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丹心一片在高原

丹心一片在高原

時間:2024-10-23 01:04:31

□文/本刊通訊員秦海北

2014年9月,在國務院召開的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藏醫院院長仁青(藏族)、祁連縣公安局峨堡派出所指導員兼峨堡派出所芒紮警務室警長高尖措(裕固族)、海晏縣達玉民俗文化旅遊産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洛桑尖措(藏族)位列其中。他們紮根基層,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仁青院長(左)為患者作診斷“阿克曼巴”仁青

“醫生這種救死扶傷的職業,饋贈給人們的是重新獲得生命的機會。我一生都為之感到自豪和無尚光榮。”

“醫院是我家,患者就是我親人。看到病人康複後滿意的笑容,我就有一種由衷的幸福感。”

這些發自肺腑的話,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藏醫院院長仁青的真情流露。

仁青出生在牧民家庭,1983年考入省衛校藏醫班,1986年分配到海晏縣甘子河鄉衛生院工作。從此,他紮根草原牧區,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無私地奉獻給了藏醫藥事業,以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赢得無數患者的信賴和愛戴,群衆親切稱他為“阿克曼巴”(醫生叔叔)。

丹心一片如天使,視病人如親人。2008年3月一個風雪交加、寒氣襲人的夜晚,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睡夢中的仁青。來自海晏縣青海湖鄉達玉五谷村50多歲的藏族老大爺氣喘籲籲地說:“仁青大夫,快去看看我的兒子,他快不行了。”仁青馬上起床,邊穿衣服邊詢問病情病史,立刻準備好備用藥品和診療器械,騎着馬,冒着嚴寒向青海湖鄉方向奔去。

67歲的才保老阿媽40多年前患了一種頑症,渾身骨頭感到疼痛難忍,全身無力,無法行走,生活起居不便。經過仁青先後4次診療,老阿媽的病情大為好轉,走路不拄拐杖,上樓也不需要人扶了。她逢人就誇贊仁青醫生:“這樣的醫生哪兒也沒有……”

64歲的卓瑪措老阿媽患類風濕病癱瘓在床5年,疼痛和僵硬的雙手連飯都送不到嘴裡。經過仁青的多種方法治療,療效顯著。2009年12月9日,卓瑪措老阿媽再次來州藏醫院複查時,已經完全像個正常人一樣,看不出曾經受過如此大的病痛折磨。老阿媽一進門就向仁青醫生磕頭緻謝:“當初我們來這裡人生地不熟,你給我們找低價住處,還免收治療費,現在我的病好了,是你救了我,你真是個大好人啊!”

“仁青病看得好,人品更好,我能讓他看病真是萬幸!”這是一位病人發自内心的評價。多年來仁青始終堅守“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以身作則、廉潔行醫,經他診治、搶救成功的病人不計其數。他待人熱情,服務周到,還和許多患者結成了朋友,患者都把他當作親人。病人或家屬寫信感謝他,為他送錦旗,甚至不止一次登門緻謝。每遇到這種情況,仁青都誠懇地對患者家屬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我們從事這項工作,國家已給了我們報酬,紀律、良心、職業道德都不允許我們接受額外的饋贈。這些錢你們還是用來給病人調養身體吧!”

仁青還把傳承傳統藏醫學作為人生的追求目标。在長期實踐中,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應用藏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常見病和疑難雜症,尤其擅長用藏醫艾灸、針灸與内服藥物相結合的方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中風、偏癱、心腦血管疾病和肝硬化等疑難疾病。他根據藏醫藥《四部醫典》和《金珠本草》等藏醫藥理論,先後開展了脈瀉、放血、塗擦等5項具有藏醫特色、療效顯著的項目,制定了《藏醫放血療法操作規程》等7項外治專科操作規程,創新藏醫放血、針灸療法,收到明顯成效。特别是他積極參與研制和開發天然“綠色藥品”,其中成本低,服用方便、療效确切的藏藥“六味藏紅花丸”這一産品在本地區已達到先進水平,并達到省内同等水平。

仁青醫生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使他成為海北州藏醫中的佼佼者和“人民的好醫生”、“省名醫”、“青海省先進個人”……2015年,仁青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老百姓的好民警:高尖措

2010年11月20日,海北州祁連縣芒紮村的牧民官卻加來到縣公安局,一定要見局領導。這位老人熱淚盈眶地說:“感謝公安局給我們村設立了警務室,感謝公安局給我們送來了這樣好的警察。我今年50多歲了,一直生活在這大山溝,僅靠低保維持生活,過去家裡養着幾隻羊,動不動就被别人偷掉。自從警長來到村裡後,我們老兩口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官卻加老人所說的警察叫高尖措,是祁連縣公安局峨堡派出所教導員兼芒紮警務室警長。這個職務,實際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基層民警。

1964年出生的高尖措是裕固族,自從1992年加入公安隊伍,他始終敬業奉獻。從警20多年,高尖措因工作成績優異,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被省公安廳授予二等功1次,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省優秀共産黨員”“全省優秀政法幹警”等。

當縣局黨委在地理位置特殊和治安環境複雜的芒紮村設立警務室時,高尖措不畏艱苦,主動申請到百公裡之外的芒紮村警務室工作。那年,高尖措在芒紮村了解到,藏族老人王輝龍家庭困難,老兩口行動不便,子女長期在外地打工,無人照顧。于是他和妻子形成了一個習慣,每周都要去看望王輝龍老人家,為他們挑水、拾牛糞。每次從縣城回來,總要惦記着為老人家賣點蔬菜、水果、藥品等生活用品。

