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高考後,專業怎麼選

高考後,專業怎麼選

時間:2024-10-20 08:57:29

高考結束後,如何填報專業志願成為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事。

高考專業經常冷熱交替。近兩年,大數據、機器人工程等專業成為大熱門。然而冷門的“農”字頭專業中,卻也誕生了風景園林等新“時尚”專業。

對于考生來說,在選擇報考專業時,“爆款”和興趣之間該怎麼選?對于高校來說,設置新專業時,如何賦予新專業科學周密的規劃設計和根底深厚的内容供給?

從讀研及就業角度看,本科專業有多重要

劉道同(大學教授)

“學校要考重點,專業要挑熱門”,這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信條——能上名校最好,上不了名校至少也要讀個熱門專業。

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按照“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二級學科)三個層次設置。學科門類有哲學、醫學、法學等13個門類,每個門類下設置一級學科110個(不包含軍事學)。一級學科下設置二級學科共375個。比如,管理學門類下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5個一級學科,而工商管理下又設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等4個二級學科。

碩博士點數指的是可以授至博士和碩士學位的二級學科數目。學校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即這個一級學科下面所有二級學科都有博士學科授予權。也就意味着,一個學生隻要選擇了這個學科中的任何一個專業,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從本科一直讀到博士。

考生要考察某高校在某學科領域是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就要看該高校的二級學科有沒有、有多少國家重點學科。這對于考生如何選擇理想院校與專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科階段不同專業的一般性知識(政治、外語、數學等課程)都是相同的,構成差異的是超出公共基礎知識範圍後的專業課。這些差異在大學前期隻占很小一部分,對于大學一二年級來說,不同專業間的區别并不嚴格。

也可以認為,不同專業對相同知識賦予的權重越大,這些專業畢業生日後的就業就越有可能重疊。然而,大部分工作崗位對于專業的要求可能并不如考生想象的那麼大。比如經濟管理類畢業生經常就業于人事、宣傳、組織、行政、秘書等工作,這表明很多時候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專業對口”。

所以,考生既要審慎選擇專業,但如果沒有進入理想專業,也不必過于耿耿于懷。

四成大學生“對專業不滿意”是因為什麼

楊聰聰(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

根據北京市教科院一項面向全國高校的調查顯示,42.1%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如另有機會,65.5%的大學生将選擇其他專業。

在我看來,高中生選擇志願時大緻分三種情況:第一種學生在志願選擇上完全服從家長老師的安排。而家長老師在選擇專業時,受限于他們的學識水平、閱曆及自身價值觀。這些學生進入大學後才發現,原來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然而“錯已鑄成”。

第二種學生有感興趣的專業并且主動去獲取有關專業情況的信息,這是非常積極的狀态。進入大學以後,這一類學生的學習狀态也是最理想的。

第三種學生也對自己的目标專業做了功課,但是搜集的信息不完整、不準确,先前形成的專業認識與後來在高校的切身體驗不吻合,從而産生失落感。

對于本科生來說,是否對專業感興趣、是否對該專業的就業前景有信心,嚴重影響學習狀态。如果沒興趣、沒信心,表現出來的必然是不安心或忽視專業學習,把時間精力大量花在校外考證甚至兼職上。

轉專業,雙專業,理論上都可行,操作起來卻不容易。一般學校對于轉專業都有比較苛刻的條件限制,雙專業又對學習能力和學習時間提出了較大挑戰。

再看看國外的專業選擇情況。美國大部分學生從高二就開始對學院進行調查了解,有計劃地對想要報考的學校進行訪問。比如,哈佛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要求第一學年末選專業,耶魯大學要求選理科的學生在第二學年開始時選定專業,選文科的在第三學年确定專業。學生選擇專業後,如果興趣發生變化,可以比較方便地申請轉專業,當然所需的學分需要重新修滿。

美國高校對于選定專業和轉專業的一些政策值得國内高校參考。而國内的高中,在把力氣花在高考提分的同時,也應多開展與高校的交流,有意識地引導高考生發現自己的專業興趣所在。如果高中和高校這方面的合作做得好,我們一定會看到更多大學生的學習狀态變得更積極,整個大學的學術生态也會更生機勃勃。高校專業設置存在3個問題

别敦榮(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很長一個時期以來,部分高校專業設置盲目、随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盲目追求學科專業大而全。很多高校都希望能夠設置更多的專業,講究專業跨多少個學科門類。師範院校紛紛開辦非師範類專業,林業院校急于上人文和理工類專業,原工科院校開設了經濟類、法學類專業,海洋院校也開設土木工程等不涉海專業等。

其次,專業劃分過細,專業口徑過窄。學生知識面狹窄,适應能力差,未來的就業路徑就狹窄,失業後更難再就業。

第三,專業設置雷同。尤其是前幾年,基本上所有大學都一窩蜂地設置了英語、計算機、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等專業。沒過幾年,這些專業從“香饽饽”變成了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因為學校不願意舍棄好不容易培養的師資和配套設施,所以即使某專業的畢業生供過于求,學校也不甘心放棄,導緻大學資源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在新高考背景下,今年很多高校開設了新專業。如,中國石油大學在資源勘查專業中增設了地熱方向,在機械專業增設了機器人方向;北京林業大學新增了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森林康養方向)和林産化工(生物質能源科學與工程方向)專業;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等新增了智能醫學工程、三維立體打印、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領域。

顯然,這些高校的專業建設與調整是一種積極行動,對增強高等教育促進社會創新發展的能力有很大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新設專業不隻是把專業辦起來,也不隻是開出幾門适應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課程。一個專業的設置需要各種配套跟上,不僅需要校領導的決心,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更重要的是需要配備足夠的專業教師,而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對于考生來說,填報新開的熱門專業要有嚴肅謹慎的态度,要明白,科技創新和市場需求瞬息萬變,任何專業即便現在大熱,未必4年後還能保持熱度。

如何選出最适合的專業

張楚晖(教育學者)

我建議使用“排除法”選專業。

首先,根據專業學科門類劃分目錄選出所有備選專業,接下來結合自我評估、行業職業發展分析等因素,排除自己不适合的專業,最後在剩下的專業中結合自身情況,加上分數、高校地理位置與知名度等多維度再進行選擇。

在排除的時候,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畢業後準備就業還是考研?

不同專業崗位對學曆的要求不同,像土建類專業,本科、專科畢業後可以直接去建築公司從事工程相關工作;有的專業崗位對知識深度和學曆要求非常高,一般普通三甲醫院醫生都要求碩士、博士學曆甚至海外留學經曆。

二、我是否符合專業的特殊要求?

少數專業對考生身體素質有特别要求,有些專業還對性别有一定限制。這些情況很可能不會在招生簡章中明說,但這些要求如不符合,就業就會受到限制。比如采礦類、土建類、水利水電類等專業,畢業後工作環境艱苦、工作強度大、流動性強,導緻招生環節和就業環節都對學生性别有明顯傾向性。

三、這個專業綜合就業形勢如何?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專業預警,專業分為紅牌、黃牌和綠牌三種。紅牌專業是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2018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繪畫、化學、美術、音樂表演、法學、曆史學。其中,美術、音樂表演連續三屆都是紅牌專業。

綠牌專業,即失業量較小,就業率、月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2018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其中,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連續三屆都是綠牌專業。

在使用排除法之後,專業大緻明确,然後就是結合考分選擇相對理想的高校了。

萬宏蕾/采訪整理劉章豐/設計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