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戊戌變法120年:被誤讀的慈禧與光緒

戊戌變法120年:被誤讀的慈禧與光緒

時間:2024-10-19 01:24:12

曆史由後來者書寫,而且,經常遭到後來者篡改、塗抹。120年前,改變了中國政治走向的戊戌政變,尤其如此。

“(戊戌政變的)原委,是戊戌維新的核心人物康有為、梁啟超事後認定的”,曆史學家茅海建認為,兩個人的說法,因其戲劇性,廣為流傳,得到公衆的普遍認可。

康有為與梁啟超的叙述,符合人們對中國宮廷戲文的想象。1898年6月11日,賢明的君主光緒帝和能幹的臣子——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開啟了轉變中國命運的變法運動。利益受損的頑固派團結在慈禧周圍進行反撲,最終,在卑鄙的告密者袁世凱出賣下,百日維新以康、梁流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落幕。

隻是,人們熟知的這段曆史叙述,充滿了曲解、誤會和道聽途說的謠言。直到120年後的今天,這段曆史仍然迷霧重重。但可以确定的是,變法失敗的真實原因,要更為複雜,甚至,光緒和康有為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母子

1898年6月21日,光緒收到一個奏折,一位禦史稱,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辦理英德續借款時,貪污了260萬,與翁同龢平分了。光緒看到後,并沒有太在意。張蔭桓是光緒改革依賴的重臣,對他非常信任。但這個折子,同時奏到了慈禧處。

慈禧雖然已經把處理政事的權力交給光緒,但兩人權力間,仍然存在報告制度。據茅海建《戊戌變法史事考》研究,一種為事後報告制度,軍機處将每日重要奏折文件及簡要相關谕旨上報慈禧。另一種制度是事前請示,遇到重大政治決策和高級官員任免,光緒要先行請示慈禧。

6月21日的禦史奏折,雖然劍指光緒眼前的紅人大臣,還是送到了慈禧處。慈禧閱後大怒,與光緒一起,召見軍機大臣以及張蔭桓。慈禧怒斥張蔭桓時,光緒在一旁陪同,并未多發表意見。

第二天,光緒獨自召見各軍機大臣以及張蔭桓,詳細詢問此事。聽完張蔭桓解釋後,光緒開始诘難軍機大臣:“你們什麼事不管,問起來絕不知道,推給一個人挨罵。”吓得這位軍機大臣不斷叩頭,光緒還不解氣,繼續诘難:昨天你說他行蹤詭秘,到底如何詭秘,你說!終于撒了一頓氣,光緒不忘安撫張蔭桓說,“不必憂慮”。

由此可見,光緒帝與慈禧同見軍機大臣時,顯然對他們的言論不以為然,“但因慈禧太後在場,誠恐誠惶,不敢多說”,茅海建分析道,第二天,盡管光緒還在頤和園,離着慈禧不遠,但仍然将一肚子怨氣發了出來。

慈禧對光緒一向嚴厲,光緒則習慣了順從。兩個人的母子關系基調,從一開始就是如此打下的。

鹹豐帝去世後,5歲的同治帝登位。慈禧逐步打倒政治對手,開始垂簾聽政。同治是慈禧獨子,備受寵愛。“她總是覺得自己的兒子這麼小就失去了父親,太可憐了,因而不舍管教,不願管教,不讓别人管教”,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勇認為,正是慈禧的縱容,使同治染上很多壞毛病,後來她想管也管不了了。

同治早死,并無後代,慈禧隻好從鹹豐帝的七弟處,選了一個孩子繼承大統。1875年,四歲的愛新覺羅·載湉成為大清國第11位皇帝,年号光緒。

“他們的母子感情确實非常好,”馬勇接受本刊采訪時說。光緒不但是鹹豐的侄子,還是慈禧的外甥——光緒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有了這一層關聯,慈禧待光緒如親生骨肉。

