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求娛樂性創作理念得到凸顯
動畫的娛樂性對于滿足受衆的心理需求和大衆文化消費時代的市場需求,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實現動畫作品傳播效果最大化的決定性因素。在我國當代的動畫電影中,娛樂屬性的表達愈發明顯,已經從傳統的附屬功能逐漸成為主導功能。
首先,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之所以能夠吸引受衆,在于其是否能設計出風格獨特、表情生動、性格鮮明的角色形象。當前動畫的角色設計是通過一定的造型手段、動作設計和色彩設定,采用荒誕、誇張的手法創作出現實世界中本不存在的角色形象,折射或複刻現代社會的人性優點或缺憾,從而極大地增強動畫藝術的魅力和感染力,在快樂中陶冶、開啟觀衆的心智。如《十萬個冷笑話》,便是以嶄新的視角對80、90後所熟知的經典形象進行破壞性重構,不僅使創造性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承載了影片吐槽、調侃、冷幽默等娛樂因子,而且引導并激發觀看者在動畫世界中産生審美興趣。在動畫片中,哪吒不再是敢作敢當、伸張正義的神仙,而是一位渾身肌肉卻長着一張純真孩童臉的怪胎;李靖也由象征着父權威嚴的“托塔李天王”颠覆成為了滑稽的吐槽大師;白雪公主和匹諾曹兩個風牛馬不相及的角色在影片中演繹了瓊瑤式的愛情……
其次,戲劇化的情節設計、遊戲化的叙事手法,為動畫電影的娛樂性提供了廣闊的表現空間,是彰顯動畫角色趣味性的有力支撐。當代國産動畫借用遊戲化的創作手法,以豐富的色彩及快節奏的運動,釋放了觀衆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讓他們獲得精神上的輕松和自由。《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兔俠傳奇》等動畫作品便都采用了“暴力遊戲化”這種後現代主義表現手法,以嬉戲或打鬥來消解暴力本來的意義,使之在符合視覺娛樂化宣洩要求的基礎上,達到戲谑性的喜劇效果。《捉妖記》作為一部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喜劇片,同時也是一部以戲劇化、遊戲化情節設計彰顯電影娛樂屬性的代表作品。“胡巴”大鬧廚房的一場戲,同樣也變成了攻擊與反攻擊的遊戲大戰。在面對下油鍋、進煲鍋、經刀剁、上蒸屜等危機時,“胡巴”憑借其無所不能的變形與反擊能力,仿佛身處于遊樂場,可以盡情地嬉鬧、安睡,而廚子則在“胡巴”無意的折騰中被折磨的狼狽不堪。這段大廚與小妖王的遊戲化對峙可謂精彩絕倫,超現實魔幻色彩也為影片的喜劇性與劇情設計增色不少。
二、大衆化的受衆定位日益明确
在大衆文化娛樂消費的時代,當代中國動畫電影正在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擴大動畫作品的受衆面,實現受衆的最大化,使動畫作品不僅僅觀照孩子的世界,也成為成人釋放壓力、實現精神自由的途徑。
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首先,當代國産動畫創作中打破了傳統動畫受衆定位的“傳播習見”,對受衆群體進行重新、完整定位。具體的操作手法就是在不否認動畫的主要觀衆群體是廣大少年兒童并顧及他們審美品位的同時,積極豐富、擴大動畫電影的收視群體,挖掘出适合成年受衆或全家福式觀看的影視動畫作品。這就要求動畫電影的創作題材應該是立體而豐富的,其主題也不應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童話、寓言故事,現實題材同樣也是動畫電影關注的重點,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中潛力巨大。《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将成人的“兒童心理”和兒童的“成人世界”在影片中加以融合并一并呈現。兩位主人公中,崇拜偶像的江流兒,指代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少年觀衆,其天真無畏的性格保持着尚未經磨煉的純淨,也是我國動畫電影中較多出現的人物形象;而本應戰無不勝的齊天大聖卻因被桎梏了法力而淪為了一隻普通的猴子,雖然逃脫了有形的五指山的壓迫,卻仍然被種種無形的屏障所限制,孫悟空内心的苦悶糾結,引發了已經步入社會飽嘗人情冷暖的成年觀衆的情感共鳴。最終使得該片受衆年齡結構組成中,20到25歲的觀衆達到42%,完成了從初始的無人問津到豪取近十億票房的逆襲。現實題材動畫電影《麥兜響當當》也由于展示了普通香港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有着與麥兜相同生活經曆的普通香港人感同身受,獲取了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動畫片獎。
