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全面考量減稅空間

全面考量減稅空間

時間:2024-10-26 11:08:42

減稅降費應與支出和赤字政策并行不悖。

近年來,我國的減稅降費一直在路上。在獲得顯著政策成效的同時,我們還須關注,在潛在經濟增速下降與周期性放緩并存的宏觀背景下,在财政收入和公共福利水平不受到顯著影響的條件下,如何探尋進一步減稅空間。

同時,财稅政策需要在減稅、控制債務風險和保障公共福利之間尋找平衡點。

減稅空間壓力

首先,政府一般性支出壓減的空間并不大。經過前些年的壓減,從當前政府一般性支出結構看,繼續壓減空間已不大。

國際比較後發現,我國政府規模不論是從全國整體來看,還是從地方政府來看,“窄口徑”下我國“公務員占人口的比例”基本控制在1%左右;“寬口徑”下,我國“公務人員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基本控制在4%左右,OECD國家政府公務人員占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平均為15%左右。相比其他國家,這其實已經處于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了,也符合公務人員配置的一般規律。

其次,民生保障擴面提标,支出剛性增長壓力不小。近年來,民生政策提标擴面資金需求不斷增加,各種改革性成本支出有增無減。如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财政補助标準,從最初啟動時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财政投入資金增長十多倍。再如2011-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農林水支出3.2萬億元,年均增長15.6%,公共财政資源不斷向農業農村傾斜。

調研發現,中小學生均補助、特困地區營養改善補助提标,困難學生資助擴面等帶來政策性增支;在精準扶貧戰略下,低保、優撫補助提标擴面在“十三五”時期是大方向;還有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提标等。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緩、盤活存量資金空間不斷縮小的大背景下,各地區中長期收支平衡壓力普遍較大。

最後,債務規模總量擴大尚有空間,但防控難度顯著加大。雖然2015年開始中央對地方存量債務進行大規模債券置換,有效降低了舉債成本,但置換隻是把債務期限拉長,其規模受制于債券市場容量,如不能有效提高債務資金使用效率,債務風險的累積在所難免。

社保基金隐性債務風險凸顯,調研中發現部分地區養老保險當年入不敷出。部分地區通過PPP、股權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産生的财政承諾尚未完全納入政府債務分析視野。

“去産能”職工安置及社會保障,養老方面的社會福利支出上升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儲蓄率下降,都是後續必須考慮到的财政負擔。政府債務負擔率越高,運用赤字政策穩增長來抑制公共風險的作用下降,财政風險上升,意味着越是需要審慎決策。因此,未來一段時期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必須有合理邊界。

拿什麼減稅:思路與路徑

在财政平衡的框架下考慮宏觀稅負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在國際稅收競争浪潮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減稅降費必須與支出和赤字政策并行不悖,将積極的财政政策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銜接。

第一,先看總體思路上,要按照“把握好一個核心、處理好兩個關系、做好三個協調”的基本思想,不斷創新财政管理,實施有效政府治理。

“一個核心”是恰當的政府和市場關系。一種理想的、好的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應當是有效的政府加有效的市場,二者之間不應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一種共生互補的關系。财稅政策需要在減稅、控制債務風險和保障公共福利之間尋找平衡點。“兩個關系”是短期與長期的關系、總量與結構的關系。清晰界定财政政策調控的環境和條件,将經濟幹預限定在必要的時期和恰當的範圍之内,避免短期政策長期化,力戒調控行為日常化、職能化和固定化。财政赤字的擴大要定一個目标和時點,不必強調年度财政平衡,但要強調周期性的财政平衡,否則赤字就會無限擴大化。

“三個協調”是指宏觀政策相協調、财政政策與财政制度相協調、國内财政政策與國際财政政策相協調。

宏觀政策之間和政策目标之間要相互協調。強化财稅政策與貨币政策、産業政策、價格政策等的協調配合,規範政府幹預領域、範圍、工具、手段、程序和相關操作機制,對政府幹預邊界進行必要限制。

在财稅政策諸目标之間,綜合權衡結構調整、環境保護和調節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效果,增強稅負與福利保障之間的關聯性,避免不切實際地擴面、提标。财政政策的靈活性與财政制度的穩定性形成互補。少搞短期性、補丁式的優惠政策,以現代财政制度建設和宏觀制度環境優化為出發點,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真正融入現代财政制度建設中。

在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框架下,國内财政政策和稅收競争向何處走,是我國政府必須高度關注的重要問題。我國對大國财政政策的理論創新有待深化,應進一步從大國經濟、大國财政的角度,思考國際宏觀經濟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制定。

第二,從現實路徑上看,擴大減稅空間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促進為政府債務開前門。未來我國應在合理可控的範圍内,通過促進地方政府發專項債、适度擴大置換債發行規模等方式,為減稅提供空間。同時,要跳出政府一般公共預算,觀測積極财政政策的淨效應,包括财政政策對存量資金的影響,以及财政政策與貨币政策的搭配效應,即高度重視激活财政存量資金,财政金融部門協同完成債務置換和債務監控,避免政策打折扣。

二是規範新型融資工具運作機制,控制政府債務成本。通過對一般債券、專項債券、PPP債務等分類管理,在打開規範舉債“明渠”的同時,堵住變相舉債的“暗道”。通過融資規模上限約束和中期融資規劃,對政府債務風險實施“雙線”管控,提高政府預算的約束性、前瞻性和可持續性。

三是進一步盤活存量财政資金。近年來财政部門已通過多種渠道盤活存量資金,目前我國财政存款(以前年度結轉結餘資金和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總額仍然高企,彌補赤字的潛力較大。完善穩增長重大項目落實情況動态監測管理機制,促進各級财政部門盡快形成實際支出,以深化改革提高轉移支付支出效率。

四是建立科學、客觀、公正的财稅政策評估機制。一方面,建立财政政策出台前的風險評估機制,對決策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進行科學預測、綜合研判,确定風險等級并制定相應的化解處置預案。另一方面,建立财政重大決策後評估機制,對财稅改革的政策方案執行情況跟蹤分析,及時反饋,不斷完善改革政策方案,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20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财政補助标準,從最初啟動時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财政投入資金增長十多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