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别人的抒情詩

别人的抒情詩

時間:2024-10-19 03:40:56

為“迎接”将于7月13日訪英的特朗普,一群反對特朗普的英國民衆發起衆籌來制作一個巨嬰版特朗普充氣人偶,計劃在特朗普訪英時讓人偶從天而降,給他一個“大驚喜”。(@視覺中國圖)這個夏天,注定驚心動魄。每天早晨醒來,會發現萬事萬物都發生了變化。眼睛一閉一睜,阿根廷涼了;再閉再睜,哎,好像沒涼透……前兩天我一睜眼,發現“外婆”竟然變成了“姥姥”。話題的來源是上海的一本小學語文教材,第24課課文《打碗碗花》中,原文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有網友繼而曬出此前上海市教委對這個話題的态度,他們說“姥姥”是普通話,而“外婆”則是方言。這場争論簡直是端午粽南北甜鹹之戰的加時賽場。作為江南水養大的娃兒,我承認,提到“姥姥”一詞,我最先想到的是劉姥姥,樂呵逛大觀園那位。抛開南北的差異,課本是否要對特定的稱謂如此刻闆和規範,也是讨論的核心。前主持人闾丘露薇就在個人微博上寫道,任意更改已經定稿的文字,實際上是在抹殺多元。

語言的多元是非常奇妙的,即便是使用範圍極廣的英語,到了不同的地區和國家,也會變換出很多副面孔。其中,印度式英語和馬來/新加坡式英語最為魔性。有條件的讀者可以親身試驗,和來自這幾個地區的友人們相處3天以上,口音就會完全跑偏,傳染力堪比東北話。有趣的是,這種“變種英語”已經開始慢慢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英國漢普郡的一所高中,今年就首次開設了印度英語的課程。校方稱,這是因為現在國際經貿往來越來越頻繁,學習當地的“英語”可以為學生們将來工作做好準備。目前已經有18名學生注冊,倫敦腔和印度口音的碰撞,相當令人期待。

在語言天賦方面,我一直羨慕那些饒舌歌手,語速極快而且還不會咬到自己舌頭。最近,網友們發現了能力更進階的一種人,就是饒舌歌手的手語翻譯。關掉音樂,你說這是某種嘻哈舞步我也是會相信的。最近,臉書主頁上都在悼念一隻大猩猩科科。6月19日離世的科科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一隻大猩猩,她能夠使用2000多個手語詞彙,和人類交流。她的一張自拍照還曾登上《國家地理》封面。在世時,科科的一舉一動都被觀察着,因為人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去了解另一個物種的内心世界。當護理人員問:“動物去世後會去哪裡?”科科會打着手語回答:“一個溫暖的洞。”然後給出告别的吻。她也會在貓咪朋友意外身亡後,表達悲傷的情緒。但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人們對于科科的表達存在過度解讀,因為無論從她的手勢中讀出什麼,裡面都帶着人類自身情感的投射。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産物,自然帶有情緒。在美國法律的判例史上,就有這麼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直譯作“一個人的粗語是另一個人的抒情詩”。當年,19歲的保羅·科恩因在洛杉矶法院大樓的走廊身穿寫有“去他媽的征兵”字樣的夾克而遭逮捕,哈倫大法官在意見書中寫下了這句話,成為日後論證言論自由時常被引用的一個觀點。最近,在印度一宗請願書的判決中,類似的案例又再次出現。2個月前,請願人菲利克斯将一本雜志以淫穢為由告上法庭。雜志封面顯示一位女士正母乳喂養懷中的嬰兒,标題寫着“母親告訴喀拉拉邦:不要盯着看,我們想喂母乳”。最終這個案子遭到喀拉拉邦法院的駁回,判決書寫得直接,且頗具霸氣,“我們無論如何都沒能從中看出圖中有任何情色的元素。事物的美在于旁觀者,也許猥瑣也是如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