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夢想與挑戰

低軌衛星互聯網的夢想與挑戰

時間:2024-10-26 01:37:50

近年來,低軌衛星領域風起雲湧,國外資本巨頭紛紛進入,以SpaceX、OneWeb為代表的一批創新企業狂飙突進,牢牢搶占了發展的主動權,短短兩三年時間,徹底颠覆人們對衛星互聯網的固有觀念,對國内産業發展和安全監管勢必産生巨大影響。

王政霄恒大互聯網集團研發工程師

富有争議的項目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評價SpaceX的星鍊(Starlink)計劃?有近20萬次的浏覽量,數百人在讨論。有人覺得技術方案完美,但是落地有困難;有人認為衛星互聯網成本太高,很難有市場競争力;有人非常看好星鍊的前景,也有人覺得馬斯克在忽悠投資人。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富有争議的項目計劃。

地球衛星軌道分低軌、中軌、高軌。低軌一般是指位于地球表面500-2000公裡的範圍。軌道越低,一顆衛星覆蓋的範圍越小,通常需要由幾十顆至幾千顆不等的低軌衛星進行組網,才能實現全球實時、無縫的寬帶服務,這種低軌衛星系統被稱為星座。相比較高軌衛星系統、地面光纖系統,低軌衛星星座具有全球覆蓋、部署簡便、高速傳輸等優勢,最近兩年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美國矽谷科技狂人馬斯克創立的SpaceX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推出的星鍊計劃,想法十分超前大膽。

星鍊計劃将在未來幾年内發射1.2萬顆低軌衛星,為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用戶提供高達1Gbps的無線寬帶上網服務。什麼概念?按馬斯克的說法,這個前所未有的衛星通信網絡将“使寬帶網絡的速度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的180倍”。作為比較,目前我國4G移動網絡的下載速度大約是100Mbps。如果馬斯克能實現這一網絡速度,加上全球覆蓋的絕對優勢,将對我們的生産生活産生颠覆性的影響。鑒于馬斯克以往創造的商業奇迹,讓業界對這個星鍊計劃充滿期待。

很多人認為,低軌衛星互聯網一旦實現,将迅速蠶食當前移動衛星通信的企業和個人業務,并搶占當前由地面通信運營商壟斷的移動電話和互聯網運營市場。更進一步來看,這種覆蓋全球的新業務,在救災、航海等民用領域将發揮巨大的作用,勢必創造出更多新業态和新價值。

當然,也有人看衰,認為在馬斯克之前,也有很多人設想過、實踐過這樣的衛星星座計劃,但至今沒有人成功。由于衛星研制發射周期長、成本高,前期投資太大,通信費用高昂,根本無法與地面通信競争。

先驅者以失敗告終

衛星互聯網并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很多企業都提出了這樣的計劃。如果更進一步,将範圍擴大到語音通信業務,先驅者應該是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

現在流行找“痛點”,有“痛點”的地方就有機會。銥星計劃的緣起也是一個偶然發現的“痛點”。一位在海邊度假的摩托羅拉工程師,偶然聽到妻子抱怨說,海灘太偏,電話信号難以覆蓋。工程師就想,如果環繞全球用衛星組建一個星座,不就解決了全球覆蓋的問題了嗎?這個想法得到摩托羅拉高層的高度認可,很快啟動了銥星計劃。之所以叫銥星計劃,是因為該系統由77顆低軌道通信衛星組成,與金屬元素“銥”的原子序數一樣。1996年,第一顆銥星衛星上天,運行在780公裡的低軌道上,兩年後,銥星項目最終發射66顆衛星,開始組網運行。遺憾的是,一直到2000年,銥星系統隻賣出5.5萬部衛星電話,用戶寥寥無幾,項目嚴重虧損,摩托羅拉公司不得不以2億美元的極低價格将整個銥星系統賣給了美國軍方。

銥星計劃是低軌衛星通信的先驅,也是20世紀最悲壯的科技項目之一。除了銥星計劃外,同期的還有全球星系統、軌道通信系統、天空之橋系統、泰利迪斯系統等,這些項目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這些項目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衛星星座研發部署周期太長、成本太高。以銥星項目為例,它從開始論證,到最終部署完畢,足足花費了十年時間,投資超過30億美元。由于技術能力限制,單顆衛星的容量有限,根本滿足不了大量用戶的通話和網絡接入需求。二是對地面通信發展的錯誤估計。在衛星系統研制和部署的十年間,蜂窩電話迅猛發展,GSM系統已經成熟,地面基站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移動通信用戶,待到衛星上天具備服務能力之時,無論是通話質量、通信費用,還是手機終端、覆蓋範圍,都已經無法與地面通信相抗衡。三是市場運營模式并不成熟。從銥星來看,一開始他就定位服務于高端用戶,隻為少數“高層次的國際商務旅行者”用戶提供服務。用戶數量太少就意味着資金回籠太慢,運營成本抵不過收益,最終失敗的命運就不可避免。

