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強化措施嚴格程序

強化措施嚴格程序

時間:2024-10-27 02:18:11

[新泰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辦公室山東新泰271200]

摘要新泰市轄20個鄉鎮街道,866個村(社區),2017年4月,新泰市被列為山東省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縣,以此為契機,新泰市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以明晰和保障村集體資産産權主體及其成員的利益為核心,紮實開展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新泰市;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

改革進展情況

按照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縣實施方案和上級工作要求,2017年新泰市共有300個村完成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立了經濟股份合作社,其中:259個村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了經濟股份合作社,占86.3%,共計發放股權證12萬本。

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先後召開3次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改革工作,市委劉欽海書記簽批通報1次;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新泰市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組建了12名業務骨幹構成的改革工作小組,負責改革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檢查督導。鎮村兩級也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确保了業務有人抓、責任有人負、工作有人管。二是廣泛宣傳發動。為做好改革的宣傳發動工作,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由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分工負責人、經管站長及100個改革村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動員會議,會後進行了專題培訓。市動員會議後,各鄉鎮街道和改革村居也迅速召開了動員會、推進會。全市共召開鄉鎮街道經管站長座談會9次、推進會4次、調度會6次;到重點鄉鎮街道、村居專題調研督導11次;召集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鎮長、分工負責人調度會議4次,印發改革工作動态6期,為改革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三是強化部門協作。領導小組召開部門協調會4次,研究推進措施,通報工作進展;各成員單位切實落實責任,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嚴格程序,确保質量。質量關乎改革成敗,在推進過程中,堅持時間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标準。一是加強學習培訓。市農經辦多次組織經管站長、業務骨幹、部分村居“帶着問題”到改革先進地區學習考察;各鄉鎮街道通過集中授課、以會代訓等方式培訓業務骨幹2100人次,在市鄉村三級都培養了一批産權制度改革的“明白人”。多次召開現場推進會議,通過參觀現場、專家授課,座談交流,進一步明确了改革的工作程序和關鍵環節。二是統一工作标準。在全市建立了“七個一”的工作推進體系,完善工作議程64項,制定印發了《清産核資指導意見》、《成員界定指導意見》、《檔案管理辦法》等7項工作标準,為改革工作提供依據。三是暢通咨詢渠道。市農經辦開通了改革業務咨詢電話,對鎮村改革中遇到的問題,随時反饋至市農經辦,能及時答複的,現場答複,不能現場答複的,由工作組每天下午定期研究答複意見,改革以來,已彙集整理并答複問題1300餘條,及時消除了工作中的疑惑和顧慮。

(三)明确責任,紮實推進。一是明确任務分工。制定了市鄉村責任配檔表,明确了各級在改革全過程中的具體職責任務,将改革任務分解到市、鎮、村,排出時間表,繪出作戰圖。二是加強督導考核。将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市改革工作小組嚴格執行“周調度、月通報、季考核”,每次考核排名結果報市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建立末位談話機制,對改革進度緩慢、存在問題較多的鄉鎮街道實行重點幫促。三是實行分片包保。成立了5個督導組,分片包保20個鄉鎮街道,包保工作組成員沉到村裡,對鎮村改革全過程進行業務指導,及時發現、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各鄉鎮街道的先進經驗,确保了改革工作積極穩妥推進。

取得成效

(一)理順了農民與集體的利益關系

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通過清産核資、成員界定将資産量化到人,明确了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個人所占有的份額。将當前農村實行的村民“共同共有”的産權制度,改變為成員“按份(股)共有”的産權制度;從原來“人人有份,年年無利”改變為“人人占股,按股分紅”,真正體現村民的集體經濟主人翁地位。龍廷鎮大河東村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共确定股東352人,量化股權774.4股,每股折價500元,股東每人2.2股,實現了集體資産人人有份。

(二)為壯大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

在集體資産不流失的基礎上,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到了現代市場經濟的軌道,集體資産的經營管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有效促進集體資産的保值增值,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明确股份不能提現,隻做分紅依據,避免了集體資産的“分光吃淨”。全市300個改革村居共量化資産6.67億元,年末資産總額7.32億元,集體資産增值村居超過80%。谷裡鎮于棗林村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促進資本合理配置,提高運營效率,推動集體經濟發展,2017年于棗林經濟股份合作社下轄的“農業科技示範園”與“義源包裝”項目均實現增收。

(三)為增加農民财産性收入奠定基礎

實行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建立起新的利益分配機制,村民不僅有各自的勞動收入,而且通過股權界定和量化,使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人人都有了分紅權,增加了收入。經統計,新泰市具備分紅條件的經濟股份合作社中,拟分紅或已分紅比例超過95%;東都鎮西都社區自實行改革以來,當年就實現了分紅,累計分紅200餘萬元,每股分紅總額540元,切實增加了農民财産性收入。

(四)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

通過改革托清了集體家底,“給群衆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明晰了農村集體資産的産權關系,明确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分配關系;通過優化社會治理結構,促進了農村社會繁榮穩定。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