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當代朗讀藝術的電視傳播

當代朗讀藝術的電視傳播

時間:2024-10-30 09:38:15

近年來,以朗讀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文化類電視欄目創造了收視亮點,中央電視台的《朗讀者》、《信中國》以及黑龍江電視台的《見字如面》等為朗讀藝術的電視傳播創造了新景觀。朗讀豐富了電視的節目内容和表現形式,而電視則拓寬了朗讀藝術的發展空間。本文以《朗讀者》《見字如面》《信中國》為主要案例,解析朗讀的内涵,闡述電視對于朗讀藝術當代傳播的重要意義,分析當代朗讀藝術的電視傳播特征。

一、朗讀藝術的内涵

朗讀藝術是“把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的活動”。①它包括但不限于朗誦、吟誦和誦讀,外延較廣,對朗讀的體裁和題材的包容性較強。朗讀是審美的,具有情感性、藝術性、思想性。朗讀強調有聲語言表達的巧妙性。朗讀者賦予文字語言以形象具體、血肉豐滿、意味深長的有聲形式。朗讀者将有聲語言從日常社會交往中剝離,突出了有聲語言獨特的形式感、表意性和藝術性。朗讀内容的思想性決定了朗讀的思想性,朗讀的内容是經過選擇的,對朗讀者和觀衆都具有人格塑造和心靈陶冶的作用。朗讀既是對語言藝術的發展,也是對人的文化屬性的複原和發展,其創造性地表達了當代人的情感和思考,既追求有聲語言形式的聲韻美感,又追求語言作為思維之現實的表意深刻性、表情生動性。

從朗讀的電視傳播現實來看,題材是曆史人文、現實人生、思想情感無所不包;體裁包括古體詩、近體詩、宋詞、元曲、散文、小說、書信等,不一而足。朗讀者既有受過良好朗讀訓練的專業人員,也有未接受過朗讀訓練的人士,在當代,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朗讀者。風格既可以莊重典雅,也可以靈動自在、直陳白描。就傳播形态而言,朗讀既有非電子媒介形态的,又有電子媒介形态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播。

二、朗讀藝術的電視化生存

朗讀的電視傳播是電視以自身的視聽文本生産機制對傳統的朗讀形式的再媒介化、再生産、再傳播。電視豐富的視聽手段和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為朗讀藝術在當代的發展與傳播創造了更為開闊的空間。電視傳播中的朗讀強調可看性。大衆欣賞和大衆參與讓電視成為朗讀當代傳播的有效路徑。

電視至少在兩個層面上提升了朗讀的傳播力。首先,電視将朗讀場景化,擴展了朗讀的表現空間。其次,電視通過廣泛的傳播,擴大了朗讀的文化影響力。通過電視傳播,朗讀藝術從劇場傳播走向電子媒介傳播,從舞台藝術轉而為大衆媒介藝術。朗讀的電視化進一步發揮了朗讀的社會功能、文化功能,讓朗讀成為社會日常文化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實踐。

朗讀是朗讀者與聽衆之間的交流,是一種頗具儀式性的、深邃的人與人交流的形式。一次朗讀經過電視傳播,可以吸引萬千人聆聽,通過引發思考和共鳴讓大衆形成共有的美學經驗和文化體驗,将朗讀者以及觀衆進一步凝聚為文化共同體。借助電視手段,朗讀得到更為立體的表現、更為藝術性的編排和更為廣泛的傳播。電視運用綜合藝術手段為朗讀營造了審美的視聽景象和心理時空,強化了朗讀所引發的共鳴。電視拓展了朗讀的傳播空間,為語言的力量附加了視聽傳播的大衆影響力。

三、朗讀藝術的電視傳播特征

《朗讀者》《見字如面》《信中國》等固定時段連續播出的欄目标志着朗讀藝術的電視化傳播的日益自覺。其中朗讀從曲目化到節目化再到欄目化的過程也是朗讀電視傳播特征不斷彰顯的過程。朗讀的欄目化使得朗讀藝術在電視傳播中更立體地表現了自身的魅力,與當代社會的文化生活、社會思潮以及藝術審美觀念之間變得更為緊密,變得更具主流性、觀賞性、包容性。朗讀藝術經過電視傳播之後表現出新的特點,主要包括内容的主題化、角色的疊加化、手法的場景化、叙述的人物感、情感的真摯性、風格的多樣性。

1.内容的主題化。朗讀類的電視節目在内容安排上有其主題線索。以《朗讀者》第二期為例,節目圍繞着“陪伴”這一主題邀請了五組朗讀嘉賓:鄭淵潔及其父親、楊乃斌及其母親、蔣雯麗、林兆銘、喬榛及其妻子,分别對應了父子間的陪伴關系、母子間的陪伴關系、防治艾滋病義務宣傳員與艾滋病患者間的陪伴關系、野生動物救治中心工作人員與被救治野生動物之間的陪伴關系、夫妻間的陪伴關系。這些嘉賓分享了自身所經曆的陪伴故事,與其所朗讀的内容之間形成了呼應,充實和凝練了節目主題。而在《見字如面》中,既有知名演員現場讀信,還有文化學者許子東、楊雨與主持人一起解讀背後的故事。信與信之間、故事與故事之間在朗讀與分享中彙聚成一期節目的叙述視點和情感焦點,讓整個節目具有内在的線索和機理,提升了朗讀的魅力。

