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軍民融合呼喚科技創新

軍民融合呼喚科技創新

時間:2024-10-28 11:18:27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努力搶占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強化開放共享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充分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

推動軍民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擎驅動作用,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促進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不過目前,科技創新仍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顯著短闆,軍民科技二元分割的“兩張皮”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因此,軍民融合深化亟須軍地多方強化開放共享觀念,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

軍民融合深化發展靠科技創新

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重要趨勢,各主要國家在綜合國力競争中,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大力推進軍民融合或軍民一體化,謀求民用部門與軍事部門、國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兼容發展,“一筆投入、多項産出”,以實現軍事能力整體躍升和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雙赢。美國85%的現代軍事核心技術同時也是民用關鍵技術,而80%以上生産軍用品的企業同時也在生産民用品。

特别是,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革命、軍事革命加速推進,為軍民融合打開了廣闊發展空間,同時,為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提供了重大機遇,軍民融合也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的重要支撐。

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政委盧周來指出,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在重大科技創新上加大戰略投入,力求在激烈的國際戰略競争和軍事競争中掌握先機、赢得主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網絡信息、生物交叉、微納材料等前沿科技領域,主要國家都已打破軍民分隔的壁壘,加大軍民協同攻關,搶占先機。

今年1月11日,旨在以開放式、非傳統途徑聚合全社會創意和創新,推動創新性、颠覆性技術集成與實施的創新樞紐——AFWERX在美國軍方主導下正式于内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投入運行。AFWERX的成立,讓全世界再一次為美國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靈活性所側目。

黨和政府把軍民融合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是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重大成果,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必由之路。

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将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使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兼容發展,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築牢發展和安全兩大基石。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我國軍民融合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近年以來,軍民融合發展取得一個又一個驕人實績——

神舟飛船和“蛟龍号”載人深潛器,使中國人實現上能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鼈的夢想;北鬥導航和風雲衛星,讓我們擁有了太空中的“千裡眼”和“精算師”;C919首飛,實現了國産大型客機“零的突破”;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整體精密鑄造技術、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核心技術帶給我們無限遐想……

2018年,太空、網絡空間、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軍民融合産業布局力度将空前加大。以航天為例,航天科技集團将實施以長征五号發射、嫦娥四号探月和北鬥衛星組網為代表的35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次數創曆史新高。

随着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國家戰略競争力、社會生産力、軍隊戰鬥力的耦合關聯越來越緊,國防經濟和社會經濟、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融合度必将越來越深。

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的提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改革強國與改革強軍的戰略交彙點,特别是科技領域軍民融合,更是實現創新驅動與實現科技興軍的戰略交彙點!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是核心戰鬥力,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第一動力和根本途徑。軍事科學院的首長就曾撰文分析指出:科技創新是驅動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引擎;科技創新是支撐軍民融合發展的核心要素。

推動軍民融合發展,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擎驅動作用,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促進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務必積極适應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及轉化的新趨勢、新特點,率先在科技領域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科學構建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務必積極适應科技創新分布式、網絡化和武器裝備智能化、隐身化、無人化等新特征新趨勢,努力打破“民參軍”“軍轉民”壁壘,不斷凝聚創新要素、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技術,以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裝備制造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中國航空工業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副總師羊毅指出,要想實現深度的軍民融合,科技體系要先融合,因為科技體系是一切發展的動力。然而目前,我國國防科技體系與國家科技體系還是兩條線。

這就要求相關各方注重充分發揮科技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引領性作用,把握與其他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支撐性、關聯性和互動性,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強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協同配合,把科技融合落實到軍民融合的方方面面,牽引帶動全面深度融合。軍民融合創新遭遇的挑戰

我國目前在軍民融合創新方面,還處在融合的初級階段,科技創新仍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顯著短闆,軍民科技二元分割的“兩張皮”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中共中國科協黨組曾撰文分析指出,導緻這種落後現狀的原因綜合複雜,諸如:開放協同不足、創新鍊條過短,以及規劃銜接不夠,等等。

目前,科研機構之間相對封閉,追求小而全的“孤島現象”較突出,承擔主要軍事任務的幾大國有科工集團,往往各成體系。多數大學科研機構,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機構特别是民營科技企業在承接軍用技術方面作用發揮不夠。不少民營科技企業具備國際一流的研發創新能力,但在“參軍”方面往往隻能提供非關鍵技術及産品的配套,沒有發揮優勢功能。

世界軍民融合的先進水平是從規劃制定、基礎研究到産業化全創新鍊條的軍民融合,而我國目前主要是在裝備研制為主的國防科技工業這一下遊的結合,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等創新的上遊和高端融合較少,尤其在決策支撐系統、戰法、信息和指揮系統等方面技術支撐系統的軍民融合創新薄弱。

由于相關問題,軍民科技規劃部門間尚未形成一體化決策、研發、采購機制。一些民口研發的軍民兩用技術得不到軍方的采用,有的被推诿拖延喪失了技術的先進性優勢;有些軍事科技項目研究過程和民用相關項目結合不夠,研發團隊與相關民用項目團隊結合不緊等;有的研發項目重複立項,造成低水平浪費。

在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創新。要以擴大開放、打破封閉為突破口,不斷優化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體系,推動融合體系重塑和重點領域統籌。今年全國“兩會”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強化開放共享觀念,堅決打破封閉壟斷,加強科技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挖掘全社會科技創新潛力。

軍地雙方都要從國家安全與發展大局出發,樹立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一盤棋思想,以開放的胸襟、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實現軍地資源共建共用共享。國防科技創新要順應軍事科學創新發展的内在規律,準确把握未來信息化戰争走勢,将“理技融合”的理念貫徹到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的全鍊條,把理論與技術、定性與定量、核心概念開發與作戰實驗論證有機融合起來。

“勇于改革創新,促進軍民科技資源共享共用,堅持‘理技融合’,創新科技軍民融合發展模式。”對于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模式,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建言。

在促進軍民科技資源共享共用方面,要形成戰略資源集聚支撐戰略能力提升的“握指成拳”效應。應堅持應融則融、能融盡融,通過改革創新,對接整合、搭建制式統一、軍地兼容、橫向聯系、縱向貫通的軍地資源共享平台、管理平台、服務平台等。推動軍民重大基礎設施、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研設施的軍民共用,完善共享共用的制度機制和政策法規。加快拆壁壘、破堅冰、去門檻,促進信息、技術、人才、資本、設施、服務等要素軍地雙向流動、滲透兼容,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一份投入、多份産出。

理論牽引技術、技術拓展實踐、實踐升華理論。要通過“理技融合”,大幅提升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的綜合效應。軍事科研機構要積極探索軍事科研理技融合、軍民融合的新路子,創新中國特色軍事科研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模式,當好助推軍民深度融合的主力軍,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軍事科研機構,形成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何雷提出,應健全軍民融合創新的各層級研究開發體系。以各類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為平台,形成“主導性創新基地+網絡”的軍民融合研發和産業化體系,建立起靈活高效的軍民協同創新機制。擴大和提升國防重點實驗室的規模和水平,使之成為軍事科技創新為主導、軍民融合創新的骨幹基地。選擇相關科研機構,引導支持其增加軍民融合創新的比重,以任務承接等方式鼓勵支持其從事軍民融合創新工作。支持民營科技企業建立軍民融合創新基地,支持建立軍民融合的創新創業平台,并在國家重點人才計劃中擴大軍民融合創新高端人才的比例。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