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5号線是一條縱貫于京城東部的南北大動脈,它穿越了昌平、朝陽、東城、豐台。這一路旅遊景點最為豐富的就是東城區,有皇家祭天的天壇,祭地的地壇,祭先師孔子的孔廟,還有走出過兩位皇帝的雍和宮,更是老北京胡同保存完好的地區。5号線的行程既有旅遊景點,又有人文情懷,貫穿着多元的老北京文化,串起了老北京城裡的天(天壇)地(地壇)君(雍和宮)親(老北京胡同)師(孔廟)。
地鐵5号線全長27.6千米,共設23個站點,起始站天通苑北站,首班車時間4:59,末班車時間22:47,宋家莊站首班車時間5:19,末班車時間23:10。全程票價6元。
【雍和宮站】
雍和宮地鐵站與北二環上的雍和宮橋一樣都因緊鄰北京著名的黃教寺院雍和宮而得名。地鐵5号線的雍和宮站是換乘站,在這裡乘客可以換乘2号線地鐵,到達東直門、西直門、北京站、前門等地區。站周邊的文物衆多,為更好地保護文物,地鐵站設計成上下行車輛不在一個平面上,這在北京地鐵站的設計中是唯一的。雍和宮站的立柱全部采用正紅色,護欄全都采用漢白玉雕花制成。雕花護欄在錯層之間一字排開,圖案包括龍、牡丹等中國傳統圖案。站内的巨幅鍍金壁畫上面既有佛教的八寶圖案,又有地鐵隧道的圖形,體現了地鐵站中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1
2
3
4
51綠樹紅牆皇祇室。
2地壇南門。
3地壇廟會祭祖儀式。
4五嶽牌位。
5中醫藥養生文化園。
昔日皇家壇今日健康園——地壇公園
一提到地壇這個名字,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反映可能就是每年春節廟會時那裡熱火朝天的景象。地壇廟會始辦于1985年,是改革開放之後北京最早的廟會之一。其實地址公園真正的身份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景區。它在古代的意義就更為非凡了。中國是農業大國,對土地的祭祀是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祭祀之一。地壇本名方澤壇,此名取自“周以夏至招地于澤中方丘”的祭地禮儀。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代帝王們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場所。“地”在中國文化中為陰,地壇的建造也是依據着中國的陰陽文化。地壇為四方形,分兩層,這“二”與“四”都為陰數。地壇建在京城的北方,也是因為北方為陰位。
明清時,每到夏至這個陽極陰生的節氣帝王都要來地壇對“皇地祇”、“五嶽”、“五鎮”、“四海”、“四渎”及本朝“先帝”的神位進行祭拜。所謂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五鎮(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中鎮霍山、西鎮吳山、北鎮醫巫闾山)、四海(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四渎(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都是中國古代與地理概況和農業生産有關的地理稱謂。每逢國家有大事(如皇上登極、大婚、冊封帝後、大戰獲勝、宮廷壇廟殿宇修繕的開工竣工等),皇帝都會派親王到此代行“祭告”之禮,向“皇地”報告大事。現在每年的地壇廟會,在方澤壇之上都會上演仿古的祭地活動。祭祀所用的神位現都保護在方澤壇對面的皇祇室之中。皇祇室是地壇的文物陣列館,裡面還保存着祭祀用的禮樂器具及與地壇相關的文物。
現在,平時的地壇公園是市民日常健身、休閑的場所。公園裡到處是跳舞、打拳、打球的中老年人,6點鐘剛一開門健身的人群就蜂擁而入,他們把這裡當作每天生活的開始。地壇公園于2010年在公園的東北部還興建了占地2.5公頃的中醫藥養生文化園,園區的建築設計融入了中國傳統的中醫養生文化,以心、肝、脾、肺、腎五髒為主要分區,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陸路為經脈經絡,将全園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形體,讓大家在遊園時同獲健康。
TIPS
開放時間:6:00-21:00(5月1日-10月31日),6:00-20:30(11月1日-4月30日)。
門票:2元(廟會期間10元),皇祇室票價:5元。1
2
3
4
5
6讓時尚在胡同中穿行——五道營胡同
“五道營”這三個字早已成為北京時尚胡同遊的代名詞了,北京的年輕人幾乎都知道五道營,但有誰會知道五道營的發展與地鐵5号線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呢。出了5号線雍和宮站的D口就直接進入了五道營胡同的腹地,如果出了A口也就到達了胡同的北側外圍,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對這裡進行遊覽。
五道營胡同原為明朝時武德衛營所在,到了清朝武德衛營編制被取消,漸漸地人們就把這裡訛稱為五道營了,改革開放之前這裡一直是一條不足6米默默無聞的小胡同。随着北京的發展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有越來越多的國内外青年人想要了解北京的文化,五道營以它東鄰雍和宮、北望方澤壇、南接國子監的文化優勢與它緊挨北二環、毗鄰5号線的地緣優勢,異軍突起,成為北京時尚胡同遊的代表作。
五道營胡同623米長,兩側吃的、住的、玩的、購的各種旅遊元素齊全,在各色店鋪中時尚與傳統混搭,西方與東方結合,形成了别樣的北京胡同文化。7
8
91五道營東口雕塑。
2惠量小院。
3“死飛”自行車店。
4貓宿國際青年公寓。
5沐茗咖啡。
6五道營東口标識。
7雍和門前銅獅。
8雍和門。
9青銅大鼎與四面禦碑亭。
潛龍邸中的梵音——雍和宮
不用說,雍和宮站最為重要的景點當然要數雍和宮了。這座北京現存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每逢佛教的紀念日,從5号線C出口湧出的善男信女,一大早6點多鐘就在雍和宮門口排起了長龍,等待着9點宮門的開啟。對于中國宗教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來說,雍和宮的名字聽上去比較奇怪,因為在我國,一般道教的宗教場所才叫做“宮”,如老子故裡的太清宮、武當上的太和宮、成都的青羊宮等等,而佛教的多稱為“寺”。要說雍和宮的名字,先要考證一下雍和宮的由來。清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賜封自己的第四個兒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為雍親王,并在此興建了親王府。待胤禛繼承大寶之後的第三年(1725年),他把這裡辟為自己的行宮,起名雍和宮。10年後他的遺體也被停放在了這裡。又過了9年,1711年在這裡出生的乾隆皇帝把這裡改為了藏傳佛教寺廟,雍和宮一名延續至今。
