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古城衛士”阮儀三為城市留住鄉愁

“古城衛士”阮儀三為城市留住鄉愁

時間:2024-11-07 03:44:02

要盡心地去發現和保護古城,能保住一個是一個2016年11月,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拉開帷幕。烏鎮,小橋流水、槳聲舟影,蕩漾着鄉愁氣息的風光吸引了中外客人。

烏鎮能夠容顔不改,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而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得感謝一個人——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阮儀三。

刀下救平遙開啟“古城衛士”生涯

阮儀三畢業于同濟大學建築系,現任同濟大學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首批“全國十大曆史文化名鎮”中,有五個鎮的保護規劃出自阮儀三之手,分别是周莊、同裡、甪直、烏鎮和西塘。在他的努力下,曾經被遺忘的100個古城已經有30個成為國家級曆史名鎮名村。阮儀三由此赢得“古城衛士”“古城保護神”的贊譽。

1934年的初冬,阮儀三出生在蘇州一所傳統大宅。作為家中長子,阮儀三的父親要求他承擔起看守書房的職責。那時候,趴在床上讀書的他每天都會聽到母親在窗外呵斥:“儀三,儀三,關燈睡覺了!”而他總是把燈關一會兒再悄悄打開繼續讀書。不知不覺,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埋在了阮儀三心中。

17歲那年,阮儀三報名參加了海軍。5年後,考進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系,師從中國古建築園林藝術專家陳從周教授。外出調研時,他幫老師提包做筆記;上課時,把老師的紹興話翻譯成普通話。

每年一放暑假,阮儀三便随着老師跑城市做調查。老師年紀大了跑不動,阮儀三就自己跑,一跑就是20年,跑了中國100多個城市。無論古都名城,還是人迹罕至的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上世紀80年代以後,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建設風興起,現代化的城市設計理念下誕生了一批看似高端又速成的建築物群。這股強大的“建城”之風所到之處,許多城鎮街區紛紛被拆除,拆毀速度之快和破壞手段之野蠻史無前例。很多生活在古鎮古村中的居民,甚至是這些地區的管理者,對于遺存古村鎮的價值沒有認識。殊不知,建新拆舊的過程中,被毀壞的曆史文化正是我們的根。

1962年,阮儀三曾跟着老師在大同沿線做曆史城鎮調查,那時山西、陝西省的城鎮,大多保持着唐宋以來城市的原貌。時隔20年,阮儀三眼前的平遙,卻是一片瘡痍。平遙準備在古城中縱橫開拓幾條大馬路,開辟城中心廣場,建設新的商業大街。

阮儀三被這個“宏偉計劃”吓壞了,發現古城西部已經開始動工,一百多座明清建築已被拆毀,城牆也出現了“大口子”。為了拓寬馬路,道路兩旁的民居已經被拆除。

阮儀三言辭激烈地向縣政府要求,馬上停止這種“建設性破壞”,以免費重做規劃為條件,暫停了施工進度。他回到上海,緊急借了3000元,迅速帶領11位研究生和大學生再次開赴平遙。

阮儀三找到省建委,呼籲停止新建行為,得到的回複是隻能停止施工一個月,這期間他要做好規劃設計再商定。

那時,在平遙的日子異常艱苦。阮儀三的學生回憶道:“我們住在縣政府招待所,每天晚上睡覺前放一杯水,第二天沉澱下半杯黃沙,上面的清水用于刷牙。”

因為重新修繕古城的倡議和當時搞開發的規劃完全不一樣,當地官員認為是在阻礙平遙發展,對阮儀三和他的團隊态度也不好,常常出言不遜。阮儀三卻不放在心上,自費送當地官員去同濟大學培訓保護古城的知識。

最終,平遙古城被完整保存下來,1997年,被列為世界曆史文化遺産。這段“刀下留城救平遙”的經典故事,開啟了阮儀三的“古城衛士”生涯。

誓死護周莊留住鄉愁

随着蘇南鄉鎮的快速發展,衆多江南古鎮面臨不複存在的危機。阮儀三主動提出要為古鎮作保護規劃。

“汽車一響,黃金萬兩;要想富,先開路。”很多古鎮都在公路沿線,一開路,老房子會被推倒,河被會填掉,橋會被拆掉。江南一帶的古鎮有170個,阮儀三一家一家地跑。可對于他的保護規劃理念,很多古鎮管理者完全拒絕接受。

