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以知識為支點,撬起付費用戶

以知識為支點,撬起付費用戶

時間:2024-10-26 02:08:35

從2016年開始,知識經濟、知識付費成了用戶和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大小公司紛紛紮堆知識付費的戰場。不同于以往的是,接受“知識”的終端場景已經從報紙、雜志等轉移到手機、電腦上。對平台運營商而言,不僅是内容載體的變化,更多是平台連接的兩端——知識生産者和用戶的變化。

徐航本刊特約撰稿人

知識付費産品的模式比較我們可以用兩個維度來把各家産品分類,一類是知識的形式,另一類是付費的形式。知識形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付費的形式。知識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圖文、音視頻、直播、問答、線下交流等形式,由此帶來專欄訂閱、付費課程、打賞、有償問答等知識變現的方式。各家有不同的産品組合打法,但直面的核心的問題是:誰來傳播這些知識?這些知識是否有價值能夠吸引到用戶?

我們來比較三個最火的知識付費産品:知乎、分答和得到。知乎從知識社區逐步轉移到知識工作者C2C服務平台,推出了知乎出版、值乎、知乎live、知乎直播等多條付費産品線。知乎的優勢在于圍繞社區圈住有價值的用戶,然後幫忙變現,這些大V都是社區原生。另外一個典型是分答,知識大V從其它社交媒體平台上進入分答,分答還為王思聰、黃曉明等開設獨家賬号,在創立之初經曆了火箭式成名,用戶和運營數據十分亮眼。得到是羅振宇的主陣地,利用羅振宇的品牌效應,帶動了其它知識大V的加盟。

知乎、分答和得到這三個平台的知識分享者分别是:知乎原生達人用戶、外部邀請的大V、羅振宇為首的行業大咖。在産品邏輯和營銷策略上,早期的分答無疑是經典,王思聰的爆料為分答點爆了熱門話題的範疇,用非常巧妙的明星效應和問答方式積攢了龐大的用戶群體。而就“知識分享”角度而言,得到和知乎的知識更加紮實。知乎live基于特定主題進行分享,原生大V和知乎用戶的共生關系能夠保持這個模式持續穩定發展。得到從免費産品到标志性産品的縱深,在内容深度上做了很多打磨。而早期分答更多是用“隐私信息”的價值代替“知識分享”的價值,隻是披着信息外衣的粉絲經濟。

知識的可持續生産與用戶的可持續參與人們願意為知識付費,付費就意味着内容提供的價值得到了用戶的認可。内容是可以免費的,付費内容就成了新的内容篩選方式,必須要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好内容。産品一時的火熱的确可以聚集用戶和資本的垂青,但如何讓知識大V長期留存在平台上,并且不斷提供有價值的内容産品,則是各類産品後期發力的關鍵點之一。知識是入口,好的知識IP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能夠建立超高粘度的粉絲體系,從而激起知識的可持續生産。

可持續的知識生産與用戶的付費購買是共生的,在做好頭部大V的維護上,對用戶産品體驗的關注是平台的另一關鍵點。你的用戶群有哪些?是想了解知識技能的學生白領人群,還是拓展專業深度的創業者?是系統化的知識輸出,還是碎片化知識的收集?内容産品上,聚焦用戶的需求,通過付費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内容,内容的豐富度是大前提。在用戶參與上,鼓勵和支持用戶的參與互動,對于靜态的音視頻、文字更是如此。

這是最好的時代,知識從來沒有如此唾手可得;可也是最壞的時代,知識像信息一樣繁冗泛濫。對于平台運營商來說,需要向用戶證明:平台上的内容是有價值的,用戶值得為此買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