進入雍和宮首先要從東牌樓之下經過,此牌樓正面為“十地圓通”四字,意為萬事順意事事通達。背面是“福衍金沙”四字,寓意幸福美滿之生活如金沙江一樣綿長不斷。對面的西牌樓正面為“慈隆寶葉”,背面為“四衢淨辟”,前一句大概意思是佛教是大慈大悲的,佛經是弘揚佛法、普渡衆生的寶典,人隻有苦心修行,才能多多受益。後一句是說佛法是四通八達的,摒除邪惡,創立無污染的清淨世界。東西牌樓的北面就是北牌樓正面和背面文字分别為“寰海尊親”“群生仁壽”,表示了乾隆皇帝對父母的孝心及對臣民們美好的祝願。這二十四個大字都為當年乾隆皇帝親筆所書,以示對此地的尊重。北牌樓下面就是雍和宮的檢票處,為了确保安全,每一位遊客進電子閘機之前,都要開包接受檢查。
過了檢票處,大家可能會以為像進大部分寺廟一樣就是山門。而雍和宮則是一條林蔭大道,兩側茂密的樹林更為這裡增加了一份清淨莊嚴之氣。林蔭道的盡頭就是昭泰門,昭泰門的左側是贈香處,遊客可在此免費領到環保佛香一把。過了昭泰門才算是真正進入到了雍和宮建築群之内。它的北面左右分别是鐘樓與鼓樓,明正德十年(1515年)所鑄造的大鐘,為方便遊人參觀就立在鐘樓之前,鐘身鑄有《楞嚴咒》及《金剛經》等佛家經典。字迹工整蒼勁,曆曆在目,國之罕見。鼓樓的前面則是一口8噸重的大銅鍋,這是過去雍和宮用來熬制臘八粥的。這鍋雖然現在用不上了,但每年臘八來雍和宮喝粥的香客可是越來越多了,天不亮大家就來到雍和宮門口,等候着從這皇家寺廟裡帶走這有福氣的美食。鐘鼓樓的北面是兩座八角碑亭,東西八角碑亭内各有一塊記述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緣起的漢白玉石碑。碑亭的北面就是雍和門了,門口的兩尊銅獅做工精細、形态威猛,堪稱京城衆門獅之中的魁首。雍和門在寺廟規制上也就是天王殿,彌勒佛正當中,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分列左右,背後是身穿金盔金甲的護法韋陀威風凜凜。
穿過雍和門眼前就是一座青銅大鼎,此鼎之體量京城罕見。銅鼎的後面是重檐攢尖頂的四方禦碑亭,亭内禦碑下面沒有馱獸,為正方截面的柱體,四面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镌刻着乾隆所撰寫的《喇嘛說》。轉過碑亭可見銅造須彌山,這座高1.5米的須彌山落于漢白玉石池之上。而在佛教中所說的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構成,有約110千米之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也象征着世界的中心,日月依它而行,三界因它而建,它是至高無上的神山。雍和宮的須彌山造型嚴謹,線條清晰,是佛教藝術中的瑰寶。但這座須彌山如同鐘樓的大鐘一樣也遠早于雍和宮的建成,因為在山之上端一側可看見刻有“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施供”的字樣。須彌山的背後就是雍和宮建築群的中心建築雍和宮了。雍和宮原為雍親王的銀安殿,成為喇嘛廟之後它也就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主殿。雍和宮的位置在寺廟也就是大雄寶殿的位置,殿内供有三世界佛,正中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為過去佛燃燈佛。右為未來佛彌勒佛。兩面山牆前的寶座上端坐着十八羅漢。雍和宮正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兩層的面闊七間的配樓,分别是溫度孫殿(密宗殿)和擦尼特殿(講經殿)。這兩座殿與正殿後東西兩側同樓規格的額椅殿(醫學殿)和甯阿殿(數學殿),統稱為四學殿,是過去喇嘛們研習藏傳佛教文化的地方。
正殿的正後方是永佑殿,過去是雍親王的寝宮,前後門窗均為三交六椀棱花,牆體外有龜背紋綠琉璃檻牆,殿雖不大,但也顯出皇家的氣派。殿内正中蓮花寶座上,是三尊檀木雕制高2.35米的佛像,中間一尊為阿彌陀佛,左為藥師佛,右為獅吼佛。穿永佑殿而過,就可以看見有五個镏金寶塔的法輪殿,法輪殿建築造型獨特,既有中式的歇山頂,頂上又有藏式的寶塔,是漢藏建築藝術融合的典範。這裡是全寺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裡面供有6.1米高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銅造塑像,兩側牆壁是以釋迦牟尼成佛故事為題材的壁畫,佛像的背後是紫檀木雕成的五百羅漢山。五百羅漢山的山體為紫檀木所制,五百個用用金、銀、銅、鐵、錫鑄造的羅漢置身其間,或站或坐,或行或卧、有講演佛法的,有降龍伏虎的,有乘鶴飛升的,神态各異,栩栩如生。五百羅漢山前有一金絲楠木雕成的木盆,據說當年乾隆帝出生後第三天用來沐浴的,俗名“洗三盆”。法輪殿的左右兩側分别是班禅樓和戒台樓,都為兩層的重檐歇山頂建築,相傳是為迎接六世班禅活佛而建。
從法輪殿與班禅樓中間的夾道穿行而過,擡頭望去一線藍天在廟宇檐間流出,古老的風鈴在鬥角搖曳,讓人仿佛穿行于人界與仙界之間。往前觀瞧萬福閣與永康閣之間的天橋淩空而架,好像是從天界飄來。萬福閣分上中下三層高25米,是整個雍和宮的至高點,兩旁将有仙宮樓阙一般的永康閣和延綏閣用天橋相連,三座建築渾然一體氣派恢宏。萬福閣裡的白檀木彌勒佛,全高26米,但我們隻能看見地面上部的18米,另外8米埋于地下,佛像厚約8米,總重約100噸,是用一整塊白檀木雕刻而成,是我國最大的獨體木制雕像。站于大佛之下,人顯得十分渺小,信衆們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萬福閣前左右兩側分别是照佛樓和雅木達嘎樓,其中照佛樓中的金絲楠木佛龛是木雕界中的精品,它用镂空的手法将99條龍雕刻得活靈活現精美絕倫。繞過萬福閣就到了雍和宮的最北端,它由三座連體建築組成,中間為綏成殿,與其他雍和宮中軸線建築一樣,它也是用皇家最高規格的黃琉璃瓦覆蓋屋頂,體現了雍和宮在宗教場所之中的地位。兩層正中懸挂着乾隆手書的“綏成”二字,為成就太平祥和之意,寓意着建造雍和宮的目的。從綏成殿往回走,所有中軸線上建築的後部一一呈現,用全新視角欣賞同樣的建築又是一番景色,絕不會感到乏味。走入雍和宮就是走入了藝術的殿堂,建築藝術、造像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應有盡有,讓人陶醉其間。
1
23
4
5
61法輪殿。
2雍和宮前須彌山。
3萬福閣。
4永佑殿匾額。
5昭泰門旁磚雕。
6轉經筒。12
31大成殿。
2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景區北京孔廟。
3孔子像。
4碑亭古樹相映。
5祭孔禮儀表演。
6觸奸柏。
7大成門。
元明清國家的人才中心——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
