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快遞将死?未來何以制勝?

快遞将死?未來何以制勝?

時間:2024-10-29 02:56:29

未來5-8年,全世界的物流行業将面臨每天10億個包裹的挑戰。如何實現更為高效的配送?

快遞的未來是比誰“更快”嗎?

不止如此。未來的快遞業,更多的是融入供應鍊的倉配一體化方式,讓貨物離消費者更近,在減少搬運次數的同時提升庫存周轉率,提升客戶體驗,減少企業的運營費用。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這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因此,未來的快遞業,可以是銷售平台,可以是金融服務機構,可以是倉配管理中心,可以是一切基于用戶需求延伸服務的産業。

“未來人海戰術肯定将行不通;現在的巨頭,如果你不轉變和提升,難保以後還是巨頭;未來的消費者,要效率、要性價比,更要環保。”在近期結束的“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悉數到場的物流快遞大佬們,一同展望得出了這些看法。

趨勢一:行業正在發生裂變

作為物流産業的“最後一公裡”終端,随着行業競争加劇,快遞到了戰略升級的時候了。

順豐的戰略布局,或許是快遞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通常,在普通消費者的認知中,順豐隻是一個快遞公司,但事實上,它早已開始轉型升級。

“有這樣一個現象,‘順豐包郵’這四個字在淘寶裡面具有明顯的引流功能。”資深業内從業者張一(應受訪者要求,化名)對《中外管理》說,“而這也正是順豐這麼多年想為客戶做的事情,幫助客戶導流,幫助客戶多賣貨。”

因此,我們看到似乎比較失敗的順豐線下體驗店——“嘿客”,其實旨在為客戶擴大市場和銷量,而順豐對客戶做的這些增值服務,都在圍繞客戶的需求。

“順豐若要單純地隻作第三方物流快遞服務供應商,那麼未來也沒有太多的前途。一個連接商家或者客戶和消費者之間的商品傳遞的過程,其自身的拓展能力相當有限。而客戶最終的目标需求,最核心的經營目标就是要銷售。”張一分析道,“所以京東自己的物流也是有排他性的,物流、銷售都非常強,既能幫商家賣貨,還能送貨。事實上,順豐在兩年前提出了“倉網”概念,要将物流業颠覆成“天下無倉”。也就是讓一個個原來固定不動的倉庫在互聯網上随意地流動、組合、重疊地動起來,這是産業鍊融合創新的物流快遞模式。“順豐是在打造物流生态圈,依托倉網,關注商家經營、零售供應鍊需求、買家的購買體驗,以大數據驅動信息化,形成智能化的物流。”張一說。

順豐同時與金蝶、百盛等聯手,讓客戶可以在系統中選擇使用順豐的倉、布局順豐的倉,順豐因此為客戶做增值服務。“開放”不僅是信息平台的增值,也體現在供應鍊平台、幹線平台、倉儲平台的開放,形成“雲倉儲”。

在順豐官網上,其對于業務介紹的描述為“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業……”可見順豐所做的,并非單純的快遞業務。

因此,無論是順豐投資200億元在湖北建機場,還是買飛機,做金融服務,做商業,看似多元化,但事實上它做的是一件事,就是基于客戶需求的服務升級,為客戶打造一個生态圈。而順豐在發展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信息流、資金流,這是順豐布局供應鍊金融的前提。

除此之外,順豐的倉配物流事業部,服務的對象是電商企業。順豐向他們提供幾十萬到上千萬不等的倉儲融資,方便他們向上遊進行采購。一般來說,電商企業的貨物要存放于順豐的倉庫,順豐可以通過系統動态查看商家的庫存并計算貨物價值,從而靈活調整貸款額度,最後的配送環節也是通過順豐完成。

如今,大型電商平台(如京東、亞馬遜、1号店、蘇甯等)都在自建物流,而且都推出了面向企業的金融業務。京東甚至将物流開放給第三方使用,而通達系紛紛都投入了菜鳥的懷抱。可見,快遞業正在平台化、社會化、協同化。

趨勢二:黑科技加速物流智能化

快遞僅僅是通過人力實現最後一公裡的配送嗎?不一定。像快遞櫃、無人快遞車正在應用和普及,那麼未來還需要衆多快遞小哥,穿梭于社區、寫字樓嗎?

未來70%的快遞員将下崗!

“未來每三年的變革都會超乎大家的想象,機器人、無人機和無人車會讓很多快遞員工失業。”馬雲近來公開表示,“解決員工未來更好的就業機會,将是最重要的。新技術會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

以“雙11”為例,2016年相比2013年,每1億件包裹的簽收時間減少近3倍,已經從9天減少到3.5天。沒有科技的提升,能實現如此提速嗎?