其次,動畫電影講究制作的精緻和内容的創新,這樣才能滿足成人受衆對視聽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一時期的動畫電影要求表現技法細膩、視聽沖擊強大、感染力豐富,讓觀衆在觀影的過程中能夠被迅速吸引。入戲快、入戲深,觀衆才能夠有帶入感,去持續關注劇情的發展,享受動畫電影帶來的視聽經驗。近年來,在技術方面,我國動畫電影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強調技術突破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唯技術論”的偏見,内容的創新還是動畫藝術的生存之道。這要求我國動畫工作者在技術突破的基礎上回到本源,抓住創意這一文化産業的核心要素。沒有創意,即使投入再大、制作再精良,市場收效也可能會微乎其微。動畫片《大魚海棠》經過數年的磨砺,帶領觀衆見證了一段發生在人魚之間的魔幻愛情故事,既做到了在技術上的獨具特色,也在内容的創新上突出重點,成為了一部極具民族特色的動畫作品,收獲了可觀的票房成績。
三、民族化開放姿态不斷彰顯
當代中國動畫電影正在以開放的胸襟審視和琢磨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外來文化的關系,努力梳理堅持走民族化道路對于複興中國動畫藝術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當代中國動畫創作在堅持民族化的同時,把握時代脈搏,立足時代精神風貌,以當代人的心理期許和審美需求反觀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啟示作用,在民族化的動态發展中,實現傳統文化與當代人精神世界的對接。在動畫電影的創作中,繼承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反映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和生活習慣,在創作者對傳統文化的觀照和理解下融入現代化的思維方法,尋找民族動畫電影在現階段可能成功的形式。《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重構破局,借助角色設計的時代突破、故事建構的時尚表達與傳統文化内容的完美結合,表達了現階段中國動畫人對傳統文化和現代動畫電影的理解,也正是這一切皆有可能的創意膽識和開放的建構思路完成了作品傳統與時尚的水乳交融。作品中的傳統藝術并不是觀衆獵奇和戲谑的對象,反而體現了作者立足于現代視域下對皮影、京劇等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和解讀,是對傳統文化的緻敬和弘揚。
其次,當代中國動畫努力嘗試民族化與國際化的融合,試圖滿足國内外不同受衆的審美需求,以世界性的語言達到中國動畫民族原創性和獨特性的傳播效果,通過國際性、大衆性與民族性、獨特性的融合,實現外在親和力與内在吸引力的融合。《麥兜響當當》以中國禅趣式的頓悟诠釋了生活的意義和本質;《馬蘭花》以中華文化“其恕乎”、“和為貴”的理念闡述人與自然的和諧;《大魚海棠》以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演繹西方的“萬物平等”觀念。這些影片,不僅憑借其民族内核和中國式意識形态獲得了國人的文化認同,而且日益以民族國際化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以東方審美情趣和中國意境陶冶世界觀衆。
四、結語
創作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動畫藝術的表現形态。傳統中國動畫創作觀念有其時代的自适性,成就了中國動畫往昔的輝煌。但随着世界動畫工業的發展向着時尚型、娛樂性和商業性的趨勢日益明顯,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導緻國内觀衆審美興趣的轉變,國産動畫電影的創作觀念必然發生改變。中國動畫人在對國外先進的動畫創作觀念的借鑒和傳統中國動畫創作觀念的批判中實現了繼承創新。
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學2016年度校級科研項目(編号:2014syx13)成果
(作者單位:山西師範大學/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