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百戰将軍——張賢約的長征故事

百戰将軍——張賢約的長征故事

時間:2024-10-22 01:16:41

文/胡遵遠

人物簡介:張賢約(1912—2002),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一野戰軍第6軍政治委員兼迪化(今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完成了剿匪、改造起義部隊、守衛邊防和參加新解放區建設任務。1951年後,任西北軍區空軍副司令,西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總後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總後勤部副部長。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張賢約,原名張賢若,1912年2月出生。全家7口人,無田無房,靠租佃富人家3畝地和2間草屋為生。張賢約7歲入鄉立初小讀書。可好景不長,到張賢約8歲時,一個7口之家就因貧病,死的死、嫁的嫁,隻剩下父親和張賢約2人。不得已、父親忍痛讓張賢約退學,與自己相依為命。

随着年齡的增長,張賢約承擔了更多的生活重擔。農忙時他幫父親到田裡耕作;春天,他随村裡的窮孩子們上山剝桷樹皮,曬幹後百十斤一擔挑到山外賣給“紙棚”;冬天,他和小夥伴趟着刺骨的冰碴下河淘鐵砂,賣給鐵廠的老闆。16歲那年,父親送他到外村學漆匠手藝,可是,那裡隻管吃、沒有工錢。1929年春,張賢約離家來到流波做了長工。這時,共産黨領導的農民武裝鬥争在鄂東、豫東南地區有了較大發展。同年5月6日,他的家鄉爆發了立夏節起義。11月,皖西地區又爆發了六霍起義,不久起義部隊攻占了流波,正在這裡當長工的張賢約随起義部隊回到家鄉見到分别多日的父親,并在父親的支持下,于11月底參加了農民革命武裝。

1930年1月,六霍起義的農民武裝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三師,張賢約所在的部隊編為一O六團。同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成立,6月,紅一軍紅三十三師改編為紅一軍第三師。二、三師向六霍西部地區的反動據點發動進攻,接連收複流波、麻埠、獨山、兩河口等地,接着東渡淠河,第三次打下霍山縣城,共計殲地方武裝1000餘人。此後,敵新編第五旅反撲,紅軍迎頭痛擊。共斃、俘敵副旅長以下官兵700餘人,繳獲機槍1挺、迫擊炮1門,獲得整編後的第一次大勝利。7月初,第二、三師南下英山,13日,金家鋪戰役打響,紅軍采取攻據點結合打援兵的戰術,全殲韓傑旅1000餘人,繳槍1000餘支,并占領英山縣城,獲得東征皖西的又一重大勝利;繼之,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鬥争。10月6日,第二、三師襲占光山縣城,殲敵新編第二十五師補充營。張賢約在戰鬥中逐步成長起來。

1931年1月,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轉向鄂豫邊區。軍屬獨立團留在皖西堅持鬥争,張賢約在該團三連任班長。同年3月,張賢約加入中國共産黨。不久,獨立團由500人發展到1000餘人,并在5月紅四軍擴編時編為紅四軍十二師,張賢約調任該師三十六團警衛排排長。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張賢約所在的十二師三十六團編為十一師三十一團,他調任該團四連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二至四次反“圍剿”鬥争。

1932年10月,張賢約随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地區,參加了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争。1933年2月至6月,參加了粉碎四川軍閥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三路圍攻”。7月,部隊進行整編,張賢約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三營政治指導員。1934年1月,張賢約任紅四軍交通隊隊長。7月,任軍部教導一隊隊長,率部參加了粉碎四川軍閥劉湘對川陝蘇區長達10個月的“六路圍攻”。10月,張賢約調任十二師三十四團副團長,兩個月後升任團長。

1935年1月,他率團随方面軍先頭部隊進入陝南作戰,先後攻克甯強、陽平關、丐縣,殲敵4個團及大批地方反動武裝。3月底,參加了紅四方面軍發起的嘉陵江戰役。他指揮全團戰士跋山涉水、強渡江河,攻城打援、運動殲敵,通過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消滅了敵人大量有生力量。同年6月與中央紅軍在懋功會師。8月初,中央軍委決定一、四方面軍繼續北上,張賢約的三十四團編入右路軍,由中央直接率領。8月中旬,左、右兩路紅軍進入縱橫數百裡的大草地。經過一周左右艱難跋涉,右路軍終于走出了草地,到達班佑地區。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右路軍發起了包座戰鬥,殲敵4000餘人,打開了向甘南進軍的門戶。戰鬥中,張賢約率三十四團随四軍主力在求吉寺殲敵1個營。戰鬥後,右路軍就地集結。由于張國焘拒不執行黨中央北上的戰略方針,強令方面軍南下。9月,部隊二次越過茫茫大草地,并先後發起綏崇丹懋戰役和天蘆名雅邛大戰役,但終未擺脫被動作戰的境地。這時,中央紅軍已結束長征,勝利到達陝北。迫于壓力,張國焘不得不放棄南下方針。1936年2月,方面軍再度北上,至4月上旬,控制了懋功、甘孜、瞻化等地。同月,方面軍在瞻化進行整編,張賢約任十二師師長。4月中旬,為迎接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合共同北上,他率十二師協同三十二軍、獨立師由道孚南下雅江阻擊敵人,十二師到達雅江,迅速在西岸布防,經1個多月的阻擊戰,将敵李抱冰部阻于雅江以東,保證了紅二方面軍的安全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7月繼續北上,第三次穿越茫茫數百裡的草地。同年10月,在甘肅會甯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

