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結構性存款會成為投資“新寵”嗎

結構性存款會成為投資“新寵”嗎

時間:2024-10-20 10:12:37

日前,央行等機構聯合下發了《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确資産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至2020年底的過渡期内打破剛性兌付,金融機構發行的新産品需符合意見相關規定。這意味着,受投資者歡迎的保本型理财産品将逐漸減少,2020年底過渡期滿後将正式退出市場。

理财産品的風險增加,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投資者必然會尋求更安全的投資渠道。這種需求讓另一種産品引發關注:2018年,銀行有一種存款産品賣得很紅火,僅第一季度的增量就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增量,這就是結構性存款。

何為結構性存款

高燕琪(理财經理)

結構性存款并非一個全新投資标的,它早已存在,隻是由于資金量要求以及獲利回報可代替等原因,普通投資者一直沒有關注這類産品。随着資管新規落地,它有望逐漸代替理财産品,成為中低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選擇。

在結構性存款發展初期,銀行隻能對等值3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外彙存款提供這種産品,且當時這種投資标的的收益多寡僅對應彙率起伏。2004年初開始,小額外彙結構性存款在中國流行起來,如中行“彙聚寶”、工行“彙财寶”、建行“彙得利”等都屬于外彙結構性存款。各行推出的這類産品的特點是存款期限較長,短則1年,長則3~5年。

目前,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運用遠期、掉期、期權或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将投資與利率、彙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标的物挂鈎的金融産品。

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存款的差别在于,普通存款利息是确定的,而結構性存款的利息是浮動的,産品實際收益水平不僅取決于存款利率,還與挂鈎的這些資産價格有關。正是因為引入了一些高收益、高風險的衍生品,所以結構性存款的利息要高于普通定存利息,但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最終要看挂鈎标的物的價格。

結構性存款整體風險并不大,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本金部分納入存款保險範圍。因此,結構性存款利潤風險介于存款與理财産品之間。2017年1月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同比下降8.6%,中小銀行是下降8.16%,而到了2018年2月,同比分别增加59.48%和69.74%,實現了“逆襲”。資管新規,為需要吸引資金的銀行和需要在保證本金前提下追尋收益的投資者之間搭起了一座“橋”。

結構性存款的挂鈎标的如何選

萬林(理财師)

很多投資者對結構性存款不熟悉,其實可以理解為:投資者的資金被銀行分成兩部分投資。

占比較大的部分,銀行會購買票面為“到期本金返還”的零息債券;由于銀行一次性購買數量龐大,購買時享有一定折扣,存到産品期滿,就能保證客戶全額取回本金。

剩餘小部分的本金,銀行則投資各種期權。一般來說,一個結構性存款産品與一種期權标的挂鈎,如果未來期權被執行,客戶就可以獲得該種産品标的的期權收益。如果沒有被執行,這部分期權收益則為零,客戶隻能拿回零息債券的到期本金償付。

因此,結構性存款是一種保本不保息的投資。

銀行會在産品合同裡和客戶約定産品挂鈎某個标的,而标的的選擇包括股票、指數、彙率等;同時銀行也會與投資者約定該标的走向:漲、跌超過一定幅度或區間震蕩,在滿足約定走向條件後,客戶可以獲得小部分本金的投資收益。

因此,對投資者而言,選擇與何種标的挂鈎的結構性存款,将直接影響到投資收益。畢竟如果約定條件未達到,這筆投資的收益幾乎為零,即使有利息也是安慰性的微薄金額,其收益基本低于定期存款收益。

那麼,投資者怎樣選擇結構性存款的挂鈎标的呢?

