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一起去華東五市旅遊時,途經無錫,泛舟太湖之際,有幸嘗到久負盛名的“太湖三白”,嘗後便印象深刻,再難忘記。
“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天遠洪濤翻日月,春寒澤國隐魚龍。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範蠡蹤。”太湖浩瀚三萬六千頃,跨江浙兩省,是江南魚米之鄉的母親湖。遼闊的太湖中,蘊藏着豐富的水産,“太湖三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太湖三白”指的是太湖出産的三種“湖鮮”:銀魚、白魚、白蝦。因這三種特産皆為白色,且隻産于太湖,故名“太湖三白”。太湖三白極講究一個“鮮”字,因為它們出水即死,故嘗太湖三白最宜在湖邊的酒肆或太湖上的船上人家。
太湖銀魚有兩寸多長,體型如古代的玉簪。乍一瞧,全身無骨亦無腸,細嫩而透明,就像一塊銀箔堆放在那裡一樣,亮晶晶地閃爍。太湖早在春秋時期就盛産銀魚,“春後銀魚霜下鲈”,便是古人大塊朵頤之後對銀魚的贊美,那時就把銀魚與鲈魚并舉為魚中珍品了。清代康熙年間,銀魚還是朝廷的貢品。銀魚肉質細嫩,無鱗、無骨、無刺、無腸、無鳔、無腥味,可烹制各種佳肴。因此,古往今來,銀魚一直是名聲在外。清楊光輔《淞南樂府》贊之曰:“淞南好,鬥酒餞春殘。玉箸魚鮮和韭煮,金花菜好入粞攤,蠶豆又登盤。”唐代詩聖杜甫更是對銀魚推崇備至:“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入肆銀花亂,傾箱雪片虛。生成猶拾卵,盡其義何如。”不過,江南人吃法最普通的卻還是銀魚幹——将銀魚曬幹,其色、香、味、形經久不變,吃時水發,依然柔若無骨,味道精鮮。
白魚,學名“鲦”,體型扁長,通體細鱗,銀光熠熠,潔白可愛。白魚肉質細嫩而鮮美。《吳郡志》載:“白魚出太湖者勝,民得采之,隋時入貢洛陽。”可見白魚在隋朝時還作為貢品上貢皇庭。白魚有清炖、紅燒、熏烤等多種制法,其中“清蒸白魚”是吳中傳統名菜,其肉色潔白如玉,味道細嫩可口。吃時再蘸以食醋,其味與蟹肉一般無二,可謂鮮美無比。
太湖白蝦又名太湖秀麗長臂蝦,俗稱水晶蝦。清《太湖備考》中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是不可多得的食材。白蝦的吃法,可謂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各具特色,鮮食有鹽水蝦、油爆蝦、炸蝦片、炸蝦仁、炸蝦圓、炸蝦卷,僅蝦仁兒一項,就可以做出蝦仁炒蛋、蝦仁羹湯、石榴蝦仁、碧螺蝦仁等十多種菜肴。白蝦熬湯具有解毒功能,炎夏喝碗蝦湯,五髒舒服,暑氣頓消。
“帆影浮天際,波光碧水濛。霞飛彤色染,浪湧夕陽紅。暑氣随風減,花香入暮濃。乘興溫素酒,留醉與船翁。”太湖的湖色天光、霧岚微漪讓人見之而幽然迷失、樂不思蜀,太湖三白讓人嘗之而口舌生津、心馳神逸。
閱賞欄目繪圖鄒春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