出地鐵雍和宮站D口沿雍和宮大街向南200米就可以看見一條寬大的胡同,胡同口樹立着一座牌樓上書“國子監”三個大字,這就是國子監街。國子監街是東城區最著名的曆史名街,也是北京唯一一個有四座牌樓的街道,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就坐落于其中。
進國子監街東口直行不足200米就到了北京孔廟。孔廟又稱文廟,是中國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祭祀場所。孔廟以孔子老家山東曲阜的孔廟最為著名,但創建于元朝的北京孔廟由于它身居京城的優越地理位置而頗受元、明、清三個封建王朝重視。孔廟的大門是先師門,也稱
棂星門,門的右側牆壁上懸挂着國家AAAA景區、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展示了這裡在旅遊與文物界的地位。大門面闊三間,左側一間為售票處,中間右側為入口,左側為出口,進孔廟的箱包需經過安檢機。對于大件行李在大門内的左側設有寄存處。進先師門,兩側宏偉的碑林足以吸引每一位遊客的眼睛,那是北京孔廟與其他地區孔廟最大的區别之一,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禦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着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如果你有時間仔細觀察還可能發現很多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如明代的于謙、張居正、嚴嵩,清代的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碑林的北面就是大成門了,大成門前為孔子雕像,表情親切慈祥。雕像背對着大成門中間的禦路,禦路石上浮雕的海水龍紋圖樣栩栩如生。
穿過大成門就是孔廟的第二進院落,每年9月的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都在這裡舉行,文化節上還舉行祭孔大典,鐘鼓齊鳴,樂舞升平,儀仗威嚴。院落内11座碑亭高大宏偉,如一座座豎立在空中的廟宇,又如一位位站立在金銮殿外的文臣。11通石碑記述着康、雍、乾三朝一次次重大事件。碑的盡頭就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了,這座大成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經過明,清兩代的翻修、擴建,現規模為面闊9間進深5間,上為鋪黃琉璃瓦的重檐庑殿頂,内有金磚鋪地,藻井為團龍頂,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等級建築規格,氣勢堪比紫禁城的太和殿。大成殿坐落于兩層平台之上,參觀者需擡頭仰望拾階而上,從内心生起對孔老夫子的無限敬意。“大成殿”三個金色大字懸挂在檐下,下面為康熙手書的“萬世師表”匾額。大殿正中有“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的木制牌位,左右兩側是“四配(四配即複聖顔回、宗聖曾參、述聖孔伋、亞聖孟轲)十二哲(十二哲即闵損、冉雍、端木賜、仲由、蔔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孫師、朱熹)”的牌位。向上觀瞧,還有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與天地參”、嘉慶的“聖集大成”、道光的“聖協時中”、鹹豐的“德齊帱載”、同治的“聖神天縱”、光緒的“斯文在茲”、宣統的“中和位育”及黎元洪的“道恰大同”等幾塊匾額,都顯示了當時統治階層對國家教育的重視。在大成殿前廣場禦道西側還有兩處具有傳奇色彩的景觀。一處是位于禦制四子贊碑東側的硯水湖,相傳,進京科考的舉子們在孔廟拜谒孔子後,如飲井中“聖水”,便能文思泉湧,筆下生花。以井水研墨,便會濃墨噴香,落筆如神。清乾隆帝特賜名“硯水湖”。另一處是大成殿下的觸奸柏,此樹為元代國子監祭酒許衡所植,據今有700多年。傳說明朝奸相嚴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時,行至樹下,樹枝刮掉了他的烏紗帽,幾年後又長出了一個樹瘤,橫看似一個龍爪抓住了一個人頭。人們便認為柏樹有知,能夠辨别忠奸,因此稱之為“觸奸柏”或“辨奸柏”。大成殿前廣場的西廂房現在還在進行“大哉孔子”展覽,講述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在少數民族文化中和外國文化中所産生的影響。廣場的西側倒座房裡是中國古代官德文化展,向參觀者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官員體制,和官員們愛國敬廉的立身之道。孔廟内還會不定時舉行各種類似的展出,讓遊客增進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從大成殿西側繞到背後有一個雅緻的小院,院内有孔子的半身塑像,牆壁上還有72賢人的畫像與介紹。往裡走還有一層院落那就是崇聖祠了,那裡供奉着孔子的前五代先祖木金父、祈父、防步、伯夏、叔梁纥的牌位。在4至10月期間每天這裡都有古代樂舞和祭孔儀式表演。先是身着古裝的青年男女,伴着詩經的旋律翩翩起舞,讓觀者在和諧的音樂中體會中華文化之美,之後是身着祭祀服裝的衆男青年在主祭司的帶領下對孔子行禮祭拜,有的觀衆也受到他們感染起身一起向孔子行祭拜之禮。15分鐘的表演雖然不長,但是對人心靈的啟迪是深遠的。崇聖祠往西就是乾隆石經(十三經)的展館,此石經為當年的書法大家蔣衡花12年時間抄寫,乾隆命和珅為主劉墉為副監督動工刻石而成。此石經由經碑共計189座,碑身正背兩面全部陰刻正楷,刻錄了儒家的主要經典著作,全部石經共計63萬字左右,堪稱石刻中的萬裡長城,讓觀者震撼。
從石經展室一直往南就可以到達國子監,當然這隻是一個捷徑,遊客一般參觀國子監都是從南面正門進入。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它坐落于孔廟的右側,合于“左廟右學”的古制。國子監的大門為集賢門,有廣集天下之賢能之意。集賢門正對着的就是太學門,太學就是國家最高學府的意思。太學門前廣場和大成殿前廣場一樣經常舉行儒家文化的紀念活動,特别是中學生們的成人禮。成人禮通過成人者加禮、向父母行跪拜大禮、誦讀《孝經》、《大學》等經典名篇,佩戴銘志牌等環節,讓學生在明确自己社會責任的同時,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過了太學門可以看見一座三間四柱頂部有皇家專用的黃琉璃瓦的琉璃牌坊,它正背面均有乾隆皇帝的題詞,正面為“圜橋教澤”,是指聽講學者衆多,背面為“學海節觀”,意為因為聽講學者衆多,要靠水道将學生分隔開。它是全國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也是北京唯一一座不屬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穿過牌坊在綠樹掩映之下可以看到一個正方型重檐攢尖金頂建築,那就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辟雍,它坐落于一個圓形水池之中,有天圓地方之意。