慈禧同時也吸取了對同治管教無方的教訓,對光緒要求非常嚴格。據太監寇連材的筆記說:西後待皇上無不疾聲厲色。少年時每日诃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令長跪。故積威既久,皇上見西後如對獅虎,戰戰兢兢。馬勇分析說,慈禧不想讓光緒再步同治的後塵,為他請來全國最好的老師,讓他接受“可能是中國帝制時代最好的教育”。光緒甚至還學了英語,且水平不錯,“可以讀英文書,可以跟外國人對話”。

慈禧對光緒寄予厚望,光緒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人。兩個人的目标是一緻的,直到權力的問題開始凸顯,這對母子的關系變得愈加複雜,并最終影響了中國政局的走向。

權力

1886年,光緒15歲。這一年的7月11日,慈禧召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奕譞、領班軍機大臣等朝中重臣開會,光緒也參加了會議。在這次國家核心要員參加的會議上,慈禧說,光緒已經長大,自己想借此機會撤簾歸政,讓光緒主政。

“太後的決定一宣布,小皇帝當即長跪懇辭”,馬勇說。醇親王等重臣也以時局不穩為由,請慈禧暫緩歸政,再送年輕的皇帝一程。慈禧堅辭不受,決意在第二年讓光緒親政,并于1889年他18歲時歸政。

這個消息傳出,朝中震蕩。幾天裡,王公大臣陸續上折子,懇請慈禧暫緩歸政。不過,這些建議再次遭到慈禧的拒絕,甚至到後來她不願再就此事進行讨論。

這場歸政,成為日後影響戊戌變法走向的一個重要時刻。曆史學界對慈禧歸政的心理,存在巨大争議,馬勇帶着善意解讀,認為慈禧當時确實真心想要歸還權力,“功成身退,想在青史上留名,要用事實正告那些一直诋毀她政治人格的反對派:我那拉氏雖為女流,但絕不是權力貪婪者”。

但一個政權,除了最高領導人之外,還有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他們的影響也不容小觑。眼看無可挽回,朝中大臣又想出一個“訓政”的制度,如前文所述的事前請示、事後報告制度,确保政治決策、人事調整等重大事宜,仍由慈禧把關。

這樣一來,光緒的權力确實加強了,但也沒有成為唯一的權力中心。“這導緻一個結果,權力沒有完整移交,出現了兩個權力中心。”馬勇說。中國王朝政治最怕的就是政治權力中心二元化或者多元化,不能出現兩個中心,否則,朝廷官員會分别往兩個中心靠,出現不同的派系,“在中國老話叫做‘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當時在北京城,也确實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别在較勁。以1883年爆發的中法戰争為例,當時法國入侵清朝宗主國越南,在如何應對的問題上,就分成了兩派。李鴻章等老臣,堅持應該通過談判解決,隻有法國進攻時,才應戰。但青年官員的态度偏向于鷹派,“他們在奏疏中慷慨陳詞力主好戰的行動路線,”由美國漢學家費正清所編的《劍橋中國晚晴史》中記載道,這些觀點“博得了公衆的擁戴和皇帝的注意”。

在日後的維新變法中,這樣的情況再次出現。年輕的光緒皇帝,顯然更願意聽從那些激烈的、年輕官員的意見。而老臣,則相繼聚攏到慈禧周圍。

1900年7月14日,法國《LeRire》刊登的慈禧漫畫(@視覺中國圖)變法

剛剛即位的君主都想試試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實權。日本學者加藤徹在《西太後》一書裡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公主時,被禁止從家庭教師那裡得到紅茶和《泰晤士報》。在她十八歲即位儀式結束後,她發出的第一條敕令就是“請給我當天的《泰晤士報》和紅茶”。拿到這兩樣東西後,她既不看報也不喝茶,而是微微一笑,讓貼身侍衛把東西原封不動地又拿下去了。

加藤徹認為,年輕的英國女王和中國皇帝有相似的情緒。對光緒來說,維新變法的話事權,就是他眼中的“紅茶”與“報紙”。而且,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徹底維新變法,愛新覺羅的江山可能就保不住了。

