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袁仁國 一個改變中國酒業的人

袁仁國 一個改變中國酒業的人

時間:2024-10-27 03:23:25

5月6日,市場傳出消息,袁仁國不再擔任茅台集團董事長職務,接替他的是比其小兩歲的李保芳。交接完成後,“空降兵”李保芳将在茅台集團身兼三職,集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于一身。

至此,袁仁國已在茅台工作43年,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長18年,擔任集團董事長8年。期間,袁仁國帶領茅台集團從貴州山區一家小作坊企業,發展成為貴州省支柱企業、全國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與茅台酒的不解之緣

“為茅台,我基本付出畢生心血。”或許是“酒冠黔人國”的詩句,冥冥中注定了袁仁國與茅台酒的不解之緣,自1975年進廠,他曆經各崗位、工種錘煉,從未離開。

袁仁國1956年生于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1973年,高中畢業的他到仁懷市中樞鎮下鄉當知青,艱苦的勞動生活在袁仁國記憶中烙下終身難忘的印記:“我們從中樞鎮城裡挑糞到生産隊,八九裡崎岖山路,擔子壓得兩個肩膀都紅腫不堪,脫了好幾層皮。在農村除了耙田未幹過,其他的農活我都幹過。”

1975年,袁仁國通過招工進入茅台酒廠,先做了一年制酒工,緊接着當了一年制曲工。“制酒工、制曲工是很累的,當時還沒有機械化,我們要自己背糟子爬到梯子上去。糟子很滑,一不小心就會從梯子上摔下來。”時至今日,在堅守傳統工藝的茅台酒廠,制酒、制曲仍是公認的艱苦崗位。

嘗過制酒制曲的苦,袁仁國被調入廠裡供應科,做了一年保管員,“專門保管制曲的稻草”。而後是在宣傳科當了兩年宣傳幹部,再到辦公室任秘書。不同崗位的曆練,讓年輕的袁仁國迅速成長。

30歲時,袁仁國成為茅台酒廠裡最年輕的車間主任。此後,袁仁國曆任茅台酒廠廠長助理,1991年任副廠長,1998年任總經理、副董事長、副書記,一路刷新着所任職位的“最年輕”記錄。2001年7月31日,“貴州茅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袁仁國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長;2004年任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兼任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茅台酒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身兼數職的袁仁國,成為新時期茅台的代名詞。這位集團領導班子裡唯一做過酒廠每個崗位的掌門人,談起對茅台的感情,一言難盡:“我出生在茅台,19歲進茅台酒廠,那時廠裡一千多人,現在已經三萬多人了。我在各個位置摸爬滾打,經受鍛煉走到今天,沒有哪一塊工作能難倒我。我常說我的血管裡流的是茅台酒,茅台是我的平台,也在我這一任上得到了大發展。我要把我的畢生獻給茅台,把茅台做強、做優、做大、做精,這是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也是我的理想。”

力争茅台榮譽

1989年,茅台酒廠碰到了一件麻煩事,在參加國家一級企業評選時铩羽而歸,被拒絕的理由是茅台酒廠屬于傳統企業,作坊式生産與國際标準相差太遠。袁仁國得知這個消息後主動請纓,去北京“讨公道”。“我就不信,就這麼讓人打發了!讓我去趟北京,我要試試。”

這份膽識和魄力得到了廠裡領導的贊同,不久後,袁仁國來到了北京。

在北京,他找到國務院工業辦一位司長陳情,“日本、歐洲的技術多先進,茅台卻誰也仿不了。這說明,茅台的标準比國際标準更高,世界上隻有一家茅台。”用三個多小時的講述,終于打動了評選人員,成功為茅台挽回了榮譽,茅台被參評為國家一級企業的資格。而回到廠裡的袁仁國,則成為了“上等級辦公室”主任,為即将到來的評選工作全力準備。當時這個辦公室的具體工作是參照國際标準制定廠裡的一系列相關标準和指标,然後在實際生産中逐一落實,那段時間,袁仁國基本住進了廠裡,評選的機會争取來了,關鍵還是要把握得住。

