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卡位大引擎 分享連接新空間

小卡位大引擎 分享連接新空間

時間:2024-10-26 04:43:38

分享經濟平台借助“互聯網+”實現監管創新,給中國“雙創”和供給側改革找到具有示範意義的樣本,尋求監管創新的新路徑

文/張曉峰

2016年9月19日,海南因其自然條件,吸引了大批“候鳥”人群前來。幾位年輕人抓住這個機遇,彼此互相幫助分享經驗,慢慢的有了創業的想法——幫候鳥管好家。供圖/CFP分享經濟是指将社會海量、分散的閑置資源,平台化、協同化地集聚、複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态。在我國,分享經濟領域的新業态層出不窮,激活了資源效用與個人創造性熱情,重構了信任體系,拓展了經濟社會價值的創新空間,是需求側、供給側、監管側共舞的典型寫照。

經濟學家傑裡米·裡夫金指出:“分享經濟是一種逐漸走向世界舞台的新型經濟體系。”其實,分享經濟不但是一種新型經濟體系,它還是一種文化形态、一種行為方式、一種關系結構,也必然對社會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如果有可能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影響并深刻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消費理念、合作模式,有可能改變這個行業的生産關系、遊戲規則、價值分布,則該領域越有可能獲得分享經濟的紅利。

魔力分享改變世界

2015年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這将“互聯網+”與分享經濟一起推到了風口浪尖。

“互聯網+”為“連接一切”提供了堅實的可以向上延伸的底層架構,展現了無限可能性;而分享經濟及社交網絡更偏重“互聯網+”的應用層創新和重構,是“互聯網+”連接一切之後的核心,在底層之上,能夠接近實操,可以獲取“互聯網+”的紅利。

分享經濟不但掀起了一場存量革命,還重構了連接、提供更佳的體驗、大大提高了效能、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分享經濟導緻權力的轉移、決策機制與遊戲規則發生了根本變化。分享經濟還使得資源、時間、經驗、資金等變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再通過協同與匹配使得資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從交通、出行工具,到生活、創業空間,從日常生活到創新合作,從專業分工到碎片時間,從汽車、房子、遊艇到時間、技能、經驗,從資金到關系到二手物品,可以分享的元素越來越多,願意分享的群體越來越大,社會的生态化力量越來越強,并呈現不斷加速的态勢。

分享經濟不僅帶來資源革命,還帶來生産關系革命。分享經濟平台是雲創業、雲合作的平台,是知識、經驗、關系、資本的分享平台。這種方式重新定義了組織和關系,引發企業生态的一場變革。分享經濟平台成為就業的蓄水池和緩沖地帶,衆創空間成為協同創新創業生态發育的試驗場。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分享經濟可以“軟硬兼施”,是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結果,是人與互聯網深度結合的産物。因此,用“魔力”來形容分享經濟所呈現的不可思議的發展态勢并不為過。從技術上,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是分享經濟騰飛的兩個翅膀;從人性上,友好環境和信任社會是共性的追求。

共振引領動能轉換

目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新一輪産業分工調整的雙重機遇與中國面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疊加,“互聯網+分享經濟”為中國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抓手。

分享經濟可以用低成本的方式實現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降低了交易成本、信任成本、供給品成本、服務成本,即時在線、垂直交互、智能匹配讓社會資源被充分利用,閑置資源、閑暇時間、盈餘技能被重新賦予價值。

“互聯網+分享經濟”大大提高了綜合效率。分享經濟不但将成本降到了很低,而且大大提高了社會綜合效率。

分享經濟與“雙創”産生共振。分享經濟是對社會化創新創業資源的聚類、激活和融合,二者可以産生共振效應。

分享經濟驅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随着收入增長與消費觀念的變化,居民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多新變化,在消費、服務特别是便捷性、舒适性上有很多新需求。互聯網,包括平台、體驗經濟讓我們更近、更真實地聽取用戶的聲音,更關注他們的“表決”,所以創造新供給就有章可依。

分享經濟是新經濟的引擎。我們不能通過過度刺激來拉升經濟,“互聯網+分享經濟”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多支點、長杠杆,讓我們獲取新經濟空間的紅利。所以說“互聯網+”、分享經濟、WE衆經濟是中國新經濟的引擎,是中國動能轉換的抓手。

戰略布局擁抱未來

機會屬于有遠見卓識者,分享經濟在中國早已由暗潮湧動轉化為一場風生水起的社會化創造性實踐,幾年前已經湧現了滴滴出行、小豬、在行、有牛、閑魚等一大批分享經濟型創業公司。

分享經濟平台的構建和優勢的建立具有顯而易見的窗口期,但這個窗口期是短暫的,窗口期有收小或關閉的一天。這是由分享經濟平台極富滲透性、躍升式發展、馬太效應明顯等特征所決定的,而先發優勢的累積與放大、資本的助推、WE衆的卷進會加速窗口期收窄。

在窗口期,一個核心的戰略性思考就是“卡位”:找準自己所處的節點。抓住窗口期,需要樹立緊迫感和使命感;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态,向市場問計,向趨勢取經,向未來求答案;需要出台相關行動綱要和分層分類的安排;更需要利用分享經濟模式,推進社會協同創新的生态。

分享經濟平台借助“互聯網+”實現監管創新,給中國“雙創”和供給側改革找到具有示範意義的樣本,尋求監管創新的新路徑。

大數據監管。分享經濟平台積累了豐富的數據,和政府的數據實現對接,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将大大改變監管的方式、場景和規則。

WE衆監管。對于用戶主權、用戶的選擇、民生的要求也要保持足夠的敏感。分享經濟平台有數量龐大的多方參與者,他們随時有暢通的渠道可以參與評價、提交意見表達。大數據監管和WE衆監管的結合,會給監管帶來全新的景象。

創新監管的邏輯與标準。監管效度最終的檢驗标準,一個是五中全會強調的“民生”這個指南針,以保護消費者、用戶利益為根本;另外一個就看是不是各得其所,更多地以市場需求為主導,讓市場說話,讓用戶滿意,增加老百姓的獲得感。

監管的創新要降低體制成本,防止“穿新鞋走老路”;要主動改革、優化服務,而不是被“互聯網+分享經濟”倒逼改革;要鼓勵、包容、保護、支持新業态,把加強政府管理與推動社會自治結合起來;調動多方的積極性,挖掘新監管的紅利。

在“互聯網+”與分享經濟的雙重作用下,中國将找到一條獨特的低成本、低消耗、生态化、社會廣泛參與、WE衆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中國的分享經濟必将形成全球範圍内的引領式發展。

(張曉峰:《滴滴:分享經濟改變中國》《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主編,管理學博士)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