光緒接過來的,原本是一個前景看似不錯的國家。經過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大清朝迎來一個中興時刻,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亞洲第一;軍事力量世界第六,亞洲第一。但就在這個時候,清政府又遭遇了一場巨大的失敗,1894年,中日甲午戰争爆發,清政府最精銳的北洋水師幾乎全軍覆沒,中國與日本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之後,又發生了德國租借膠州灣事件。

據大臣劉坤一回憶,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前,慈禧曾哭着對老臣劉坤一說:“我每聞軍前失利,我哭,皇帝亦哭,往往母子對哭。”

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不斷失利,轉變成了巨大的國内壓力。朝野都有聲音,呼籲政府效仿日本,維新變法。這其中,最知名的是康有為。他的《上清帝第二書》,雖然沒有送達清廷高層,但也在京城官員士紳間流傳,影響頗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呼籲光緒“變法成天下之治”。

光緒皇帝不甘做亡國之君,《馬關條約》簽訂之後不久,他就發布了維新诏,讓各位大臣提建議。這些做法,包括之後決定變法,光緒都請示過慈禧,“慈禧根本沒有表示反對”,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接受本刊采訪時說,慈禧隻是要求辮子不能剪,服裝不能改,各種禮儀不能改,“其他的你看着好就行”。

慈禧并非守舊派。“從1860年開始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到後來學日本,中國這40多年來的變化,沒有西太後對西方認可,是不可能的,”馬勇認為,在當時的大清朝,就是慈禧在帶領中國往前走。

一個例子是廢八股,當時光緒遭到守舊派大臣的阻撓,尤以大臣剛毅為主。剛毅一再以“行之數百年”為由,認為不能就這麼廢除八股。眼看光緒動怒了,剛毅也不敢強來,隻好搬出慈禧,“此事重大,願皇上請懿旨”。光緒果然去找慈禧商量,結果,慈禧支持光緒的變法政策,并沒有站在剛毅他們這邊。

不過,在學者張鳴看來,也不能把慈禧當做維新改革派。“她就是一個很實用的統治者,”張鳴說,隻要東西好用,能夠維護清朝的統治,無論東西,都會拿來用。

當時對光緒變法限制最大的不是慈禧,而是恭親王奕訢。他是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首席大臣,位高權重。奕訢也并非頑固派,相反非常欣賞西方人的很多東西,如果沒有他的同意,英國人李泰國是無法重建中國海關,英國人赫德也無法執掌海關稅務司的。與光緒不同的是,奕訢認為清朝的改革,應該逐漸、緩慢推進。

1898年初,光緒看到了康有為的變法建議,令奕訢等人開會研究。“如果奕訢再年輕些,按照他過去的思想傾向,他一定會全力支持這些年輕志士。”馬勇在《恭親王之死》一文中分析道,康有為等建議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君主立憲整體,在奕訢看來,還是過于激進了,“他似乎已意識到,清政府如果依照康有為的方案進行改革,那麼很可能意味着清朝曆史的終結”。

奕訢沒有接受康有為的建議,而且當光緒提出要見康有為時,奕訢也以康有為級别太低,直接召見有違體制為由進行阻止。隻是,他并沒有阻止多久,5月30日,恭親王因病去世。據馬勇介紹,奕訢臨終前,慈禧和光緒曾多次探望,恭親王還建議光緒尊重慈禧太後,在用人上要格外小心。

不過,年輕的光緒帝已經按捺不住,不想再小心行事。恭親王去世13天之後,1898年6月11号,光緒皇帝就發布《明定國是诏》,決意變法。之後,變法的103天中,每天都有诏令頒發。光緒帝頒布了多達180餘道谕旨,涉及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單是9月12日的一天中,他竟頒發11條維新谕旨,年輕的皇帝變法的急切心情一目了然。

罷官

雖然光緒貴為一國之君,但想推動清朝這艘大船調轉方向,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3月11日,康有為通過總理衙門上奏光緒,提出了一份全面整治改革的方案,其中有設待诏所,允許天下人上書。這則建議成功吸引了光緒的注意,他做了批注,要求總理衙門研究讨論。

