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同質化競争正在形成

新同質化競争正在形成

時間:2024-10-28 10:39:55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百貨零售業将由銷售型向服務型轉變,百貨店的邊界将越來越寬泛,定義将越來越模糊,百貨店會變得越來越不像百貨店。

青島百盛購物中心金獅廣場在未來,新奇、時尚、愉悅、超值等體驗将成為百貨店的主要元素,各種跨界,各種混搭,各種組合創新,各種搭配颠覆,各種網絡元素、移動科技、電商概念等等,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百貨店内,百貨店的社交和娛樂色彩将越來越濃厚。

王府井後知後覺

根據計劃,未來五年,王府井集團将有15至20個單體面積不少于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投入運營。體量大的門店向綜合百貨類購物中心轉型,而體量小的百貨店向主題百貨、區域百貨轉型。

另外,奧特萊斯也是王府井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王府井集團今年3月關閉了其位于重慶的解放碑王府井百貨,經過數月調整,這家百貨店正式轉型為品牌折扣店,并更名為“王府井奧萊”。2016年王府井将在西安、昆明、銀川開出3個奧萊業态門店。此外,在海口、長春、鄭州、沈陽二期、北京二期等地的奧萊正處于拿地階段。

王府井的此次轉型可謂後知後覺,錯失先機。西單的大悅城,早在2007年就在王府井的眼皮底下,成功發展成商業綜合體。此後,中糧集團又複制出上海大悅城、成都大悅城、沈陽大悅城、朝陽大悅城、天津大悅城、煙台大悅城。

華潤的萬象城等的發展也與之類似。這些并非以零售為主業的企業搶盡了先機。而深耕商業這麼多年的王府井在購物中心業态上缺乏建樹。如今,大力發展購物中心業态,王府井已經落後同行很多年。

百盛有了成功案例

百貨業最基本的轉型方式也是購物中心化,最重要的表現便是縮減零售業态,适當地增加餐飲、娛樂、兒童、休閑、體育等聚人氣的業态。

業績連續滑坡的百盛早已開始轉型。2012年起,百盛通過“觸電”、發展餐飲業務、進軍時尚生活廣場市場等方式轉變經營策略,但從近幾年的财報來看,似乎未找到破局之策。

百盛優客城市廣場的轉型讓百盛有了成功的希望,百盛優客完全颠覆了傳統的百貨概念,轉而做城市奧萊。雖然經營面積僅為4.5萬平方米,但是其試營業當日銷售額就沖破了1600萬。

百盛與多家知名餐飲品牌擁有者簽訂獨家特許經營協議。去年,百盛與馬來西亞餐飲品牌AUM簽訂四份獨家特許經營協議,在中國推出一系列的餐飲品牌,簽約的品牌包括法日休閑餐廳Franco、美國餐廳JohnnyRockets、咖啡廳TheLibraryCoffeeBar及三明治餐廳Quiznos。

百盛今年4月底在青島新開的購物中心金獅廣場,獨家引進了國際知名品牌TOUS,還創立了ZIEZAC、Serena等自有品牌。其差異化品牌占總進駐品牌數的70.5%,而其中零售類品牌占比僅為38%,餐飲及娛樂體驗類品牌占比高達50%。

百盛的轉型願景,是從傳統的百貨商轉型為時尚生活概念零售商。不僅是零售概念的轉變,而是綜合線上線下全渠道業務、購物中心、彙聚時尚生活元素的百貨店等的全盤革新,迎合市場的不同需求。

現在意義上的商品,已經不僅僅是指物理意義上的商品,精神層面、文化層面的東西都在百貨業的經營範圍之内。除了提供更豐富的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外,百貨業還要在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方面做出改變。

年輕一代漸成消費主力,他們更追求品質、品牌和品位,因而推動了購物中心等業态的興起。

調查顯示,目前,超過85.5%的受訪百貨企業已經在店裡增加了體驗式消費元素。百貨業零售業态的逐步縮減是大勢所趨。

新一輪無序競争正在形成

消費者注重社交和體驗的新常态,已經使購物中心成為百貨企業轉型最容易想到的方向,而購物中心本身其實也已陷入過度供應和過度競争的同質化發展狀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CBRE的《2015中國購物中心發展報告》:目前全國在建項目323個,總建面3200萬平米。而2014年,全國大型購物中心累計已開業總面積約3500萬平米。

也就是說,全國購物中心面積未來一兩年将翻倍。然而,興建購物中心熱潮仍在升溫。調查發現,有七成的受訪百貨企業已經涉足百貨以外的零售業态。其中,涉足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及便利店業态的百貨企業比例分别為75.0%、57.5%和25.0%。在還沒有涉足其他零售業态的受訪企業中,有52.8%有計劃涉足其他零售業态,這當中以購物中心及便利店業态最受關注,分别有42.9%及28.6%的百貨企業計劃涉足這兩種業态。

目前奧特萊斯發展态勢迅猛,已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延伸,成為國内零售業态中産業集中度最高的業态。

百聯集團、RDM集團、首創钜大、LVMH集團與華平基金入股的砂之船、友阿集團、華聯集團等都在奧萊領域躍躍欲試。大型集團中仍以重資産自建模式居多。

但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奧萊能存活下來的僅1/10左右。一方面建在市區的奧萊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傳統百貨紛紛盯上它,形成新的同質化。預計奧萊業态在井噴後的3~5年内将迅速飽和。

一般國際一線品牌開8~10家正價店才能配一個奧萊店。當正價店開始收縮時,奧萊店拓展勢必也将受到影響。

可以預見,新一輪的商業設施過剩,同質化無序競争的局面正在形成。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