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西藏旅行記》(TouringInSikkimAndTibet),由一個叫DavidMacdonald的人于1930年寫成,地點是印度噶倫堡的喜馬拉雅人賓館。
文/杜冬
一位住在拉薩的意大利國際旅行家送給我這本小書,他說:——你看,在1930年,人們就開始到西藏旅行了,來西藏絕不是一個新鮮事;——這本書會告訴你,和80年前的西藏旅遊相比,如今有什麼地方不同,又有什麼地方相同。書名叫《錫金西藏旅行記》(TouringInSikkimAndTibet),由一個叫DavidMacdonald的人于1930年寫成,地點是印度噶倫堡的喜馬拉雅人賓館。
那時候的西藏尚未成為香巴拉,對于英國遊客來說,這不過是英屬印度向北的一個神秘高原王國,厭倦了印度的炎熱後,英國人或許想登上這片高原看看,當然,還有不少人更想看看很少有人聽說過的布達拉宮。
這樣的願望,并不容易實現。從英屬印度前往西藏,旅途的終點是江孜,而非拉薩。所謂的西藏遊,不過是從亞東口岸到江孜的一窺,放在今天,隻能算是一日遊。
前往西藏可不容易,1930年代來西藏的遊客,放在今日都是标準的土豪,後面要跟上一大串背夫、廚師、向導。這一點,從該書建議的女士着裝就能看出:騎馬裝、兩雙走路的鞋、一雙拖鞋、一套溫暖的裙子和針織套衫、兩套溫暖的内衣,兩套絲綢或全棉内衣,四雙暖和的襪子,遮陽帽、軟帽、長罩袍、手套,睡衣、圍巾,暖和的大衣,非常溫暖的内衣,粗花格呢衣服。
還沒完,“此外對于夜間腳冷的人,應該帶橡皮暖水袋。”高反同樣讓1930年的遊客們揪心,在沒有便攜氧氣,沒有高壓氧艙也沒有紅景天的情況下,更是可怕。
書裡給的建議隻能是聊勝于無:高山反應很有可能擊倒某些遊客,無論其身體強或弱,但在12000英尺下一般不會發生…感覺是昏昏欲睡,頭疼,沒有食欲,惡心,可以吃一點阿司匹林,然後休息…極端情況下是頭部極痛,情緒壓抑,隻有通過海拔下降才可以緩解。
看了這麼多,你恐怕已經覺得無比疲憊,但書中還貼心地提供了種種旅遊貼士:如何送禮:大英帝國是紳士的國度,送禮是一門藝術。當時的西藏還在噶廈地方政府統治之下,對于宗本(相當于縣長)這些地方官員,“合适的禮物是一聽餅幹、一盒香皂、一瓶香水,這些禮物還都必須附送一條白色的禮儀性絲巾,名叫哈達。”
風俗習慣:旅行者們不要以為藏族人向他們吐舌頭是不禮貌,這隻是社會底層的人對你表達尊敬和禮貌的舉動而已。”
今天已經很少能看到吐舌頭的風俗了,所有人見面都是标準或者不标準的“紮西德勒”,西藏的孩子們也早就學會了“Hello”。
就這麼一路走到了江孜,“江孜的城堡是一個西藏式的要塞,聳立于危崖之上,城市則位于其腳下……江孜是西藏第三大城市,有将近七千人口,包括宏大的白居寺……西藏式城堡宗山(1904年入侵西藏的英軍在此倒下了不少),白居寺。還有城市自身。”
到此為止,來到西藏的傳奇旅行似乎該結束了,但是,等等——無所不在的攝影師哪去了,或者,你認為1930年的人不攝影?
錯,書中當然有攝影指南:“本書作者發現,使用标準萊卡相機,在通常的明亮陽光下,曝光速度1/125秒,光圈8-9,标準景深,會有出色的相片。”
英國旅行者們強忍高反,裹緊粗花格呢大衣,用1/125秒曝光速度和8-9光圈拍攝“西藏式城堡”,并引以為探險者和時尚;就在不遠處,西藏的貴族們則在江孜的莊園裡,沉湎于大量的英國、印度出品的化妝品、浴鹽、威士忌、罐頭、餅幹,斟滿高腳玻璃杯的法國紅酒,穿着意大利毛料制作的西裝和藏裝悠然地打着象牙麻将。而在莊園外,讓英國旅行者們印象很深的還有乞丐——“乞丐在山區村哪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