辟雍本為西周天子所設立的大學,從東漢之後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它作為國家最高的尊儒、典禮場所,故也稱為“天子之學”。北京國子監的辟雍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此類建築。它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按照古書中記載的周代制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四邊長均為五丈三尺;四面各開一門,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環繞,池周圍有漢白玉雕欄圍護,池上架有石橋,通向辟雍的四個門,構成周代“辟雍泮水”的舊制。殿内為窿彩繪天花頂,設置龍椅、龍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臨雍”講學之用。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挂的九龍鬥匾為乾隆皇帝禦筆所書“辟雍”。殿内正當中為皇帝的寶座,擡頭觀瞧,正北方為乾隆禦筆“雅涵于樂”匾額,南邊為道光禦筆“涵泳聖涯”匾額,東邊為鹹豐禦筆“萬流仰鏡”匾額。辟雍看上去既富麗堂皇,又不失儒雅之風。辟雍左右兩側的33間房,合稱為六堂,分别為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是貢生、監生們的教室,現在作為中國古代科舉教育的展室或旅遊紀念品商店向大家開放。
辟雍的北面就是彜倫堂,元代名為崇文閣,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并改為此名,辟雍興建之前它一直是皇帝講學的地方,辟雍建成之後它就成為了國子監内的藏書處。1949年首都圖書館成立,彜倫堂被改建為閱覽室,六堂成為書庫,随着首都圖書館新館的落成并投入使用,2003首都圖書館遷出。彜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此院落内是敬一亭的所有,它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設有祭酒廂房、司業廂房和七座禦制聖谕碑。此次采訪正遇見幾名身着漢服的小朋友在敬一亭前嬉戲,此情此景讓觀者心生感慨,中華文化後繼有人。
4
5
6
71
21辟雍。
2國子監琉璃牌坊。
1
2
31三·一八慘案發生地紀念碑。
2歐陽予倩故居。
3和敬公主府。
4府學胡同小學正門。
5文天祥祠院内正氣歌。
6文天祥手植棗樹。
7文天祥祠正門。
【張自忠路站】
張自忠路以抗日将領張自忠将軍的名字命名,站内有5塊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的青銅浮雕。它們呈現出戰士們吹起沖鋒号,舉起大刀,端起槍杆,英勇頑強,沖鋒陷陣,誓将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場面。此站在不久的将來還可以換乘3号線地鐵,想必會有更多的乘客欣賞到那讓人熱血沸騰的青銅浮雕。
平安大街上一道精彩的風景——張自忠路
張自忠路是平安大街其中一段,原名鐵獅子胡同,1956年為紀念國民黨愛國将領張自忠将軍而得名。出地鐵張自忠路站A口就行走在了張自忠路的北側,這一側路也是平安大街上文化内涵最豐富的一部分。步行100米就可以看見一座面闊五間的王府大門,馬路的對面為王府的照壁。照壁高大寬闊,與門口兩座霸氣的石獅子遙相呼應,透着王府的威嚴。這裡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這裡最初是九貝子府,即康熙第九子胤禟的府邸,後改為雍正第五子弘晝的和親王府。民國之後是北洋政府的海軍部所在,1924年第二次直系大戰之後改為段祺瑞執政府。院内現在還保留着執政府時期的大部分建築,這組建築的整體樣式取材于英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此類建築是當時世界上比較時髦的建築風格,為反映中國文化的元素,外牆磚雕裝飾圖案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國傳統題材,如“壽”字、“萬”字、卷草等,更顯出了中西合璧的特點。2006年段祺瑞執政府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在段祺瑞執政府大門的西側立有一塊石碑上書“三·一八慘案發生地”。1926年3月18日,為抗議帝國主義的霸權行為,在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下,北京數千群衆前往執政府請願,遭到段祺瑞執政府衛隊的血腥屠殺,釀成"三一八"慘案,當場打死47人,其中有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楊德群等人,打傷200多人,李大钊、陳喬年等也被打傷。魯迅知道慘案情況後極為震怒,他稱1926年3月18日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他當天深夜就寫下了著名散文《無花的薔薇》,後來又寫出了《紀念劉和珍君》《淡淡的血痕中》等流傳至今的戰鬥檄文。《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曾多次被列入中學生教材,發生地也被北京市教委指定為北京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往西就是歐陽予倩故居,門上部是圓拱形的中西合璧式券門,兩邊靠街的窗戶大而且低,有磚砌的突出的窗楣顯得非常雅緻。迎面是一座小樓,有帶柱廊的前門,門上有三角形山花,哥特式尖頂是濃郁的歐式風格。在這座小樓中,曾住過詩人田間、表演藝術家金山、戲劇教育家沙可夫等民國時期的社會名流。樓後就是新中國的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歐陽予倩的故居。歐陽予倩是新中國戲曲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創作話劇21部,戲曲27部,改編作品超過50部。歐陽予倩先生從香港回京,一直到1962年去世這段時間一直居住在這裡。
歐陽予倩故居的西側就是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個女兒,乾隆十二年(1747年)為與蒙古科爾沁部輔國公色布騰巴勒珠爾合親,乾隆皇帝把這裡賜予他們為府邸。北洋政府時期這裡曾改為陸軍部,現存建築格局基本保持完整,可以看出清中期建築風格。
