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理解、交流是成功的有效途徑

理解、交流是成功的有效途徑

時間:2024-11-07 07:15:08

圖1在2018年5月11日-13日舉辦的常州2018第18屆中華全國集郵展覽上,我又一次以組長身份參加了傳統類評審組的評審工作,對傳統集郵類和印花類的展品進行了評審。來自廣東的孫蔣濤先生的《中國海關大龍郵票(1878-1897)》獲得了本屆郵展唯一的大金獎。今年适逢大龍郵票發行140周年。該展品曾經在2014年長沙全國郵展上以5框獲得大金獎。時隔兩年,作者在5框的基礎上将這部展品擴充到8框,并毫無懸念地再次摘取大金獎加特别獎。從常州回來,我對評審工作仔細總結,感覺在評審過程中有很多心得值得與大家分享。

參展者要重視對規則的理解評審員對展品評審的依據是什麼?當然是規則。作為一名參展者,編排制作郵集的依據又是什麼?還是規則。所以,參展者首先要尊重規則、重視規則和理解規則。但是,本次郵展最後一天評審員點評展品的時候,我曾有意識地“考”了兩位參展者:規則中“處理”是多少分?“珍罕性”是多少分?很遺憾,兩位作者都答錯了。雖然取樣的樣本是少了點,但是從本次展品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來看,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

有一部《華北解放區》展品,應該說是本次郵展中的一個亮點,在選題的重要性和素材的珍罕性均得到評審員一緻認可的情況下,最終僅獲得大鍍金獎,殊為遺憾。究其原因,就是對于規則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關鍵問題就是處理、學習與研究均不到位。該展品在第一框的第4個貼片上,展示的是晉察冀邊區發行的抗戰勝利紀念郵票(大型),展示了大抗戰郵票全套有齒孔郵票8枚新票,另加1元不同紙張郵票1枚和3枚舊票,整個貼片連标題、标點符号和數字僅27個字符。貼片上的文字除了大标題“晉察冀邊區”就是郵票名稱和發行時間,牽涉到研究的文字僅為第二枚1元票下的“報紙”兩字。作者在全套8枚郵票中,僅1元票展示了兩枚,并在其中一枚下專門注明“報紙”,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其他8枚郵票都是用的同一種紙張呢?其實不然。根據目錄記載,這套郵票隻有1元票分别使用無水印白紙和報紙印刷,其餘7枚均為曲線水印絹絲紙印刷。這些信息雖然均來自郵票目錄,但是都應該在貼片上反映出來,這就是學習的體現。

另外,本頁貼片下方的3枚舊票,完全沒有說明文字;如果能夠标注出來是否最早的使用、最晚的使用、特殊地點的使用,就可以在“研究”上加分。而第五個貼片還是展示大抗戰郵票,貼片上除了大标題和郵票名稱外,僅有“無齒”“報紙”4個字,整個貼片僅有字符21個,更為簡練了。這頁貼片展示了無齒郵票5件,大抗戰郵票中僅有1元、4元、5元和20元這4種郵票有無齒郵票,其中1元無齒郵票包括白紙和報紙兩種;其實作者的收集和展示均已到位,可惜欠缺了體現學習與研究的文字。第二框的第五個貼片展示的是冀中區加蓋“冀中暫用”郵票,這是一套有收集難度的郵票,作者展示了一件四方連舊票和一件實寄封,同樣是文字無多。這套票共有4枚,貼片上僅展示了其中一枚的舊票和實寄封,但是對于發行機構、所用貨币、全套幾枚等信息,一概欠奉。這些雖然是基本信息,翻開任何一本郵票目錄都有記載,但是也應該标示出來。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是傳統郵集要少些文字,讓郵品來說話。這是指不要講廢話,而應該體現的學習成果,特别是新的發現、新的體會,還是要用文字體現出來,甚至可以用特殊字體引人注目地體現出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幾部展品有《倫敦版孫中山像及加蓋“限省貼用”郵票》《限東北貼用普通郵票》《中國第一套自動化郵票》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相信《華北解放區》展品的作者在加強了對規則的理解後,用同樣的素材編組出來的展品也可更上一層樓。

參展者要與評審員展開交流

本屆郵展的傳統類展品中,某部展品中存在展前就被專家組判定“不可再次展出”的素材,但仍出現在貼片上。而另一部展品中則有一件之前被專家組要求“需要出具鑒定證書”但沒有在貼片上附鑒定證書,最終這兩部展品的成績都受到了影響。在郵展最後一天評審員點評展品時,我問其中的一名參展者:為什麼繼續使用被專家組判定不可再展的素材?該參展者一臉茫然的樣子,說他并不知道此前專家組有這個結論。在郵展結束後,我和另一名參展者通電話時也對他提出了批評,同樣,該作者也表示冤枉,因為他也沒有收到相關通知。這兩起“冤案”暴露了參展者與征集員、評審員之間交流不暢的問題。每屆郵展,專家組的工作都非常認真,他們把對存疑素材的處理意見提交給有關方面。但這些意見是否及時傳達到參展者卻不得而知。

其實,近年來每一屆全國郵展的評審委員會均要求所有評審員在點評展品時不得無故缺席。從實際情況來看,曆屆郵展評審員們都是兢兢業業地完成了這項工作。反觀一些參展者,卻沒有把握好這種可以和評審員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記得2011無錫亞洲郵展之後,曾傳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稱某些類别的展品受到了打壓。奇怪的是,散布這些言論的人都不是參展者。更奇怪的是,在點評展品的時候,壓根也沒有該類别的中國參展者參加。如果這些參展者能夠面對面地和評審員進行溝通,相信就不會産生這些誤會了。

2016年南甯亞洲郵展期間,在評審員點評展品的時候,一些外國評審員認真負責的精神令人佩服。雖然需要借助翻譯才能和中國參展者溝通,但是他們依然認真、努力地向中國參展者傳經送寶。與我同組的一位新西蘭評審員,在規定的點評展品時間已經結束後,依然留在展場繼續為當日到場的幾位參展者點評展品,直到最後一位作者離開,才去享用遲到的午餐。本次郵展,我負責印花類展品的點評。我與各位參展者的廣泛交流,不僅令我對于印花類展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理解了參展者的編組思路,還讓參展者切實獲知了評審員所發現的問題。參展者和評審員面對面的交流,是雙向的、互動的,在這個過程中,參展者首先要向評審員介紹自己的組集思路、所展示的重點素材和心得體會;而評審員除了要把該展品的評審結論告訴參展者,最好能為參展者帶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章節的處理如何更加連貫,郵集應該如何修改、如何發展等實際問題。

鑽研和理解規則、掌握規則,多與評審員進行交流,這是提升展品水平和獎級的有效途徑。

圖2

圖3

圖4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