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

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

時間:2024-10-18 09:31:15


    謝龍青龍滿族自治縣中醫院066500劉滿震昌黎縣人民醫院066600

【摘要】目的觀察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對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治療,對照組運用傳統毫針配合電針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兩組患者治療後的療效總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能有效治療肩周炎,且操作簡單。

【關鍵詞】超微針刀;園利針;肩周炎;療效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以肩關節周圍疼痛、關節僵硬及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此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五十歲左右人群,又名“五十肩”、“凍結肩”、“漏肩風”等[1]。女性多于男性,單側多于雙側,體力勞動者多見。筆者于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間,以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治療肩周炎患者80例,現将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來我院治療的肩周炎患者80例,并随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超微針刀聯合園利針的治療方法,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51.16±2.91)歲;對照組采用傳統毫針配合電針治療,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53.64±1.15)歲。兩組患者性别、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标準

參照《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标準》[2]:(1)病因是筋骨的慢性勞損或外傷緻氣血不足,又複感受風寒濕邪;(2)在50歲左右多發,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多為慢性病,發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3)肩周疼痛,夜晚加重,誘因為陰冷天氣及多雨季節的變化或勞累後,肩關節活動功能出現障礙;(4)肩周圍均有壓痛,有肌肉萎縮,外展功能受限明顯;(5)X線檢查基本沒有陽性特征,久病者可見骨質疏松。

1.3治療方法
    1.3.1觀察組治療方法

①超微針刀治療

患者取側卧位,患肩在上,醫師根據患者受限動作決定治療點[3],上舉動作受限治療部位在肱骨大結節、肩胛骨内上角;搭肩動作受限治療部位在喙突、肱骨大結節;後伸摸背動作受限治療部位在盂下結節、肱骨大結節、肱骨小結節、喙突。在相應治療部位找到痛性結節并用超微針刀(規格為0.4*25mm)輕輕切開,進刀深度為0.5~1cm,痛性結節消失或變小後出針,每次治療時間約1~2分鐘,出針後用幹棉球按壓針眼1~2分鐘。隔日治療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

②圓利針療法

患者取側卧位,患肩在上,醫師根據患者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的情況,判定受損肌肉,進行常規皮膚碘伏消毒,戴好無菌手套。采用一次性使用無菌圓利針(規格為0.5*50mm),将針尖穿過病變肌腹,行合谷刺,深度以針尖穿過肌肉或肌腱韌帶上的附着點為宜,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針下感松弛後出針。用幹棉球按壓針眼1~2分鐘,隔天治療一次,10天為一個療程。與超微針刀兩種治療方法交替治療。

1.3.2對照組治療方法

取壓痛敏感的肌筋為施針部位,每點進針後直達骨面,出現脹感後再次提插,加重脹滞感,然後留針30分鐘,患者出現較強針感後接上電針儀,采用疏密波以患者耐受為度。每天治療一次,5次為一個療程。

1.4觀察指标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标準》:痊愈:肩關節疼痛完全消失,VAS值為0,肩關節外展上舉活動度大小180°,并且不受寒濕天氣的影響,勞累後亦無反複,局部筋結壓痛輕微,加力後壓痛仍能耐受。有效:疼痛明顯減輕,受涼或勞累後仍加重,休息後能明顯減輕,局部筋結壓痛尚能耐受。無效:疼痛無明顯減輕,受涼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恢複緩慢但不徹底,日常生活仍受影響,局部筋結壓痛仍敏感。

1.5統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治療5個月後進行效果評定,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版本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标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見表1,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7.5%。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