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專訪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祁祥:人生是一場追求卓越的馬拉松

專訪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祁祥:人生是一場追求卓越的馬拉松

時間:2024-10-19 07:41:18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肖翊I攝在向2018屆畢業生送上寄語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祁祥圓滿完成兩屆院長任期。她是繼馬寅初、趙乃抟、陳岱孫、樊弘、陳振漢等大師級人物之後,北大經濟學院百餘年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長。8年的時光、兩任院長,本以為離開行政崗位可以有更多自由時間的孫祁祥依然忙碌,從早到晚排滿的行程表,依然閑不下來。

近日,孫祁祥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暢談了卸任之後的規劃,她想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閱讀一些好書,去完成一些之前因工作繁忙而未能成行的旅行,繼續做好自己的教學、科研以及一份新的事業——北京大學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研究中心(簡稱“北大PPP研究中心”)主任。獲頒保險界最高獎

在2014年于英國倫敦舉行的國際保險學會(IIS)第50屆年會上,孫祁祥榮膺保險界最高獎項——約翰·畢克利獎。該獎自1972年設立以來,評獎委員會每年在全球範圍内推選出一位獲獎人,孫祁祥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學者。

國際保險學會主席格雷格·伍德林對她的評價是:“自始至終一直緻力于前沿創新與相關研究,研究領域除商業保險之外,還涉及社會保障,是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顧問和智囊。”

國際化的視野、紮實的專業研究能力、流利的英文,讓孫祁祥成為IIS董事會首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學者,她連續13年應邀作為年會的學術主持人。“這其實不隻是對我個人的認可,也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保險市場的重視。”孫祁祥說。

孫祁祥是最早一批對外資保險準入持歡迎态度的學者。她表示,對外資保險機構開放,為中資機構提供了一個學習和競争的良好平台,保險業迎來了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的格局。

例如,在人身險市場上,外資公司數量從1995年的1家增加到2017年的28家;在财産保險市場上,外資公司的數量從3家增加到22家。在與國外同行的競争中,中資公司學到了新的經營理念、商業模式、産品技術、服務方式和管理經驗,這種開放大大降低了國内保險業的“學習成本”,迅速縮小了與國外同行的差距。

數據顯示,在2017年世界500強中,保險公司共計60家,其中美國22家,中國8家,中國保險公司進入500強的數量僅次于美國,而且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兩家保險公司已經進入世界保險業前十強。

“在保險業的對外開放進程中,中資保險公司完成了從對‘狼來了’的恐懼到‘與狼共舞’,再到完美勝出的轉變,充分證明了對外開放為我國保險業‘鳳凰涅槃’提供了良好平台,使得我國保險公司的實力不斷提升。”孫祁祥說。

獵頭挖不走的老師

早在1987年,孫祁祥就以一篇題為《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國家所有制形式》的論文開始在經濟學界初露鋒芒。回憶起從宏觀經濟學領域轉入當時在中國還處于發展初期的保險領域,孫祁祥回答是因為學院的需要。

1993年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從學院分出去,成立了北大工商管理學院,即現在的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在原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專業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保險學專業,院裡把孫祁祥從經濟系調來組建這個新專業。1994年8月,孫祁祥被學校安排到美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

回國後,一家獵頭公司找到她說:一家美國公司開出了30萬元的年薪誠邀加盟。孫祁祥當時在北大的月薪隻有400多元,但她還是不假思索地婉拒了。獵頭公司的人以為是待遇問題,又對她說:“孫老師,這隻是一個開價,您可以提您的标準。”

孫祁祥回答說,不是錢的問題。之所以拒絕,一是因為她喜歡當老師;二是學院把她送到國外學習,就是為了保險學科的建設,她不能違背承諾。“不是說地球離了誰就不轉了,但當時

第一屆學生已經入校,而在專業初創期的3位老師中,一位60多歲的老教師不帶本科生的課,另一位老師當時還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如果我再離開,那麼這個學科連教課的老師都沒有了,遑論專業建設。”

在她的帶領下,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先後被評為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和國家級特色專業,專業課程《保險學》被評為北京市級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專業教材多次被評為國家級規劃教材。

作為學科帶頭人,孫祁祥主持的多項研究成果被行業主管部門采納。其中,由她率領的團隊與中國保監會政策研究室共同主持完成的《中國保險業“十五”發展規劃》課題成果經當時的中國保監會發布,成為指導中國保險業2001—2005年發展的重要文件。

将保險和PPP結合

孫祁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很多人都以為她從小到大一直有着成就一番事業的宏圖大志,但其實她隻是從做好身邊的每件小事開始:回複好每一封郵件、開好每一次會議、準備好每一堂課,幾十年如一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

“做好每天的事情,不要給自己太多懈怠和拖延的理由。人生真的就是一場馬拉松,每一個到達終點的人,都是從第一步開始、從每一步積累的。”孫祁祥希望同學們珍惜當下、認真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并且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内盡量做到極緻和卓越。

孫祁祥在2017年開學季的一篇題為《珍惜》的演講稿廣泛流傳,網絡閱讀量超過3億人次。她提出的5個珍惜:珍惜當下、珍惜他人、珍惜自己的健康、珍惜内心的渴望、珍惜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從個人命運到家國天下,樸實無華。

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上,孫祁祥發表了題為《精神》的緻辭,堪稱《珍惜》的姊妹篇。孫祁祥通過親曆的5個小故事,殷切期望青年一代在未來的人生中,以北大人“從我做起”的自律,秉承“鐵人精神”“契約精神”“工匠精神”“奉獻精神”和“主人翁精神”,不斷塑造人格、完善自我、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孫祁祥很欣賞日本實業家稻盛和夫的人生信條:“始終以光明正大、謙虛之心來對待工作。敬奉天地、關愛世人、熱愛工作、熱愛公司、熱愛國家。”她始終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具有“主人翁”意識,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卸任後的第一個周末,孫祁祥在午休中睡着了一個多小時,她說這是這麼多年來的第一次,簡直不可思議,這讓她真切體會到了“如釋重負”的感覺。

而她也有更多時間投入财政部和北大共同打造的合作平台——北大PPP研究中心的工作。

作為北大PPP研究中心主任,如何将PPP與保險相結合是孫祁祥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她看來,商業保險資金負債期限長、規模大、安全性要求高,與PPP項目高度契合。

首先,公共品投資領域的項目通常來說期限較長,而保險資金尤其是壽險資金屬于長期負債,為了滿足資金保值增值要求,保險資金一般需要投資長期限的項目,這與PPP項目一般10~30年的長期資金需求非常契合,因而險資具有其他資金難以比拟的優勢。

其次,保險資金特别是壽險資金規模大(我國保險資金中的80%以上來自壽險業),且由于壽險保單長期性的特征,資金來源具有穩定性,因此,保險資金可以成為PPP項目可靠、穩定的資金供應方。

再次,保險資金的安全性要求很高,這與PPP項目尤其是項目回報機制為“政府付費”或者“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的PPP項目,即結合政府信用的PPP項目的投資特征高度匹配。

截至2018年7月,我國的保險總資産已經突破17.65萬億元。如此龐大的資金規模迫切需要尋找适合的産業和投資渠道,進行資産和負債的最佳匹配,而PPP正是産融結合的一個有效平台。

北京大學PPP研究中心近日赴英國調研PPP項目。圖為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讨論。責編:陳棟棟美編:孫珍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