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太原:“煤老大”的綠色崛起 

太原:“煤老大”的綠色崛起 

時間:2024-10-26 05:28:53

在“去産能”的大潮中,太原蛻變成為全國産業升級和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有人說你們是‘煤黑子’,我說你們是‘煤亮子’。煤炭工人不僅是山西的脊梁,也是國家的脊梁。”2016年1月,李克強總理來到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官地礦,深入300多米的井下,與滿臉黝黑的礦工一一握手,“你們常年在黑暗的環境下工作,卻照亮了他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共挖煤140億噸,在中國1/60的土地上,生産了全國1/4的煤炭,其中70%外調出省。然而在經濟轉型的大潮中,煤炭行業開始面臨産能過剩、價格下跌的問題,怎樣讓煤炭行業走出寒冬、打開新局面成為李克強此次考察的關鍵。

2015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國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闆”作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并明确把“去産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

在“去産能”的大潮中,太原蛻變成為全國産業升級和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老礦的蛻變

太原西山,是太原西部山脈——呂梁山中段東麓的泛稱。在山巒深處,蘊藏着豐富的煤炭資源。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就坐落于此,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西山礦務局,它也是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産基地。

官地礦位于西山煤田前山區東南部,是西山煤電旗下的10個礦井中産量最大的一個,始建于1960年,井田面積104.5平方公裡。建礦以來,經過4次提質增效,礦井年核定生産能力達500萬噸。

在這片土地上,官地人鑄就了煤礦發展史上一個個璀璨奪目的輝煌。1987年建成全國首個現代化礦井;1989年生産原煤413萬噸,為當時亞洲單井口出煤第一;2005年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全國煤炭工業行業級高産高效礦井”。

2016年10月,根據中央“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和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公布的化解煤炭過剩産能時間進度安排,這口在新中國發展史上屢立戰功的礦井開始削減它的産能。據官地礦宣傳部部長阙治淼介紹,2017年,官地礦核定生産能力由500萬噸削減至400萬噸,順利實現減産100萬噸。

在官地礦井口入口處,33歲的小王正在對下井工人進行安全檢查。對于煤炭這樣的高危行業,安全生産始終是第一要務。每天都有上千名礦工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才能下礦。他告訴《中國報道》記者:“官地礦現有員工6000餘人,早班一個組就有600人下井,一班工作8小時,礦井是24小時作業不停歇的。通常,井下有大約1500名工人同時作業。”

在坑口,《中國報道》記者恰好遇到往井下送午飯的工作人員,他們每人身上背着一個大包裹,裡面有約20個礦工的盒飯。“8小時的工時僅僅是指在井下作業的時間,從入井、換工服、作業到升井,大約需要10到12個小時。礦下工人的飯菜,都是每天這麼背着送進去,再把吃剩的垃圾背出來,送飯工人一進一出大約要2到3個小時。”小王說。

在談及“去産能”的影響時,小王很樂觀:“官地礦的‘去産能’工作一直在進行,每年都有一些工人被轉崗安置。為此,集團總公司專門成立了‘雙創’中心,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今,在山西焦煤“雙創”中心,已有26家礦工創辦的項目。其中有一個是由官地礦職工創辦的“司機之家”項目,該項目打造“互聯網+出行”一站式用車服務平台,吸收了100多名轉崗分流職工,同時服務集團專職和兼職的司機900多名。

小王也很快加入到其中,成為一名兼職司機。憑借着他的勤奮,下班後跑順風車的他每月流水增加了近4000元。“幾乎可以和我的工資收入持平。”小王說。

“我們還有部分工人将分流到白家莊礦,去建設西山國家礦山公園。”小王告訴《中國報道》記者。

從官地礦往山下方向不遠處,白家莊礦也曾經是西山煤電的一個礦井。白家莊礦始建于1934年,有南坑井、二号井兩個井口。2016年10月,在“去産能”的大潮中,這座擁有82年曆史的老礦成為第一批關停的礦井之一,退出産能100萬噸。

今年4月,太原市萬柏林區政府和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無錫市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太原西山國家礦山公園暨山西省煤炭産業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基地”項目。該項目拟投資10億元,建設一座集礦山遺迹保護、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科教考察、旅遊觀光開發與服務等于一體的主題公園。

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寶表示:“我們将利用生态修複後西山國家礦山公園的優越環境,引入煤炭生産上下遊高端産業鍊項目,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同時也為‘去産能’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現如今,在白家莊礦二号井口,西山國家礦山公園已經挂牌。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工建設。不久的将來,一座國家級礦山公園将開門迎客。遊客可以在其中看到礦業遺迹——老礦井、西山煤礦第一廠辦公舊址、侵華日軍碉堡、火藥庫等曆史建築。也可以穿上礦工服,戴上礦燈,坐着小火車進入礦井,親身體驗礦工生活。

2018年5月2日,在山西太原,藍天白雲掩映下的太鋼廠區生機勃勃。近年來太鋼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支撐,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太鋼新的發展方式、新的效益增長點和競争力。“十裡鋼城”的綠色崛起

與西山煤電隔山相望的北部地區,有一座占地10餘裡的鋼城——太原鋼鐵集團公司。西山煤電生産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這裡,成為煉鋼的主要原料。

太鋼始建于1934年,新中國的第一塊不鏽鋼就在這裡誕生。多年來,太鋼先後成功試制生産不鏽鋼、矽鋼、合結鋼、炭結鋼等一批新鋼種,現今是全球産能最大、工藝技術裝備最先進的不鏽鋼企業。

