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更多家庭消費領域會被科技巨頭“入侵”,電商巨頭正試圖掌控消費領域的“全産業鍊”。
如今,全球各國不論貧富,人們似乎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科技巨頭提供的服務。在西方世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四大科技巨頭的種種服務已經深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國市場,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在中國市場進行深耕,并創造出了巨大的應用場景。
不過,這些科技巨頭在為人們提供種種便利和貢獻的同時,它們帶來的副作用也不容低估。
紐約大學市場營銷教授ScottGalloway的撰文指出,從很多角度來看,美國四大科技巨頭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少消極影響,對中國而言,也應引起警惕。
四大巨頭的消極影響
在美國的企業中,四大科技巨頭的曆史算不上悠久,但這四家企業的市值之和達到2.8萬億美元,相當于法國的GDP。四大巨頭控制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現在一旦有疑問就上網去問谷歌,Facebook為21億月活用戶提供了感受愛的平台。如今的美國,有64%的家庭都是亞馬遜的會員,成為了多數美國人離不開的消費平台。消費者花1000美元去買個iPhoneX并不是因為他們對面部識别功能真的感興趣,而是顯示出他們有更好的生活,更高雅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更好的收入條件。
科技巨頭具有赢家通吃的特點,互聯網巨頭尤其如此。技術和市場優勢會使得它們顯著削減工作機會。2017年,谷歌和Facebook将合計增加290億美元的營收,為了應對業務擴張,這兩家公司将設置2萬個高收入的工作崗位。但是,從另一面來看,這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好事。如果拿全球前五大廣告公司來看,這五家企業如果想要創造290億美元的營收,就意味着它們需要雇傭21.9萬人來實現。寶潔市值2330億美元,雇傭了9.5萬人,平均每名雇員的市值為240萬美元;英特爾市值2090億美元,雇傭了10.2萬人,平均下來每名雇員為210萬美元;市值達5420億美元的Facebook則僅僅雇傭了2.3萬人,意味着每名雇員為2340萬美元,是寶潔、英特爾的十倍。
此外,四大科技巨頭的稅負遠低于企業平均水平。研究顯示,從2007至2015年,美國标普500上市公司的平均稅負是其利潤的27%。而四大巨頭的稅負遠沒有達到這一平均值,亞馬遜的稅負為13%,蘋果為17%,谷歌為16%,而Facebook僅有4%。自2008年以來,亞馬遜隻交了14億美元的稅,相比而言,同期沃爾瑪則繳稅640億美元。四大巨頭就像每個普通人一樣,想盡辦法少繳稅,隻不過它們在避稅方面更加在行。
四大科技巨頭不僅提供互聯網平台和硬件,還在原創内容領域對傳統媒體和影視業形成挑戰。2017年,亞馬遜在原創内容上花費了45億美元,僅次于奈飛的60億美元。其原創内容行銷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蘋果在原創内容上的花銷達到了10億美元。蘋果旗下共有220萬款APP,還有4000萬首歌曲的版權,更不要說電影電視劇的版權了。21億月活用戶每天都在為Facebook創作原創内容。全美66%的成年人擁有Facebook賬号,這是該公司原創内容的重要來源。全球每分鐘上傳到YouTube上的視頻時長達到400小時,這意味着谷歌控制着全球最大的視頻資源,更何況谷歌還有安卓系統。Galloway指出,在這四個龐然大物面前,傳統的娛樂企業、通信企業顯得不堪一擊。互聯網巨頭正在攜資本和技術優勢,進一步“控制”普通人的消費生活。中國市場的警惕
要指出的是,Galloway教授研究的雖然隻是美國的科技巨頭,但上述情況在中國市場也已經有類似的顯現。
以中國的零售業為例,由于互聯網巨頭的介入,中國零售業在2017年出現了巨大震蕩,并在2018年的頭幾個月達到高潮。2月11日,阿裡巴巴與居然之家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阿裡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人民币,持有其15%的股份。2月2日,騰訊出資25億購買線下服裝零售巨頭海瀾之家5%股份。在不到兩個月之内,騰訊先後戰略投資了萬達商業、家樂福中國、永輝超市及其子品牌超級物種;阿裡投資線下零售的身影更是密集,銀泰、三江購物、百聯集團、聯華超市、新華都,還有在商超領域的巨頭高鑫零售。再考慮到京東去年推出的線下綜合生鮮超市7FRESH,似乎大家熟悉的互聯網科技巨頭企業都要把商店開到了人們的家門口。
打通線上線下系統,一直以來是零售業革新的做法。從銷售角度,通過大數據技術預測用戶需求,然後将客戶想買的商品推送到手機中,或者客戶所處位置的附近實體店,從而提高銷售收入。對于商品制造及定價,則通過全面的産品生命周期、促銷、行業因素等分析,使用成熟的算法模型,電商巨頭能提供最具競争力的價格。安邦研究團隊曾發出警告,未來更多家庭消費領域會被科技巨頭“入侵”,電商巨頭正試圖掌控消費領域的“全産業鍊”。作為個體的消費者,的确從中獲得了消費便利,但同時也要看到,互聯網巨頭正在攜資本和技術優勢,進一步“控制”普通人的消費生活。
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在極大地方便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在逐漸控制這個世界,從整個産業系統、就業系統來看,科技巨頭造成的“副作用”還在不斷積累。
這些數字時代的龐然大物如果保持善意,能成為人們便利生活無處不在的“空氣”;如果洞悉一切的它們想作惡,将會在網絡時代産生極為可怕的後果。
作者為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