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責的擔當者。解放軍攝影誕生于烽火硝煙中,一代代攝影工作者既是攝影人,更是戰士。“守土有責”不隻是握槍操炮的官兵的誓言,同樣是軍中攝影者的心聲。中國的戰争攝影,是人民軍隊中的攝影者沖破硝煙創造出來的奇迹。戰争攝影鑄就了軍隊攝影者的不屈脊梁和頑強鬥志,同時孕育了軍隊攝影的優秀品格和光榮傳統。而這一切,自然成為一代代攝影者“守土有責”的“命根子”和打天下的“看家本領”。
軍人生來為打仗,但并不是所有軍人都會趕上戰争,即使趕上也不一定都會置身戰場。當人民軍隊跨進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軍隊攝影者也在八面來風中迎接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看不透解放軍攝影的一些人驚呼,軍隊攝影被沖垮了,軍隊攝影者扛不起攝影這杆“槍”了,甚至哀其不幸地送上了一頂“綠色的悲哀”的帽子。而就在此時,一場戰争爆發了。這場戰争考驗着中國軍隊的後來者,也考驗着軍隊攝影者。王建民趕上了這場戰争,而且帶着特殊的武器—相機,走上了戰場,找到了自己的“哨位”。
大多數人并不知道王建民上戰場的前前後後,但當人們在中國美術館看到《當代最可愛的人—王建民軍事攝影展》時,一下子震驚了!透過血與火,王建民全方位地掃描了當代軍人在非常時期特殊崗位上的風貌。一往無前,沖鋒陷陣,頑強堅守,有我無敵。王建民在老山前線25天,拍攝照片2300多張,内容涉及戰場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沒有落入前人的窠臼,也沒有為報道而擺設的痕迹。典型瞬間的把握,人物細膩神态的捕捉,都顯示了學以緻用,勇超前人的膽識與技巧。在“決定性時刻”,王建民用直面戰火的作品,完成了戰場上的答卷。
這次攝影堅守的意義,不僅在于王建民與其他軍中攝影者一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影像史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珍貴鏡頭,用影像的魅力讓更多人了解戰争,認識當代軍人,同時讓整個中國攝影界得以重新審視軍隊攝影。
難得的是,王建民從攝影出發,打破常規地把系統論引進攝影實踐。他在戰地拍攝的2300餘幅照片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們既全方位地觀照戰争與軍人,又成為宏大主題的有機組成部分,環環相扣,前後關聯,彼此印證,産生1+1>2的系統效應。
當在血與火中鑄就的“守土有責”的傳統又在血與火的戰場得到發揚的時候,王建民不僅成為名副其實的“火炬手”,而且從中獲得新的力量,創造出新的業績。他肩負重任,忘我戰鬥,賦予在特殊環境中拍攝的照片以無可比拟的價值和不容忽視的意義。2008年2月18日,武警水電部隊在湖南郴州搶修超高壓輸變電線路。冰凍雨雪災害,緻使西電東送500千伏超高壓線崩潰。王建民攝
2002年4月16日,我國第一支維和女兵醫療隊在沈陽機場啟程,隊員劉峰在機場與一雙女兒擁别。王建民攝現場有我的見證者。解放軍的攝影,除了戰争就是和平。王建民用鏡頭追逐和平時期中國軍隊的步伐同樣沒有停歇。因為他對自己有很清楚的“角色定位”:做最好的見證者—“現場有我”!作為新華通訊社的軍事記者,幾十年中,王建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突發事件現場,出現在重要活動重大事件的關鍵時刻。
攝影具有各種職能和功效,中國攝影界曾一度出現各種“摸石頭”的探索。為了各種目的,有人不斷尋找社會陰暗面并簡單地“曝光”;有人不停地穿街走巷,捕捉各種“片斷”;還有人玩光弄影追求所謂“藝術”,千方百計使用後期,想出“大片兒”拿大獎……
作為軍人的王建民聚焦的是軍隊與官兵;作為新華社記者的王建民搶奪的是時間與現場。記得有人說過,王建民是個“拼命三郎”。我倒以為,他的“拼”,是目标清楚、聚焦準确的自我要求,是與軍隊傳統一脈相承的“攝影精神”。
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為了及時準确地記錄這場特殊的戰鬥,王建民主動請纓,沖上第一線,并堅持每天進病房,與醫護人員、患者零距離接觸。正是這種“零距離”的現場感和“親曆性”,使他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非同尋常。通過他拍自一線的180張照片,我們不僅看到了軍民同心抗擊非典的真情實景,而且真切感受到了照片背後的“溫度”“力度”和毋庸置疑的“史料價值”。
為幫助海内外同胞了解和正确認識中國,王建民策劃并具體實施了《中國周邊大掃描》系列報道。1993—1997年,王建民帶領團隊對我國四萬公裡邊海防線展開掃描式體驗報道,冬天去北方,夏天往南方,最艱苦的季節上高原。《中國周邊大掃描》以100多個專題,1000餘幅彩色照片、30餘萬文字的篇幅對我國邊海防的現狀作了全景式報道,系統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邊疆地區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的局面,全方位宣傳了我國改革開放與和平外交政策的豐碩成果,展示了邊海防軍人戍邊衛國、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2011年王建民又參與策劃并具體實施了《走近中國軍隊》系列報道,向海外介紹了中國軍隊“威武之師”“勝利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形象,被稱為史上最大軍事外宣行動。