從太鋼西門進入,有一座風景秀麗的渣山公園。亭台樓閣與碧水蓮花交相輝映,假山樹木環抱其中,四周是環繞數米的斜坡城牆,巍峨壯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裡曾經是一座傾倒和處理廢鋼渣的渣場。每到排渣時,熾熱的廢渣帶着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物質映紅了半個天空;遇到刮風,這些沉渣浮土,就會浩浩蕩蕩騰空而起,把整個太原城籠罩在一片灰色的雲霧裡。

1983年,一位将要退休的太鋼職工李雙良,面對堆積半個多世紀的渣山,主動請纓,曆盡十幾年的辛苦,硬是把渣山變成了公園。

他堅持“以渣養渣,以渣治渣,綜合利用”的方針,不要國家一分錢,當時他跟廠領導這樣說:“一噸廢渣裡含56公斤廢鋼,這是我親自試驗過的。這樣算下來,整個渣山可回收30多萬噸廢鋼。按每噸150元計算,就是4000多萬元。這難道還不足以‘以渣養渣、以渣治渣’嗎?”

從1983年到1995年,李雙良和他的治渣大軍共挖排廢渣2000萬噸,挖掘回收廢鋼鐵100萬噸,總計創收2.5億元。渣場占地由原來的2平方公裡縮小到0.5平方公裡,太鋼用騰出的空地蓋了20多棟職工宿舍,建了一所中學、一所小學和能安置數百名殘疾人就業的福利工廠廠房、福利大廈、庫房等,還修了一條通往廠區的公路。為了紀念李雙良的功績,這條路被命名為“雙良路”,太鋼西門被命名為“雙良門”。

如今的太鋼,在一代代“李雙良們”的建設中,已經真正成為一座花園鋼城、綠色鋼城。

除此之外,在産品轉型升級方面,太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祥明向《中國報道》記者介紹,太鋼一直緻力于不鏽鋼相關新材料的研發。近幾年,高端碳纖維研發生産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航天與航空T800級碳纖維材料應用;電磁純鐵應用于“天宮二号”、“神舟十一号”飛船和新一代運載火箭“胖五”的關鍵部位;3個牌号電動汽車用矽鋼産品已經研發投産,從今年起開始向主要電動汽車制造企業供貨;太鋼研發的海洋環境下大橋專用雙相不鏽鋼鋼筋已經在港珠澳大橋上得到了很好的運用……雙相鋼、耐熱鋼、鐵路行業用鋼、車軸鋼等20多個品種國内市場占有率第一,30多個品種填補國内空白,替代進口。太鋼精密帶鋼項目車間。在談及産品創新上,高祥明興緻勃勃地介紹着圓珠筆頭鋼材料的研發:“你也許還不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圓珠筆筆頭,竟然長期以來依賴進口。”2017年初,太鋼技術中心成功研發出圓珠筆頭所用的“超易切削鋼絲”,打破了我國圓珠筆頭原材料一直依賴進口的局面。

為了給數百億支圓珠筆安上中國筆頭,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項目的攻關。太原鋼鐵集團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筆尖鋼課題負責人王輝綿說:“筆尖鋼的研發一直是個難題!我們借鑒了一些煉其他鋼的經驗,再通過技術改良,把塊狀加入改成‘喂線’加入,以此來保證鋼材特性的均勻。”

同時,由太鋼負責起草的《筆頭用易切削不鏽鋼絲》行業标準也已經通過全國鋼标委審核認定。該标準的制定,填補了我國該類産品标準的空白,對于提高我國相關筆頭用鋼的生産和實物質量水平,打破國外壟斷、有效替代進口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是國際不鏽鋼市場競争日趨激烈的一年,在如此背景下,太鋼不鏽鋼依然出口突破百萬噸,同比增長20%,國際競争力邁上新台階。

太鋼的綠色崛起,是太原在這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生動體現。

2016年4月18日,在太原長風文化商務區2号停車場,的哥師傅在充電站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掃碼支付”。推進能源革命

在以前,提到太原,許多人會把它與煤炭産地、空氣污染等聯系在一起。正因如此,伴随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東風,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為太原能源轉型、産業升級的重要抓手,也将助力太原應對空氣污染挑戰。

2015年12月,太原市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和投資協議,計劃将太原的燃油出租車全部更換為e6純電動出租車。2016年底,全市的8000多輛出租車全部完成更換。太原由此成為全球首個出租車全部實現電動化的城市。

現如今,随處可見比亞迪電動出租車穿行于太原的大街小巷。不僅僅電動出租車多,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也很多。《中國報道》記者發現,在城市主要幹道的立交橋下方,幾乎都有充電網點分布,大約每隔一兩千米就有一個網點。在大部分充電網點,都有大量富餘的充電樁,而鮮有等待充電的出租車。

一位正在給電動出租車充電的司機告訴《中國報道》記者:“雖然每天要充電兩小時,但是原來由燃油車改為油氣混合動力一天加氣(煤層氣)排隊也要兩個多小時。而現在充電樁的數量完全可以滿足出租車的充電需求。”除解決了充電問題之外,還有更多實惠:在政府的補貼下,30多萬元的e6電動車,出租車司機用不到9萬元就可以拿到;充電費用平均1度電幾毛錢,每月可節省上千元的支出;e6的檔次也比之前的出租車提高了不少,MPV的車型讓視線更好。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對山西提出争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給予了充分肯定。同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明确要求山西要“推動能源供給、消費、技術、體制革命和國際合作,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正如小王所言,西山煤電礦井的減産或關停對于他們來說是尋找新發展好機會。“西山煤電終會在産能轉型中蛻變,擁有豐富資源的西山完全可以興建‘西山風電’‘西山太陽能電’‘西山光伏電’,并在以後的能源供應中迸發出新的力量,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責任編輯:王翔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謂中國改革開放40年裡一次深刻的變革。作為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在這場改革中蛻變重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