會甯大會師後,中央軍委決定實施甯夏戰役。10月24日,紅四軍奉命在靖遠縣阻擊蘭州東進之胡宗南第一軍,張賢約的十二師,在軍長陳再道的率領下,英勇頑強、節節抗擊,曾數次被敵包圍,突圍後又重新組織防線繼續抗擊。10月底,敵軍占領靖遠黃河渡口,切斷兩岸紅軍的聯系。未能渡河的紅四軍、三十一軍與一、二方面軍部隊會合後,向甯夏同心方向轉移。在山城地區,紅軍對孤軍深入的敵胡宗南七十八師進行伏擊,全殲敵1個旅又2個團,使蔣介石嫡系部隊遭受重大損失,迫使其停止進攻。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為援助張學良、楊虎城,制止國民黨親日派何應欽等企圖發動的軍事進攻,12月下旬,遵照中央軍委命令,張賢約率十二師從甘肅定邊出發,經慶陽急馳700裡,到達西安以北60裡的三源。紅軍主力兵臨西安,成為張、楊部隊的堅強後盾,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1937年3月,張賢約又率部參加了援西軍的艱苦作戰。5月,張賢約調任援西軍随營學校校長。同年8月初,援西軍在陝西三源集結,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援西軍随營學校随之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教導團,張賢約任團長。10月,教導團随一二九師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1月初,張賢約調任八路軍抗日先遣支隊隊長,率100多名連排以上幹部,從山西和順出發,到太行山區開創抗日根據地。

1949年10月10日,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王震奉命率第二、六軍的7萬大軍,由甘肅酒泉、玉門、安西地區分别以空運、陸運和徒步行軍,揮師西進新疆。張賢約直接指揮了第六軍十七師的整師空運,這是我軍曆史上第一次整師空運的部隊,實現了第一野戰軍空中、摩步和徒步三路并進的戰略大進軍,榮獲第一兵團授予的“開路先鋒”稱号。11月30日,中央軍委決定第一野戰軍兼西北軍區,張賢約兼迪化軍區政委。進疆後,他率部在以迪化為中心的北疆剿匪,平息叛亂,肅清國民黨反動殘餘勢力,積極開展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與兄弟部隊一起很快穩定了新疆局勢;他堅決落實毛主席關于人民解放軍既是戰鬥隊又是工作隊、生産隊的指示,向新疆各族人民認真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幫助州縣建立黨的組織和民主政權,開展減租反霸,實行土地改革,發展工農業生産和文教事業;他嚴格按照黨的建軍原則,對國民黨起義部隊進行收編改造,使之成為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為新疆的和平解放與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經濟複興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1年底,他奉命率500餘名幹部到達蘭州,組建西北空軍,任西北空軍副司令員。1952年5月,他率領西北軍區空軍參觀團赴朝鮮,學習志願軍空軍的作戰經驗,行前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同年8月,任西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委。他狠抓後勤幹部的管理教育和業務訓練,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努力增強後勤部門業務職能,提高了西北軍區後勤保障整體水平。1952年11月至1955年4月,他領導了陝南、甘南軍民開展反對美軍和國民黨空軍搞細菌戰的鬥争,組織指揮甘肅、青海南部剿匪作戰和西藏平叛中的後勤保障;籌劃和領導青藏公路及新疆、西藏邊防站的修建,為祖國西部地區的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55年5月,任總後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建立了我軍車輛、器材的管理體制和車管幹部的培訓體系,為我軍車管工作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955年10月,他被授予中将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57年9月,他任總後勤部副部長兼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1959年4月免兼職)。同年9月至1960年9月,進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10月,學習結束回到總後繼任副部長,負責訓練工作、院校工作和總後機關及直屬單位的管理工作。1961年10月,他率總後工作組赴長春,與地方省市領導反複協商,妥善解決了接收幾所地方大學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獸醫大學。1962年春,根據軍委“整軍備戰”的決定和總後黨委的安排,負責總後機關和直屬單位的精簡整編。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張賢約遭受林彪、江青反黨集團的排擠和打擊。逆境中,他堅持真理、敢于鬥争,表現了一個共産黨員無私無畏的高尚品格。

1972年,他親自領導“530”格拉輸油管線工程的籌劃與施工,确保了周總理親自批建的這項高原工程提前投入使用,為鞏固西南邊防,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之後,他參與領導後勤院校的整頓和複建工作。1975年8月至1977年12月,張賢約任總後勤部顧問。

1977年12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張賢約再次擔任總後勤部副部長。1979年1月,參與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西線部隊作戰部署和後勤保障的組織領導工作。1982年2月,他率工作組到華南、華東沿海和島嶼進行實地調查,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沿途100多個設防島嶼,一個不漏全都走遍,為部隊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同年12月,再次擔任總後勤部顧問。

1983年3月,張賢約當選為六屆全國人大代表,6月,當選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财經委員會委員,參與制定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視察了軍隊和地方許多重要部門、單位及革命老區,提出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提案,為加強我國法制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8年7月,張賢約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同年9月,離職休養。2002年1月9日,張賢約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