2.角色的疊加化。朗讀者是複合了多重角色的角色叢,包括稿件内容的叙述者角色、稿件的原作者模拟角色及其自身原具有的職業角色等。以《見字如面》第二期為例,在朗讀劉慈欣寫給女兒的信時,王耀慶既是現場的讀信人,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作為作家和父親的劉慈欣形象,同時必然也沒有辦法抹去人們心中的知名影視演員的社會角色印象。朗讀者角色疊加的過程也是聲譽疊加的過程,“把明星身上某些特征或經曆放大,作為價值符号帶入節目流通場域,實現了價值的再現和引領”,②從而也讓朗讀變得更加可感。

3.手法的場景化。電視為朗讀創造了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場景。與主題相呼應的現場布景與服裝造型,與表現手法相得益彰的器樂演奏、伴舞、視頻展示等,以及獨特的電視編排手法所營造的劇場氛圍,都增加了朗讀的藝術表現力和朗讀的時代感。朗讀與多種藝術形式的配合,人物與語言相得益彰,有強烈的形式感。《朗讀者》中主持人董卿走向會客廳與朗讀者對談且随後引導朗讀者走向舞台,《見字如面》中主持人、嘉賓圍桌而談又隔窗觀看小劇場的讀信,《信中國》中電子背景闆的聲光烘托,都創造了獨特的朗讀場景,塑造了各自獨特的儀式感。與戲劇場景不同的是,朗讀場景中克制了過多的戲劇化行動,主要通過朗讀者的語言抒情表意。電視對朗讀場景的創造為朗讀藝術創造了一種電視風格。

4.叙述的人物感。《朗讀者》中朗讀物中真實的人物故事所蘊藏的深厚情感,與朗讀者朗讀時生發出真摯情感融在一起。《見字如面》則讓具有表演才能的演員來演繹信件中的情感。《見字如面》中王耀慶在朗讀李小龍的信件時,對李小龍标志性的擤鼻子的動作的模仿,張國立在朗讀韓愈的信件時呈現的豐富而鮮活的人物化的語氣,都使得信件的感染力、朗讀的表現力得到了提升。叙述者的話語呼應着典型的叙述者形象,為了增加表演的可信度和可看性,朗讀強調對叙述者形象的塑造。當然,朗讀又不同于戲劇表演。朗讀不是故事情節中虛拟人物角色的創造,而是在真實的個人社會身份基礎上對于某種叙述身份的建構和表現。

5.情感的真摯性。朗讀常用的表達技巧有重音、停連、語氣、節奏。巧妙地運用上述手段能夠讓氣、字、聲表現出不同的力度,形成不同的聲音形式,更好地叙事抒情表意。電視朗讀當然也強調有聲語言表達技巧,但拒絕機械化的表演以及空洞的聲音形式,更加看重情感的真摯和舞台表演的整體效果。以《朗讀者》為例,許多朗讀者的現場朗讀之所以動人,并非是因為朗讀者具有高妙的朗讀技巧,而是因為朗讀者本身的人生經曆和精神品質與所朗讀的内容之間有着内在的呼應和共鳴,由他們講這樣一段故事、訴說這樣一段情感更容易觸動人心。朗讀不僅講究形式技巧,更看重對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表達。

6.風格的多樣性。風格是“藝術家的創作在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創作個性和鮮明的藝術特色”③。朗讀風格既有正式典雅的,也有比較靈動自在的。這取決于朗讀表演的主題、目的、場景和朗讀者的個人風格。電視上的朗讀,既有舞台表演意味較為濃厚的戲劇風格,也有近于圍爐夜話而顯得消閑自在的談話格調。從文化風格表現的多樣性看,當前的電視朗讀肯定了朗讀普遍是大衆的、全場域的、标準語的,但也會因為朗讀者的地域文化身份的不同或電視朗讀差異化的傳播訴求而表現出個體的、地域的、口音的特點。

四、結語

朗讀通常被認為是二度創作,過去往往是由文本主導創作鍊條,而電視媒介介入後,朗讀以場景表現為核心的創作鍊條正在形成。電視朗讀可以不以語言形式為中心,更強調朗讀的文化包容性。朗讀的電視傳播并不拒絕在朗讀技巧上還不純熟的朗讀者。朗讀充分運用了語言和副語言,表現了社會文化的儀式感,建構了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經驗。經由電視傳播的朗讀藝術更具社會文化的激勵功能,對于優秀作品的大衆傳播有積極作用。中國走向全球的過程,也是漢語走向全球的過程。漢語的趣和美在朗讀藝術中有充分體現。在全球化的時代,經由電視化的表現,朗讀藝術完全可能具備在不同語境中遷移的能力,承擔起中華文化全球傳播的功能。

本文系2017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立項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社會口語傳播優化策略研究”(項目編号:17NDJC89YB)、2017年度中華女子學院立項重點課題“傳媒藝術理論視域下節目主持藝術的審美特質研究”(項目編号:2017QN-0206)的相關成果

注釋:

①張頌:《朗讀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②孫良:電視節目主持人文化形象的完型塑造—以《朗讀者》與董卿為例,《電視研究》,2018年第1期,第37-39頁。

③彭吉象:《藝術學概論(第4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327頁。

(作者單位:中華女子學院、浙江傳媒學院/責編:王軍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