不少結構性存款産品以外彙為标的。近幾年來,美元波動一直較為劇烈,且這一次周期的波動呈現雙向急升急降特征,沒有形成長期大趨勢。2017年人民币相對美元累計升值5.4%,2018年1月人民币升值幅度達到3%;而在2016年,人民币對美元累計貶值了6.83%。因此,就目前外彙市場的活躍性看,它并不是走向十分明确的長期标的。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關注标的趨勢是較為專業性的研究,但至少要在簽訂合約時确認所購買結構性存款的挂鈎标的究竟是什麼。如此,不僅能夠從标的的長期趨勢來預判自己每年投資的收益額度,還能培養“學習型投資”的良好習慣。警惕假結構性存款

李豔紅(理财經理)

結構性存款一夜爆紅,導緻市場開始魚龍混雜。

由于目前尚未出台有針對性的監管規定,在規模激增的結構性存款中,“李鬼”産品也應運而生。例如,為使客戶大概率獲得産品的最高收益,銀行在期權部分設置了特殊的行權條件,這種近乎穩賺不賠的産品不僅有違結構性存款的業務本質,也是一種變相的高息攬儲。

“假結構”産品沒有實質性的結構性操作。實踐中,常見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商業銀行将内部轉移價格提高,再讓利給客戶,本質上客戶獲得了無風險的較高利息收益;第二種則是通過假分層的固收産品,如設置一個100%會實現某固定利率的觸發條件,把原本存在風險和概率問題的收益穩定成固定收益。這兩種均屬于變相的違規套利操作。

“假結構”産品的發行方也是銀行,而結構性存款具有存款的性質和功能,它可以納入銀行的存款規模中,還可以用作保證金完成質押标準,因此銀行對這一類型的資金有相當偏好。

業内認為,如果銀行方面不加以收斂,後續監管部門将出手進行約束将成為大概率事件,包括制定規範性的監管細則、強力限制“假結構”産品的發行等。

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末,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為19196.21億元,當月增長了259.72億元,較3月2082.22億元的增長規模縮水87.53%;中資全國性中小銀行個人結構性存款規模為19384.59億元,當月增長了390.26億元,較3月增長規模1638.14億元縮水76.18%。

對于4月增速相對3月的大幅回落,市場認為,與部分地區監管部門開始出台限制措施以避免結構性存款“過熱”有關。而對于“假結構”的監控,“靴子”必然很快落地。

存款、結構性存款和理财怎麼選

孟建飛(理财分析師)

對于銀行而言,存款和結構性存款都納入存款規模,且可以質押;對于投資者而言,結構性存款的特點在于可能獲得更高投資回報,但存款本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障。

理财和結構性存款的區别在于,對于銀行理财不算存款規模,且不可質押;對于投資者來說,理财在新規下不保本且不保息,而結構性存款基本都能保本,投資回報率看選擇品種的不同,一般是理财産品較高,但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也可能跑赢一部分理财産品。

綜上可以明确:本金安全性方面,存款最高,理财産品最低;最高回報率方面,結構性存款居中,存款最低。

那麼投資者該如何分配投資比例呢?

首先,投資者需要明确以上三種投資,實際上都屬于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相對于股票、期貨等高風險投資而言),因此它們在投資組合中起到的作用和功能相差不多。既然如此,選擇的首要标準是投資者對本金的确保需求。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極低,那定期存款肯定是首選。定期存款的特性決定了合約期越長存款利率越高,但投資者應同時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和資金使用便利性再作衡量。

結構性存款有短期合約也有長期合約,長期合約的回報率高于短期合約。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并不依靠自己的研究選擇合适的結構性存款項目,而是聽從銀行銷售人員的推薦購買,因此要讓銷售人員解釋清楚産品的具體收益來源和可能的回報率再作衡量。

理财産品的本金以後沒有剛性保護了,但對有投資經驗的人來說,短期理财産品靈活便利,且回報率相對最高,可以進行滾動投入。

總的來說,這三種方式其實是低風險理财的細分區域,小資金的投資者不用過多糾結,延續此前的投資習慣,回報率差别不會太大。對于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則需要好好算算了。

駱曉昀/采訪整理開開/設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