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穿過通往自己的門,一道又一道

穿過通往自己的門,一道又一道

時間:2024-10-22 05:47:17

文|吳呈傑編輯|張薇攝影|尹夕遠

汪化女士至今記得地下室裡住過的近1000個日日夜夜。

不足10個平方米,租金200塊一個月,抵達房間要穿過幽深的甬道,對門是廁所,一堵住,水就漫過過道,半夜她常被突如其來的刺鼻氣味熏醒。唯一好處,是廉價的獨居,條件稍好一點的單間,都要500塊以上。

沒住集體宿舍,是因為汪化要畫畫,“想畫就畫,比較自由嘛。”桌子短小,但她畫的是長卷,畫紙從桌上軟軟垂下來,在水泥地上“刺啦”着拖行,像是無窮無盡。

那時,她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食堂服務員。2012年,她初到北京,央美圖書館旁小店裡的精裝畫冊吸引住了她。一直喜歡畫畫的她打定主意要在這裡找份工作。幾天後,她如願以償。在央美食堂,她可以隻工作半天,薪水1000元。那一年,她32歲。

盡管“拼命”工作,她覺得自己終究“不是一個很勤快的人”。邊擦桌子邊神遊,學生加了菜,她也算不好菜價。她的心思在别處,比如圖書館浩浩蕩蕩畫冊裡形式各樣的線條。

校園裡蹭來的那一點福利,她羞澀享受着。除了窩地下室裡畫,工作結束後她也趴在餐桌上畫,在食堂黑闆上畫,一次,教室裡長而空的黑闆讓她技癢,她随心所欲畫起來,最後在管理員的追問中落荒而逃。

畫畫是她漫長貧瘠物質生活中的一點亮。汪化在閩北的一個農村長大,母親向佛,在她三四歲時去開山築廟,極少回家。她整日呆在山裡,與動物作伴,聽山風簌簌流轉。她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課本像天書,她一個字都背不下來,每年學費家裡也交不起,讀完小學她就主動不讀了。那時她已經開始畫畫,用筆記錄下遇到的美好事物。

15歲時為了離家打工,向朋友貸款300塊,得還400塊。她就知道自己不會輕易回去了。輾轉呆過福州、廈門、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她做過保姆、服務員、迎賓小姐、守門人等工作,是同事眼中“整天胡思亂想”的異類。

做迎賓小姐第一天,她就被領班使喚去打掃公共廁所。宿舍共同的任務攤到了她一個人頭上。一棟樓30多個廁所,她做到淩晨兩點多。一次半夜睡覺時,領班起身上廁所,從她頭上大刺刺跨過去。汪化受不了了,喊:“你明明可以繞過去,從其他部位跨過去,幹嘛……”話沒說完,領班的耳光就扇了過來。兩人扭作一團,隻有人來拉汪化,沒人敢動領班一根手指頭。沒多久,汪化就被辭退了。作為一個不馴服于集體和權威的打工妹,畫畫成了一種低成本的表達方式。沒有工作、流浪街頭的時候,她隻需要走進一家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把墊食物的廣告紙翻過來,用一支圓珠筆在上面勾勒整晚。一張廣告紙不夠用了,再來一張……當她擡頭時,常常忘了身處何時何地,大屏顯示的菜單從“夜宵套餐”換成了“早間特惠”。

在打工生涯裡,她是笨拙的、格格不入的,但在創作世界裡,她是自由的、奔放不拘的。畫畫時的專注,喚醒了她内在的巨大能量。創作時,她感覺到腦袋裡有一個球體在“咣咣咣”飛速運轉,巨大信息流奔湧向前。

她拼命想要捕捉到其中一個點,但就像把一顆石子投入水面,波紋四散,她又必須在這遊走的紋路間左奔右突。它們在紙面上幻化成最樸實的線條,時而氣勢洶洶,時而柔情似水,汪化盡情享受着付諸筆端的快感。

“畫畫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抓住,運氣就會來。”汪化說。

在上海無業浪蕩時,世博會上的一尊雕像她特别喜歡,她津津有味地跟旁人介紹這尊雕塑“怎麼怎麼來着”,被學者金小膠看在眼裡。金小膠恰在做了這尊雕塑的雕塑公司任職。汪化形容,“他就覺得我挺奇怪的,搞得是我的雕塑介紹給他那樣子。”她和金小膠聊了好多,“激情澎湃”地說自己在畫畫。她将自己的畫拿到雕塑公司給金小膠看,被留了下來,給公司幹點雜活。

