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我們要改變 GDP

我們要改變 GDP

時間:2024-11-02 04:40:49

GDP可以改變,進而可以衡量重要事物。

伊桑·馬蘇德

現居倫敦。科學作家,記者,廣播主持。曾是《自然》和《新科學家》雜志的編輯,現在是《雙周研究》與《歐洲研究》的編輯,并且在倫敦的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國際科學政策。

他也為《前景》雜志、《時代》(倫敦)、《衛報》以及法國《世界報》撰寫文章,同時也是BBC的常任主持人。

20世紀30年代,由出身劍橋的經濟學家主導發明了GDP這一經濟核算體系,自此該體系從美國開始輻射歐洲,進而影響了全世界,成了幾乎所有國家衡量國民經濟、制定發展策略的黃金法則,GDP也幾乎成了國家富強的代名詞。但事實上,GDP雖然能反映個人、企業、政府部門的總體消費支出情況,卻無法反映工作滿意度、個人福利等無法直接用錢衡量的一切。甚至,GDP還會掩蓋貧窮與社會動蕩現象,無法衡量失業情況,無法反映不斷加劇的社會不公,以及經濟發展對環境惡化帶來的影響。為此,伴随着GDP的推行,人類發展指數、國民幸福指數等一系列其他指數也相繼問世,意圖取代GDP,但終究無功而返。

GDP理念在提出之初的确是出于好意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過目前無疑已經失去時效。也許人們應該轉換思路——并不應該像有些人提倡的那樣擯棄它。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GDP可以改變,進而可以衡量重要事物。如果人們想要扭轉困擾社會的許多問題,包括日益惡化的不平等現象以及可能出現的環境崩潰,就必須改變GDP。

《GDP簡史:從國家獎牌榜到衆矢之的》一書,揭示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GDP如何演變成為世界上最有效的核算公式;經由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火焰鍛造的6個符号如何幫助歐洲及美國走向繁榮;作為曾經的解藥為什麼如今又存在傷害其所救治過的病人的風險;這種從根本上來說具有缺陷的指标如何創造了全球繁榮的幻象,以及為什麼衆多世界領導人想要忽略這個指數卻最終無能為力。

Q:GDP是衡量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指标,很多人認為它等同于經濟繁榮,可以用它表明國家和國民的現狀。事實顯然并非如此。在您的觀察中,GDP有哪些缺陷和可以改進之處?

A:實際上,很多人诟病GDP忽略甚至低估了和金錢無關的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不包括評價幸福與滿足感的範疇。GDP的缺陷在于相對簡單,但這也是其優點。這樣可以讓非專業人士、政客以及記者容易理解。用一個數反映複雜現實是件庸俗的事,而且環保人士和注重環保的經濟學家們仍然反對基于不斷發展的經濟可以解決持續的環境惡化問題的GDP。

一些學者在做自己的努力。比如人類發展指數,該指數包含以下三部分:平均壽命被作為長壽的标志;成人讀寫能力标志着學習的願望;人均收入代表金錢可以買到的所有事物。

這樣的計算方式比GDP更複雜。在GDP當中,每個變量可以用統一貨币标準來衡量。政府支出、消費支出以及企業投資都可以用美元來表達,然後把數值相加。但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成人讀寫能力要用百分數表示,平均壽命則用年限表達,而人均收入則用金錢衡量。計算方法用0~1的标準衡量三個變量,計算出三大類成分的平均分值後,用1減去這個值。

Q:實際上,改變是個長期的過程,人們需要意識到現實情況從而推動改變。

A:沒錯,首先是數據質量問題。比如環境成本與收益,關于環境服務可以用美元衡量,這一點仍存在争議。海洋、森林并沒有成為買家或賣家,也不會在市場上交易,因此很難準确估價。另外一點是志願活動與家務。

除了數據質量問題之外,想要調整GDP需要發起人士改變方法。盡管環保人士都非常支持在GDP中囊括一系列指标,比如環境、健康與福祉、但應該思考自己在環保政策事實上的影響力非常小。

最後一條教訓是GDP的調整不能忽略強國的利益,特别是美國和中國的利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