃金分割”作為美的定律定則,這也影響到文藝複興以後,繪畫上的透視學,以及早期古典音樂非常重視結構與秩序。

那麼,發源于東亞的黃河與長江流域的華夏古文明又是什麼一番情景呢?慢慢來,我們且先喝上一口這塊土地上人們喝了幾千年深愛的茶,從茶開始想吧!

口中含着茶湯,閉上雙目,茶湯自喉頭慢慢咽下……茶香茶氣在口腔中緩緩上蒸,同時一股暖流從食道流入胃腸,暖意逐漸向全身擴散……随之身體内的經絡與四肢百骸感到無比舒暢,體内各處細胞的“感知”逐漸被喚醒,開始“歌唱”,而腦中有些細胞彷佛伸出了天線,開始接收來自宇宙無形的信息……(一泡野放茶或自然生态茶的體驗)。

我們現在還很難知道,東亞這塊土地上,先民們什麼時候就發現了茶,開始飲茶。但華夏文明的古先哲們,正如同喝了一口好茶,認為人的精神愈清明,頭腦愈清晰,才能不僅看見事物的表面,更能看見事物背後的情與理,才能做進一步的思維和考慮。正如同我們看一個人,并不隻是看他臉部的輪廓、線條與顔色,我們是看他的表情、神色與他眼中及口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古代的哲人認為我們觀看萬物,也都是如此,比如一片山水,我們說它“生意盎然”或“充滿靈氣”。在這種直觀與體悟引導的認識基礎上,古哲們細緻地領悟出一套“天人哲理”。人與萬物都來自“天地”,而有形的“地”也是無形的“天”的一部份,人是小宇宙,天是大宇宙,大小宇宙都是同源同構的,而宇宙仍在不斷地“生生”變化,因此大小宇宙的信息本是交融、互通,同時是互相啟發成長的。因此,從認識論來說,首先人必須使自己的精神清醒、清明,才能在看清楚周邊世界的同時,接收到與它同時存在的有形與無形的信息。而“迷狂”反而可能是一種障礙,它可以深入某種幽冥的意義,但經常是“見輿薪而不見泰山”,甚至會進入某種偏執或誤導,同時喪失了人格的自主性。

古人稱之為“靈草”的茶樹,它生産出“茶”這種神奇飲料,在使人感受到身體“清淨”的同時,使人意識更“清醒”,頭腦更“清澈”,又同時幾乎能打開人全身的細胞,全面接收感知可能來自四面八方以及個體體内的信息。這信息可能是“形象”的,也可能是“意義”的,也可能是寓意義于形象的,即形象與意義合一。如果我們說西方主流認識論是主客對立的“二元論”的,那麼華夏文明發展的是一套個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宇宙同源同構,又互相交融交感生生不息的“全元論”。如果西方的“理性”與“感性”是被切割開來對立的“兩岸”,華夏文化,按上面所述,“彼岸”(理性)即在“此岸”(感性)中,而“此岸”完全包涵了“彼岸”。

一口茶湯,就可喝出華夏文明“天人觀”的原型!這個原型不是柏拉圖的天國的範式,它是生生不息變化萬端的。同一性蘊育出無限的多樣性,多樣性又有可以互相溝通互相交融的同一性。這正可在一席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參與構成的、生意盎然妙語如珠充滿靈感的茶席上充份體現到!

但“此岸”與“彼岸”在西方引領走入的近代世界後,又在人類曆史上首度發生了另一層深刻而影響至巨的意義。

奠基于主客對立的認識論發展出的知識體系(當然也時時刻刻影響人的内在現實),到近代以來,由于資本主義的興起,科學發明的快速躍進,西方世界各新興民族國家内迅速成長出衆多的巨大工業體系。尤其在初期工業化階段,勞動力轉變成商品的從屬品以後,手工業時期的有主體性的勞動人轉變成客體性的生存機器,一個本來能夠與物質世界相互“對話”的勞動自然人,變成了一個大生産體系的螺絲釘後,自我“異化”即成為一個強迫性勢力,人在自己體内被壓迫創造了一個“異化”的自我,久而久之,這個異化的自我,變成了個人的“此岸”,而那個真實本源的天人自我,反而變成“彼岸”了!加上教育體系,為配合這個所謂“現代化”與工業化的宿命,更沿着“主客對立”的二元知識體系,把人的主體變成客體,把原本是客體的知識體系轉變成主體;而整個社會工商體制的形成,也是離不開這個主軸在演化。這也是形成近代人生活壓抑、苦悶,不斷在體内制造負面能量,追求發洩與暴力的一個重要來源。直到後現代資訊時代的來臨,有些較富裕社會中的人,已取得大量閑暇時間,這個情勢才稍微有所緩和,但仍未能取得根本與絕對性的改變。