總理衙門的重臣們經過研究,全盤否定了康有為的建議。光緒很不爽,又沒辦法,暫時擱置了兩天,再下旨,讓總理衙門再讨論。總理衙門回複說,這個事情牽涉太大,希望能開擴大會議,讓王公重臣一起讨論。光緒準許,并提醒他們,不能再拖延了。

軍機處、總理衙門幾經讨論,終于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法:各級公務人員上奏,經過各堂官代奏;士民上書言事,通過都察院。這也意味着,康有為仍然無法直接與光緒溝通,仍須通過第三方。但這個制度,成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個誘因。

8月2日,光緒正式發上谕:“部院司員有條陳事件者,著由各堂官代奏。士民有上書言事者,著赴都察院呈遞,毋得拘牽忌諱,稍有阻隔。”

十多天後,一位名叫王照的禮部官員寫了一封奏折,建議光緒、慈禧到日本等國遊曆,知日本崛起之由,然後奉太後之意,曉谕臣民,以變風氣。

這個建議過于驚世駭俗,禮部堂官認為,這是将皇帝、太後陷于敵國,大為不利,要求王照撤回或者修改。“從當時的政治來考慮,禮部堂官的意見也非為大錯。”茅海建分析道,但光緒知道這件事後,大為震怒。

他可能早就對這些老臣有所不滿了。“前經降旨,部院司員有條陳事件者,由各堂官代奏,毋得拘牽忌諱,稍有阻格。”光緒當下下旨嚴批相關官員,意思很明顯:剛下旨讓你們廣開言路,你們竟然還從中幹涉。以後再有阻攔,“以違旨懲處”。

把這些大臣罵了一通,光緒還不過瘾,直接祭出殺威棒,親自寫了一封谕旨,罷免禮部六位堂官。

“清朝上谕多由軍機章京拟稿,軍機大臣修改,皇帝審定,”據茅海建分析,皇帝親自拟朱谕,是非常少的,“光緒帝此時對各大臣對于變法的态度十分不滿,藉此發作,殺六個猴子給所有的猴子看看,以為各大臣的儆戒”。

光緒又破格提拔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四人,讓他們以四品卿銜擔任軍機章京,參與新政事宜。

就在罷免禮部六堂官前幾天,光緒帝還曾下谕旨,将詹事府、通政司、光祿寺、大理寺等衙門裁撤,同時裁去廣東、湖北、雲南三省巡撫,巡撫事歸同城之總督兼管,河東河道總督裁并河南巡撫兼管。如此大力度的裁撤官員,勢必引來保守勢力的反撲。一時間,京城人心惶惶,政治流言四起。

“光緒帝在同軍機大臣嚴重對立的情況下,雷厲風行,推動新政,引發朝局動蕩。”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忠文分析道,罷禮部六堂官、越級提拔譚嗣同等軍機四卿,已經動搖朝廷原有的權力結構,引起很多權貴擔憂。

而且,光緒似乎忘記了,重要官員的任免,需要事先請示慈禧。

人事

自1894年起,慈禧就開始常住頤和園,但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要比分開的時間更長,光緒經常去頤和園,有時候慈禧也會回來。

現在來看,這段大概15公裡的路程并不太長,但在當時,光緒要坐轎出神武門,經西安門,出西直門,中間在一處叫倚虹堂的地方短暫休息後,再一直趕往頤和園,單程就要3個小時。無論是他去頤和園,還是慈禧回宮,兩人住處的距離步行都不超過10分鐘,因為每天早上他都要向慈禧請安,有時候還會陪慈禧吃早飯、晚飯和看戲。

當然,兩人相見時,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光緒彙報工作。事實上,從變法之初,光緒就一直遵循着事前請示和事後報告制度,将重要奏折送到慈禧處閱覽,一些重要人事安排,也先同慈禧商量。但罷免禮部六堂官,提拔譚嗣同等人一事,成了少有的例外。曆史學家楊天石認為,光緒似并非有意為之,“暴露了光緒皇帝性格中的這一缺點,感情用事,懲罰過重,打擊面過大”。

