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養老金融:現實困境、國際經驗與應對策略

中國養老金融:現實困境、國際經驗與應對策略

時間:2024-10-27 03:15:53

摘要

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多數發達國家紛紛進入老齡化社會,程度逐漸加深。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發達國家在養老産業、養老金融方面采取一系列舉措,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積累的成功經驗,對我國發展養老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文章總結了我國養老金融的現實困境,并結合國際經驗探讨解決現實問題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養老金融;現實困境;國際經驗;應對策略

近年來,随着“銀發浪潮”襲來,我國老年人人口數量劇增,傳統養老模式面臨着巨大的危機,養老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問題,現行養老保障體系與社會化進程不符,運行效率偏低,單純依靠政府力量解決這一問題遠遠不夠。為此2013年我國正式提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的若幹意見,明确提出市場要在資源配置發揮基礎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的主體,養老金融應運而生。但當前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而發達國家構建了完善的養老體系,合理引導老年群體投資,扶持養老産業金融。

中國養老金融現實困境分析

一是政策限制金融供給,我國養老體系中,由于基本養老金繳納比例較高,且缺少稅收優惠激勵,導緻參保人有限。企業年金制度發展緩慢,至2017年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12093億元,占基本養老金的28%,對于參保職工養老保障作用有限[1]。二是觀念和産品缺乏創新性。養老金融産品沒有根據實際需求設計,雖然銀行、保險及基金等機構已經認識到養老服務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也陸續開發出相關産品,但産品同質化明顯,缺乏長期計劃,偏離了老年人的需求,不但造成金融資源浪費,且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影響居民養老目标的實現。三是資本參與意願不足。我國養老産業處于初級階段,市場中尚存在很多風險和不确定,由于營利性不穩定,導緻參與者的意願并不強烈。雖然部分地方政府設置了專項扶持基金,探索PPP模式,但就落實效果看,成效并不顯著。

養老金融發展國際經驗借鑒

之所以借鑒國際經驗,是當前發達國家資本世行穩定,種類多,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加上發達市場穩定,能夠照顧到多元化養老需求,催生了很多新業态,這些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國借鑒。詳細來說:首先構建科學完善的養老金體系,發達國家緻力于構建多支柱養老金體系,如美國,第一支柱為基本保障,控制在30%~40%,第二、三支柱則控制在40%~50%,保障國民能夠具備穩定的收入。此外,良好的養老資金管理是體系運行的重中之重。就國際經驗來看,規模龐大的養老金主要源于管理行業。通過合理的投資,不僅能夠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還能夠實現養老資金保值增值。

其次産品豐富,在老齡化刺激下,發達國家多開辟了多樣化産品,為老年人群體提供服務。如日本金融部門根據群體需求,開展類别齊全、與年金相關的年金顧問咨詢、資産管理等,且開發了遺囑信托等新型養老産品[2]。可見日本提供的服務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效性,滿足老年人需求,以此來穩固老年人群體。

最後渠道暢通,發達國家養老産業體系較為完備,涉及内容豐富,還具有暢通的融資渠道,除了常規的信貸、IPO、債券融資外,還開辟了房地産投資信托基金、私募基金等。如美國著名私募基金公司黑石集團收購了養老社區運營商,成為當地第12養老擁有者,為養老金融快速發展産生積極作用。

我國養老金融創新發展策略

3.1重構養老金體系

面對人口老齡化社會問題,現有老年勞動收入等無法得到充分保障。為此重構我國養老金體系,通過對養老金進行有效投資,實現對資産的保值增值,以此來提高老年人群體的收入,為其萬年提供保障。在實踐中,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分離,改變原有混賬管理的不足之處,确保各個賬戶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将分離後的社會統籌作為第一支柱,通過現收現付的方式實現對資産在分配,實現預期目标。同時,要積極拓展第二支柱養老金,立足于第二支柱特點與性質,将個人賬戶通過劃撥方式,并入到養老金賬戶,以此來擴大養老範圍[3]。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鼓勵第三支柱個人稅延型養老金發展,拓展養老金渠道。對于養老金體系的構建,可以借鑒美國IRA計劃,采取稅收優惠方式鼓勵老年人進行儲蓄,減輕國家的養老壓力。

3.2引導市場投資

從本質上來看,養老金就是長期機構投資者,通過完善的養老金體系,能夠為資本市場注入活力,推動資本市場持續性發展。故政府要從多個角度入手,盡快完善與養老金籌集、運行的法律體系,探索養老金與證券、保險等不同金融形态的有機整合,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針對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有效引導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改變養老觀念,使得老年人能夠認識到養老重要性,并通過儲蓄、證券及保險等方式積攢養老财富,提高自身養老保障水平。

3.3創新養老服務金融

現有養老金融服務産品缺乏創新性,金融機構要學習國際經驗,深度挖掘不同群體老年養老金融潛在需求,加強該方面理論研究,旨在提高産品創新性、針對性。同時,還要豐富産品類别,除了儲蓄、保險外,還逐步開展養老理财、遺囑等新業務,滿足養老群體實際需求。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金融服務有效性,還能夠滿足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将上述措施整合到一起,能夠推動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建忠.我國養老金融發展的障礙及其突破——基于産業需求側和供給側的視角[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7(05):61-66.

[2]陳華,王曉.養老金融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黨政論壇,2017(10):32-34.

[3]洪崎.發達國家發展養老金融的經驗做法及啟示[J].經濟研究參考,2016(36):30-31.

作者簡介:

楊寓涵(1987年—)女,漢族,博士,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