所以,當亞馬遜倉庫視頻曝光後,很快就刷爆了朋友圈,忙碌的機器人、“高大上”的智能手臂,還有超神奇的無人機送貨到家。其實,不必豔羨國外,作為快遞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物流業,也已進入數據化、智能化時代。中國物流用了十年,完成國外近百年的産業積累過程。

有哪些黑科技會在快遞行業發揮作用呢?盤點如下:

技術之一:智能機器人加盟。各大物流公司推出的智能機器人,可謂五花八門:短途配送機器人、分揀複合型機器人、客服機器人等。比如蘇甯建設的“亞洲最大智慧物流基地”,從入庫、補貨、揀選、分撥到出庫全部實現智能化管理。

技術之二:數據科技。利用大量的數據進行整合,将運籌學運用到極緻。比如:順豐每天物流運送是兩班飛機,而其他物流是一班;第一班飛機提前發送,保證到達機場後能夠迅速滿足省内運輸的當天到達;第二班飛機滿足機場周邊城市的當天到達,省内達到次日上午到達。

技術之三:AR+物流。除了機器人,當下最火熱的AR和VR技術也被應用到物流行業中。隻要戴上VR眼鏡,打開操作系統,就可接到源源不斷的訂單,工作人員還可直觀看到商品的質量、體積等各種信息,進行快速分類。系統會指導工作人員按照最優路線行走,迅速找到貨架上的商品,并進行合作掃描等操作。之後,AR眼鏡還能幫助工作人員迅速地完成質量檢測、包裝等工作。在所有動作完成後,直接點擊出庫,貨物在倉庫的流程就搞定了,工作人員全程不需動腦,像玩遊戲一樣便可完成全部工作。

技術之四:全能定位物流科技。順豐采用的是更具有科學管理的定位系統,将科學的管理機制融入到每一個環節,保證每一個快件的快捷到達,能當天到的就必須到;完善的快遞員績效管理機制,将為客戶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技術之五:微型智能無人機的投送。比如順豐快遞員,可以操控一台無人機為你服務,直接将所需的路程變成直線運輸,迅速将快件送到目标位置,一步解決山村物流輸送的難題!

技術之六:将物流的時效融入到生産領域。順豐的生鮮配送無疑是這一人文科技的最偉大的實現,從初期包裝到後續的運送,全程模塊化運作,解決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利因素,一步到位,實現完美的時效結合。

趨勢三:快遞網絡将變身“雲組織”

2013年5月,菜鳥網絡成立。說是通過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種模式,在全國範圍内形成一套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同時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台,為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公司、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供應鍊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服務,支持物流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發展和升級。

有人認為,這種運作模式将颠覆傳統物流模式。最終促使建立社會化資源高效協同機制,提升中國社會化物流服務品質。菜鳥,俨然具有雲組織的思維模式。圖東方IC這種創新生态圈體系之下,需要用什麼樣的模式進行内部管理和員工激勵呢?

舉例來說,海爾日日順物流的内部管理模式——創客機制是不錯的借鑒方式,最重要的是其充分調動了人的自驅動能力。日日順物流開放地吸引全球快遞業“創客”及相關創新資源進入,讓創客、企業、投資機構、供應鍊等資源自由對接,為平台内部員工以及外部創業者提供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

如今,“互聯網+快遞”後,快遞業變成了互聯網時代的組織模式。而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的多樣化與個性化,推動着用戶與企業的關系發生改變:第一個改變就是去除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距離,雙方由單向流通轉向雙向互動;第二個改變是去中心化,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中心,沒有中心,沒有領導,科層制被颠覆為網狀組織;第三個改變是分布式管理,全球的資源,企業都可以利用,讓世界成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部。

而像日日順這樣的雲組織物流企業,是如何管理和激活一線物流服務人員的?

日日順的做法是用戶付薪機制。用戶付薪驅動創客在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的同時,實現分享。具體來看,“車小微”作為日日順快線平台的承接主體,一輛車就是一個創客小微公司,每個車主就是小微公司的老闆。日日順物流的9萬“車小微”就是采用“用戶付薪”,驅動物流人員與用戶之間的鍊接。車小微将貨物送到用戶家,并且為用戶現場安裝,直接交互,最後的評價環節都是由用戶直接決定的。服務結束後,用戶可以對車小微進行評分,用戶評價直接決定車小微的獲單能力。所以在日日順,一線的物流服務人員的薪酬不是企業說了算,而是用戶說了算。

因此,在快遞業轉型升級,甚至可能有70%的快遞員面臨失業時,如何在新技術的驅動下,讓人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有能力去做有價值的事,是企業必須思考的課題。

責任編輯:朱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