這件事顯然引起了慈禧的不滿。學者張鳴告訴記者,此次罷官,如虎口拔牙,觸到了慈禧的要害處——罷免的正是她為光緒挑選的大臣班底。再加上其中一名官員的妻子趁侍奉慈禧“宴遊”之便,哭訴“盡除滿人”等“亂家法”的事情,慈禧有點坐不住了。

罷免禮部六堂官之後,光緒也迅速提出繼任人選。不過,這個名單到了慈禧處,隻有三人得到了正式任命。據清末民初胡思敬所著的《戊戌履霜錄》,慈禧還為此責備光緒,認為“九列重臣,非有大故不可棄”,現在你卻為了一個人而不顧祖宗加法,這成何體統。光緒則答她:“兒甯壞祖宗之法,不忍棄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為天下後世人笑也。”

頤和園夕佳樓,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一度被囚于此(新華社圖)

1900年,法國畫刊“L’universillustre”刊登的光緒皇帝銅版畫,戊戌政變後,光緒被囚于瀛台,獲得外國公使的同情(@視覺中國圖)另據光緒事後向維新派臣子回憶,他揣摩慈禧的意思,“并不欲将此輩老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光緒說,他和慈禧見面時,慈禧提到了罷免禮部六堂官的事情,“皇太後以為過重”。

120年後,回看戊戌變法。光緒提出要在教育、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的制度改革,甚至包括取消八股考試、開放新聞自由、派皇室出國遊曆等内容,都得到了慈禧的支持,至少是默許,但兩個人在人事安排上,出現了很大分歧。

光緒喜歡用年輕、達勇之人,而慈禧則更依賴老臣。事實上,就在光緒開始變法不久,慈禧還讓榮祿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相當于北京軍區司令,有軍權。”雷頤接受本刊采訪時說,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因為慈禧在為變法做最壞的準備,“她起碼要保證首都的軍隊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光緒想要的,顯然是逐步打破這種控制。

開戰

“康有為一直企圖在清朝現有政治體制之外,建立由其控制的議政機構,并由此進入政治核心。”據茅海建分析,他先是上奏設立制度局,後又代他人上奏設議政處、議院(議政機構,非代議制機構)。之後,他的學生梁啟超又代他人上奏,設立懋勤殿。

康有為是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幾乎隻用了半天時間,就征服了梁啟超。他的弟子們,甚至稱他為康聖人。顯然,光緒帝在與他接觸過一次後,也對他産生了極大信任。他和梁啟超提到的這些議政機構,光緒帝也非常認可。

隻是,朝中大臣極力反對。茅海建認為,當時政壇高層對康有為的用意看得十分清楚,進行了全面阻擊。“百日維新中,康有為及其黨人的許多提議都被接受,惟此一條絕不讓步。軍機處、總理衙門及其他高官們似乎同此一心,絕不讓康有為掌握實際的政治權利。”

慈禧的态度也是如此。總理衙門、軍機處大都是她認可的重臣,在她的掌控之中。如果同意開懋勤殿,意味着光緒可以繞過這兩個機構,而直接與不受自己控制的康有為等黨人讨論政治問題,這是對她本人權力的挑戰,甚至将“動搖她的權力基礎”,茅海建在《戊戌變法史實考》中分析,從慈禧的角度看,“光緒帝已是兩次發動‘政變’”。

雖然此前慈禧曾決意歸政,把權力交還給光緒,但主動讓位和被動失去權力,性質截然不同。罷免禮部六堂官和設置懋勤殿建議的時間點,又如此接近,更是加強了慈禧對光緒的不滿。

