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三個“新蘇州人”

三個“新蘇州人”

時間:2024-10-23 12:08:56

江蘇省蘇州市共有來自53個少數民族的9萬餘名居民。他們有的為工作而來,有的為創業而來,有的是婚嫁而來……無論因何種緣由而來,他們都用自己的雙手,在蘇州展示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格桑曲宗

張奇

田太促格桑曲宗:女,1964年2月生,藏族。蘇州市張家港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外事民宗僑台工委主任,張家港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會長,蘇州市第十二至十四屆人大代表,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各族青年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蘇州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等稱号。

1989年8月,因為丈夫是張家港人,藏族姑娘格桑曲宗從成都調到張家港市毛紡廠工作。初到張家港的格桑曲宗,是個各方面都不太适應南方生活的異鄉人。

格桑曲宗出生在西藏,母親性格溫和、能歌善舞,對她影響極大。

1995年,格桑曲宗被調至張家港市委接待辦工作。那一年,中央宣傳部、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争先”的“張家港精神”和“張家港經驗”走向全國。各地代表團紛紛前來參觀考察,最多時一天要接待多達136批來賓。每天,格桑曲宗既當接待員、講解員,又當服務員。

曾是個“路盲”的格桑曲宗,為做好工作,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到街頭巷尾去“摸路”。她随身帶個小本子,記下經過的建築和路名,将每條路線都刻在腦海裡。“接待人員代表的是一個城市的形象,特别是我,還是少數民族聯誼會的成員,更應該熱情工作,幹一行愛一行。”

從1995年至2012年,格桑曲宗共參與接待了李鵬、朱镕基、李瑞環、彭佩雲等多位國家領導人,還多次接待全國各地黨政代表團、上級部門以及各地的招商引資客商考察團和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這段特殊的工作經曆,使她發自内心地認識到“張家港精神”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原動力!她也因此找到了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出力盡心的結合點、幸福感,愛上了這座奮進、和諧、包容的城市。

格桑曲宗非常欣賞白岩松的一句話:“痛并快樂着!家人常唠叨她對客人比對家人好。認識她的人這樣形容看似柔弱内心卻堅強的她:“辦法總比困難多”“隻要認真,沒有她辦不好的事情”。

1992年,格桑曲宗加入張家港市少數民族聯誼會,2006年擔任聯誼會會長。為更好地了解少數民族生活工作情況,格桑曲宗制定了走訪聯系少數民族群衆的規章制度。在她的帶領下,聯誼會理事和理事單位分成10個聯系小組,不定期地聯系走訪少數民族群衆300餘人次,為青龍小學設立“民族之花”獎勵基金;為企業少數民族同胞解決住房問題;為少數民族困難學生解決入學問題。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是格桑曲宗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又一個秘訣。2006年起,少數民族聯誼會連續10年舉辦全市少數民族體育比賽;多次舉辦全市少數民族同胞迎中秋歌舞聯歡會,創建了由12個民族成分、18位理事組成的合唱團;成功舉辦了三屆“嘗嘗我的拉面”才藝比賽……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各族同胞更加愛崗敬業,也弘揚了民族文化。

2012年,張家港市少數民族聯誼會更名為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格桑曲宗又當選為會長。“做好民族工作,真心的行動和付出會換來各族同胞的信任,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添磚加瓦就不會成為一句空話。”格桑曲宗這樣說。

張奇(那仁朝格吐):男,1983年生,蒙古族。江蘇意統加固行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州“十佳青年”,姑蘇區内蒙古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姑蘇區少數民族公益形象大使,蘇州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會長。

2004年7月14日,張奇辭去内蒙古一家大型建築安裝公司的工作,決定到南方闖一闖。當時,他原計劃是去溫州。火車一路颠簸,昏昏欲睡的他,陰錯陽差地在蘇州站下了火車。“那是最好的安排!”事後他這樣說。

在草原長大的張奇,此前對蘇州市的了解僅限于語文書上那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為找到一份工作,他每天走街串巷。

為了省錢,張奇一天就啃兩個饅頭,幾毛錢的榨菜都舍不得買。沒錢住旅館,他就睡公園的長凳,每天晚上都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大熱天找工作走得汗流浃背,口幹舌燥,隻好向路邊賣桶裝礦泉水的老大爺要點水喝。住在公園的第35天,張奇終于被一家工程加固公司錄用了。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了經驗和專業技術,張奇開始籌辦自己的加固公司。剛開始創業,人手、工具都得向别人借。有時候缺少工人,他就自己扛麻袋,幹到淩晨兩三點鐘,直到現在還堅持着工作到淩晨一兩點的習慣。2007年,公司慢慢有了起色,擁有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那時他才23歲。

2015年12月18日,張奇在蘇州市白手起家創辦的江蘇意統加固公司在深交所挂牌,成為中國加固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并榮獲中國加固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證書。公司目前擁有員工近200人,其中教授級高工兩名、博士生導師一名、外聘專家顧問五人,成為一家融建築橋梁檢測鑒定、改造加固設計施工于一體的技術主導型企業,業務已覆蓋江蘇、浙江、上海、内蒙古等地區,其餘城市也在穩步開拓。

