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曾聽了一場特别的閱讀書會。友人從美國萬裡迢迢帶回自己搜羅來的古書,隻是為了讓人感受到古書之美,進而對閱讀産生一種向往。
第一本,是她去英國旅行時,在莎士比亞故居買的古董書,1900版莎士比亞德文版,很漂亮,暗紅色封面,排版疏朗有緻,看不懂文字,但能感受到涓涓細流緩緩流過山坡高地草甸的感覺。友人說,她喜歡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可以對抗時間,讓人感受到一種智慧和不朽。曾記得木心先生的評說很到位,他說:“莎士比亞總是把事情搞大,寫嫉妒,弄到《奧賽羅》那麼大;寫惡,弄到《麥克白》那麼大;寫仇恨,弄到《哈姆雷特》那麼大。天才有兩條規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他寫透徹了。到此為止了。
第二本,是一本古希臘的詩集,蒼綠色的封面,古書的色彩都是暗啞的,隐隐的布紋光澤,透出古拙的年代感,令人心動折服。友人說,很多年前讀一首詩,記住了這樣一句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詩人的回答是:“找個結實的姑娘結婚吧。”她說,這句話诠釋了所有的生活意義。有人問一位詩人,你為什麼去寫詩歌,他說:“一個閱讀詩歌的人,比一個不閱讀詩歌的人更難征服。”友人說,她讀這句話是1993年,她當時并不十分明白,但有一種隐隐地震動。10年後,她明白了這句話,并且心悅誠服。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那種掙紮和糾結的日子,也許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能幫到你,隻有自己渡河,去領悟、去成長。她用自己的經曆去诠釋了這句話,任何境遇中閱讀一直在伴着她,從未離開。她說,一路走過來,她的語速變慢了,感覺不一樣了,世界越來越開闊。
她說,她先生藏書中80%是詩集。她當時不是很明白,在美國生活五年後,她明白了。她展示了一本1888年的老歌謠唱本。她說,唱本也可以做得這麼漂亮,有音韻,端莊順服,宛如行雲流水。她去美國時,49歲,語言不通,老師告訴她,從兒童歌謠讀起吧,小BABY的繪本,色彩、韻律,天空般純淨,那是語言的源頭,雪山草甸的初心,她受益很多。最美的東西通常是最簡單的、最靈動的。
友人去英國,特地尋去了查令十字街84号,那是一家有名的古舊書店,因了一部書《查令十字街84号》,流傳了半個多世紀。可惜的是,友人環顧四周,原址已變成了一家麥當勞。查令十字街84号已經消失,但那條舊書街還在,一些氣息尚存。那部書,我曾反複看了很多次,說起來也奇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書,卻有一種濃濃的化不開的情緒,讓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釋懷,也許是那種叫情懷的東西吧。那個在沒有暖氣的房間裡讀書取暖的女人海倫,俏皮地隔空問古舊書店的老紳士弗蘭克:“你究竟在那兒幹什麼呢?我的利亨特在哪裡,我的《牛津詩集》在哪裡?春天到來之際,我想要一本情詩集,可以放入褲兜中帶到中央公園的……”
(王傳生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