又過了半年,輕工業部的考核專家進廠考核,1991年,國家一級企業的牌子挂在了茅台酒廠的大門上。

經過這次事件,袁仁國在茅台酒廠的地位有了新變化,不久後,他被任命為茅台酒廠副廠長,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五年,他又成為集團副總經理。在袁仁國個人發展順風順水的時候,一次巨大的危機卻漸漸逼近了茅台。

因産量有限,上世紀茅台酒基本處于計劃配給狀态,雖有“國酒”之名,在經營和效益方面,茅台一度乏善可陳。與主要競争對手五糧液相比,茅台酒銷售渠道單一,産品種類單一,定價策略單一,在産量、銷售額、增長速度、産品售價和市場占有率上均落于下風。茅台一直陷在不斷平衡計劃時代遺留的慣性需求以及全新市場化需求的過程中。

直到1998年袁仁國擔任總經理時,茅台市場占有率0.01%,産量5000噸,在全國名酒中僅僅位列第11位。此時的茅台也隻有一個主打品牌,即為53°飛天茅台。42歲的袁仁國從上任第一天起就立志将茅台做大做強。

2001年8月,茅台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袁仁國此時擔任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兼任股份公司董事長。拿到錢後的袁仁國沒有大量并購擴張,而是啟動了一系列技改、擴建、包裝、貯存工程,兩年後,茅台産量突破一萬噸。2005年,随着股價持續攀升,茅台成為滬深兩市白酒行業的第一牛股,淨利潤超過全國白酒之冠五糧液。

舉手改革救茅台于危機

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席卷全球;1998年,山西朔州爆出驚天假酒案,數十人死亡、數百人中毒的慘狀,令國人談酒色變,白酒全行業慘遇“災年”。素來車水馬龍的茅台酒廠,同樣門可羅雀,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

以往,茅台過着“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好日子。酒廠隻管生産,銷售則靠“計劃調撥+批條子”的老路子,酒出廠後直接賣給貴州省内30多家糖酒公司,自己連銷售團隊都沒有。可當時,糖酒公司全都遭遇貸款危機,自顧不暇。1998年,茅台酒廠定下了2000噸的銷售任務,可7月将過,酒隻賣出700噸。

時任茅台酒廠廠長季克良當機立斷,讓袁仁國擔當銷售總經理,希望這位懂茅台、有闖勁的幹将能挽狂瀾于既倒,帶茅台走出困境。袁仁國的任務是,在5個月内完成全年三分之二的銷量,他決定祭出三招,狠命拼了。

第一招,袁仁國在全廠招募了17個敢打敢拼的年輕人,奔赴銷售第一線。面對這幫摸爬滾打過的兄弟,袁仁國硬着心腸發狠話:多苦多累、流血流汗不要講,給你兩個月完成任務,不問過程,隻要結果。一幫年輕人,就此殺了出去。

第二招,袁仁國擺上家宴,請來糖酒公司的領導,跟大家喝起了“患難酒”,希望他們在這條最大的銷售渠道上多想辦法,幫茅台渡過難關。

第三招,袁仁國帶着茅台主動走出去,在各地大辦白酒研讨會、訂貨會和名家詩會等促銷活動。為吸引眼球,他把茅台壓箱底的30年、50年、80年陳釀拿出來,很快在地方市場上引發轟動。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茅台的銷售眼見着好轉。1998年年底,在極艱難的條件下,茅台竟如期完成2000噸銷售任務,銷售、利潤全都創出曆史最高水平。袁仁國不負重托,兌現承諾。同年,茅台完成股份制改造,年屆花甲的“茅台集團”董事長季克良無比欣慰,将“股份公司”董事長的重擔交給了袁仁國。從此,開啟了茅台的全新時代。

打造品質文化

2004年8月,貴州省委任命袁仁國為茅台集團黨委書記,在茅台權力系統中,這一職位意味着茅台真正意義上的接班人。

袁仁國上台後,就不聲不響謀劃了兩件大事:一是耗費2億,在赤水河邊搞了一整套供水工程,确保茅台未來大幅擴産,照樣不缺水;二是大規模征集農地,全面推廣高粱有機種植,确保茅台酒原料的最高品質。為了不辜負土地上的農民,茅台不僅收高粱全用最高保護溢價,凡被征地的農戶,還會安排一人進茅台酒廠。