後來者面臨突破

随着技術的發展,特别是互聯網的普及,廣大用戶的消費、生活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覆蓋更廣、速度更快、延時更低的網絡成為廣大消費者的迫切需求。地面通信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但是在更為廣大區域内還沒有可靠的網絡接入服務。這部分需求,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關注,他們依然希望通過衛星組網來解決問題,隻不過技術能力和成本控制,早已經不可跟十幾年前的銥星系統同日而語。2012年OneWeb應運而生。相較于公衆對SpaceX的關注,OneWeb的知名度稍微不如,但是在業内卻是實打實的明星創業公司。

回顧銥星系統的失敗經驗,可以預知OneWeb面臨的困難。如何控制高昂的衛星研制發射成本?如何處理衛星與地面的關系?他們還面臨新的難題,如何獲得有限的軌位和頻率資源?這三個問題,都是制約衛星互聯網業務開展的重要因素,是所有低軌衛星星座面臨的共同難題。

如何控制高昂的衛星研制發射成本?

按照OneWeb的星座計劃,他們在未來幾年内要将1980顆衛星布置在1200公裡的軌道上。要知道,目前所有的在軌衛星也不過2000多顆,單單衛星的研制成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傳統衛星的研制都是以年為單位的,研發生産周期過長。過去5年,全球每年大概隻發射了200顆衛星,但是單單OneWeb一家,每年發射的數量就将達到300-400顆。現有的衛星發射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未來幾年衛星互聯網星座的發射需求。

技術的進步為OneWeb控制成本提供了解決之道:産品向小型化、量産發展。它通過與空客集團合作建設衛星工廠,将航空飛機的批量制造經驗融合到衛星研制當中,批量化生産衛星,進而達到大幅度降低生産成本的目的。衛星工廠正在研制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生産線,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對生産流程進行優化,預計每天可以生産2顆衛星,每顆衛星重量僅150公斤,單顆成本隻有驚人的50萬美元,比傳統衛星造價降低了一個數量級。2015年OneWeb與阿裡安航天公司簽署了用聯盟火箭共21次發射衛星的合同,發射成本下降到傳統發射的1/5。表1OneWeb的合作公司及分工資料來源:《空間電子技術》(第六期)《OneWeb衛星系統及國内低軌互聯網衛星系統發展思考》如何處理衛星與地面的關系?

銥星失敗的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商業模式不成熟。OneWeb吸取銥星的失敗教訓,充分吸收O3b的成功經驗,将個人消費者作為目标客戶,不出手類似銥星電話那樣的專用衛星終端設備,不與發展較快的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争奪用戶,相反,用戶可以繼續使用現有的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訪問衛星網絡。OneWeb還選擇與休斯網絡公司合作,利用其完善的銷售渠道和豐富的銷售經驗,主攻傳統行業用戶,同時還創造性地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利用可口可樂遍布全球的銷售網點,更加貼近大衆消費市場。

資本在OneWeb的發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為OneWeb打通了産業鍊的上下遊。無論是衛星制造、衛星發射、标準與芯片研發,還是終端研制、地面系統、信關站建設、産品分銷等,OneWeb都和傳統領域具備深厚經驗的公司建立了成熟的商業合作模式,進而形成了完備、協同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産業生态。截至2017年12月,OneWeb已經完成四輪融資,共計22億美元,融資額已經足夠支持其首期882顆衛星的制造發射。

如何獲得有限的軌位和頻率資源?

頻率和軌位資源是衛星互聯網項目的命門,它就好比蓋房子,什麼都齊備了,卻沒空地開工。軌位和頻率資源就是蓋房子用的土地資源。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是國際性資源,必須按照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定依法使用。一般認為,兩顆低軌衛星之間要相差50公裡的高度,才能保證安全。一個軌道高度上部署了衛星,其他公司就不能再用這個高度。這樣一來,軌位資源就相當稀缺。頻率資源也是一樣,國際電聯的規則是“先登先得”,後面登記的人要跟前面的協調。常規的C和Ku頻段資源已經被瓜分殆盡,在衛星技術成熟的L、S、擴展C、擴展Ku以及Ka頻段的使用也逐漸接近飽和。2015年以來全球掀起衛星互聯網熱潮,很多企業都向國際電信聯盟提出頻率軌位申請,OneWeb在這件事上又搶先一步,獲得了Ku頻段的使用權,搶占了發展的先機。

按照OneWeb的計劃,今年5月他們将發射首批10顆衛星,明年為阿拉斯加全境提供服務,2020年覆蓋美國。目前來看,項目成功的可能性極大。一旦其取得成功,占據了市場的主動權,在軌位和頻率資源十分有限,技術能力相差甚遠的情況下,勢必對我國衛星互聯網産業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

表2全球星座計劃表是不是風口?