據張鳴分析,光緒之所以敢在權力上挑戰慈禧,很可能也是受康有為的影響。“康有為一直上書,包括給光緒帝的參考書,他自己編譯的明治維新曆史,都刻意強調了皇帝應該乾綱獨斷。”張鳴說,這實際上顯示了他們政治上的不成熟。他們非但沒有建議光緒争取慈禧的支持,反而“無端地去刺激西太後”,而另一些原本對維新有好感的朝廷要員,如李鴻章等,他們又排除掉了。結果隻剩下光緒和一些低級别的官員,與整個官僚系統和掌握了大清帝國三十多年的慈禧開戰。

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确定,各路老臣的怨言,不斷飄向頤和園。慈禧也發現,光緒越來越不受自己控制。9月14日,見過慈禧後,光緒覺察到自己正處于危機之中。他給自己信任的維新派官員楊銳下了一道密诏,描述了慈禧對自己諸多做法的不滿。他說,自己還是想降旨,“将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但他也意識到,自己權力實在太弱,真這麼做,“則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他”。光緒問楊銳,有沒有好辦法,能開掉那些無能老人,讓有能力、有勇氣的年輕人上位,讓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拂逆太後的意思。辦法就是,康有為出局。楊銳在給光緒的建議中提到,康有為過于激烈的言辭舉動,最終會影響光緒,因此,“康不得去,禍不得息”。

據軍機處的《上谕檔》記錄,光緒後來發了一封上谕,要求康有為離開北京,到上海辦報。茅海建認為,下發這封谕旨前,光緒與慈禧間,應該有過一場事關康有為的交鋒。“慈禧太後強令光緒帝讓康有為離京,是因其已經覺察到康對光緒帝有極大的影響力,對此最為警惕。”茅海建分析道,“她堅定地認為,能夠影響光緒帝的隻能是一個人,而且隻能是她本人。此外的一切,都應當除掉。”

至此,戊戌變法中,彼此對立的各方,矛盾白熱化了。光緒、康有為、慈禧、官僚機構都開始急速轉動起來。隻用了一周,中國的政治走向,被完全改寫了。

前夜

光緒

9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召見了袁世凱,将他的官職由三品提升為二品。随後,光緒帝下谕旨,“責成(袁世凱)專辦練兵事物”,并且給了他上奏權,可以與光緒帝有直接的交流機會,而在此之前,他想上奏,必須通過慈禧任命的直隸總督榮祿。

袁世凱向光緒謝恩時,光緒又囑咐他“以後可與榮祿各辦各事”。茅海建認為,這顯然是鼓勵袁世凱擺脫榮祿控制,顯然,光緒帝有培養袁世凱為自己人的意思。

康有為

康有為連續收到了兩道谕旨。一則是明發上谕,要他離京,另一則是9月18日,林旭傳來光緒的口谕,再次催他動身。

給康有為明發谕旨并不尋常,按大清慣例,需要明發谕旨的,都是國家重大政令或者需要全國共知的大事,如宣戰、議和、高級官員的任命革職等等,讓一個六品小官離京辦報的消息,顯然不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據後世史學家研究,光緒之所以這麼做,是給慈禧看的,讓她了解到,自己與康有為要斷絕關系了。

但康有為則有了另一種大膽的聯想:皇帝是否已經被慈禧控制,隻能借這種方式,向自己傳遞信号?之後,光緒又讓林旭傳口谕。康有為更是認定,這是光緒催促自己盡快脫險。

在曆史學家姜明看來,康有為對宮廷政變的影響,簡單而又程式化,“與精明幹練、深谙政治運作方式的太後相比,他仿佛是一個舊小說舊戲文看得太多的鄉紳。”

但這是位敢想敢幹的鄉紳。9月18日晚上,為了營救想象中深陷囹圄的光緒,康有為請譚嗣同拜訪袁世凱,請他出兵,包圍圓明園,劫持慈禧,營救光緒。

官僚集團

9月18日,禦史楊崇伊來到頤和園,向慈禧呈上一份密奏。

為了這份密奏,楊崇伊聯絡了滿朝權貴,并最終獲得直隸總督榮祿、慶親王奕劻的支持。而且,這段時間裡,一些滿洲權貴也到天津找榮祿商議局勢。經過多方商量後,榮祿、慶親王決定由楊崇伊上奏,請慈禧重新訓政。