張奇常說,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自己富了,作為一個外來少數民族青年,也要回報社會。他認為,公益事業是社會誠信的組成部分,要為身邊的弱勢群體力所能及地付出關愛。2012年,張奇向蘇州科技學院捐款30萬元,成立“意統加固貧困助學金”,為部分家庭貧困但品學兼優的學生送去關愛。2012年至2016年期間,每年有30位優秀學生,每人可從意統公司獲得2000元資助。他結合自己從事加固行業的經驗,還義務給學生們上課。他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豐富的經驗,給大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從2016年初開始,張奇的愛心支教還擴展到了句容市茅山。每個星期六,張奇開車往返5小時,到茅山一民工子弟學校上曆史課。2014年夏天,蘇州市姑蘇區委統戰部發起“民族一家親,共築中國夢”愛心公益活動。張奇作為愛心企業家之一,積極參與為少數民族家庭捐贈生活物資和學習用品等活動。

田太促:男,1971年生,土家族。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事業局副調研員、蘇州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會長、政協蘇州市第十一屆至十三屆委員會委員,曾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江蘇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江蘇省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等稱号。

1993年,田太促從成都理工大學勘察工程專業畢業來到蘇州,先後在觀前街道、婁門街道和婁葑鎮婁東辦事處工作。2005年,他調任蘇州工業園區湖西社區黨委書記、社工委主任。

湖西社區是國際化、移民化、多元化的新型社區,生活着7.3萬居民,其中60%以上是“新蘇州人”,包括來自28個少數民族的1498名各族居民。居民結構年輕化、來源複雜化,也曾經使得居民之間缺乏相應的互動,對社區歸屬感、認同感不強。在這個國際國内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如何做好民族工作,如何更好地為廣大社區成員服務,成為擺在田太促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通過實施“觸愛行動”,用愛的力量創新社區管理手段、拓展居民自治途徑、探索社區建設方法。2009年6月,田太促倡導的“觸愛行動”啟動。倡導社區成員愛自己、愛家人、愛崗位、愛他人、愛社區、愛社會,攜手共建愛心湖西。10年中,他走訪少數民族居民350多家(次),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了解他們的需求,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堅持以少數民族群衆需要為導向,以少數民族群衆滿意為準則,不斷做精、做細服務内容。在各社區發動黨員、居民、商家、共建單位共同參與,建立17支各具特色的志願服務愛心團隊,為少數民族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上門診療、家電維修、免費燃氣安全檢查等各項貼心服務。

2010年,田太促引導社區餐飲企業組建志願者團隊——“愛心餐廳聯盟”,将老年居民的需求和商家的愛心進行對接,利用餐飲企業的優勢資源,為社區老人發放“愛心就餐卡”1525張,為少數民族老年居民營造“老有所養、難有所幫”的溫馨社區氛圍。2012年12月,在他的倡導下,又組建起由47名專業醫生組成的“愛心醫生聯盟”,在社區開展健康知識普及、義診咨詢等157次志願服務,受益居民超過15000人次,為各族老年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不斷優化社區服務的同時,田太促鼓勵和引導更多少數民族居民自覺參與社區公益事業和公共服務。在社區内的31個小區業主委員會、17個社區議事會等居民自治組織和居民組長、居民骨幹中,都有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代表。每年的“社區文化藝術節”“趣味運動會”上,他都帶頭編排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在社區内外演出170多場次,展示了湖西社區融合包容的民族團結風貌。

近年來,湖西社工委先後榮獲“全國青年文明社區”“江蘇省社區建設示範街道”“江蘇省文明單位”等稱号。2011年7月1日,在中共中央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表彰大會上,湖西社區黨工委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号。這是黨中央對基層黨組織的最高褒獎。

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田太促始終堅持關注民生,反映民聲。他先後提出《關于簡化老新村房改房維修基金提取手續的建議》《關于園區異地退休人員社區看病同享政府藥價補貼優惠的建議》等建議。

2014年,田太促又挑起了蘇州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擔子。他聯合促進會、蘇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等社團組織成立蘇州工業園區“觸愛行動聯盟”并擔任負責人,同時向全市人民發出《五義聯動、愛滿蘇城》的活動倡議。作為純公益的民間組織,“五義聯動、愛滿蘇城”組委會秉承“志願、奉獻、感恩、分享”的原則,以“義捐、義拍、義賣、義演和義講”為平台,彙聚八方愛心。他在《倡議書》中熱情洋溢地提出:“用我們的善行,為需要幫助的人架起生活的橋梁;用我們的愛心,為需要幫助的人點燃人生的火焰;用我們的力量,為需要幫助的人托起明天的太陽!讓我們攜手加入到“五義聯動、愛滿蘇城”的活動中來……一起譜寫中國夢蘇州篇章愛的樂章!”

2015年,田太促和他的團隊制訂“個十百千萬”計劃,即助愛一所學校、助幫十戶家庭、助學百名學子、助圓千個夢想、助捐萬元書籍——然後一個個去聯系項目、落實捐助資金。

蘇州人的愛心和包容,讓田太促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終保持樂觀的生活态度和飽滿的工作激情。20多年來,他一直懷着感恩的心态:“我的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幹部,我隻有努力工作,踏實做人,勤奮做事,才對得起黨和人民的培養、信任!”(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