但我們也不要以為,這種主客異位,完全是源于西方文明造成的現代化趨勢的一個結果。自人類社會早期曆史以來,族群的成長與擴張,常需藉武力來維護或擴展其勢力範圍,權力常集中在少數領袖創造的統治階層手上,為鞏固其權力及利益,在本來自發性形成的社會秩序上,又加上了一層壓迫性的秩序。它除了以武力與恐怖為其手段外,更可能用“宗教”或“倫理道德”等更高明的型态,造成普遍人們不能擁有完整自然人的主體,在自己内在形成屈從于某種信仰或封建道德的律令,以其為主體,自我也“異化”成為這些體系所約制的客體。但由于曆史上任何權力階層也必須與原社會自發成長出來的秩序妥協,社會中個人主體與上層權威要求的秩序的客體間,是有着長期的沖突或妥協。所以在過去曆史長河中,我們常在看到京朝大勢力的同時,也能看到民間處處活潑的創造力;也常常讀到繼承華夏文化有使命感的讀書人士人們的志節骨氣,與其思想及文化上的創造力。但無可否認,某種或多或少的“異化”事實也一直存在。世界曆史一直有在這個意義上的“此岸”與“彼岸”間拉扯。加上過去無法預測的天災、厲疫,及其後發生的盜匪、流寇,還有更可怕的外來巨大侵略性的兵災,人們在面對苦難的“此岸”無由逃避,才寄望于此世中似不能企及的被宗教允諾的“彼岸”。事實上,這個意義上的“此岸”與“彼岸”籠罩了人類幾千年的曆史,直到今天,向許多人提到“彼岸”,還是會給出死後的天堂、天國或阿密陀西方世界這樣的答案。

讀過去人類廣闊悠長的曆史,有個十分嚴重的現象,尤其不能輕易放過,讀這部觸目驚心的人類曆史,處處是各個族群與宗教勢力間的互相征伐與殺戮。一個族群在某塊土地上長久形成的自主文化體系,常在一夕間因強大的異族或異教的侵入占領而遭破壞、崩潰,甚至完全被消滅。近世以來,首先工業化了的西方民族國家的強勢興起,國家機器結合了工業、商業、貿易與金融,成為一個頑強的權力體系,弱勢國家或族群常遭覆滅或成為它的殖民地,有時連原有文化或宗教都被消滅掉。但最令人吃驚的是,像中國這樣巨大的民族國家,在百馀年前曆經八國聯軍、甲午戰争,被西方與日本武力打敗的屈辱後,居然喪失了民族與文化的自信,許多握有知識發言權的新一代年輕知識分子們,演出了對自身傳統文化全面否定與自宮的災難性的曆史大戲碼。所以在現階段以國家為主體的權力世界中,“國家”也不得不成為保護民族文化能獲得自發性成長的一個權力邊界。“強國”似乎還是一個恢複民族與文化自信的必要憑藉,但一個國家在強國後走向富民的階段,一個文明開放而富有人性與創造力的社會正等着這個曆經苦難的民族所有人們的努力而出現。這當然是當今華夏民族關鍵性的大問題,但已遠超出本文的論述。