從公主府繼續向西經過中剪子巷就是當年孫中山先生的行轅了。1925年3月12日9時25分他就是在這裡逝世的。這裡起初是明崇祯皇帝妃子田氏的娘家,因門口有兩尊鐵獅子,所以這條街得名鐵獅子胡同,之後清朝辟為王府,民國初年曾是在巴黎和會上舌戰列強的外交家顧維鈞先生的住所。該宅為三進院落,房屋為硬山合瓦清水脊頂,四周繞以回廊,西北部是花園。其室為内外套間,陳設簡樸。在外間西牆上鑲嵌着一塊長方形漢白玉刻石,上刻“中華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二十五分孫中山先生在此壽終”。刻石上方還懸有孫中山遺像。遺像右邊鏡框内為臨終遺囑,左邊鏡框中為《緻蘇聯書》,鄰近牆條案上擺放着《建國方略》、《中山全書》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樣子陳列。一條張自忠路記錄了多少曆史的瞬間!這隻是老北京衆多胡同的縮影,5号線的沿途這樣有故事的街道和胡同還很多。
百年小學祭忠魂——文天祥祠與順天府學
張自忠路往北第一條胡同就是府學胡同,之所以得名府學胡同是因為明代的順天府學就坐落在胡同的西端。走進府學胡同西口,路北的棂星門馬上讓人聯想到離它不遠的北京孔廟國子監博物館。如果說國子監是元、明、清時期的全國最高學府,那這裡就是明清時期北京城的最高學府。棂星門的後面就是大成門,這與孔廟的格局相似,大成門前也有孔子的塑像,塑像之後是大成殿,隻是規格都比孔廟小一些。棂星門東側就是順天府學的正門了,這個大門的規格與比國子監集賢門略小。而現在出入于順天府學的不是北京的舉子,而是府學胡同小學高年級部的學生。光緒二十五年這是就已經改成了順天府高等小學堂,是我國曆史最為悠久的小學之一,後又曾改名為“京師公立第十八小學校”、“北平市市立府學胡同小學”、“北京市三區中心小學”等名稱,現為“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
在順天府學大門的東側有一組與小學分離開的建築,那就是文天祥祠。這裡原來是囚禁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土牢,明洪武九年(1367年)建成文天祥祠。宣德四年(1429年),萬曆八年(1580年),清嘉慶五年(1800年),道光七年(1827年)以至民國均有修葺,現在仍保持明代建築風格。走進文天祥祠的大門,右側牆壁上刻着文天祥著名的《正氣歌》,這是他在此入獄期間所著。左側牆邊為記載這裡曆史的石碑,記述了文天祥祠從建成到現在的重要曆史時刻。院正中立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畫像石碑,畫像上方刻着文天祥的自贊“孔曰成仁,孟雲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表達了他取義成仁的人生氣節。繞過畫像石碑是一個穿心廳,文丞相的半身雕像正在中央,他那剛毅的眼神像指南針一樣向前望着遠處南方宋朝的方向。雕像的三面有木闆包圍,左右的木闆上分别為中、英文介紹了文天祥的生平,中間木闆的背面則記載了他一生的簡要年譜。穿心廳四周的玻璃展櫃内和東西兩側的牆壁上展示着與他有關的曆史資料與文學著作。
過了穿心廳就到了後院,一棵滄桑的棗樹映入眼簾,此樹為當年文天祥所植,樹枝向南長期自然傾斜,現在隻能靠立柱來支撐。為什麼如此嚴重傾斜?相傳此樹得文天祥所感,是他“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寫照。陽光從樹杈間穿過,仿佛是文丞相凝視南方的目光。在樹後就是文天祥祠的主殿了,康熙年間順天府尹錢晉錫所書的“萬古綱常”匾額挂于檐下,殿内是文天祥坐像,他身着宋朝丞相裝,雙手持笏,端然穩坐,神态安祥。大殿屋頂懸挂着古今名人題寫的匾額以贊揚他的忠肝義膽。塑像兩旁為修建與重修碑刻。西側牆上的“教忠坊”三字的石刻匾額格外引人注目,明初為了紀念文天祥的忠君愛國,順天府把文天祥祠所在街道(原柴市街道,現交道口街道)改為教忠坊,這個匾額原鑲嵌在胡同東口的牌坊之上。這裡雖然參觀者不多,但所有的人都抱着同樣的崇敬之情,參觀時無人說笑也無人閑談,大家都被那一顆愛國的心所感染。
TIPS
開放時間:9:00-17:00票價:5元
4
5
6
7
1
2
3
41清真寺大門。
2大殿正中匾額。
3窯殿拱門。
4宣禮樓上精美的無眼獸。
【東四站】
東四的名稱來源于明代永樂年間街口修建的四座牌樓,東四牌樓南北牌樓上書“大街市”,東側牌樓書“履仁”,西側牌樓書“行義”,因地處北京城的東部與西四相對故稱為東四牌樓。5号線東四地鐵站是換乘車站,在此可以去地鐵6号線換乘到達北海、南鑼鼓巷、朝陽門、東大橋等地區。東四站的候車大廳很有特色,中間的地面上通過不同顔色的大理石鋪設了兩盤超大的象棋棋盤,匆匆上下班的人們像棋子一樣穿行在“楚河”“漢界”之間。
鬧市中的元代古寺——東四清真寺
出地鐵5号線東四站D口往北,在十字路口西南角有一座王府式三開間硬山筒瓦頂大門,古樸凝重,門上方有“清真寺”牌匾,廊下牆上鑲着“清真古教”四個字,不留意的人很難發現這裡是一處宗教場所。一般人會以為這裡是個王府或民居,其實這裡是東四清真寺。東四清真寺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56年),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由後軍都督同知陳友獨資重建,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皇帝朱祁钰欽題“清真寺”匾額,自此這裡一直都是曆代政府所重視的宗教場所,“清真寺”一詞也成為了中國人對伊斯蘭教宗教場所的專用名詞。清真寺的大門為民國三年(1914年)改建而成,是古寺裡比較年輕的一部分。進入大門是第一進院落,右側為男、女沐浴室,供穆斯林祈禱前潔淨身體,左側為阿訇辦公室。過了第一進院落是一個小院,院裡上下水設備齊全,此院是用來宰殺向真主獻祭的牛羊的地方。小院的前面就是宣禮樓,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所建的原樓在光緒年間毀于大火,現存樓為2002年政府參照原貌圖紙複建的,就連宣禮樓上的脊獸,用的都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中特有的無眼獸。
從宣禮樓底下穿過,就進入了第三進院落,院内兩株粗大的銀杏樹枝繁葉茂,到了秋天滿地金黃。兩側房屋為會議室和辦公室,由抄手遊廊相連,頗顯大氣。院落正前方為清真寺的大殿,它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角設擎檐柱,灰筒瓦庑殿頂。殿前帶卷棚式抱廈,抱廈面闊三間,進深四檩。殿内屋架露明,遍施旋子彩畫,柱子滿飾貼金纏枝西蕃蓮圖案,這些都是明代的建築風格。殿内十分寬闊,可容納500人同時進行祈禱。大殿的前半部為木結構,後半部為穹窿頂結構的無梁殿。無梁殿面闊三間,外形為歇山式,内部以三座拱門與大殿相通。無梁殿的拱門與殿中橫匾都有金漆描繪的古體《古蘭經》經文,反映了伊斯蘭教崇拜與順從獨一造物主的教意。從喧鬧的大街上走入,置身幽靜的大殿之中,欣賞着殿内一條條精美的古蘭經經文,即便是絲毫不懂阿拉伯語的人也會覺得這是一樣美的享受。
2
