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馬雲稱電子商務将被淘汰,“五新”主宰未來,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但若将這一段話中的“新”字删除就都不“新”了,制造就是制造,零售就是零售,金融就是金融,技術變革日新月異也就無所謂新舊。其實,經濟之“新”最關鍵的是新資源,劃時代的創新幾乎都可追溯到對新資源的開發利用。
舊經濟是“霾”
以基礎資源定義經濟生态,新經濟和舊經濟就有了客觀邊界。在馬車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倫敦城的馬糞堆積如山。之後有了汽車,石化資源得以開發利用,而不可再生的石化資源卻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殘留物——“霾”。倫敦城剛剛走出馬糞的圍城,就戴上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霧都”之冠。由此推演,基于石化資源的經濟生态可定義為“舊經濟”,而舊經濟就是“霾”!
“霾”的流動就像蚊蟲追蹤燈火與人的體表溫差一樣,城市因人口集聚而産生的空間溫差不斷誘發“霾”的集聚,城市化因此成為工業化的“垃圾箱”。但就在霧霾之災升級過程中,以人的“思想+服務”為資源基礎的第三産業迅速崛起,起到了漸進性資源轉換的作用。國民經濟通常在第三産業占比超過60%的階段,“霾”的消散和第二産業占比的下降幾乎同步發生。
新經濟是“雲”
再談談“新”經濟的基礎資源。
石化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的稀缺性必然導緻石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單位成本上升。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來臨之時,大數據成為新資源的代表。數據資源是可再生的,幾乎是沒有污染的,更重要的是,數據資源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其本身的稀缺性,而取決于人的使用,這就要談到互聯網經濟的基本價值定律之一: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Law)。
梅特卡夫定律說明:網絡的價值是終端使用者使用頻次的平方。換句話說,網絡系統及其存儲數據的使用者越多,該系統中每台電腦所創造的價值就越高。這是一個全新的資源體系,在這一經濟生态中,數據和網絡的價值取決于人——使用者。“雲存儲”,與芯片和光纖并列為三大數據技術之一。由此推演,基于數據資源的經濟生态可定義為“新經濟”,而新經濟是“雲”!
舊經濟是“霾”,新經濟是“雲”,新舊之間的經濟生态差異在于基礎資源的屬性不同:一個是有限性資源,不可再生;一個是無限性資源,可以再生。面對資源的有限性,人們會想起一句中國成語“物以稀為貴”;面對數據資源的無限性,人們應該理解的是,天以人為尊。所以我認為,馬雲所講的“五新”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制造-零售-金融-技術-能源,這五種經濟活動的本質永遠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經濟生态的基礎資源一旦發生變化,生态圈内的所有業态亦将随之調整。在大數據時代,伴随着數據化和智能化的推進,所有行業都将面臨挑戰。“阿爾法狗”已橫掃圍棋界,機器人可以作曲寫書,所有這些颠覆都在“雲”端完成,這就是新經濟颠覆舊經濟的資源基礎,背後則是全球性的資源轉換,方興未艾。
特約編輯:馬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