2010年7月的一天晚上,61歲的藏族老人索南才讓扶着拐杖來到警務室,請求警務室派車将自己生病的孫子送到甘肅省民樂縣醫院看病。高尖措立即駕駛警務室車行駛90多公裡山路,安全将孩子送到醫院。

點滴小事感動了村裡的牧民,赢得了理解和支持,建立了良好的警民關系。

2009年2月,芒紮地區連續兩天下雪,高尖措爬到警務室房頂掃雪時,不小心從房頂上滑下來将左腿摔傷。聽到消息後,隔壁的幾個牧民連忙趕來将他送到醫院。熱心的牧民對高尖措的妻子說:“你去忙警務室的事情,高阿吾(牧民的一種親切稱呼)有我們幾個輪流照顧,你放心。”

高尖措立足崗位,盡職盡責,是群衆眼中的守護神。他對轄區的警情、民情了如指掌,在發生鄰裡糾紛時都能及時穩妥處理,群衆也能積極支持配合他的工作。針對芒紮村社會治安狀況,警務室積極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巡邏守護和治安宣傳教育等機制,形成以警務室為中心、整合群防群治為輔助力量、積極開展各項警務工作的模式。自建立芒紮夫妻警務室以來,配備專門辦公用房,規範警務室名稱标牌和環境布置,設立警務公開欄、治安警示欄、報警求助燈箱和警民聯系箱(簿)等……這個夫妻警務室不僅為做好偏遠農牧區警務工作創造了一個新的警務模式,也為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衆工作、動員和組織群衆實行群防群治、共同維護一方平安穩定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子。幾年來,芒紮夫妻警務室先後為村裡400餘名牧民群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協助處理刑事案件50起,辦理治安案件90起,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5起。同時,警務室圍繞環湖賽安保、“三項建設”及三項重點工作等中心工作,從整頓治保組織、簽訂治安責任書、開展法制宣傳、警企共建等工作着手,為芒紮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治安氛圍。

高尖措(右)在工作民族文化的傳承人:洛桑尖措

從牧民之子到人人皆知的藏族歌手,從歌手到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使者,從傳承文化的使者到帶動周圍群衆緻富的旅遊業者——他就是洛桑尖措,海北州海晏縣達玉民俗文化旅遊産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2010年,洛桑尖措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夢中的卓瑪》,其中有5首歌都在贊美自己的家鄉。當公司制作人建議用九寨溝的景色作為專輯封面時,洛桑毅然拒絕。他說:“我生在美麗的青海,長在如畫的海北,為什麼不用自己家鄉的美景做封面呢?”其實,自2005年,能歌善舞的洛桑尖措早已放下牧鞭,在祖祖輩輩放牧生活的牧場上做起了藏家民俗遊的生意。幾年下來,洛桑的牧家民俗園越辦越火,年收入達到20萬元左右。2010年後,洛桑看到國内自行車旅遊發展很快,就想在美麗的青海湖邊建立一個自行車旅遊基地。2013年,海北州達玉部落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依山傍湖,浪漫騎行。蓬勃發展的環湖自行車遊,榮登青海旅遊十大亮點榜。那一年,洛桑尖措和達玉部落成為了耀眼的明星。吸納當地上百名群衆就業的達玉部落,接待中外遊客7萬人次,營業額達到800萬元,引領了整個環湖自行車旅遊。

“我們一定要将獨特的藏文化深深地注入每一段行程,要讓外人看到藏文化的魅力,要讓他們驚訝和感動。”在談到文化旅遊這個概念時,洛桑說:“旅遊,并不是給你一段路讓你去走,走完了也就算了。我們的自行車旅遊并不是那麼簡單,我們一直在圍繞着一個主題,即‘一路騎行、一路旅行、一路修行’在浪漫的金銀灘草原上,要将體育文化、草原文化和高原獨特藏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讓遊客們體驗騎馬、射箭、鍋莊舞等文化體育項目,還要舉辦露營大賽、篝火晚會以及青海湖畔放生項目,讓他們在娛樂的同時得到精神的升華。”

“他是個真正的好人,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才能表達出對他的感激,他确實改變了我的人生。”達玉日秀村村民楊生錄說話時,眼睛有些泛紅。“十幾年前我犯了錯,在監獄中度過了漫長的10年,出獄後我不知道該做點什麼。在我對人生失去信心的時候,洛桑給我提供了幫助,讓我看到了希望。去年,身無分文的我遇上了同村的他,他了解到我的處境時二話沒說,借給我1萬元錢買馬,并免費給我提供馬場。一個夏天我就掙了7萬多元,我真的非常感激他!”

生活在幸福灘的貧困戶旦巴,是雕刻瑪尼石的手工藝人。洛桑得知旦巴雖然有着一手絕活,但生活卻十分貧困時,馬上在部落為他安排了攤位和住宿,讓他出售自己雕刻的瑪尼石掙錢。僅去年5月至10月,旦巴就有近3萬元的收入……

“我是達玉部落的後人,将達玉精神、達玉文化傳承下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洛桑如是說。(責編梁豔菊)

熱愛歌唱的洛桑尖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