楊崇伊之所以能獲得多位要員支持,和光緒此前激烈的裁撤官員也有關系。時任兵部司官的陳夔龍(宣統朝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來分析說:“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餘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者将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這種氛圍,勢必為光緒和維新派制造巨大的反對力量。

楊崇伊的奏折,由甲午開始,寫到當下時局,後半部分重點談康有為等人借變法清除老臣,培養黨羽,他還提到,光緒将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聘請他為政府要員。這時候,隻有慈禧訓政,“天下可以轉危為安”。

慈禧

就在康有為等人積極活動,準備“圍園劫後”時,慈禧在頤和園裡,也做出一個決定:回西苑。

西苑位于皇宮西側,從光緒二十年(1894)起,沒有特殊理由,慈禧基本不回西苑。據學者茅海建考證,從1894年到戊戌政變前,慈禧太後離開頤和園回宮總共隻有6次,其中有3次是去恭王府看望病危的奕訢,另3次則分别為鹹豐、光緒的生日和鹹豐的忌日。

這個決定似乎并沒有花費她太多時間,看完楊崇伊奏折第二天,她就起駕回宮了。那天是9月19日,第二天伊藤博文才到。慈禧也并不太着急,回宮途中,她休息了兩次,換了兩次船,又換了兩次轎,還去萬壽寺燒了個香。一直到下午三點之後,慈禧才終于到了西苑東宮門,而光緒,在那裡跪接慈禧。

雖然楊崇伊的奏折讓慈禧疑慮重重,但她并沒有打算針對光緒發難。茅海建翻閱軍機處檔案發現,最初,慈禧打算見完伊藤博文之後,9月21日就返回頤和園的。但當9月21日真的到來,光緒打算恭送太後時,風暴忽然降臨。

政變

1898年10月6日,康有為在香港接受了英文報紙《德臣報》的采訪,期間,他大肆攻擊慈禧,說光緒已經認識到慈禧不是真正的母親,而自己才是光緒帝信任的人。康有為還篡改光緒帝的口谕稱,自己受皇命在海外活動,準備恢複光緒的權力。

在康有為的描述中,清廷存在以慈禧為代表的後黨,和以光緒為代表的帝黨。後黨是落伍的,守舊的,成為阻撓變法圖強的最大力量。

當時慈禧已經發動了戊戌政變,重新開始訓政,而且,她已經起了廢掉光緒的心思。這對有着二十多年感情的母子,真正決裂了。康有為的此番言論,把光緒推向更危險的境地。張之洞看到後,大為震怒,囑人與報館、領事館聯系,“告以康有為斷非端正忠愛之人,囑其萬勿再為傳播”。

目前史料并無詳細内容能夠解釋9月21日慈禧忽然改變心意決定訓政的原因。史家猜測,慈禧應該是聽到了康有為等人活動的傳聞,于是下旨捉拿康氏兄弟。而袁世凱聽聞慈禧的動作,以為她已經知道“圍園劫後”的事情,于是将康有為、譚嗣同等人的計劃和盤托出。

至此,光緒終于失去了慈禧的信任,暴怒之下的慈禧,開始滿城搜捕維新黨人。

9月28日,慈禧下令斬首六君子,通緝康梁,罷免維新派官員,除京師大學堂外,戊戌變法的新政全部廢除。9月30日這天,是陰曆的中秋節,原本計劃回頤和園的慈禧決定,不再返回頤和園,徹底收權歸政。持續了103天的戊戌變法,至此結束。

對于光緒,這個自己從小看着長大的年輕皇帝,慈禧也沒有手軟。“袁世凱告密消息傳京後,光緒帝的處境就惡化了。”曆史學者房德鄰在2000年的論文中指出。政變後,慈禧将光緒身邊的太監進行整肅,一連杖斃四名太監,革職數人。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