阮儀三不得不改變策略,不再找那些交通沿線的古城鎮,轉而尋找一些開發意識還比較淡薄的地方。

當時還很偏僻的周莊,保存着良好的傳統民居生态,吸引了阮儀三,主動提出免費作規劃。他提出的方案是:先保護古鎮,然後在古鎮外面發展工廠。

再去周莊時,阮儀三把剛剛拿到的一筆5000元科研經費直接彙到了周莊的賬戶裡。那時,是幾毛錢就可以吃一頓早飯的年代。阮儀三知道,如果以犧牲古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來保護古鎮,肯定不會長遠。于是,他和地方政府商量,将門票的百分之十作為古鎮保護基金,給他三年時間,把周莊古鎮排水、電線等所有基礎設施重新完善。

聽說北京大地建築事務所設立了一個“大地農村發展基金”的項目,阮儀三馬上提出申請,并且邀請“大地”項目的負責人考察周莊,成功申請到了相關資金。除了申請資金,他還幫助周莊進行旅遊推廣。他把論壇開到周莊,把攝影師請到周莊。很快,古香古色的“小橋流水人家”吸引了衆多遊客。周莊的美景就這樣由專家、藝術家帶到了上海、北京。

有一年,蘇州市規劃造一條從周莊西北側穿鎮而過的柏油大馬路。公路修到鎮門口,遭到阮儀三的阻截,“這條路會破壞周莊的古鎮格局”。

鎮領導怕丢烏紗帽,勸阮儀三:“不堅持了吧,阮老師,我們胳膊扭不過大腿。”

阮儀三哪裡肯依:“我不怕!要在周莊開路,就讓他們從我的身上軋過去!”此役以修路人的退縮而告終。

實際上,很多曾經被阮儀三罵得狗血淋頭的官員,每逢過年過節,還來看他老人家。因為經過規劃與保護的古城鎮,都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比盲目建造商業圈實際得多。

平遙、麗江、周莊、同裡、烏鎮、甪直、西塘……這些風格迥異的旅遊勝地的策劃都出自阮儀三一人之手。不少人開始登門拜訪,邀請阮儀三進行規劃。

“可惜啊,可惜啊!”每每看到已經被拆得面目全非或者改造得驢唇不對馬嘴的古建築,阮儀三總是搖着頭,這樣念叨。

為确保古鎮保護能夠嚴格按照規劃進行,每做一個項目,阮儀三都會安排一個學生全程跟蹤。即便如此,當地政府還是會做出一些讓阮儀三哭笑不得的決定。比如,西塘鎮在古鎮外興建一條商業街,或者在水鄉中間建上一座混凝土的橋。想當初,在修建烏鎮的時候,阮儀三将鄰村的另一座古橋挪建過來,把每塊石頭标上數字,再按照原有的順序進行修複。

事實上,阮儀三并不是完全反對修建,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就讓他贊賞不已,以現代化材質營造蘇州清秀的水鄉亭台,既保護了整體風貌,又傳承了文化。在他看來,新式建築與古鎮應該留下每一個年代的痕迹,讓曆史可以讀取。

阮儀三推崇的“新舊分開,修舊如故”的規劃理念,在國内受到不少阻力,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國際上對他的堅持表示了認可。2003年,他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産保護委員會頒發的亞太地區文化遺産保護傑出成就獎。2014年,又獲得專門針對古城鎮保護而設置的“亨利·霍普·裡德獎”,成為亞洲唯一獲獎者。

遺珠拾粹做都市文脈的守護者

如今,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阮儀三依然緻力于文化古城的保護,每年仍會自費到全國各地古城進行調查。他笑言,每年調研他都要花掉一輛小轎車的錢。他和老伴卻仍住在同濟大學的舊房子裡。對于他來說,房子夠住就好,他急的是自己做的曆史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研究在國内影響力還不夠。

阮儀三知道自己是在超齡工作,但面對國内對曆史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的忽視,覺得道義在肩不能停,要讓更多人知道并且重視古迹的保護與修繕。

面對失落的故鄉,消亡的古鎮,鄉愁最終會變成哀愁。“不要再愁了,我們要留住它!”阮儀三如是說。“我覺得我們這些有古城保護知識的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盡心去發現和保護古城,能保住一個是一個,保護的前提是發現他們。”

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産保護基金會成立後,阮儀三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啟動了“遺珠拾粹”項目,目标有100多個城鎮,其中已經有30幾個成為國家級名鎮、名城。“這些工作都很重要,如果不去調查,不去研究,很多遺存就湮滅掉了。”

責任編輯:陳曉亞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