這些努力并不顯山露水,但袁仁國卻堅持不懈,每年保持着增産1000多噸的速度。

2003年,茅台赫然實現了年産萬噸的大突破。某次企業家論壇上,袁仁國偶遇海爾總裁張瑞敏。張瑞敏問:你們茅台酒多久出一瓶?袁仁國說:5年。張瑞敏說:我們海爾的産品5分鐘出一台。

簡單幾句話,讓袁仁國陷入沉思。高速工業化時代,茅台沒法拼速度,隻能拼品質。而遍看世界名酒,像法國白蘭地、英國威士忌、墨西哥龍舌蘭、日本清酒,喝的是酒,品的卻是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民族性格。茅台既然是“國酒”,就要靠酒文化來做主打,再創一個百年偉業。

危機中乘勝追擊

2011年,袁仁國在茅台的第三十六個年頭,他成為茅台集團董事長,一副具有特殊意義的重擔,傳到了他的肩上。

在他擔任董事長的次年,白酒深度調整就全面襲來,茅台也陷入到嚴峻的市場危機中,市場價格由2000元的峰值一路下跌,直逼819元/瓶的出廠價,茅台是“公務酒”的觀點被不斷放大,似乎這一輪以“八項規定”為誘因的大調整,必将成為茅台的滑鐵盧。

但事實上,茅台向着很多人預想中的相反方向加速而去,借此次行業調整的拐點,一舉與所有競争對手拉大了距離,并順勢沖頂世界烈酒公司市值第一。能夠把危機轉化成“勝機”,這充分顯現出袁仁國在改革方面的魄力與智慧。

袁仁國說:“反腐拯救了茅台”,在2012年的公司股東大會上,他表示,茅台要做的就是轉變消費群體,必須由公務消費向大衆消費轉型。于是,茅台身上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如果說1998年那次的改變是組建了17個人的營銷隊伍,那這一次,則是整個茅台都變得不同了。

包括茅台在各省的經銷商聯誼會,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已逐漸成為“商會”模式,這些“茅台商會”加強了公司與各地經銷商、消費者之間的聯系。除了省一級的“茅台商會”外,茅台集團還鼓勵和支持經銷商或專賣店成立茅台酒體驗消費中心,建立以名人、富商、民營企業家為主體的交流平台。而随着茅台電商公司的發展,茅台對會員系統的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經過這樣的轉變,茅台不僅恢複了市場消費活力,更進一步擴大培育了更多消費群體,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牢固緊密。

袁仁國甚至提出,“服務”才是茅台最好的産品,考慮到茅台酒及其品牌的特殊曆史地位,這一提法非常“大膽”。而在實際中,茅台則是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健全和完善市場服務體系,特别是對經銷商,下大力氣做好親商、安商、助商、扶商工作,以優質的服務促進銷售工作。

如此“謙卑”的服務姿态,與以往的茅台發生了很大改變。更值得稱道的是,自2012年行業調整以來,茅台身上所發生的每一點變化都如此“精确”,與社會與行業的發展趨勢之間,有着“精确”的結合與共鳴,從而釋放出企業發展的充足能量。

在改革這件事上,袁仁國确有超乎尋常的觀察力和行動力,如果說要尋找酒業改革家的典型代表,那他必是恰當人選。

2017年4月,茅台以5000多億市值超越全球烈酒冠軍帝亞吉歐成為“世界酒王”。2018年1月,茅台以超萬億市值超越LVMH,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奢侈品集團。

2018年1月1日,紐約時代廣場的新年倒計時暨水晶球降落慶典如約舉行,全球有10億觀衆欣賞到這一新年慶典活動。茅台的亮相,成為今年活動現場的一大亮點,一段茅台酒宣傳片,定格于各國人們對這個新年的快樂記憶中。

袁仁國對茅台仍有更多期待。茅台并沒有停下腳步,相反,他們正以更快的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