11史家胡同博物館院内樹上的鳥籠與紅燈籠呈現出一派老北京胡同的風貌。
2花廳後面的小院别有一番天地。
【燈市口站】
燈市口因明朝時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至十八在此設燈市而得名。燈市口地鐵站最具特色的是站廳層,采用了具有中國古典風格的頂燈。每一組頂燈的外圍牆面均為大方格套着小方格的裝飾,四個方格型燈為一格壓四格的五方格狀,反映了燈市口的曆史文化。
老北京的記憶——史家胡同博物館
出燈市口站C口往北第一條胡同就是史家胡同,從胡同往裡大約200米便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這裡原是民國文人陳西滢、淩叔華家的花園宅院。淩淑華的父親淩福彭為清末新政的力行者,曾做過順天府尹(北京市長)、直隸布政使(河北省長),民國初任參政,可謂政壇上的不倒翁。淩宅是典型的深宅大院,博物館的這兩進院落隻是其後花園的一部分,陳淩二人結婚時淩父把這裡給女兒做了嫁妝。淩福彭既是大員,又是雅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民國前期,這裡常常是知名文人墨客的沙龍,胡适、徐志摩、沈從文、齊白石等等,甚至泰戈爾,都曾出入這座美麗的宅院。
走進博物館,院内大樹上吊着鳥籠,畫眉、鹩哥在籠中盡情地歌唱,一股老北京胡同風情油然而生。正對面是一座兩卷帶小抱廈的花廳,花廳的地磚都是民國時的。這裡展示着史家胡同的前世與今生,精細的微縮模型讓參觀者一目了然,就像在這裡曾經生活過一樣。順着花廳一路往北是對陳西滢、淩叔華的介紹,珍貴的曆史照片把時間定格在民國時期。捋着房屋的走勢時間離我們越來越近。講解員講,這裡曾是幼兒園,已是風燭殘年的淩叔華海外歸來,回到這裡,躺在病房上,聽着幼兒園的孩子們為她唱着英文歌曲,她的心釋然了。照片上老人慈祥的表情、微笑的目光中閃動着欣喜的淚花。講到這裡,這淚花好像從淩叔華那兒到了參觀者的眼中,很多人都已是以手掩面了。大家走到了院子的西屋,那裡是胡同的老物樣展區。老電視、舊自行車、糧本、布票把大家的回憶勾起,是那麼親切,那麼的熟悉。在西屋的中間還有一個神奇的小屋,裡面都是老北京的聲音:郎中手中虎撐的聲音、剃頭匠手中喚頭的聲音、收舊貨的人手中撥浪鼓的聲音交織在胡同中清脆的蟬鳴之中,讓人如身臨其境。小小的博物館,厚厚的北京情,讓老北京人在這裡感動,新北京人在這裡了解曾經的北京。
1
2
3
41老北京的聲音。
2老物件。
3麗晶酒店。
4金寶彙。
金寶齊聚奢華非凡——金寶街
在北京一提起金寶街,大家馬上就會聯想到,高檔的消費、豪華的酒店和名種世界名車的專賣店。金寶街東起東二環,西至東單北大街,因為西接金魚胡同,東望雅寶路而得名金寶街。這條街也真就應了“金寶”二字,彙聚了消費市場中很多最高檔的國際品牌。出地鐵5号線燈市口站C站向南,首先路過的就是麗晶酒店,碩大的停車場有機場巴士直達酒店。酒店整體使用玻璃外牆,既保證了采光,又讓客人們直觀地欣賞到北京城市中心的景色。勵駿酒店則與麗晶酒店隔金寶街向望,酒店的外觀洋溢着濃郁的歐洲風情,精緻典雅的法國庭院式園林與米黃色的外牆渾然一體,盡顯19世紀巴黎風采。古典的格局和雅緻的風貌延伸至每一間精心布置的酒店客房及套房。精細的雕飾,古樸的家具,獨特的吊頂設計,使整個客房層次呈現出優雅的藝術氣息。
從勵駿酒店向東經過與它裝飾風格相同的豪華樓盤勵駿華庭,就到了高檔商品雲集的購物中心金寶彙了。它地下一層為生活品味,國際品牌家居店落戶其中;首層至三層為品牌服裝、名表飾品,彙集世界衆多一線的品牌旗艦店;四層為時尚生活空間,倡導高端品味服務;五至七層為高檔餐飲、國際影院與休閑娛樂,盡享輕松心境。金寶彙不光隻是購物的殿堂,也有着自己的藝術氣息,綏風藝術館是東單王府井地區最大的民營專業藝術館。該藝術館共有4個展廳,兩個貴賓接待廳,主要展示、研究和收藏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是集學術交流、高端藝術品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交流中心。百麗宮影城從設計理念到裝修風格,乃至觀衆廳内觀影效果全部都是影院界的精緻之最。超寬的座椅,1.2米椅間距,每一排座椅的觀看角度都經過了精确調整,為觀衆提供了最佳觀影環境。金寶彙的東側為北京香港馬會會所,它是香港賽馬會于香港之外開設的唯一一家會員制會所,會所為重檐歇山頂兩層仿古建築,外觀融入京城傳統元素,内部從餐飲到客房提供各種頂級服務。北京馬會會所還傳承了馬會惠慈善的理念,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慈善公益活動。
金寶街的品牌,有Gucci、BottegaVeneta、Vertu,金寶街的車,有法拉利、馬莎拉蒂、阿斯頓·馬丁、奔馳、陸虎、捷豹,金寶街的餐廳,那裡有北京宴、大董海參館、麗晶酒店的迪卡博意大利餐廳、勵駿酒店的葡國菜。那裡是北京最頂級的消費,它是一條可以比肩紐約第五大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倫敦新龐德街等的國際水準高端商街。
1
2
31東方君悅酒店。
2東方廣場北京奧迪城。
3協和醫學院舊址。
【東單站】
東單得名于明代正統年間建于路口的木牌樓。東單牌樓額曰“就曰”(西單牌樓額曰“瞻雲”),意思為東邊看日出(西邊望彩雲)。東單是十裡長安街的東起點,5号線東單站正好從長安街下穿過,該站也是5号線上下車人流量最大的站點之一,在東單站乘客還可以換乘地鐵1号線,到達天安門、西單、建國門、國貿等地區。
現代背後的傳統東方廣場與東單三條
東單因它坐擁長安街又緊挨“金街”王府井的有利地理位置,被人們稱之為“銀街”,而在這條銀街上最重要的建築群就是東方廣場了。出地鐵5号線東單站的A口就可以看見這座宏大的建築群,它東起東單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南鄰十裡長安街,北到東單三條,占地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是全亞洲最大的商業建築群之一。在它之下曾有東單頭條、東單二條、東單小二條、西受祿街、南觀場胡同、北觀場胡同、東勝胡同、敦厚裡等近十條大大小小的胡同,建築規模在北京可謂空前。東方廣場長安街一側中段的東方君悅大酒店是凱悅酒店管理集團旗下的五星級豪華酒店之一。酒店曾獲世界100家最佳酒店、中國最佳酒店、北京最佳酒店等榮譽。酒店門前的大型噴泉如朵朵蓮花,提升了酒店的品味,為賓客帶來清涼;825間豪華舒适的客房,所有客房都擁有落地觀景窗、豪華大理石浴室;2847平方米的會議及宴會設施,配備了先進的視聽設備;長安壹号、悅庭等高檔中西餐廳讓賓客盡享美食之樂;大型熱帶雨林式天幕遊泳池向住店客人免費開放。在東方君悅酒店的左右兩側鄰街都是像萬寶龍、蒂芙尼、比利、奧迪、索尼等國際著名品牌的店鋪。東方新天地是東方廣場内以購物為主,并集餐飲、娛樂、休閑等多種配套設施的大型商業街區,商場包括七個主題購物區,各有不同的商品定位,在裝飾風格上也各有特色,适合更多的消費層。東方廣場還包括東方經貿城,它由8座高檔的寫字樓組成,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與衆多名列《财富》500強企業彙聚于此。東方豪庭則是東方廣場的服務性公寓項目,它包括尊萃豪庭與彙賢豪庭,為住戶提供高檔的生活服務。
