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伶仃洋上打一枚“中國結”

在伶仃洋上打一枚“中國結”

時間:2024-10-28 02:33:22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6公裡長的水下沉管隧道,以及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全線合龍了。從上世紀80年代初提出要在伶仃洋上建一個跨海通道的設想,到現在已經過去了34年,那為什麼要建這麼一座橋呢?

一是給珠江東西岸建立連通,使産業能夠互補。二是給香港找一個進一步發展、往珠江西岸輻射、包括往粵西地區輻射的腹地。三是在建這個橋的時候,我們調研發現美國西海岸有一個灣區,就是靠近舊金山的灣區,斯坦福、矽谷都在那裡。這個灣區的寬度、長度,跟我們伶仃洋很像,也是六七十公裡。但是灣區在發展的初期,一直到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就建成了五座橋。而我們伶仃洋上,從虎門口以下一座橋都沒有。這裡是中國經濟發展很重要的地方,建立這麼一座橋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這麼一座橋是很難的。從虎門口到珠江出海口的這個伶仃洋,有60多公裡。以前在上面沒有做過任何建築,就是說裡邊的地質情況、水文情況,還有自然災害等等我們都不太清楚。而且它連的是香港、澳門和廣東,三地的政治制度、管理體制、技術标準,包括我們用的錢都不一樣,所以要建這樣一座橋,裡邊是有很多的問題。不要說這麼一個超級工程,就是一個其他的跨海工程,前期工作也要經過很多論證研究。證明第一,技術上可行;第二,對環境沒有颠覆性的影響;第三,你還要在經濟效益上,是能夠算得過來的。

我們作了七年的前期論證,三地範圍内選了我們13個人,還有香港、澳門兩位兼職的,建立一個團隊,叫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就是前期辦,做這個前期論證。比如說我要建這座橋,方案怎麼定,三地有什麼需求,建一個什麼标準,還存在着什麼問題,對周圍建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

鋼圓筒内部這其中,比如第一個問題,就是選址,這個路線怎麼走。當時,香港人從它的路網連接,以及它以後物流發展的考慮,就定的香港機場旁邊的散石灣這個點。廣東省考慮帶動橫琴的發展,就希望這個橋過來以後,能夠連到橫琴島。但是橫琴島在澳門的後邊,在澳門西邊,大家知道澳門的地方很小,不到20平方公裡,就是一個澳門半島,加兩個氹仔島和路環島。當時澳門就很糾結,說你從我上面建個高架橋,把我這弄成兩半了,我以後發展,我要修一些地方怎麼修?從地面上根本不可能。從它的地下鑽過去,甚至從澳門半島和氹仔島之間的水域底下穿過去連到橫琴,它也不行,以後要修地鐵,就這麼點地方沒法回去。

我們沿着澳門的沿海岸,從頭至尾都跑了一遍以後,很失望地往回走的時候,剛好走到出了澳門的口岸還沒有到珠海口岸中間,就是澳門口岸和拱北口岸之間,發現有一塊地方。我們拿步子來回量了幾步,有六七十米的樣子,就想能不能從這地底下穿過去。穿過拱北以後,再從前面出來,再連到我們的陸上去,這樣的話不是不影響澳門了嗎?過去以後,還可以通過橫琴大橋連接到橫琴。把這個方案拿出來以後,經過專家論證,三方就接受了,終于把這個路線走向問題先定下來了。

剛剛把這個三方都能接受的路線走向定下來的時候,在網上一查,就在前幾個月,公布了路線要穿過的這個地方是中華白海豚保護區。這時候其實世界上對白海豚的研究都比較少,我們以前對白海豚也一無所知,所以又要組織研究團隊、科研力量,來研究我們在這裡建橋或者建工程的話,對白海豚有什麼影響?建完了以後,白海豚還能不能活蹦亂跳,保持它的數量?所以研究人員300多次出海跟蹤,拍了30萬張的照片,對當時裡邊存在的将近1200頭白海豚都進行了标識,把白海豚的習性全摸清了。它的眼睛基本上是看不見的,靠發出的聲波來判斷。聲波反射回來以後,來判斷前面有沒有障礙物。你施工中有嚴重的震動,你把它聲納震壞了,它看不見了,它就會撞死。所以我們就研制了一套措施,制定了嚴格的技術保證規程,把白海豚保護問題解決了。到今天為止,沒有因為我們在這裡施工,而傷害一隻白海豚。白海豚的數量,這麼多年過去以後還增加了。

所有的創新都是不容易的。2013年5月2日,我們第一個沉管預制好以後拖到海上,我們提前也做了很多演練,但真正到了現場以後,安裝相當困難。前後對接了兩次,對接好,不行,然後再把它拖回來對接,還不行。90多個小時過去了,我們選的這個氣象窗口眼看着就過了,條件越來越惡劣了,人員也連續幹了90個小時,還要不要堅持再做?我們不能留下遺憾,所以我們還是再做了一次。最後經過96個小時,終于達到了要求,把我們的沉管順利地安放好了。

港珠澳大橋有個120年的設計使用壽命。我們華南地區有一個研究單位,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作耐久性研究,而且1987年就在湛江建了一個暴露試驗站,就是把我要用的工程石塊、混凝土都放在裡邊,每年都放一些。在我們做的時候,有20幾年的這個數據,建立了我們自己的耐久性設計方程,我們叫港珠澳模型,然後跟我們前二十年的數據來比對、來修正。這樣我們就把120年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起碼在華南地區這個情況下是解決了。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日本人建立了本四聯絡橋,世界上建跨海大橋都在參考日本的本四橋。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之間,丹麥又建了很多很好的工程。經過14年的努力,我們的團隊形成了一個港珠澳大橋專用技術标準體系,希望把這個标準進一步完善,使以後的跨海工程形成中國橋隧工程的一個新标準。粵港澳大灣區,其實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我們希望通過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使我們中國的橋梁以及中國的标準也能夠走向世界。

(據蘇權科2017年參加央視《開講啦》節目整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