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改革使港交所煥發了新生機

改革使港交所煥發了新生機

時間:2024-10-19 10:14:31

籌謀4年,終迎香港上市制度20年最大變革

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伏筆,早在4年前便已經埋下。

2013年,采取不同股權架構的阿裡巴巴有意赴港上市,但當時的香港證監會以“同股不同權”無法保障小股東利益為由關上了阿裡巴巴赴港上市的大門,最終阿裡巴巴于美國紐交所挂牌,融資218億美元,成為彼時美國最大規模的IPO。

阿裡巴巴确定放棄赴港上市後,時任阿裡巴巴集團CEO陸兆禧曾表示,“今天的香港市場,對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還需要時間研究和消化。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

錯過阿裡巴巴的遺憾,對港交所的沖擊不可謂不大。之後港交所曾嘗試在港股引入同股不同權機制,但最終由于與香港證監會無法達成統一意見作罷。

有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錯失阿裡巴巴之後,港交所内部做過很多檢讨。港交所本身也是上市公司,必定會全力增強港股活力,令港股成為世界主流市場。

為進一步繁榮香港IPO市場,港交所曾于2017年6月推出創新闆改革方案,旨在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當年底,港交所宣布将接受采取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來港上市。

籌謀4年,在交織的贊許和反對聲中,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推動了變革。今年4月,“香港上市制度20年來最大變革”正式推出,港交所發布的新興及創新産業公司上市制度改革新規,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對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給出了方案細則,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以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

港交所新規對内地大批新經濟企業敞開了大門。李小加曾公開表示,過去幾十年,香港沒有以正确的姿勢擁抱新經濟,特别是在容許有特别投票權架構的公司、未有營業收入的公司上市以及第二上市等重要領域還不夠靈活和開放。引入同股不同權後,香港市場在不同投票權架構和收入門檻方面已經不再存在制度上的重大障礙和劣勢。與此同時,香港更接近内地市場,在文化、語言和交易習慣上“更接中國地氣”,而互聯互通又使在港上市的公司可以直接引入内地投資者。這種“兩全其美”的制度設計讓香港市場比起美國市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優勢。

今年8月,李小加透露,新上市制度生效以來,港交所已經收到3家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的上市申請,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預計年内會有10~20家同股不同權公司赴港上市。

在港交所努力求變的背後,港府也在尋求更多可能性。

去年新當選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公開強調,未來風險和機遇同在,香港不能固步自封,應該協調政策,發揮長處和強項,探索新的發展機遇。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林鄭月娥提出,特區政府不能停留在公共服務提供者和市場監管者層面,“要更有動力地發展香港經濟,就要求特區政府必須再進入另外兩個新角色,要成為許多工作的‘促成者’和在全球的香港‘推廣者’。”

“新特首對于整個香港經濟的轉型提出了非常努力的目标,從去年開始,大家可以看到香港在監管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态度轉變。”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内人士向記者表示。

2017年10月,港交所交易大廳關閉,俗稱“紅衫仔”的出市代表在交易大廳忙碌的身影曾被視作港交所的象征。視覺中國新經濟企業僅占港股總市值的3%,還需奮起直追

新規定的出台很快就引來了對于上市“摩拳擦掌”多時的内地企業,剛剛在港上市的小米成為首家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申請新股上市的新經濟公司。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雷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港交所推進“同股不同權”認可了創始人在高科技企業和創新企業中的價值,将會促進互聯網企業尤其是科技創新企業在香港上市。

本來,相比美國,香港的語言、文化優勢使香港資本市場對尋求境外上市融資的内地企業來講本身就具備一定吸引力,而且在港交所上市也不會有時差問題。

“對于内地企業來說,選擇在港上市最重要的是意味着更高的可控性。”近半年來一直在參與中資企業在港IPO承銷業務的Amber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相比較在A股上市動辄兩到三年的等待期,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規範的程序,公司一般在6~12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過程,而上市時間可控意味着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上市時機。此外,在融資方面可供選擇的手段也會更多一些。“在香港資本市場,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規模都超過了首次公開發行的規模。”Amber說。

對于港交所來說,此番修改上市規則引入新經濟企業,特别是中資新經濟企業,對于拓展港股市場多樣性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一直以來,香港股市的上市公司大多分布在金融和地産兩大産業,缺乏高質量的互聯網與科技企業一直是港股市場的軟肋。

根據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統計,截至2017年年末,金融企業在恒生指數中的市值占比約為49%,計入地産公司後,二者占比高達60%。但科技企業占比不足12%,其中僅騰訊一家就約占10%。相比之下,在MSCI中國指數中,信息科技闆塊占到指數總市值近42%。

缺乏高科技企業無疑變相削弱了港股市場與恒指的競争力。港交所在咨詢文件中指出:過去10年間,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行業公司,僅占香港股市總市值的3%。反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這些主要競争對手,新經濟行業公司占比分别達到60%、47%與14%。

改革令港交所煥發了新的生機。要知道,在2017年,香港全年IPO融資規模為1282億港元,排名滑落至全球第三。前兩位分别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分别融資2260億港元與1640億港元。而截至8月8日,今年赴港上市企業融資規模已經達到1870億港元,已超過去年全年。

改革的成效還體現在另一方面。港交所主要通過證券、衍生品和商品3個市場的各個交易業務收取交易費、上市費和結算費等。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6月30日,交易費及系統使用費達到33.34億港元,同比增長52.9%;上市費為8.55億港元,同比增長44%;結算及交收費為17.47億港元,同比增長42.7%。

責編:陳惟杉

美編:黃河浪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