約一個世紀以前,當中國新一輩年輕的知識份子,相信“科學”才能發現真理,因此狂妄地視一切傳統文化都是過時的迷信,應該打倒并掃除!但科學這奠基于這種“理性”為主導的主客對立二元論,事實上已自上個世紀初起,因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發展,以及到世紀末宇宙“黑物質”的發現,這種二元論的勢力已逐漸崩解。尖端科學家們已發現并承認,宇宙間這種我們看不見摸不着的黑物質可能占去了百分之八十多以上,剩下百分之十幾才是我們看得見測得到可被科學分析并形成理論的物質與能量世界。而這黑物質并非存在于宇宙的别處,就存在于我們的周遭,就在我們存在的現實中。這才使人驚覺,人類在科學理論上,發現的“真理”、“定律”,可能隻是人類在科學發展中發現的僅适用于某一範圍内的“典範”或“範型”,很可能被下一時期人們發現具有更廣泛解釋性的“典範”取代,任一典範永無可能被認定并宣稱為終極的“真理”!而西方的音樂、藝術與文學,要到十八世紀末浪漫主義的興起,才逐漸擺脫這種“理性定律”的約束與規範,至二十世紀,藝術又回歸到酒神的“迷狂”世界,或仍在日神與酒神兩極間擺蕩。

黑物質是日神阿波羅照見不到,也摸不着的。尖端科學家窮盡到今天,隻能“推理”出它的廣泛而無所不在的存在。難道宇宙中的生命,經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一直到這幾十萬年來人類的出現,存在的生命隻能靠日光來得知一切嗎?科學走到這裡,似乎越來越接近東方的思維與宇宙觀了!晚近有些西方尖端科學家,也跑到東方來,與東方哲人們讨論到道家的“無”(無比有更重要!)或佛家講的“空”或“密藏”了!

另一方面,自上個世界末以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種科學無止境的發明與發展應用,地球整體的生态環境與系統正遭受亘古未有的破壞,人類正走在一條逐漸摧毀人類自身與大多數生命存在基礎的道路上。這個問題的提出與研究已逐漸迫切地成為今天的顯學,但仍未看到人類能提出有效的對治方法,甚至仍無對治的決心。

吊詭的是,仍想在科學中想出對治的方法的“科學”本身,就是目前這個生命生存環境大破壞的根源,要在這個二元對立的知識與科學體系中求解,無異于一隻貓在捉自己的尾巴!

對于一個對大自然有深深體會與受益的茶人來說,飲一泡野放茶或自然生态茶,十足可令人發現并感受到,美麗而富生命力的自然世界和它的精神,上天并未讓它離人而去,人類還未被宇宙放棄。從一口茶湯中,真心體會的茶人可嘗出并得到至高無上的“太和”精神(參看拙作《太和》一文),同時能感受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療愈作用;并且與朋友們共享一壺茶時,真正享受到快樂融洽的無上美好時光。這使人真切地感受到,阿彌陀西方世界,并非在死後的“彼岸”,它就在“此岸”,就在一口茶湯中,就在你的身體内與精神中!

從茶中,這個富有能量與自然本身秩序的世界的呈現,又再度打開我們面對大自然與世界的視覺,這不隻是我們臉孔上兩隻眼睛的視覺,而且打開我們身裡千千萬萬個細胞的視覺;世界在我們面前與周遭開始更有深度,也更值得我們尊敬與需要我們認真維護。用心對待茶,經常品飲來自大自然的美好的茶,它可在你身體裡精神中,隐隐存留下一個長期的召喚,它可透過人的身體與靈魂滲透進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一個人獨自品茶的沉思默想,或是從一席茶的随機活潑的交談中;或在面對問題或難關時,沏一壺茶,放松身心,可以讓人獲得更多的信息與靈感。它可能默默改變一個人對工作的态度,甚至對工作内容的思考。一個由茶湯茶氣逐漸改變的世界就從個人身上開始發生,逐漸影響延伸出去……人類社會,世界文明是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也必須靠人們本身一點一滴的覺醒,與依據這個覺醒進行認真思考與作為,逐漸改變周邊的世界。華夏文化古老的基因的舒醒與再生,已從一口茶湯的召喚中發生!

但科學已是形成現代世界的巨大成就與基礎,人類已不可能放棄它,但我們可建立起更高的主體來思考它、駕馭它,給予科學在應用上能關照周遭關系與影響的适當定位,華夏文明“天人哲學”再度放出光明的時刻已來臨,一個新的文明典範勢必從中建立:

天人為體,科學為用!希望我們能走在時代的前端,從一口茶湯的啟示中,再度呈顯先哲們天人哲學的真谛,引導我們将困惑人類數千年的“彼岸”還原,逐步創造出美麗的“此岸”,彼岸就在我們的身體裡,就在我們的世界中,等待我們覺醒與實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