轉到東方廣場的北面就是東單三條,那裡有衆多的服務性設施,如東單郵政局、王府井消防中隊、東方廣場派出所、東方廣場交通隊等等,為商戶與遊客提供安全與便利。在衆多現代化建築中位于東方廣場北側中間的協和禮堂格外引人注目,這裡原是老協和醫學院的一部分,1925年孫中山先生的葬禮就在此舉行,1946年國、共、美三方在此簽定的停戰協定。這座見證了許多曆史時刻的老建築靜靜地矗立在現代化高樓的懷抱中。禮堂對面就是協會醫科大學,門口一對卧獅。這裡曾為清開國鐵帽子王之一的豫親王多铎的宅院,氣派程度可見一斑;穿過大門洛克菲勒家族建造的老協和醫院,中式綠琉璃瓦大屋頂還完好如新,它也反映了西人對中國宮殿式建築的理解與敬意。宏大的東方廣場後面,隐藏着傳統的中式建築。傳統與現代交織,發展與保護并舉,這可能就是現在北京的主旋律。
1
4
5
2
3
61禦碑亭北側。
2禦碑仿制品。
3花市清真寺大殿。
4清末民初《古蘭經》手抄本。
5花市清真寺建寺碑記。
6大殿匾額後為清雍正彩繪。
7禦碑亭内展品。
8大殿頂部八角亭内景。
9孔雀木上明崇祯年間的彩繪清晰可見。
10花市火神廟正門。
【崇文門站】
崇文門是北京内城城門之一。崇文門外一直是北京南城最繁華的地區之一,明清兩代崇文門稅關稅收最為豐厚。現在崇文門外大街的繁華更是空前,新世界、國瑞城、搜秀都大型商場、寫字樓鱗次栉比,購物者、旅遊者熙熙攘攘。5号線崇文門地鐵站由于正地處崇文門内與崇文門外大街之間,所以成了衆多上班族與消費者的首選。在這座地鐵站乘客還可以換乘地鐵2号線到達前門、宣武門、北京站、朝陽門等地區。
明清彩繪聚一堂——花市清真寺
從地鐵5号線崇文門C口往南花市西大街再向東200米,就可以看見一座黃琉璃瓦屋頂上有八角亭的建築,這就是花市清真寺了。花市清真寺創建于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至今已有600餘年曆史。據傳這兒原是明朝開國元勳常遇春的府邸,之後由他捐贈改作清真寺。
從北側商鋪間的門洞進入清真寺院中,正對面就是雍正禦碑亭,裡面是刻有雍正“上谕”的石碑,石碑高4米,其上的800餘字闡述了當時清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現在碑亭之中的上谕碑為複制品,原物在大殿北側的小院内,經專業文保處理,用玻璃罩子保護了起來。碑亭還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保存着寺裡自清至民國時期的手抄本《古蘭經》,明宣德年間的陶制香爐及一些交流紀念品。碑亭的南、北兩側為阿訇室,東側為水房。碑亭的西側就是大殿。花市清真寺的大殿有1000餘平方米,前面面闊3間,進深有4層殿,前有抱廈,第四殿有八角亭天井一個,是清真寺對外最明顯的标志。雖然花市清真寺的大殿沒有牛街清真寺大殿的元朝建築,也沒有東四清真寺庑殿頂的規格,但花市清真寺大殿有着比它們更為神奇和精彩的地方。大殿的第一層是典型的清光緒彩繪,線條比較簡單,顔色也不很鮮豔。大殿的第二層為明崇祯年間所建,上面的彩繪皆為原裝明代崇祯年間的,彩繪圖案清晰可見,色彩還比較鮮豔,且沒有經過後代描繪,在北京内城實屬罕見。在這層大殿還有一個傳奇色彩的建築構建,那就是大殿的柁木,它是用一種特異的木料所制,此種木料有驅趕鳥雀的作用,故名“孔雀木”。直到現在即便是将大門敞開也沒有一隻鳥雀敢進行殿内。因其珍貴,當初建寺時為避免被皇家征用,在木柁上僞裝鐵箍數道以示此木老朽,現明代的鐵箍尚在,但這老木還堅固如初。第三四層大部分為清乾隆彩繪,隻有窯殿正上方牌匾之後為雍正彩繪。在北京乃至全國兩朝四代彩繪同處一室的可能也隻有花市清真寺了。日落時分宣禮員站在大殿門口唱着悠揚的宣禮詞,穿着白衣頭纏白巾的阿訇們和虔誠的信衆們慢慢步入大殿,跟上他們好像可以回到遙遠的過去。
7
8
9
10求神不如求己——火德真君廟
出地鐵5号線崇文門站C2口往南,第一個紅綠燈左轉就到了西花市大街,街口高大的國瑞城與搜秀大廈讓這條古老的街道顯示出新時代的朝氣。但往裡走不遠路南的一座小廟仿佛又把這條街道拉回到了從前。小廟不大整體建築顯得比街道路面還低,這是因為西花市大街拓寬後加高了路面的原因。穿過小土地廟一樣的山門,一殿一卷勾連搭頂的大殿出現在眼前,殿雖不大但屋頂裝飾相當精美,綠色的琉璃筒瓦鋪頂,正脊正面為六條龍,配葵花、菊花等紋飾,背面為六隻鳳,配有花卉紋飾,正脊正中有黃琉璃金龍,上有火焰造型直指上天,正脊兩端有鸱吻獸,垂脊上有牡丹花紋非常精細,下有脊獸。這就是花市的火德真君廟,俗稱花市火神廟。它建于明隆慶二年(1568年),原是神木廠悟元觀供奉火德真君的下院。明、清兩代及民國期間,每月逢四之日,以廟門為中心,從西花市到羊市口一帶都有廟會。火神廟的後院是清代“水會”的所在地。水會是古代民間自發組織的消防團隊,它也算是北京市最早的消防隊之一了。水會建在火神廟内也應驗了老百姓的一句老話——求神不如求己。火神廟現在已經變成了東城區第二圖書館的借閱處,市民們可以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現在火神廟的對面就是花市消防隊,百姓們再也不必為消防安全向神明們祈禱了。
1
21祈年殿。
2皇乾殿。
【天壇東門站】
天壇東門北鄰紅橋,東接體育館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車站内部以天壇祈年殿的藍頂顔色為主導色,站内圓形天花與地面方形拼花,呼應了天壇建築天方地圓、天人合一的建築思想。
世界遺産背後的秘密——天壇
地鐵5号線天壇東門站是距離世界文化遺産天壇最近的地鐵站,出A2口左轉就到達了天壇公園的東門。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場所。1961年天壇就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與頤和園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産”,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批準為國家AAAAA旅遊景區。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有兩道壇牆,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天壇東門不同于原有的外壇的正門西方的祈谷門,是後人為了方便參觀而增開的。
