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數據來了,管理怎麼辦?

大數據來了,管理怎麼辦?

時間:2024-10-29 05:23:50

與其說大數據是一種工具,不如說是一種思維的革新。在管理上,也不僅僅是流程再造。那麼,大數據需要怎樣的管理變革?三一重工有哪些痛徹心扉的實踐?

采訪/本刊記者楊筱卿朱冬文/楊筱卿

管理轉型篇

創新轉型,思維先行。從學院派教授到衆多世界級制造業企業家們,都有一個普遍的共識,即數字化轉型是智能制造實現的必由途徑。

大數據主導的智能制造,對管理轉型的考驗也是一次破舊立新。與其說将大數據作為一種工具,不如說運用大數據是一種管理思維的革新和改變。

理念轉變:數字化管理是一個趨勢

“你相不相信智能制造或者大數據時代,數字化管理會是一個趨勢?”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反問《中外管理》記者。他堅信,作為管理層,首先要有這一理念上的認識。

不得不說,制造業的運營管理體系經曆了幾代的成長變遷,從泰羅的科學管理、福特的流水線生産到豐田的精益制造和GE的六西格瑪,現在基于大數據的管理是在此基礎上的新一代管理理念和技術。

當傳統管理套路已不适用智能制造,對于轉型,賀東東的理解是:首先體現在戰略層次,三一不僅将數據作為公司的一個戰略資産,還将數據能力作為戰略的核心能力。因為企業更需要的是知識的傳承。未來智能制造的本身首先就是物理世界的數字化,隻有數字化以後,才能充分利用ICT、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去優化和進行智能化工業的運營。

“我們不能隻是從狹義的‘造東西’的角度去理解大數據的應用,我們所有的制造企業都要在這個大數據、物聯網的時代重新思考我們的戰略定位,以及如何變革我們的制造生态。”賀東東說。

廣義來說,制造其實就是服務,就是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從這一點出發,如何滿足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的高度個性化需求、并以全制造生态最可靠和高效的方式實現,對制造業生态提出了非常多的挑戰。比如:産品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如何高效,跨企業的制造協同如何實現,社會化的研發衆籌如何變得可行,制造業的共享經濟模式如何創新等。

但于企業而言,一切轉變都要直指痛點,什麼都做等于沒做。

用賀東東的話說:“你得知道你的具體收益或者具體的目标在哪裡,聚焦的痛點在哪裡或者主要的價值增值在哪裡,要有選擇,絕對不可能全面去展開,而是要聚焦在某一個重點。”

抓重點:一切變革,人才是首要因素

數據化管理嬗變,理念革新,最終要看如何落地。對于三一自上而下的轉型突圍,賀東東介紹說,第一步是盡可能将所有的物質變成數字。這個數字化的工作,是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基礎,隻有形成物理世界的數字化鏡像,才有大數據管理的一個基礎。因此在物料、産品、制造過程、運營流程中,盡可能基于數字進行儲存、分析、優化。第二步是培養數據分析的平台和能力。第三步才是基于數據挖掘那些實際價值的應用。

但很顯然,若直接按部就班地實現這三個步驟,需要巨大的資源支撐,甚至有可能超出企業所能承受的範圍。

化解這一難題,三一重工的做法是用價值“倒推”的方式來進行決策。首先判斷、分析明确哪些應用方向是最有價值的,當确定優先級的方向之後,才開始在一個有限資源的前提下進行數字化,企業也會優先投放資源在這個方面。“實踐告訴我,對于企業來講,管理最關鍵的地方應該是決策,是取舍,選擇一個方向,投入資源做數字化,從而搭建起大數據的平台。”賀東東深有感觸地說。

同時他也坦露了企業的難處,單一企業的數據仍是有限的,如果不打破企業的邊界,是很難做到真正有效的大數據應用的。而政府擁有整個社會最大的大數據資源,也是唯一有能力構建企業之間數據交換标準和規則的機構。如果政府在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就能加快全社會大數據能力的提升,這對企業實現全面的數據化管理也是加了更有利的砝碼。

“然而一切的轉型變革,管理層要明白,其實人才是第一位的關鍵因素。”賀東東不忘補充說,從實踐來看,目前具備工程專業知識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奇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工業大數據的發展。

“我們迫切需要教育機構能夠盡快開展大數據人才的培養,我們企業也願意為此提供實踐和就業的平台,加快人才的培養進程。”賀東東對《中外管理》說道。

轉型像扒層皮、抽根筋,但依然要轉!

自上而下的管理轉型,難度大不大?“幾乎是扒層皮,抽根筋。”作為三一子公司執行層,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王俊這樣回答。

就連賀東東也說,一個大型的傳統企業,在企業内部針對每一個部門,進行管理上的革新,管理的體制要不一樣,評價也不一樣,績效管理肯定也不一樣。

除了人才之外,流程信息化也要變。數據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要從整體去看問題,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要抛開孤島視角,将自己放在整個産業鍊上,三一内部最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完全端到端的,從客戶到客戶”,以這個邏輯去推動業務流程的轉變,“當初那種傳統職能部門從一個部門到一個部門去推,那是有問題的。”賀東東說。

其實一旦開始執行了,管理轉型也就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了。王俊說,三一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起流程化的組織,打破部門牆。在最新的頂層流程設計中,業務通過流程的視角分成了很多流程的模塊,比如有營銷與服務流程,有研發流程,有制造與商務流程,三大核心流程構成主營業務流程。此外還有支撐流程,比如财務流程,人力資源流程,這些都是支撐最核心業務的流程。而這些流程與流程之間是有關聯性的,按照從一級流程到二級流程,一直到最後的活動流程,逐級實現管理目标。

這樣一來,其實每一個具體的動作,都已經規範了一件事情由什麼樣的角色來做,這個角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通過什麼樣的工具完成什麼樣的項目,這件事情的标準在哪裡,将這些事情都細化成可以執行的點,然後自下而上看,每一個活動變成了一個個流程,流程又支撐每一塊業務,這樣大家就很清楚地知道是在什麼時間點發起的流程,後面應該由誰去處理,用什麼樣的标準去完成……

這一切,讓溝通更高效,更有區隔性。對于供應鍊的管理,在三一重工的做法中“借力打力”比較有看頭。簡單說,就是借助第三方力量。據王俊透露,如今三一從戰略規劃初始就會有意識和類似華為、IBM、SAP這樣的企業做頂層規劃,通過項目來打通這種“端到端的流程”。

“比如做客戶關系管理,就去打通我們從營銷客戶的意向到接單,以及接單後的生産、産品交付到市場的服務,這兩段都是通過CIM(智能采集系統)去達成端到端服務。中間這一段,就是現在我們做的産銷協同項目,是打通中間,即從接到訂單到将訂單可以交付給客戶,要全部打通,現在以這兩個核心的項目來支撐流程和業務的變革。”王俊舉例說道。

三一重工從2002年、2003年開始,進行管理轉型,流程再造,打數據根基一直堅持至今,實踐證明,這場數據化的管理變革不僅是高層面臨的改革,更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必須全方位推行,毫不含糊!

管理層要明白一切的轉型變革人才是第一位的關鍵因素

責任編輯:朱麗

攝影劉奔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