王建民的作品能夠被認可,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立足于熟悉的部隊和深愛的官兵。他是忠實的記錄者,也是難得的見證者,甚至是積極的參與者。從唐山大地震的匆忙進入到汶川的抗震救災,從6次大閱兵的特别報道到“神舟”發射的全程跟蹤,他用鏡頭留下了幾十年來的獨特發現,更定格了無數集體記憶。
不忘初心的服務者。攝影說到底還有個為什麼人的問題,工作崗位、任務職責,固然決定一個人的攝影方向,但更重要的是走上攝影道路拿起相機的初心。
王建民出身在河北一個農民家庭,參軍後參加培訓班才第一次接觸攝影。而從這一刻起,這個北方漢子就抱定要做個有用的人,要讓攝影為人民軍隊服務,為廣大官兵服務,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他不可動搖的信念和初心。
從老山回來後,特别是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展覽後,許多單位邀請王建民去作報告。在與當代大學生的接觸中,王建民深為年輕人的意氣風發和激情如火而高興,但也感到青年學生對前線将士的認知程度還很膚淺。在前方作戰的将士們,他們内心最渴望的不是趕快回家,而是能夠得到後方廣大人民的支持,得到全國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所以,王建民每作一場報告,都傾心盡力多傳達一些前線信息。當時他隻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希望同齡人在前線流血犧牲的無私精神能夠喚起更多人的社會責任感,喚起全民族的國防意識,使所有中國人為祖國的強盛和民族的騰飛做出各自的奉獻。1994年6月17日,雲南省軍區掃雷隊官兵牽手列隊,踏步通過掃除地雷的坡地,以此充滿自信的方式向麻栗坡縣楊萬鄉政府和村民交付驗收。楊萬鄉與越南接壤28公裡,十年冷戰中雙方埋下了數萬顆地雷,戰後成了恢複發展的嚴重障礙。王建民攝
1996年7月,65集團軍大功三連野營快餐。王建民攝2008年汶川地震中映秀鎮的建築幾乎全部毀壞,王建民在救災現場巧遇當年在小湯山醫院一起抗擊非典的一名護士,她焦急地告訴王建民,她們的帳篷醫院裡有四名重傷員,都是被埋壓幾天救出來的,可等了十幾個小時直升機還沒來,傷員傷勢正在惡化。王建民立即用銥星電話向有關方面報告了情況,四名重傷員得到了及時救治。在映電賓館的廢墟上,一位中年婦女引起了王建民的注意,經了解得知,她叫龍金玉,從貴州凱裡千裡迢迢來尋找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兒子蔣雨航。這位堅信兒子還活着的母親,憑着兒子一張留念照片背景上“映電賓館”四個字,冒死找到了這個陌生的山鎮。王建民被這位心急如焚的母親感動,他相信母子連心,與救援隊領導溝通此事後,決定讓她進入現場,龍金玉趴在埋壓着兒子的廢墟上,高聲呼叫着兒子的乳名:“二哥,媽媽來了,堅持住!”3個小時後蔣雨航被從6層樓下成功挖出。這就是一名軍隊攝影者的可貴情懷!正因為有如此情懷,他的攝影實踐連同他的作品才會深入人心,并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王建民擔任新華社時政記者采訪全國“兩會”和黨代會期間,有代表提出回去宣傳需要一些照片,王建民總是熱心支持。他拍攝的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戰區發表重要講話的照片,時至今日仍遍布全軍營區影壁。
近50年來,王建民攝影不斷,癡心不改,不是為了名利,隻為了心中那份堅守。退休後,他的家鄉河北任丘辦起了“兵者,國之大事—王建民軍事攝影典藏館”,精選出70幅作品分6個部分長期陳列,對外開放,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課堂。
責任編輯/段琳琳1993年2月,中國第一支藍盔部隊在柬埔寨執行維和任務,一名軍官在坡成東機場附近給孩子們分發食品。王建民攝
2006年3月9日,王建民在人民大會堂采訪十屆全國人大4次會議。馮凱旋攝個人簡介
王建民,新華社高級記者、原軍事攝影采編室主任、中國軍圖總編輯。
1954年1月9日生于河北任丘,1972年應征入伍,1973年6月開始從事軍事新聞攝影工作,1978年10月調任新華社軍事記者。
王建民長期負責中央首長軍事活動和重大突發事件攝影報道,為幾代領導人提供優質的攝影保障,從鄧小平主席觀看華北軍演,到習近平主席首次視察廣州戰區,完成最高首長軍事活動記錄幾百場。連續采訪過5屆全國黨代表大會、20次全國“兩會”,數十次軍委擴大會,上百場重大軍演、聯合軍演以及維和維穩、港澳回歸等重大事件,兩次采訪對越邊境還擊作戰,六次記錄國慶大閱兵、勝利日大閱兵、華北大閱兵、海上大閱兵等全過程,定格中國載人航天12位航天員着陸出艙的第一瞬間。
王建民曾獲中國攝影最高成就獎“金像獎”、範長江新聞獎、中國新聞攝影“金眼獎”、中國航天攝影“飛天獎”、解放軍攝影藝術獎、中攝協“德藝雙馨攝影家”等榮譽,三次榮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