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李思瑾文:四方
先知,NO.23,2015
李正樂LEEJEONGLOK
1971年生于光州,韓國攝影師,作品專注于探尋世界充滿靈性的一面,這也基于攝影師對事物十分敏感的特性。www.leejeonglok
李正樂一直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神秘事物的敏感性,這也促使他在攝影創作上專注于證明世界本源那些看不見的存在。他的作品曾多次來到上海正大現代美術館舉辦個展,并于今年參加了“天水攝影雙年展”。[上圖]先知,NO.127,2015
[右圖]先知,NO.125,2015《先知》曾于2016年6月18日—24日展出于“影像絲綢之路—天水攝影雙年展”李正樂坐在海邊,閉上雙眼。太陽已經完全消失在海平面,浪潮變得緊張,波濤洶湧,拍打海岸的聲音渾厚又尖銳,刺痛耳鼓。他閉上雙眼皺着眉,太陽的餘光還未在緊閉的雙眸中消失。
黃色,是太陽光留在眼睛裡的顔色;白色,是黃色褪去後,太陽光回歸本真的顔色;黑色,是在閉合的眼眸裡,光落幕後的片刻。“大海是藍色的,泛着柔和又沉靜的藍光,礁石被綠植覆蓋,蔓延着寂靜的生命……神奇的精靈閃着金色的光芒,并不耀眼。”忽然,李正樂猛地睜開眼,他在冥想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顔色,于是他立馬動起手來。其實,4×5的大畫幅相機早已架好,鏡頭前蓋着一塊黑色的絨布整裝待發。幾個小時前,能發出蝴蝶形狀光源的裝置就已經搭建好,隻要按下快門,它就能通過閃光燈發出光亮。然而,他卻等到了此刻——太陽下山,天色漸暗。“光不能太亮,不然會破壞完美的自然光。”李正樂說。顔色反複嘗試了幾個,都不太滿意,于是他望着遠方發呆,再次陷入冥思。
“收聽廣播要在混雜的電波中調頻,方能得到流動的音樂,而拍照也是從一片混沌中開始,冥想、祈禱、與自然進行交流與溝通,才會找到靈感。”這是他一直相信并使用的方式。攝影師很神奇,他們按快門的動作隻有一瞬,卻将光永恒地留在底片上。
李正樂的每一個拍攝工作都要持續一整天。他不愛即時即拍的攝影,長時間曝光才能給予他安全感——因為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冥想。他說:“用光進行創作,需要身體、心靈、靈魂與韻律之間進行和諧地互動,身體需要專注地感知能量。這并非是一種即時性的創作。”而對于“心目中的光線”的苛刻追求,使得李正樂帶着他的設備長途跋涉。無論是在大都市上海,還是在土耳其神迹卡帕多西亞,當然更多的取景地是在他的故鄉韓國。“我常常去的地方是濟州島。”李正樂說。正因為這份執着與自己獨特的感受,他借助光創造出了許多無形存在于世界的東西,他稱它們為《Nabi》。
Nabi,希伯來語中是“先知”的意思,在韓語裡意為“蝴蝶”。先知得到神示在人間傳達神意,在神與人之間架起橋梁。蝴蝶閃着光翩然起舞,在無形世界與有形世界之間飛翔,成為李正樂的内心世界與外在世界溝通的橋梁。
先知,NO.128,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