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決定要在東京繼續工作幾年的時候,打算租一套稱心的房子。那時有朋友剛好有套房子,商量着便宜點租給我。我去看房的時候立刻被征服,從小生長于内陸的我對窗外的蔚藍海景一見鐘情。幾乎就要敲定此事時,無意間和日本同事提起,結果他們如臨大敵,連聲嚷嚷說可不能住到海邊,萬一地震引發海嘯可怎麼辦。那是我第一次聽說地震并不可怕,但是人們對海嘯無力抵抗。日本人都會盡量避免住在海邊,但我對此不置可否。我覺得海嘯是小概率事件,海景卻可以天天欣賞,沒必要為了小概率的事件放棄天天可以享受的美景。沒想到,這件事居然引發我的領導專門找我談話——當然是非常禮貌又溫和地提醒我,盡量不要住在海邊。他還說,索尼公司在品川的寫字樓都做了嚴密的防海嘯措施。如果海嘯襲來,索尼寫字樓外圍的人行橫道會自動掀起來,用它鋼鐵的質地形成一道鐵壁。而且,人行橫道被掀起後,會和地下車庫形成寬闊的排水渠,屆時海水會從樓底湧過,不會對樓體造成太大沖擊。老闆不解,品川離海邊還有好幾站地鐵呢,都這麼小心,我怎麼還主動跑到海邊去住。他還貼心地告訴我,東京西邊的地殼比較厚,地震時會更安全。最後,他認真地說,每一位領導都對員工的安全負有責任,如果我出了什麼事,他會“因此上報紙謝罪”。也不知道最後一點是不是吓唬我,但我最後還是住到了東京的西邊。目前的感受呢,在幾次地震中西邊确實震感不強烈——震源果然多在東邊。所以東京西郊的房子雖然遠離市區,但是價格居高不下。我笑稱這是日本人的“怕死稅”。
不過索尼的這套防海嘯體系真是讓我印象深刻。我向日本朋友求證,朋友們都證實了這種說法,還陸陸續續告訴我許多挑選防震建築的竅門。首先是建築材料,首選鋼筋混凝土,而不選木頭和普通水泥。混凝土在中國是最常見的普通建築材料,但在日本的造價十分昂貴。所以不少朋友來我家玩,第一句都是誇我:“你家的房子真好,是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其次,出人意料地,高層建築比低矮的一兩層住房更抗震。聽說東京的高樓都是按照經受九級以上地震設計的。每一層樓房都可以左右滑動,避免地震來襲時全部樓層向一個方向移動導緻大樓被折斷。而且樓層的四個角都有碩大到超出想象的類似彈簧的裝置,可以把一整層樓迅速複位。日本朋友說:“刮大風的時候,在高樓會特别明顯地感受到樓的晃動,這樣好!說明防震裝置在發揮作用。”也就是說,越晃的高樓越安全。可這條經驗直接打消了我住高樓或在高樓辦公的念頭。
我家的樓不高,但是從平面圖可以看出,承重柱四四方方,格外粗壯。而且日本人家裡都是在一整面牆嵌入一個大櫃子——就像機器貓每天睡覺的地方。開始我以為這樣是為了增加收納空間,後來才明白,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在地震時衣櫃倒下壓傷人。而日本的書架等家具也都是窄薄輕巧。即使如此,日本還有一種特别的“固定杆”,上下兩頭都是吸盤,放置在任何家具的頂層和天花闆的空隙之間,牢牢固定住家具,同樣是避免地震時造成人身傷害。我家沒有大型家具,但公司的文件櫃全都被這樣固定住了。
注意到這些細節之後,原本有些害怕地震的我逐漸安心起來。尤其是親身經曆了幾次地震之後,我徹底放松了警惕。好幾次在睡夢中被地震搖醒,還糾結着要不要起床逃命,然後又徹底睡了過去。估計以後地震都搖不醒我了。我有一次半開玩笑地把這事兒當笑話講給日本同事聽,結果又換來他們如臨大敵的表情,并嚴肅地跟我說:“不管怎樣,你應該先把門打開。”我根本沒聽懂這是什麼意思。看我一臉懵懂,幾位同事七嘴八舌地給我普及起地震自救知識。地震時把房門打開是為了避免房門在地震中因擠壓變形而打不開,把自己困在家裡。他們還建議我去體驗免費的地震救護培訓,關鍵是要親身體驗模拟的地震搖晃,避免地震真正來臨時的恐慌。
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家裡準備好“救災包”。包包的顔色都是統一的“愛馬仕橙”,裡面裝着安全帽、手套、防塵口罩、雨衣、手電筒、繃帶、膠帶、應急藥,等等,還有安全口哨,可以吹響口哨呼喚救援。高級的救災包裡還有可以支撐兩三天使用的儲電器、免充電收音機等。
有朋友最近來日本旅遊,發現幾乎每一棟樓都有戶外的樓梯。開始他還以為是為了不影響室内公攤面積,後來我告訴他這是逃生用的樓梯,必須修在戶外,為了在發生火災時逃生。大概是受江戶時期常年頻發火災的影響,日本對火災的防範也十分嚴謹。我家天花闆幾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地裝着煙霧探測器,比國内寫字樓要求的煙霧探測器密度都高。而且其敏感度導緻不少滅蟲噴霧的商家要贈送可以暫時蓋住煙霧探測器的小蓋子。說到公攤面積,日本每一套居民住房都必須有陽台,而且陽台不計入購買時的房屋面積。因為陽台不完全屬于私人财産,當火災等災難發生時,任何人都有權通過鄰居的陽台逃生,而政府也可以随時為了救災征用陽台的空間。我和鄰居的陽台就是相通的,隻有一扇薄薄的鐵闆隔擋。我家貓咪可以毫無困難地竄到鄰居家的陽台。隔闆上也明顯地标注:“非常情況下鄰居可以從這裡通過。”最近請朋友來家裡吃飯,她們發現我有一盆花放得離隔闆太近,于是又認真嚴肅地教育了我一番。
另外,不管是私人還是公共設施,都在硬件上盡量提供災難發生時的安全救護。比如看到網上流傳的大阪地震後電車的照片,我發現車廂的座位正好可以拆下來當作車廂和地面之間的逃生梯。所以日本經常出現強震地質災害零死亡的記錄,或同等災害情況下世界領先的低傷亡水平。
最近日本的暴雨奪去了一百多條生命,舉國震驚。媒體不斷地讨伐和反思,為什麼一直以先進的防災技術自豪的日本,會遭受如此慘重的傷亡。具體原因我不再贅述,但也許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集體反思,才造就了令人安心的防災體系。
我經常覺得日本人真是怕死。事實上反襯出來的,還是我們從小受的防災教育太少,所以對災害的重視程度實在不夠。而日本人從小就不斷地接受各種災難和意外發生時的救護知識。作為一名外國人,我也和日本國民一樣收到了一本黃色封面的防災手冊,堪稱防災自救的寶典。
細細想來,這些怕死的日本人卻又是面對災難時最鎮靜有序的一群人。我有一次在地鐵站的星巴克經曆了一次震感頗明顯的地震,一杯飲料幾乎晃得要落到地上,而驚慌失措的我眼睜睜地看着透明玻璃牆外,日本人排成一條直線,有序地通過出站的閘機。那時候我隻有一個念頭:他們難道不怕死嗎?
也許,就是在災難沒有發生時用最怕死的謹慎态度去防備,才能在災難真正來臨時有毫不怕死的冷靜。
(志仁摘自《财經天下周刊》2018年第16期,黎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