站在台風口,豬都能飛上天。互聯網時代的風口論,讓一批又一批的人不遺餘力地尋找着下一個風口。低軌衛星互聯網是不是風口?就世界範圍内來看,低軌衛星互聯網無疑是風口,是潮流,是趨勢。

技術的進步是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的内在動力,特别是衛星制造技術和衛星發射技術的進步。現在衛星設計不僅重量輕而且容量大,OneWeb單顆衛星的容量大于8Gbps,SpaceX單顆衛星的容量據說可以達到TB級别,完全可以滿足高速的互聯網接入。

社會資本已經瘋狂湧入這一領域。軟銀、高通、谷歌、空客、波音等多家巨頭已經布局低軌衛星互聯網,甚至可口可樂、臉書等企業都參與了投資,資本的力量将助推衛星互聯網的迅速發展。

用戶需求的變化才是風口最大的成因。随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用戶對網絡的全覆蓋、低延時等要求更高,以智能汽車為例,如果要實現無人駕駛,不可避免地就是要解決網絡延遲問題,當前的4G技術存在一定的信息延遲問題,随着5G技術的發展,信号延遲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但是覆蓋範圍又有限,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提供媲美5G速度的低軌衛星互聯網可以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最近兩年,低軌衛星互聯網爆炸式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判斷。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經公布的低軌星座計劃有13個,總規劃衛星數超過2.4萬顆,是目前全球在軌衛星的近15倍。

馬雲曾對“風口論”有一番評論:豬碰上風也會飛,但是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因為你還是豬,每個人要思考怎麼把控這個風,怎麼提升自己,不應該去尋找風口,而是真正把自己變得一點點風就能夠飛起來。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在低軌衛星互聯網上,馬雲的論斷一樣會成真。如此多的星座計劃,最終能成功的肯定寥寥無幾。頻率軌位資源的限制、技術能力的限制、前期巨大的投入、發展的不确定性,相互之間以及與5G技術發展普及之間的競争,都可能讓這些星座計劃最終以失敗收場,重演當年銥星的慘劇。所不同的是,在激烈的競争中,總有人會勝出,區别隻在于誰會勝出罷了。

何去何從?

在十幾家星座計劃裡,我們看到國内有三家,其中鴻雁、虹雲都是國有航天企業開展的項目,擁有雄厚的技術能力和資本實力;九天微星是一家民營企業,其創始人在航天系統工作十年,而且已經成功發射了一顆試驗衛星,發展勢頭很好,它避開了風頭正勁的衛星互聯網業務,轉而從提供衛星物聯網業務做起,避免直接與國際巨頭正面競争,為其發展壯大提供了潛在可能性。

毋庸置疑,國内衛星互聯網項目必定面臨更大的壓力。一方面,技術能力與國外同類公司有明顯的差距,同樣研制300公斤級别的衛星,我們的研發周期和制造成本都要高出很多,發射成本也相對更加高昂。由于政策、技術門檻、資金需求量等方面的限制,國内社會資本對衛星互聯網項目熱度并不高,很難形成技術、資本的堆積效應。另一方面,我國在軌道和頻率資源協調方面,也落後于主要競争對手美國,比如OneWeb已經取得了Ku頻段的使用權,其他企業想要使用就必須跟OneWeb進行協調,這樣協調難度就非常大,因為彼此之間是競争關系,OneWeb勢必百般阻攔。這将成為制約我國低軌衛星互聯網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國内的低軌衛星互聯網勢頭,遠遠談不上火熱。我們談得比較多的是共享單車、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很少有聽到資本大規模湧入低軌衛星互聯網領域。九天微星近期完成了2億元的A輪融資,相較于國外動辄數億、數十億美元的融資來看,相對于衛星項目巨大的前期投入來看,聊勝于無。在國有企業擁有壟斷地位的産業領域,社會資本很難有所貢獻,在國内低軌衛星互聯網的發展問題上,需要有更加深遠的考慮。面對國外巨頭的強勢沖擊,如果我們不把握機遇,迅速謀求發展,一旦被國外公司牢牢占據有限的頻率軌位資源,我們再想發展就不太可能了。

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高津菁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