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格力“大棋局”初見端倪

格力“大棋局”初見端倪

時間:2024-11-02 01:31:41

本刊記者于昊

“行棋無悔”的董明珠,繼續着她霸氣的風格。在格力電器的股票仍沒有複牌的情況下,董明珠就在人民大會堂宣布,格力收購銀隆,正式開啟多元化戰略。

在2016年7月23日舉辦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自主創新”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手持二代格力手機激情演講15分鐘,格力此前“猶抱琵琶”的“多元化戰略”終于公開落地。

當喧嚣的聲音集中在董明珠再次炮轟小米、格力手機摔不壞、格力造車行不行的時候,《電器》記者注意到,為了迎接互聯網帶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格力近年來苦心經營的“棋局”已經初露端倪。

沒有懸念的多元化

事實上,從2010年格力重組晶弘冰箱開始,格力就已經嘗試性地邁出多元化的步伐。直至格力2016年收購銀隆,格力才正式對外宣布開啟多元化戰略。格力内部,将這一過程分為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展期(2005年之前)。這一階段格力打造品牌知名度,狠抓品質,建立篩選分廠、質量控制部、企業管理部三維一體的質量控制體系。實現“格力空調好品質”的消費概念。

第二階段:突破期(2005〜2012年)。這一階段格力專注研發家用空調和商用空調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和生産的壓縮機達到國際領先。期間發展淩達壓縮機、新元電子、凱邦電機、格力電工等核心配件子公司。

第三階段:轉型升級期(2012〜2016年)。這一階段格力發展包括精密制造、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産線在内的智能裝備業,并進一步将産品品類外延,晶弘冰箱、大松生活電器、格力手機出現在消費市場;包括壓縮機、電機、裝備、模具、電工等在内的工業制品進入外供市場。按照格力内部的說法,2016年,格力邁入精工制造領域。

下一個階段,則是格力打造智能生态圈、格力智能裝備為工業制造提供服務的“使命期”。

通過30年來的發展可以發現,格力的多元化早已醞釀,并獨具特色地在消費品和産業鍊配套兩大領域同時外延布局。在這兩大領域分别由晶弘和淩達承擔着多元化試水的任務。

《電器》雜志此前在多篇報道中早有提及,在整機領域,由格力渠道操盤的晶弘冰箱,雖然前期受限于渠道,但也曆經磨合,提升了格力渠道操盤空調之外家電的能力,并且随着格力與蘇甯、國美相繼恢複合作,2016年晶弘與大松已經開始全面加入大連鎖渠道,整機多元化的銷售模式完成了初步的磨合。

在産業鍊配套及裝備領域,随着淩達壓縮機外供比例的逐步擴大,格力體系的零配件正得到越來越多整機廠家的認同,同時格力也在逐步适應工業品外銷的形态。更關鍵的是,格力自主研發3年的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不僅正在更大規模地用于格力自身的生産線改造,還吸引了中國工業界的高度關注。

布局至此,對于一個擁有上萬研發人員、設有7個研究院(制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52個研究所、近700個實驗室的格力電器來說,不多元化都不行。

況且,對于空調這一主營業務來說,在經曆了30年的高速增長之後,已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态”,指望通過空調這一耐用消費品來為龐大的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動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也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僅憑一類耐用消費品得以萬年長青。

因此,格力的多元化,根本就沒有懸念。

智慧産業大棋局

有懸念的,是格力布局多元化的這盤棋局。

當“網紅”董事長董明珠在公開場合講述格力手機世界第一、格力收購銀隆要進軍電動轎車領域時,《電器》記者認為,格力的多元化,絕不是格力賣電動車、格力賣手機、格力賣機器人這麼簡單。

格力電器方面公開表示,格力将繼續以空調産業為支柱,大力開拓發展新能源、生活電器、工業制品、模具、手機、自動化設備等新興産業,将格力“從單純的家電制造企業向新能源行業及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産業拓寬”,實現多元化穩健發展。

此外,格力收購銀隆新能源背後所蘊含的能量,值得關注。它不僅代表着電動汽車領域的産品、銀隆電動公交車(大巴)的市場空間,更重要的是銀隆所持有的钛酸锂電池技術。這一新能源技術未來在智能住宅、智能出行上的嫁接與延展空間極為巨大,而與格力的産品體系也有可能實現交集。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格力的多元化,打造的是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家居設備、智能控制終端和智能出行工具——這正是目前移動互聯革命所聚焦的“智慧生态圈”。

不過,格力的國企基因和董明珠的“企業觀”,決定了格力不僅要打造消費層面的智慧生态體系,還要建立起具備智能制造能力的自主垂直産業鍊。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四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指南》,明确了目前亟待解決的5類60多種關鍵技術裝備,其中就包括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等。

因此,董明珠慷慨激昂的幾句“兩年内格力造出最好的數控機床!”“格力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背後,是格力在“智能制造”上承擔國家激勵使命,在“智能生活”上打造産業閉環的“大棋局”。

如今,這盤棋局,在董明珠“有意無意”滑落手中格力二代手機的“咣當”聲中,初露端倪。

事實上,當《電器》記者見到凱邦出産的高精度伺服電機、見到淩達出産的新能源大巴空調壓縮機時,就已經發覺,格力布局新能源等跨界領域的舉措早已做了準備。

隻是我們不知道,在強調“開放”的移動互聯時代,格力“自主創新”的這盤大棋,會下成怎樣?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