沿大道進入内壇,首先來到北宰牲亭和北神廚,這裡現在是天壇文物展的展室,它們通過長廊與祈谷壇相連。天壇的長廊又稱七十二連房,象征着七十二地煞。看着長廊上精美的彩繪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祈谷壇的東門。祈谷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之上就是著名的祈年殿,它的形象已經成了北京旅遊的标志,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與之前的北京市旅遊局的LOGO上都有它的出現,在很多外國人看來它也就是中國旅遊的标志。祈年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攢尖頂,上有鎏金寶頂,高大而威嚴。祈年殿内有28根金絲楠木大柱,裡圈的四根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間一圈12根代表12個月,最外一圈12根表示12時辰,中圈與外圈相加為24,寓意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三圈之和為28寓意周天的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頂端的八根銅柱,總共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與長廊的七十二地煞相對應。大殿中間龍鳳藻井巧奪天工;殿内梁枋有龍鳳和玺彩畫,顯示出皇家的氣魄。祈年殿不用大梁和長檩,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且全部用榫卯相連,沒有一根鐵釘,堪稱世界建築藝術中的瑰寶。祈年殿的北面為皇乾殿,它是祈谷壇的“天庫”,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位的殿宇,殿内正中漢白玉石座上供有“皇天上帝”之牌位。祈年殿的南面就是祈年門,這是祈年殿的正門,為藍琉璃瓦庑殿頂建築,殿宇五楹,中三間為門,崇基石欄,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門。祈年門中門供“皇天上帝”專用,因此常年封閉,祭祀時皇帝進出東門,百官進出西門。現在每年春節初一到初五,在祈年門與祈年殿之間的廣場都會進行上下午各一場的祭天樂舞表演,讓遊客親身體會當年皇帝祭天時的場景。
從祈年門前的南磚門再往前就上了丹陛橋。丹陛橋雖說是橋但橋下無水,作用在于連接祈谷壇與圜丘壇,橋上有三條石道,中為神道,東禦道,西王道。現在每年初一到初五,上下午各一場的“祭天儀仗”表演在這裡進入,金瓜、钺斧、朝天镫,掌扇、團扇、香熏爐一應俱全好不氣派。丹陛橋的南端為成貞門,門後就是皇穹宇了。從南面的三座琉璃門進入院内,皇穹宇坐落在中心位置,兩側各有一配殿。皇穹宇的外形與祈年殿相似,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這個院落中最為吸引人的不是院内的建築物,而是院牆。皇穹宇院落圍牆是用山東臨清磚磨磚對縫而成。當人們分别站在東西配殿的後面靠近牆壁輕聲講話,雖然雙方相距很遠,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聽見對方講話的聲音,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壁回音是因為圓形牆壁十分光滑,對音波産生折射作用所造成的,體現出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現在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回音壁已經用欄杆圍起,無法讓大家體驗那聲音反射的神奇現象了。皇穹宇的南面就是圜丘壇,這是皇帝們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圜丘壇為圓形,象征着天,三層壇基,每層四面各九級台階。上層中心一塊圓石為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發出敲擊聲,周圍即起回音,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大,皇帝站在上面宣讀祭文好似可以與上天交談。天心石往外的石闆、台階、欄杆都取九或九的倍數。“九”為中國文化中最大的陽數,象征着天的至高無上。
1
2
31圜丘漢白玉欄杆。
2回音壁正門。
3皇穹宇。
4天壇公園東門。
5從丹陛橋往北看,祈年殿與祈年門渾然一體。
6天壇文物展微信二維碼。
7紅橋商街東口雕塑。
8京城珍珠第一家——紅橋市場。
從圜丘壇與皇穹宇之間的甬道向西穿過三座門就到達了齋宮建築群,那裡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之前進行齋戒的地方。天壇的齋宮布局嚴謹,環境典雅,是中國古代祭祀齋戒建築的代表作。現在這裡也是天壇文物展的展室之一。齋宮往西出了内壇就到了神樂署,是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被譽為明清兩朝最高的禮樂學府。現在這裡開辟為“中和韶樂”展演區,舉辦古代祭祀樂舞展演,同時作為中和韶樂樂器鐘、磬的主要展館。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五分别進行不同主題的雅樂展示音樂會:玉振金聲(初一);雅韻華章(初二);壇樂清音(初三);盛世歡歌(初四);神樂之旅(初五)。天壇公園正逐步将中國的祭天文化全部呈現,讓遊客了解世界文化遺産天壇背後的秘密。
4
5
7
8京城珍珠第一家——紅橋市場
在天壇公園東門的斜對面就是京城中著名的紅橋市場了,紅橋市場在北京人的心中是一個變化與前進的象征。改革開放初期,為了方便百姓生活,紅橋市場應運而生,那時隻是叫紅橋農貿市場,以蔬菜、肉、蛋、魚、蝦等農副産品為主,兼營一些日常家具和小百貨。20世紀90年代後古玩舊貨區和珍珠首飾逐漸成為了市場中重要的一部分,過去的活魚鮮肉也被當時火爆的生猛海鮮所取代。2000年後市場加大品牌意識,把珍珠銷售作為了市場的主導産業,其他行業商戶陸續撤出。
2005年9月第一屆“北京國際珍珠文化節”圓滿舉行,珍珠節開幕式上,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了紅橋市場“京城珍珠第一家”稱号牌匾。
2008年正式打出了“珍珠文化珍珠心,人文奧運人文情”的口号,使市場的國内及國際影響力大增,成為了全世界人心中的京城珍珠第一家。目前世界珍珠年産量
約為1600噸,紅橋市場的年銷量約為200噸,占全世界産量的八分之一。來自近百個國家6000餘人次的遊客,尤其是各國政要和使節都曾在此購物參觀,其中包括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瑞典首相佩爾松、美國前總統卡特和老布什夫婦、美國第一夫人勞拉、前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萊特、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前夫人。現在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紅橋市場又将迎來再一次華麗轉身,近三年市場将所有低端小商戶遷出,全力把這裡打造成為“紅橋珠寶設計師的創業孵化器”、原創珠寶設計和國際珠寶交易的中心。到那時,紅橋市場一定會迎來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