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發布,不少“分級大戶”也面臨産品結構的調整。記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申萬菱信分級基金規模為95.4億元,占到總資産規模的38.19%。
2015年,申萬菱信基金總資産規模一度突破千億元,而如今,公司規模僅為當時的三成不到。此外,在申萬菱信基金内部,量化“老将”出走,其餘基金經理資曆輕、變更頻。在此“内憂外患”背景下,申萬菱信基金該如何突圍?
規模逐年下滑
最近幾年,申萬菱信基金資産規模逐年下滑。根據Wind數據,2015年、2016年、2017年年末公司資産規模分别為:494.2億元、340.8億元、301.85億元。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申萬菱信基金規模為249.18億元,較2017年年末縮水17.45%。
根據公開資料,申萬菱信基金是一家以分級基金為特色的基金公司,2014年年末,申萬菱信基金旗下分級基金規模為391億元,在當時20多家發行分級基金産品的基金公司中排名靠前。2015年第二季度,依托于牛市,申萬菱信創造了1024.92億元總資産規模,其中,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分級就占了424.57億元規模。
此後,随着牛市消退,申萬菱信基金旗下分級基金也不斷被贖回。截至2015年末,申萬菱信基金總資産規模僅剩494.20億元,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分級規模僅剩78.99億元。之後幾年,伴随着市場平淡以及政策不斷趨嚴,申萬菱信基金旗下的分級基金規模仍不斷減少,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申萬菱信分級基金規模僅剩95.4億元。
去年5月,《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實施,規定購買分級基金需滿足最近20個交易日名下日均證券類資産不低于30萬元的條件。大大降低了分級基金的流動性。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證監會等部委發布《關于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規定公募産品和開放式私募産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過渡期将于2020年年底結束。這對于申萬菱信基金來說,意味着目前占據公司近四成規模分級基金未來将逐漸在市場上消亡。
此外,有公開消息稱,3億元規模以下的分級基金要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轉型,3億元規模以上的分級基金,可以将轉型期限放寬到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根據Wind數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申萬菱信基金旗下分級基金有兩隻規模在3億元以下,其中,申萬菱信電子行業總資産規模為1.84億元;申萬菱信傳媒行業總資産規模為0.52億元。
基金經理變更頻繁
去年12月,申萬菱信基金發出多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俞誠、袁英傑不再管理申萬菱信中證申萬證券行業指數分級、申萬菱信中證環保産業指數分級、申萬菱信中證軍工指數分級、申萬菱信中證申萬新興健康産業主題投資指數,這幾隻基金由龔麗麗、荊一帆接手管理。俞誠不再管理申萬菱信深證成指分級,該基金由龔麗麗與劉敦共同管理。此外,新增李大剛為申萬菱信智選一年期定期開放混合、申萬菱信臻選6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基金經理。新增龔麗麗為申萬菱信中小闆指數(LOF)基金經理。
根據公開資料,兩位新接手的基金經理都是“新人”。龔麗麗于2017年12月加入申萬菱信基金,從事基金經理工作僅僅3年。荊一帆于2017年初加入申萬菱信基金,從事基金經理工作僅僅1年。
對此,一位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分級基金的母基金就是一隻指數基金,所以管理上、投資上都跟其他指數基金差不多。而相對于主動型基金,指數基金管理的難度要低很多。并且,分級基金、指數基金(不包括指數增強)的收益回報是由市場走勢決定,與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關系并不大。
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12日,申萬菱信基金共有15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平均年限為2.69年。其中,隻有張少華一人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超過5年。
在“老将”稀缺、“新将”不知能否擔起大梁的情況下,今年3月,申萬菱信基金又有一名資深基金經理離職。3月,公司發布公告,基金經理金昉毅因個人原因離職。
金昉毅是有名的量化投資高手,在業内與華泰柏瑞基金田漢卿、長信基金左金寶、景順長城基金黎海威并稱“量化四天王”。他管理的申萬菱信量化小盤股票曾獲“2016年度五年期開放式股票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2015年度三年期開放式股票型持續優勝金牛基金”等業内知名獎項。根據Wind數據,金昉毅于2015年5月21日至2018年3月27日擔任申萬菱信量化小盤股票的基金經理,任職期内總回報20.12%,超越基準回報51.15%。
記者注意到,在金昉毅離職後,3月14日~6月12日,在張少華與袁英傑共同管理的這3個月裡,申萬菱信量化小盤股票虧損了6.31%,在296隻同類産品中排名第173位(Wind數據)。
繼續挖掘“指數量化”
在分級基金遭遇新規、投研“老将”出走的背景下,申萬菱信基金也在積極謀求轉型,關于未來戰略發展,申萬菱信基金對記者表示:“面對競争日益激烈的中國基金行業,公司一直在挖掘适合自身發展的‘多元化+特色’之路,即堅持公募、專戶、子公司、國際業務等多元化發展。其中,在公募基金發展中,挖掘以‘指數量化’為特色的精品路線。”
指數量化是量化主動投資與被動指數投資相結合,運用量化模型,挑選出戰勝跟蹤标的指數的一藍子股票進行投資,力求在跟蹤誤差不大的前提下,獲取持續穩定、超越跟蹤标的指數的收益。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2018年6月12日,申萬菱信滬深300指數增強近一年、兩年、三年的收益分别為:6.09%、29.52%、-17.12%,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收益分别為:7.04%、20.92%、28.29%。申萬菱信中證500指數增強近一年、兩年的收益分别為:0.43%、-2.42%,而同期中證500指數的收益分别為:-3.55%、-5.49%。由此可見,在大部分時間段,申萬菱信基金公司的這兩隻指數增強型産品均跑赢了跟蹤标的。
一位資深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展望未來幾年,中國股市有機會走出一大波慢牛行情。因此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指數基金與指數增強基金非常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