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所藏當年藏文古卷中,有吐蕃“大事紀年”殘本.."/>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曆經興亡多少事

曆經興亡多少事

時間:2024-10-29 07:44:57


    敦煌所藏當年藏文古卷中,有吐蕃“大事紀年”殘本,恰好記錄了松贊幹布去世之後,至赤松德贊當政的百餘年間(公元649年至763年):金戈鐵馬,向外擴張,版圖達至最大化,吐蕃如日中天。然而,開創曆史演繹宏大叙事的同時,權力中心的拉薩卻不時有暗潮湧動——與光榮與夢想相伴同行的,是明争與暗鬥,忠誠與背叛,陰謀與愛情,舉凡中外前殿後宮上演過的劇目情節,可說是一樣都沒少。若舉上層鬥争典型一例,要數噶爾家族的命運遭際。噶爾·東贊,即出現在《步辇圖》上的和親使臣祿東贊,官居相位“大論”,一生效力王室,晚年攻破吐谷渾,坐鎮于此并終老于此。他的五個兒子繼承父業,出将入相,功高蓋主。王室深感威脅,遂以“謀反”罪名查抄滅門,一衆兄弟或被殺或自殺或逃亡。逃亡者投奔了武則天,從此為大唐建功立業……這類故事來自史實,終成傳奇。

正當如日中天,拐點就将出現,從尚武到崇佛,跨度極大的轉型軌迹集于一個人生。

率領吐蕃步往巅峰的一代強雄赤松德贊(741—約799年),在位40多年,不僅以武功著稱,文治方面的建樹,以其對佛教的扶持弘揚,被後世尊為吐蕃三大“法王”之一。相傳這位贊普親自主持過兩場大辯論:一為苯教與佛教之辯,實為新舊勢力博弈較量,苯教敗北,退出政壇之外,殺牲血祭習俗随之禁絕;桑耶寺于公元775年開建,成為西藏佛法從此倡興的标志。二為佛教内部的頓、漸之辯,史稱“吐蕃僧诤”,實為唐蕃關系折射,漢地和尚必然失利,怏怏離藏——拉薩小昭寺是百餘年間漢僧常駐地,就此冷落。在後世被故事化了的記載中,和尚們留下一隻鞋子,顯見菩提達摩當年“隻履西歸”的翻版,未知是講故事的人還是故事裡的人所為。

近年有熱心人從敦煌遺書中整理出一部《大乘二十二問》,系赤松德贊學佛過程若幹年裡,向遠在敦煌的昙曠大師求教請益,高僧為之釋疑解惑、一一作答之彙總。此際敦煌已為蕃占區,每每由信使數千裡飛騎往返,足見學佛之用心。赤松德贊晚年,索性脫下戰袍,讓出王位,隐居在桑耶寺背後的山洞裡潛修。影響到其後多位贊普,均為虔誠佛徒,息戰言和方才真正有了可能。

史上第一個繁榮期結束前,拉薩見證了兩起重大事件:公元823年唐蕃會盟;距此20多年後末代贊普達瑪烏東贊在大昭寺前遇刺身亡。

繼續見證着吐蕃的解體,分據格局的形成,同時開啟的還有自身的落寞時期——文章寫到這裡,忽覺視角改變,不是我們在遠觀拉薩,而是前身後世的拉薩一直在目送過往的風景和人群:曲貢人,森波人,吐蕃人。然後是達瑪身後,王妃各擁其子,于雅魯藏布江南北對峙,統一局面不存;接下來的是公元869年平民起義爆發,終結了一個時代,權與利重新分配,各地豪強自立。

拉薩作為吐蕃都城存在了兩個多世紀,伴随着王朝興衰而榮枯。這期間發生過太多重大事件,影響、改變了西藏地區、青藏高原,乃至中古時期整個中國的曆史進程。

拉薩自此沉寂數百年,約從9世紀下半葉至14世紀——元代有薩迦政權在後藏地方,明代有帕竹政權在山南乃東,中心他移。

邊緣化、地方性,以及雖沉寂而未荒廢,是這一時期拉薩的主要特點。首先因了大、小昭寺的存在,當藏傳佛教後弘期發端,香火漸熾;當仲敦巴從阿裡迎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在拉薩地區創建了噶當派,為後來居上的格魯派深植了根基。守護拉薩的地方勢力也是有的,元代被封為萬戶長的蔡巴家族,為後人所感念的首要功德,是關于拉薩河治理的:疏浚河道、加固河堤,這項工程自古城初建起,就一直列在市政建設日程之首。今人既未見洪泛也少有人提及,是因堤壩經由現代工程技術加固,已達洪水百年一遇标準。

蔡巴家族世居拉薩東郊蔡貢塘,後弘期建有貢塘寺等兩座寺廟。拉薩重新振興前後,出現了兩位人物很著名,其事迹可佐證拉薩文化傳統之深厚。一是蔡巴·貢噶多吉(1309—1364年),15歲接任萬戶長,但在從政方面并不成功:由于在新舊政權交替之際跟錯了人站錯了隊,與新興的帕竹政權為敵,其結果是完敗,以緻喪失了屬地。家族衰落後索性受戒出家,專研學問。史學專著除《花史》《紅史》及續補《史冊·賢者意樂》等等之外,還為《蔡巴甘珠爾》撰寫了目錄及釋義的《白史》。《蔡巴甘珠爾》是貢噶多吉特邀布頓大師對勘審訂的,布頓大師擁有極高佛學造詣,所以這部《大藏經》成為藏傳佛教經典的标準範本。

另一位是大慈法王釋迦也失(1354—1435年),從追随宗喀巴大師,代師兩赴京城,先後從永樂帝和宣德帝那裡,受封為“西天佛子大國師”“大慈法王”,到帶回永樂朱砂版《大藏經》,興建色拉寺,全都是因緣際會。他還是把新興格魯派教法傳播到内地的第一人。

拉薩再度繁榮,多半憑依了一個人,宗喀巴(1357—1419年)。這位少小出家的青海人,先拜各教派高僧為師,遊學西藏各地許多年後,以其學識和德行,尤以宗教改革家的身份聲名遠播,開宗立派為“格魯”,意為“善規”。因為是在重學問的噶當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亦稱“新噶當派”;又因僧衆頭戴黃帽而被俗稱“黃教”。在帕竹政權和拉薩地方勢力支持下,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薩首創了萬人大法會,為其後一年一度正月祈願法會之始。此後不用很久,該派相繼興建甘丹、色拉、哲蚌三大寺和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派生出達賴和班禅兩個轉世活佛系統。

拉薩成為名副其實的藏傳佛教聖地,作為宗教文化中心率先複興;距離政教合一的權力中心,還有兩三百年的路程要走。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