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未來5年我們該關注誰?

未來5年我們該關注誰?

時間:2024-10-29 04:04:28

現在還有誰在乎你是不是500強?

如今你的天價估值還有誰當回事?

一切都在複歸應有的本來邏輯。但這些複歸,并非複古,而是螺旋提升。誠如海爾CEO張瑞敏今年時常提及的“套圈”。

過去四個5年,我們在為誰心跳?

在20年前的上世紀末,以一場在上海舉辦的《财富》論壇為标志,在GE韋爾奇為反對官僚主義而手舞足蹈之餘,讓我們舉國上下見識了“規模”的巨大誘惑。進軍500強,成了當時不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的共同目标。目标不劍指全球500強,好意思出來混嗎?盡管,那時也有聲音認為基于營業收入的所謂“500強”應叫“500大”,但瞬間銷聲匿迹。因為,那時國人眼中的“大”,就等于“強”;不“大”,也無以“強”。于是,“航母”先于遼甯艦15年成為了時尚熱詞,而“集團”在消失15年後重新進入視野。事實上,現在時常受到争議的超大型國企,都是在那一段迅速膨脹的。而管理界,則激烈争論着專業化與多元化的得與失。

5年後,人們發現不對勁兒。特别是在安然事件後。企業僅僅有規模還遠遠不夠,規模常常是緻命的幻覺。如果同時登上規模榜和虧損榜乃至醜聞榜,反而更寒碜。事實上那幾年陸續黯淡乃至轟然倒下的知名公司,從柯達、諾基亞到索尼、夏普,無一不是全球500強榜單上的常客。如果登上某一光榮榜,别說成長,如果連死都避免不了,這不亞于臨刑示衆。于是500強之夢逐漸被人們冷落,誰誰登上500強也不再引人轟動,而“大企業病”開始廣受重視。管理界和企業界,圍繞多元化和産融結合的讨論也不再山響,更多的聲音可歸納為:“先做強,再做大”。而實踐層面,海爾“把公司做小”的管理變革,和格力“把公司做專”的經營定力,逐漸成為代表。

又5年,随着中國企業自身在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環境下不斷成長,他們紛紛有了自己的10年、15年,甚至走到了20年。歲月不饒人,成績雖喜人,但真有些幹不動了。于是“長治久安”成為了新的企業課題。因為不管大還是強,都是要附着在生的基礎上。那一段,如何“做久”便成了衆多市場化企業創始人的隐隐心病:創富之後,拿什麼傳承?“百年”開始覆蓋在了“五百”之上,成為中國企業發展宣言中的主角。那一段,南方的茅理翔與北方的孫大午,分别殊途同歸地潛心推演着自己的企業傳承寶典。我在那一段,寫出了一篇自己也印象深刻的《反基因傳承》。

但可惜,這些進化都随着2008年金融海嘯的從天而降,又特别是最近5年互聯網思維的強力沖擊,而戛然而止。自然界,本就存在着很多突變。如果說,我們的環境變得空前惡化,我們的對手變得陌生野蠻,我們的未來不可捉摸,進而我們的生死就在朝夕之間,傳承問題便不再是頭等大事。頭等大事,是當下如何“活下去”。而新興企業在大資本與新技術雙輪助推下,大有紅小鬼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之勢。于是,“颠覆”之下,不論傳統企業還是網絡新貴,其現有的“窩”和窩裡的“蛋”,都變得異常脆弱。茫然與焦慮之下,“轉型”、“變革”、“跨界”成為了企業界和管理界的口頭禅。這一階段,如果誰敢不談轉型、不論估值,也就别出來混了。即便優秀如萬科,面對雷軍提出降價一半的“挑釁”,也惶惶然底氣不再;而手握剛打敗微博的微信,馬化騰依然惶恐失眠。這是一段沒有哪家企業有安全感的歲月。

5年後的今天,世道又變了。雷軍不再有心情談論人家萬科的房價,打劫出身的周鴻祎也開始反思硬件免費,馬雲則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四處補缺并購上,并開始重新尊重線下實體價值。而更多曾被天價估值的互聯網公司,則如蘇甯孫為民所言,“死得連屍首都沒剩下”。人們重新複歸常識,發現并追逐以研發為根基、以聚焦為戰略、以狼性為基因的華為,同時我們一擡頭,也才發現日本的稻盛和夫以他走過的80年精彩人生,正在昭示着那些似乎不變的樸素真理。

新5年,我們将為他們鼓掌!

不變的,還有另外一群始終在“海平面”以下的細分行業領先企業。

德國學者赫爾曼·西蒙将他們稱作“隐形冠軍”。因為他們的大量存在,德國經濟不僅沒有被金融風暴摧垮,反而顯得愈加強大。在“大”、“強”、“久”之後,他們更多的是“小”而“美”!他們沒有多大營收規模,但他們擁有恐怖的市場份額;他們不曾在大衆如雷貫耳,但他們卻能在行業内一言九鼎;他們目前尚未擁有喬布斯,但他們卻用專利支撐着時尚。更關鍵的是,他們不僅在德國,也在我們中國!隻不過,他們隐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用他們最專業的方式,保障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是的,他們中很多可能隻有幾個億的年營收,但已然默默耕耘了20年,拿下了中國乃至世界細分市場壟斷性的份額與影響力,成為無可替代的那一個。你能想象嗎,一根小小的吸管,義烏的雙童公司可以做到全球第一,同時成為當地最賺錢的企業之一!與之并行的,卻并不是低廉的價格,而是持久的專注心,和傲人的利潤率。

隻不過,在外界視角裡,他們被視而不見;但在我們看來,他們完全可以更加自信,登堂入室!他們在過去的20年,已經在行業内證明了自己無出其右的獨特實力。而未來5年,未來10年,他們可以更自信地綻放自己内斂的光彩,也可以更自信地随着成長的需要而做出屬于自己的改變。

如果5年果真是一個結點,那麼未來5年裡,我們《中外管理》願意為中國更多小而美的“隐形冠軍”企業獲得國人更多的認知與贊賞,獲得國際更多的市場與頂峰,而竭盡全力。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為此而自豪。因為我們深知,時間才能衡量價值。而“隐形冠軍”們所能創造的“美”,将綿延在未來N個5年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