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零工經濟背景下,職場人的焦慮和治愈

零工經濟背景下,職場人的焦慮和治愈

時間:2024-10-27 06:46:23

核心觀點:區塊鍊技術的核心邏輯是相互信任地去中心化,也意味着未來的勞動者,可以通過更加自由的勞動輸出方式,為多元化的價值觀做出貢獻。

生有時是一場果敢的冒險。如今坊間關于冒險的最熱讨論,紛紛關于區塊鍊。按下那些神仙打架的歡騰暫且不表,如果說區塊鍊對于職場有什麼影響,我認為最顯著的變化,也是和你我最密切相關的趨勢,莫過于“零工經濟”即将成為主流。

零工經濟與區塊鍊

如果望文生義的話,也許會覺得“零工”有點負面的意味,好像做正事之餘順手做點零敲碎打的雜務。

其實“零工經濟”的“零工”,還真不是打雜那麼簡單。零工經濟這個很洋氣的概念(TheGigEconomy),來源于英文俚語。Gig原先指藝人接到的臨時表演工作,現在也指IT領域的個人或小團隊接的活兒或是項目。所謂GigEconomy就是指大公司逐漸裁員縮減規模,大部分的工作交給了自由職業者或是小團隊承包做了。

不消說,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工作不再是我們構建職業生涯、個人發展或者财務生活的可靠保障,工作已不再穩定和安全。放眼望去,大公司逐漸隻剩下核心管理層,公司隻有一副骨架,工作都承包出去,湧現出很多Gig。

《哈佛商業評論》數據顯示,在西歐和北美,約有1.5億勞動者主動或被動放棄穩定的企業職位,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工作。而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是叫車服務和任務平台的出現。

從大背景看,零工經濟和共享經濟、按需經濟的趨勢聯系緊密。一方面共享經濟對提升資源利用率,推動零邊際成本上有着無限可能性,甚至有可能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發展的主流樣态。但是,同時與之而來的也有很多因共享而産生的管理難題,或者“僞共享”。比如,幾乎所有初心美好的C2C共享經濟,全都因為效率優化的問題最後變成了B2C租賃經濟。

不過,區塊鍊技術也許可以解決效率問題,讓外部合作變得更有效率,擺脫共享經濟的魔咒。未來可預想的是,在勞動力市場将出現的跨時代現象,職場上每個人不會再受雇于某一家公司,從事某一種固定的職業。人們會自發進入分布式協作網絡之中,根據自己的特長、網絡的需要來選擇自己從事的任務。

在這種設想中,我曾擔心專業化分工會不會被抹殺?作為一個Freelancer,是否需要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而不斷去拓展新的專業技能?不過,我得到的答案恰恰相反,在分布式協作網絡之中,勞動者可以專一去從事每一類任務,從而因為出色的産出而獲得更多回報。

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簽,其中大多都是由從事的職業來定義。大公司、大機構、高職級,曾經是身體上的隐形圖騰。然而這些标簽和星座血型一樣,不論是多實用或者多時髦,都沒有能力去定義一個真正的人。就好像青年學者戴濰娜所說的,一個人被自己的豐沛定義着,一個人也被自己的匮乏不斷定義着。

零工經濟時代來臨,可以說是自由引導勞動者的第一步,有點松綁的意味。從馬克思主義經濟角度來說,機構的“剝削”即将式微。

成功的含義在變化

那麼,零工經濟會不會是勞動者流水化、工具化的開端,充斥着各種虛張聲勢的升級換代呢?雨嘉馭勢科技合夥人、自媒體“摩登”創始人,中德媒體使者、原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究與發展中心研究員永遠工作下去,在工作中保持青春的價值,源于美國人對于自力更生的迷戀,使得工作至死成為一種可被接受、值得贊揚的精神。一面是零工經濟的修辭話語:人們時刻被連結,樂在其中;一面則是其存在所依托的條件:缺少能夠支付基本生活工資的穩定就業機會,這兩者之間的張力有助于澄清我們的觀點。

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時代的變化,舊的價值觀也在動搖無存。從曆史的角度來看,美國人對于成功的定義一直與“美國夢”息息相關:擁有房子和汽車,養兩三個孩子,到老的時候過上悠閑的退休生活。

這種追求現世安穩的生活,也可以被解釋成一種“中産階級的荒涼”。對人生傳統意義上的成功認知在固化,也同時是摩登時代的困局:如結婚、買房、生孩子、積累财富,在今天,對一些人來說變得不那麼重要。相反,在實現“美國夢”中,更重要的是實現個人的成就感,而不是程序化的積累物質财富。當你打心眼裡認定,個人自由、安全、實現個人潛能,以及有空閑時間去享受生活的時候,成功标志的新版本正在被重新定義。

這是因為和平年代我們所熱愛、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甚至是欲望對象本身,同時讓我們痛苦。傳統的工作模式,是一種時代的結構性困境,是抑制人生的必然狀态,并非是人類生存、生活的理想國。

圍繞着内在價值去生活,是提高我們幸福感的最佳方式。淩駕于房子、私人車道上的豪華汽車,或者銀行裡的存款餘額,你需要從個人經曆、人際關系和自我實現中獲得更多快樂。

零工生活的風險

當主流價值觀不複存在後,湧現出的是觀點的自由市場。比如說,一種流動的美感,摒棄工作機器的刻闆與乏味,而顯現出人性的豐富和有趣。這就意味着,我們在工作中不再去歌頌一種平庸、簡單與谄媚,而試圖去挑戰一些有難度、有門檻的東西。

沒了大公司、大機構和傳統職場晉升通路的隔離,我們更容易對真實世界建立有感知的觸覺,不再依靠二手信息而是重新回到自身的實踐,用想象力把我們帶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

區塊鍊技術的核心邏輯是相互信任地去中心化,也意味着未來的勞動者,可以通過更加自由的勞動輸出方式,為多元化的價值觀做出貢獻。比如說,智識、好奇心,還有想象力,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實現更加多元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局限于自我設限後的泰山自古一條道。最近麥肯錫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知識密集型和創意産業,是零工經濟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領域。因為越來越多有趣的人的流入。零工經濟一種更為理想的狀态則是,通過多元化的勞動形式,塑造更平等、更公正、更豐富的社會認知。

當然,零工經濟會帶來新的疼痛。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零工經濟就好像“在高空秋千上”的感覺。離開傳統雇主的保護和支持,相信每個自由職業者都會感到一系列人際、經濟方面的焦慮。這都是自由的代價。

失敗的風險與後悔的風險,波瀾壯闊的生活與風平浪靜的生活,哪個更可怕?也許,應該用“生活枯燥乏味也是一種風險”來時刻警醒自己。

如果你更加渴望自主選擇的獨立,那就必須學會承受長期的不穩定性,種種情緒的起伏,沒有項目時候的空虛,接到新項目時候的喜悅,以及做好這個行業所必須的嚴謹、專注和靈巧。

當生活和工作秩序崩潰重建的時候,想來每個人都會被鋒利的情緒填滿,甚至還有可能去挑戰肉身的極限。我支持這樣的觀點,最初的人類一定是在勞動與疼痛的雙重經驗中成長為人的。因為,我們随時都有重新開始的力量。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