金小膠啟發她,藝術沒有邊界。在這種鼓勵下,那段時間裡汪化完成了兩幅長卷。整天畫畫的她被人打過小報告,“跟老闆說我整天畫畫,沒有推銷雕塑。”

從上海漂到北京,因為金小膠的一句話,“北京這邊文化氛圍非常好”。

比較以往,央美就是個“完美的天堂”。遇上寒暑假,她可以在地下室裡無窮無盡地畫,煮一鍋粥吃上一天。

她的作品很快就引起了美院同學的注意。一位美院學生在微博上寫,“汪化,初中學曆,也沒上過任何美術班,但是每天畫畫。去宜家買來50米的紙卷和簽字筆作為載體,已經畫了好多卷了。有人知道後要展覽她的作品,她說:我不願意,因為我的東西是私密的,不喜歡被太多人看到。這隻是我私人的情緒。她是中央美術學院第一食堂二樓的服務員,大家都說她給的菜多。”這條微博被轉發了3000多條。

有學生把她介紹給了教油畫的袁運生教授,袁教授看她的畫從下午4點一直到晚上8點,誇贊她“很有才華”,這是汪化第一次得到專業人士的肯定。

汪化筆下幾乎都是黑白的柔軟線條,弧線和直角相間,擴散聚攏,回旋交纏。2010年創作第一幅長卷時,她取了現在這個名字:汪化,意為“在汪洋大海裡融化”。6年來她創作了9幅長卷,計劃是10卷,名為《十道門》。這是她眼中的人生:走進一道又一道通往自己的門,門裡有擦肩而過,有聚散離合,有貪嗔癡慢。

有時,一道門通往的是被粗砺生活包裹着的一種精緻。在她的記憶中,奶奶就是精緻的,“做的菜一小碟一小碟,家裡壇壇罐罐很多,有序,幹淨,到處都井井有條。”她做不到這樣,她的得體是在畫裡,“完全自由地去抒發自己。對自身的探索,對美的傾向,還有對事物的理解……全部融在裡面。”

她覺得“格式化的生活,階層啊,各種各樣的标簽啊,特别low”,而“很多沒用的東西才是真正有用的,能滋養你的生命,才不會覺得自己空洞、無味”。

她認識了一批對藝術頗有見解的朋友。起先,她很自卑,一旦交流以後,就發現“有很多共鳴,跟他們交流是我最愉快的事情”。現在,就算是隻見過一兩次的朋友,隻要聊得開心,汪化就會把他們通通叫上,在咖啡廳或是餐廳裡聊理想、未來、烏托邦,興緻來了,還會給每個朋友送一朵玫瑰花。

汪化總是搶着買單,這筆消費構成了工資的大部分。一次,她預支了當月工資,因為“有兩個朋友要來”。她在餐館裡點菜:來一個豬蹄、要那個酸菜魚……一餐将盡,她主動結賬:“才252塊,挺便宜的。”

而太過實際的奉勸,她并不喜歡。“如果我在食堂裡面,他們隻會……聊我生活,趕緊要找個男朋友,趕緊嫁了,哎呀你這麼大了還怎麼,反正都會跟你講這個,苦口婆心的。”

畫畫給汪化帶來的釋放,也讓她開始去重新理解自己的母親—一心向佛,常年外出建寺廟的母親。打小沒人管,鄰居都笑話她有這樣的媽媽。小時候她不解,“她說她是在為國為民,我就覺得太可笑了。她說她要自由,我也覺得太可笑了。”現在,通往母親的那道門開了,“她是尋找一種解脫,讓自己在小小的束縛中稍微寬松一點”。

盡管交友不求名利,但朋友總能給汪化帶來豐厚回報。

學藝術理論出身的劉亦嫄,一眼就看出了汪化畫作中充沛的生命力。2014年底,她将汪化從地下室裡“撈”出來,引薦去單向街書店。

第一次踏入,汪化就被那裡的氣場吸引了:一排排書整齊羅列着,随手拿起一本,她就可以前往另一個時空。汪化決定留下來,成為一名駐店藝術家。一幅畫賣多少錢、要不要辦個人展覽,書店為她打理這一切。此前,她多次拒絕過辦展或賣畫的機會,因為覺得“自己畫得還不夠好”。

她享受現在的作息:上午到店後就開始畫畫,一直到晚上10點打烊。有人來的話,就放下筆聊天。畫累了,就盤腿坐在沙發上,像小貓一樣打盹。

最近,她新換了一個住處,望京一棟老式居民樓裡30平方米雙人間,有一面敞亮的窗戶,朝西。搬入的第一個晚上,汪化興奮得睡不着,想着給新家取個名字:是叫“西窗”“西子”“西格”還是“妙西”好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